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8月15日,艾合买提·铁木尔出生新疆哈密的一个小村庄里,家境贫寒的他却有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强烈的求知欲,让他在别的孩子们游戏戏耍时却在拼命读书。尽管成绩优异,却因家境贫寒辍学离开了心爱的校园,到一家化工厂当一名学徒工。由于勤劳刻苦,他一步步从班长晋升到管理员科室干部。
1975年,命运之神向他敞开金色的大门,晋升和学习深造的机会双双降临在他面前。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到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深造,而且选修了历史系。
儿时的经历和3年大学,他领略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恢宏与瑰丽,感触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传奇与悲壮,从此他纯净的心灵里增添了历史情结。他深感中华民族的历史像大海一样深沉,如长河一样源远流长。无数的千古之谜要靠她的优秀子孙去挖掘和溯源。一种神圣的责任感敦促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数载寒窗,学而有成,他春风得意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哈密,故乡父老把这位维吾尔骄子安排到哈密地区文化局从事文物收集和管理工作,这无疑给他后来成为收藏巨星创造了条件。
意外的发现,事业爱情双丰收
历史系毕业的学生从事文物收藏和管理工作,可以说是人尽其才。回到故乡的怀抱,艾合买提·铁木尔心情自然是十分激动。他决心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他为人随和,办事认真,对人热情,胸怀坦荡。他经常深入农牧区考察,结交了一大批农牧民朋友,他们有什么心里话和信息都愿意告诉他。
有一次,一位农民朋友跑到艾合买提·铁木尔家诉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的那块地渗水很快,就是铺上毡膜照样漏水,甚至往下塌陷。塌陷的地方还露出好多死人骨头。他们感到纳闷,这地方好几代都没有埋过人,为什么有死人骨头呢?
好比一个新闻工作者捕捉到了一条新闻线索,艾合买提·铁木尔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直觉告诉他,那里也许会出现奇迹,也许有古墓葬存在的可能。于是,他立即赶赴现场,当即制定了保护措施,组织人力精心勘察。经过数月的艰苦挖掘,终于发现了震惊中外史学界和考古界的距今3200多年的哈密“五堡干尸墓”。经资深专家科学推算,哈密 “五堡干尸墓”比马王堆古墓的历史还早500多年。这一发现对研究和探索我们祖先在西域的繁衍及生产、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史证。也正是凭这个发现,他成为一个成功的考古人。
这次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掘也为艾合买提·铁木尔缔结了奇迹般的姻缘。就是这次在史学界和考古界都具有非凡意义的发掘,使他有幸认识了北大考古专修班毕业生、在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工作的维吾尔族姑娘哈斯叶提。志同道合使得他们心心相印,相识、相知、相恋、相爱到喜结良缘。
成功的喜悦使艾合买提·铁木尔工作热情更高了,他和他的同事们吃干馕、喝凉水、穿沙漠、走戈壁,踏遍了哈密的荒滩野谷,又先后发现了唐城、七角井、淖毛湖、石岩石盖斯墓等古代文化遗址。这种考古文化的实践,为他后来收藏历史文物,拓宽了知识,积累的经验。
商海弄潮,只为收藏梦
1985年,艾合买提·铁木尔调入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在某中学任后勤管理员。任职不久,具有开拓精神的他目睹学校落后的教学条件,决心为学校分忧。他自告奋勇向学校申请了200元的经费办起了校办工厂,开始为学校谋造福利。
