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流沙河的手稿考察文字的“前世今生”,可以发现,很多汉字最初都来源于先民对大自然异常细致的观察,这种观察要么被直接“画”出来,一眼便知其意,要么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反复玩味方得以会意。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学习汉字的经历,当我们以一颗素朴的童心面对陌生的文字时,我们往往会发出一种“天问”: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个字为什么就是这个意思?既然这个字和另一个字意思一样,为什么要造两个意思一样的字?显然,要回答清楚这些问题非常难。在各种教育情境中,我们原始的好奇心有的被压制了,有的却因某种机缘被发酵为一生的追求。流沙河就属于后者。他读初中时因国文老师刘兰坡的古文字学课,开始接触《说文解字》《字学蒙求》等经典,从此播种心田,开启了一辈子对于文字秘密的探索,终成《流沙河认字》一书。但遗憾的是,此书排印本无法将流沙河对于古文字的解读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老先生遂将手稿原件拿去扫描,影印出版,另起书名,方得《白鱼解字》。白鱼,又名蠹鱼,蛀书虫也。老先生以书虫自居,用其优美可爱的书法精妙地展示了汉字无与伦比的魅力。手稿兼具书法的美感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各种典故信手拈来,又辅以日常习俗的解读,使得阅读手稿的过程如同逛一个文字博物馆,何其乐也。古人谓,前人之经典,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而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流沙河以毕生精力成就《白鱼解字》,当属“后世不可无之书”。
一个字繁衍出一个家族
流沙河认为,一个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零件组装搭配各异,方能造出许多不同的汉字。《白鱼解字》这部手稿清晰地呈现了这种拆解和搭建的过程,它首先把最基础的“零件”解释清楚,然后以此为线索生发开来,去连环解释不同的汉字,以帮助读者触类旁通。在流沙河的笔下,一个字能够繁衍出一个“字的家族”:如“草”字,在甲骨文里,一株小草是“草”,两株也是,四株也是,但是三株小草却是“卉”字,义为各种不同草类的汇聚;四株小草中间一个“日”字,即成“莫”字,代表夕阳落地,茂草连天;草间一个“死”字,即成“葬”字,义为草席裹埋;草间一个“犬”字,即成“莽”字,义为非家狗也,乃野狗也,蜀狗有名莽子者,谓其勇猛也;“每”字上面也是一株小草,义为草很茂盛,所以《诗经》中有“周原每每”,形容禾稼茂盛。
有意思的是,手稿几乎将每一个文字的甲骨文、金文和篆文都画出来了,阅读时可反复比照和体味。此外,手稿中还体现一种难能可贵的批判精神,对于《说文解字》这样的经典会作出有根据的质疑。如上述“莽”字,《说文解字》认为四株小草不是“草”,只是“莽”的声符,流沙河认为,后人对许慎的解读根本不买账,拒用他的新发明,仍以“莽”用于“草莽”一词。
文字是先民价值观的表征
流沙河在手稿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先民造字的秘密:先民们往往从自己居处的环境入手,找出造字所需零件,然后用自己的观念加以组装,再以具象的方式造出文字来。且看那“探”字的篆文,“右手伸入洞穴,手下备火,可吹燃以照明”,手深入洞穴就是探索的意思,这只手就是“探”的提手,入洞行远,便衍生出“深远”之义。再看“僕”(简写“仆”)的甲骨文,“给事者”端着箕,头上顶着刀(有罪的象征,代表地位低贱),更可惊的是,屁股后面还有尾巴。流沙河说,这当然不是真的长着尾巴,而是指的看不见的那条尾巴,可见,以尾巴侮辱人的观念从甲骨文传到了现代。再看“寶”(简写“宝”),由四部分组成,“玉”“贝”皆为珍宝,藏于家中,“缶”为声符。流沙河说,比较起来,篆文和金文不过是在甲骨文的原样中添加了一个声符而已,可见古今观念传承,脉络清晰。
字里有画有故事
从流沙河的手稿考察文字的“前世今生”,可以发现,很多汉字最初都来源于先民对大自然异常细致的观察,这种观察要么被直接“画”出来,一眼便知其意,要么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反復玩味方得以会意。这些文字,画得简单又漂亮,讲故事也讲得精彩绝伦,其中蕴含的先民智慧不得不令人叹服。
如“火”字,画三股火焰上冲,表示正在燃烧,而火画三焰,不仅受“三”的神圣观念的影响,还因为三焰并列有平衡之美,受看。又如“兒”,从篆文来看,全体象形:“小儿头部卤门未合,所以篆文头顶上不封口。又爱哭闹,所以眉眼下斜。不能行走,所以翘着小屁股爬。”如“進”(简写“进”),因为先民观察到“鱼能退游,兽能退走,而鸟不能退飞,只能前进,所以造进字要请鸟帮忙”,“隹”即“鸟”。
