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德育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有效地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教育过程。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因素多、范围广,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渗透"二字上。如何"渗透",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重要的是一个教育思想问题。因此,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成败。长期的实践证明:"渗透"的一般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强化"渗透",意识是根本。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主要在教师。教师能否积极主动地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有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观念。目前,教师在教学中德育渗透意识还比较薄弱。因此,能否强化渗透意识,就成为德育工作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认真思考:
  一、增强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
  我们说教学具有教育性,学科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科德育可以不通过教师的努力,靠“自发渗透”来完成,而是要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有强烈的德育意识,通过教学设计和引导,才能达到学科德育的目标。当前在以下一些方面应努力转变观念:
  1.转变教育思想,确立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主渠道的观点
  学校德育的实施,需要建立一整套德育工作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信息管理、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和校外教育,也包括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这些渠道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优化德育效果。但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我们存在“教学等于智育,活动等于德育”的片面认识,割裂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对学校德育的实践和研究仅限于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校外教育等方面,而忽略了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学科渗透德育的实践和研究。离开主渠道抓德育,“就德育论德育”,这就势必削弱了德育的整体功能,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时效性。
  2.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增强“育人”意识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是对重智轻德、重知轻能、中教轻学的应试教育的否定,必然引起教育观念上的深刻变革。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的实质就是教书育人,育人是核心。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要关心教育观念,首先要改变“分科传授知识”的状况,把教学工作提高到全面育人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教师不再只是单纯传授知识,为分数而教的“教书匠”,而是全面育人的灵魂工程师。
  二、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是"教书育人",还是只教书不育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在部分教师中还比较模糊。要达到“育人”目标,教师必须以正确的教育思想做指导,具备过硬的育人基本功,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把渗透列入评课标准,作为教师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样常抓不懈,方能抓出成效来。作为教师:
  1. 包括环节中要突出渗透意识和目标设计
  实施渗透是一个细致具体的运作过程,要从备课上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要有双目标意识。(不但要有在双目标、能力目标、还要有德育目标,)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2.德育内容上要把握好学科特点和适度原则
  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但因为教材是以知识为体系的,主要是为传授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为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科德育内容的把握上要注意几点:(1)要从文纹理学科档不同特点出发,各有侧重。总的来看,文科教材以形象思维为主,其思想性同它的艺术性、形象性连在一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理科教材则以逻辑思维为主,其思想性是以抽象的方式体现在科学性之中,有利于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2)除挖掘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以外,还应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补充教材以外的德育内容,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方面的内容。(3)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有所侧重。
  3.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以情育人,自然渗透
  学科德育注重认知,也要注重情感;注重外部输入,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即内化。因此,学科渗透中情感因素是相当重要的。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教师的喜怒哀乐能使学生产生心理移位,在教学中有这样的实例:相同的教材,教师的情感投入不同,其效果也大不相同。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情感去创设情境,就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从而受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相反,如果只是干巴巴地照本宣科,那么,无论多么感人的教材也会导致教育和教学的失败。柳斌同志在全国“情景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育人以德是重要的,育人以智也是重要的,但如果离开了育人以情,那么德和智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学科渗透德育的方法上虽无固定模式,但应根据学科德育的情感性和渗透性原则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然接受,并且古脑入心。切忌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
  三、加强学科德育的管理过程
  为了保证学科德育落到实处,必须强学科德育的管理过程。要使学科德育有条不紊、由浅入深地发展,是教学活动中的智育过程与德育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通过相应的制度、实施、评估等过程去实现。能否有效实施学科德育评估 ,导向作用尤其重要。要努力探索一套科学的德育评估制度,以便把教学过程的智育与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在评估中要实现几个转变:(1)变德育由过去的软指标为硬指标,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衡量的评估原则;(2)由过去只看教书能力与效果的单向评估转向以全面测评教师素质的综合评估;(3)由过去比较单一的评估方法转向由他评、互评和学生反馈相结合的方法。
  总之,实施学科德育渗透的任务是艰巨的,但这是走向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以全面育人为己任,在增强学科德育意识、,明确职责,讲清意义。(教师的职责主要是什么?是"教书育人",还是只教书不育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在部分教师中还比较模糊。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把渗透列入评课标准,作为教师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样常抓不懈,方能抓出成效来。)提高育人能力的同时,认真研究实施学科德育渗透的操作性措施以及与之配套的管理和督导评估制度,是学科德育能够有效渗透落实。
其他文献
期刊
阿寅的长篇小说《土司和他的子孙们》以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地质构造的冲积区为自然地理区域,以雪域游牧文化与高原农耕文化交汇地带为地域文化板块,以土司村寨、西番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国内的建筑领域获得了有效发展,当前的建筑规模、建筑技术都与以往相比获得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和建筑领域息息相关的建筑装饰领域,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发
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体育教学工作,不仅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更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和提高国民
一、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品德与生活》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
【摘要】当前,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人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它是体现新课程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由于没有比较成熟的操作、评价体系,广大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容易走入一些误区,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效的现象, 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收效甚微。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误区;对策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
【关键词】地理教师;品味;素养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谚语时时激励着地理教师不断追寻地理的踪迹,完善自己地理各方面的技能和知识。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地理教师,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浅谈地理老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品味与素养。  第一,全面提高自身地理方面的知识水平。  一个脑袋里没有知识的人,不是一个有品味的人。而这一点对于一个地理老师来说十分重要。地理的知识性质决定了一名地理老师必须有着渊博的知识
作家郭文斌在创作了系列文学作品《大年》《点灯时分》《吉祥如意》《中秋》《端午》之后,乔家上庄的大先生夫妇、小儿子六月和姐姐五月又唱起《目连救母》、打开《九九消寒
近年来,社会生产以及人民日常生活对电力系统的应用需求逐步提升,与此同时,电力系统的供应压力显著增加,火电机组与储能系统联合自动发电控制调频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的电
情感是世上最美的一种感情,它像美丽的鲜花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思想品德新课标也对情感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情感教学常被忽视  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思想品德课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地位。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学生厌学,老师难教”。从效果来看,也不能令人满意,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视的,只重视分数,为分数而学习;不重视的,公开喊出60分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