当时的新疆,经商意识才刚刚萌芽,这给艾合买提·铁木尔提供了契机,他凭着流利的汉语深入全疆村落,东出阳关,以经纪人的身份,把维吾尔族农牧民的产品销往内地或国外。真是“天生我才必有用”,艾合买提·铁木尔的举动正符合维吾尔族农牧民和汉族商贾的需要。他拥有的知识为他奠定了重振旗鼓的基础。他出入商海如鱼得水,收入颇丰。
但艾合买提·铁木尔不满足国内的成绩,他把高瞻远瞩的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去独联体、印度、尼泊尔等地做起了珠宝、玉器等贸易,从此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但他真正的梦想仍是收藏。在这之前,他结识的一位政府机关的朋友多次向他谈到我国文物流失他国他乡的种种见闻。每根血管里都充溢着对中华灿烂文化挚爱的艾先生,深知每一块古老的瓷片,每一幅名画和具有非凡意义的文物古董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每一次流失都是民族的损失。一旦有了收藏的资本,他就要去圆收藏的梦。于是,他开始兴办实体为专业收藏养精蓄锐。他创办了集农、工、商、餐饮、娱乐等多元化为一体的经济实体——皇家实业公司,逐步向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并节省每一个铜板为收藏铺路搭桥,以商养文。他决心把事业做大,他心里非常清楚,没有雄厚的资金,收藏只是一种幻想。
传奇经历,终成收藏巨匠
有了资金,他开始全心收藏,在他收藏积累中,大凡具有价值的珍品他都不惜一掷万金,也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
1994年10月的一天,艾合买提·铁木尔听说杭州有一对古碗欲售,就放下一笔已经谈妥的生意,从乌鲁木齐飞往上海,然后连夜坐车去杭州的慈溪镇。当时,暮色降临,还下着大雨。慈溪镇巷道狭窄,泥泞路滑,向路人打听不着,只好通过长途电话再与朋友联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周折,终于找到卖家。此时的艾合买提·铁木尔也成了“落汤鸡”。卖主被他的真诚打动,不忍高价出售。这对古碗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宫廷御碗,碗型小巧精美,印有“内府”字样,价值80余万元。
他收藏的每一幅每一件作品古玩都凝聚着他的专业知识和心血。但在收藏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他也吃了不少亏,他却觉得没有这些学费,自己也不会积累这么多的经验。有一天晚上,艾先生家的电话响了,一人自称亲属住院交不起押金,愿将收藏的徐悲鸿的《奔马图》出售以解燃眉之急。不大功夫来人携画来到艾先生的寓所。疲惫至极的艾先生未能详察,付给了来人8万元现金。第二天他才发现购得的是一幅赝品,但来人早已不知去向。这样的事情对艾先生来说已不止一次。他经常诙谐地说:“我能有今天这样规模的收藏,如果没有200多万元的学费垫底,我在收藏的大海里早就被淹死了。”
如今,艾合买提·铁木尔已成为中国收藏家中的佼佼者,特别是他收藏有郑板桥、任伯年、张大千、齐白石、沈周、黄胄等中国名家的几百幅名作真迹,还有中外油画、阿拉伯羊皮画、马来西亚树叶画、慈禧太后亲笔字画等非常稀罕的收藏品,令很多收藏爱好者羡慕不已。中国著名国画大师关山月看了他的收藏之后赞叹道:“就个人收藏来说,艾合买提·铁木尔堪称世界之最。”
义薄云天,无私回馈社会
现在的艾合买提·铁木尔,已经是新疆著名的实业家,多年的奋斗,他坐拥上亿的身家。然而,他依然是和和氣气的和人交往,忙忙碌碌的工作,俭俭朴朴的生活。成功的他依然不忘自己农民儿子的本色,对社会公益事业总是慷慨解囊。
成功后,他首先想到哺育他成长的哈密绿洲,当他听说地区团委准备在伊吾县淖毛湖乡筹建一所希望小学时,当即捐资20万元送到希望工程办公室。他曾一直独家承包新疆排球队的比赛费用,曾赞助新疆国际象棋选手参加国内象棋比赛,曾出资扶持《民族文学》杂志,并为新疆教育事业捐资数十万元,在自己经营的皇家乐园中为4位维吾尔族历史名人塑像。
2008年,他又将1/3收藏品捐赠给新疆国画院。有人问他:值得吗?他说:“这是我应尽的义务,现在和将来,我都会这样做下去!”