类似上述字例,手稿中比比皆是,老先生用他儿童般的好奇心、渊博的学识和优美的书法,带着我们去了解每一个字的前世今生。于是,一个个死气沉沉的符号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从遥远的历史中向我们款款走来,变得如此可亲可爱、可敬可叹。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学习汉字的经历,当我们以一颗素朴的童心面对陌生的文字时,我们往往会发出一种“天问”: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个字为什么就是这个意思?既然这个字和另一个字意思一样,为什么要造两个意思一样的字?显然,要回答清楚这些问题非常难。在各种教育情境中,我们原始的好奇心有的被压制了,有的却因某种机缘被发酵为一生的追求。流沙河就属于后者。他读初中时因国文老师刘兰坡的古文字学课,开始接触《说文解字》《字学蒙求》等经典,从此播种心田,开启了一辈子对于文字秘密的探索,终成《流沙河认字》一书。但遗憾的是,此书排印本无法将流沙河对于古文字的解读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老先生遂将手稿原件拿去扫描,影印出版,另起书名,方得《白鱼解字》。白鱼,又名蠹鱼,蛀书虫也。老先生以书虫自居,用其优美可爱的书法精妙地展示了汉字无与伦比的魅力。手稿兼具书法的美感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各种典故信手拈来,又辅以日常习俗的解读,使得阅读手稿的过程如同逛一个文字博物馆,何其乐也。古人谓,前人之经典,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而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流沙河以毕生精力成就《白鱼解字》,当属“后世不可无之书”。
一个字繁衍出一个家族
流沙河认为,一个汉字就像一台机器,能拆解成零件二三,零件组装搭配各异,方能造出许多不同的汉字。《白鱼解字》这部手稿清晰地呈现了这种拆解和搭建的过程,它首先把最基础的“零件”解释清楚,然后以此为线索生发开来,去连环解释不同的汉字,以帮助读者触类旁通。在流沙河的笔下,一个字能够繁衍出一个“字的家族”:如“草”字,在甲骨文里,一株小草是“草”,两株也是,四株也是,但是三株小草却是“卉”字,义为各种不同草类的汇聚;四株小草中间一个“日”字,即成“莫”字,代表夕阳落地,茂草连天;草间一个“死”字,即成“葬”字,义为草席裹埋;草间一个“犬”字,即成“莽”字,义为非家狗也,乃野狗也,蜀狗有名莽子者,谓其勇猛也;“每”字上面也是一株小草,义为草很茂盛,所以《诗经》中有“周原每每”,形容禾稼茂盛。
有意思的是,手稿几乎将每一个文字的甲骨文、金文和篆文都画出来了,阅读时可反复比照和体味。此外,手稿中还体现一种难能可贵的批判精神,对于《说文解字》这样的经典会作出有根据的质疑。如上述“莽”字,《说文解字》认为四株小草不是“草”,只是“莽”的声符,流沙河认为,后人对许慎的解读根本不买账,拒用他的新发明,仍以“莽”用于“草莽”一词。
文字是先民价值观的表征
流沙河在手稿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先民造字的秘密:先民们往往从自己居处的环境入手,找出造字所需零件,然后用自己的观念加以组装,再以具象的方式造出文字来。且看那“探”字的篆文,“右手伸入洞穴,手下备火,可吹燃以照明”,手深入洞穴就是探索的意思,这只手就是“探”的提手,入洞行远,便衍生出“深远”之义。再看“僕”(简写“仆”)的甲骨文,“给事者”端着箕,头上顶着刀(有罪的象征,代表地位低贱),更可惊的是,屁股后面还有尾巴。流沙河说,这当然不是真的长着尾巴,而是指的看不见的那条尾巴,可见,以尾巴侮辱人的观念从甲骨文传到了现代。再看“寶”(简写“宝”),由四部分组成,“玉”“贝”皆为珍宝,藏于家中,“缶”为声符。流沙河说,比较起来,篆文和金文不过是在甲骨文的原样中添加了一个声符而已,可见古今观念传承,脉络清晰。
字里有画有故事
从流沙河的手稿考察文字的“前世今生”,可以发现,很多汉字最初都来源于先民对大自然异常细致的观察,这种观察要么被直接“画”出来,一眼便知其意,要么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反復玩味方得以会意。这些文字,画得简单又漂亮,讲故事也讲得精彩绝伦,其中蕴含的先民智慧不得不令人叹服。
如“火”字,画三股火焰上冲,表示正在燃烧,而火画三焰,不仅受“三”的神圣观念的影响,还因为三焰并列有平衡之美,受看。又如“兒”,从篆文来看,全体象形:“小儿头部卤门未合,所以篆文头顶上不封口。又爱哭闹,所以眉眼下斜。不能行走,所以翘着小屁股爬。”如“進”(简写“进”),因为先民观察到“鱼能退游,兽能退走,而鸟不能退飞,只能前进,所以造进字要请鸟帮忙”,“隹”即“鸟”。
类似上述字例,手稿中比比皆是,老先生用他儿童般的好奇心、渊博的学识和优美的书法,带着我们去了解每一个字的前世今生。于是,一个个死气沉沉的符号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从遥远的历史中向我们款款走来,变得如此可亲可爱、可敬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