艾合买提·铁木尔心中有三个愿望:修建一座上档次上规模的养老院;建一座孤儿学校;建造一座个人收藏博物馆。
1975年,命运之神向他敞开金色的大门,晋升和学习深造的机会双双降临在他面前。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到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深造,而且选修了历史系。
儿时的经历和3年大学,他领略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恢宏与瑰丽,感触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传奇与悲壮,从此他纯净的心灵里增添了历史情结。他深感中华民族的历史像大海一样深沉,如长河一样源远流长。无数的千古之谜要靠她的优秀子孙去挖掘和溯源。一种神圣的责任感敦促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数载寒窗,学而有成,他春风得意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哈密,故乡父老把这位维吾尔骄子安排到哈密地区文化局从事文物收集和管理工作,这无疑给他后来成为收藏巨星创造了条件。
意外的发现,事业爱情双丰收
历史系毕业的学生从事文物收藏和管理工作,可以说是人尽其才。回到故乡的怀抱,艾合买提·铁木尔心情自然是十分激动。他决心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他为人随和,办事认真,对人热情,胸怀坦荡。他经常深入农牧区考察,结交了一大批农牧民朋友,他们有什么心里话和信息都愿意告诉他。
有一次,一位农民朋友跑到艾合买提·铁木尔家诉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的那块地渗水很快,就是铺上毡膜照样漏水,甚至往下塌陷。塌陷的地方还露出好多死人骨头。他们感到纳闷,这地方好几代都没有埋过人,为什么有死人骨头呢?
好比一个新闻工作者捕捉到了一条新闻线索,艾合买提·铁木尔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直觉告诉他,那里也许会出现奇迹,也许有古墓葬存在的可能。于是,他立即赶赴现场,当即制定了保护措施,组织人力精心勘察。经过数月的艰苦挖掘,终于发现了震惊中外史学界和考古界的距今3200多年的哈密“五堡干尸墓”。经资深专家科学推算,哈密 “五堡干尸墓”比马王堆古墓的历史还早500多年。这一发现对研究和探索我们祖先在西域的繁衍及生产、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史证。也正是凭这个发现,他成为一个成功的考古人。
这次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掘也为艾合买提·铁木尔缔结了奇迹般的姻缘。就是这次在史学界和考古界都具有非凡意义的发掘,使他有幸认识了北大考古专修班毕业生、在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工作的维吾尔族姑娘哈斯叶提。志同道合使得他们心心相印,相识、相知、相恋、相爱到喜结良缘。
成功的喜悦使艾合买提·铁木尔工作热情更高了,他和他的同事们吃干馕、喝凉水、穿沙漠、走戈壁,踏遍了哈密的荒滩野谷,又先后发现了唐城、七角井、淖毛湖、石岩石盖斯墓等古代文化遗址。这种考古文化的实践,为他后来收藏历史文物,拓宽了知识,积累的经验。
商海弄潮,只为收藏梦
1985年,艾合买提·铁木尔调入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在某中学任后勤管理员。任职不久,具有开拓精神的他目睹学校落后的教学条件,决心为学校分忧。他自告奋勇向学校申请了200元的经费办起了校办工厂,开始为学校谋造福利。
当时的新疆,经商意识才刚刚萌芽,这给艾合买提·铁木尔提供了契机,他凭着流利的汉语深入全疆村落,东出阳关,以经纪人的身份,把维吾尔族农牧民的产品销往内地或国外。真是“天生我才必有用”,艾合买提·铁木尔的举动正符合维吾尔族农牧民和汉族商贾的需要。他拥有的知识为他奠定了重振旗鼓的基础。他出入商海如鱼得水,收入颇丰。
但艾合买提·铁木尔不满足国内的成绩,他把高瞻远瞩的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去独联体、印度、尼泊尔等地做起了珠宝、玉器等贸易,从此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但他真正的梦想仍是收藏。在这之前,他结识的一位政府机关的朋友多次向他谈到我国文物流失他国他乡的种种见闻。每根血管里都充溢着对中华灿烂文化挚爱的艾先生,深知每一块古老的瓷片,每一幅名画和具有非凡意义的文物古董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每一次流失都是民族的损失。一旦有了收藏的资本,他就要去圆收藏的梦。于是,他开始兴办实体为专业收藏养精蓄锐。他创办了集农、工、商、餐饮、娱乐等多元化为一体的经济实体——皇家实业公司,逐步向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并节省每一个铜板为收藏铺路搭桥,以商养文。他决心把事业做大,他心里非常清楚,没有雄厚的资金,收藏只是一种幻想。
传奇经历,终成收藏巨匠
有了资金,他开始全心收藏,在他收藏积累中,大凡具有价值的珍品他都不惜一掷万金,也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
1994年10月的一天,艾合买提·铁木尔听说杭州有一对古碗欲售,就放下一笔已经谈妥的生意,从乌鲁木齐飞往上海,然后连夜坐车去杭州的慈溪镇。当时,暮色降临,还下着大雨。慈溪镇巷道狭窄,泥泞路滑,向路人打听不着,只好通过长途电话再与朋友联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周折,终于找到卖家。此时的艾合买提·铁木尔也成了“落汤鸡”。卖主被他的真诚打动,不忍高价出售。这对古碗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宫廷御碗,碗型小巧精美,印有“内府”字样,价值80余万元。
他收藏的每一幅每一件作品古玩都凝聚着他的专业知识和心血。但在收藏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他也吃了不少亏,他却觉得没有这些学费,自己也不会积累这么多的经验。有一天晚上,艾先生家的电话响了,一人自称亲属住院交不起押金,愿将收藏的徐悲鸿的《奔马图》出售以解燃眉之急。不大功夫来人携画来到艾先生的寓所。疲惫至极的艾先生未能详察,付给了来人8万元现金。第二天他才发现购得的是一幅赝品,但来人早已不知去向。这样的事情对艾先生来说已不止一次。他经常诙谐地说:“我能有今天这样规模的收藏,如果没有200多万元的学费垫底,我在收藏的大海里早就被淹死了。”
如今,艾合买提·铁木尔已成为中国收藏家中的佼佼者,特别是他收藏有郑板桥、任伯年、张大千、齐白石、沈周、黄胄等中国名家的几百幅名作真迹,还有中外油画、阿拉伯羊皮画、马来西亚树叶画、慈禧太后亲笔字画等非常稀罕的收藏品,令很多收藏爱好者羡慕不已。中国著名国画大师关山月看了他的收藏之后赞叹道:“就个人收藏来说,艾合买提·铁木尔堪称世界之最。”
义薄云天,无私回馈社会
现在的艾合买提·铁木尔,已经是新疆著名的实业家,多年的奋斗,他坐拥上亿的身家。然而,他依然是和和氣气的和人交往,忙忙碌碌的工作,俭俭朴朴的生活。成功的他依然不忘自己农民儿子的本色,对社会公益事业总是慷慨解囊。
成功后,他首先想到哺育他成长的哈密绿洲,当他听说地区团委准备在伊吾县淖毛湖乡筹建一所希望小学时,当即捐资20万元送到希望工程办公室。他曾一直独家承包新疆排球队的比赛费用,曾赞助新疆国际象棋选手参加国内象棋比赛,曾出资扶持《民族文学》杂志,并为新疆教育事业捐资数十万元,在自己经营的皇家乐园中为4位维吾尔族历史名人塑像。
2008年,他又将1/3收藏品捐赠给新疆国画院。有人问他:值得吗?他说:“这是我应尽的义务,现在和将来,我都会这样做下去!”
艾合买提·铁木尔心中有三个愿望:修建一座上档次上规模的养老院;建一座孤儿学校;建造一座个人收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