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抽样调查河南省农村居民5002人,其中男性2594人,占51.86%,女性2408人,占48.14%。18—30岁有1004人,占20.07%,31—45岁有1248人,占24.95%,46—60岁有1996人,占39.90%,61岁以上有754人,占15.07%。本次调查对象为在家务农者,不包括外出务工者。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的形式,通过对河南大学在校生的培训,利用假期回家对所在地的农村居民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6000份,回收5634份,有效问卷5002份,有效率为88.78%。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1、河南农村居民收入状况
本研究对河南省部分农村居民2007年人均纯收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1.76%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这部分人群的经济收入只能维持生活消费的最基本开支。如何调动这部分人群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则显得更为重要。
2、河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从八个方面对农村居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以外最主要的消费支出做了调查,虽然农村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但是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的体育消费仍然排在较后的位置,因此,加强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的宣传和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迫在眉睫,应引起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3、河南农村居民家庭婚姻生活
家庭婚姻生活是人类的重要生活,是表明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将家庭类型及对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的满意度作为调查指标。家庭类型分为:单身、夫妇家庭、单亲家庭、核心家庭(夫妇及未婚子女)、联合家庭(三代以上、多家庭组合)等。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居民离婚率较低单亲家庭较少(2.84%),而联合家庭相对较多(33.35%),如何处理好夫妻关系和家庭内的人际关系,是评价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对体育生活状况的影响
1、经济收入对体育生活状况的影响
经济收入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起重要作用,是影响农村居民体育投入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绝不是起关键性的作用。从本次对河南农村居民体育投入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2501—4000元中等收入者有体育消费行为的人数比例为42.79%,一年的体育消费水平约在100—200元之间,而4000元以上高收入者有体育消费行为的人数却低于中等收入者,这与其业余时间无暇顾及体育健身活动有一定的关系。由此可见,经济收入对参与体育的影响虽然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2、受教育程度对体育生活状况的影响
调查显示,河南农村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认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与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学历越高,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越深,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则越多,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上,不同学历的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也不同,教育程度地的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处于较低水平。由此可以说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3、家庭生活对体育生活状况的影响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家务劳动和农活现代化的使用,使农村居民余暇时间不断的增多。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余暇时间和余暇时间的主要用处不同,看电影电视是所有人群余暇时间的首选活动,而与健康有关,并且可以活跃家庭气氛,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交流的体育活动则排在较后的位置。家庭生活的满意是体育生活进入到家庭的基础,然而,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宣传和正确引导则是体育生活进入家庭生活的关键。
(三)体育活动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
体育促进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1)促进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农民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改善由于长期的体力劳动而造成的身体局部的疲劳。(2)促进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有助于人情绪的宣泄,对于缓解和释放农村居民由于生活、劳动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具有积极的作用。(3)促进农村居民走向社会。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农村居民之间的交往,让农村居民感觉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增强农村居民的社会认同感,减少消极心态,提高农村居民对社会的适应能力。(4)促进农村居民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形成。通过体育活动和科学健身方法的宣传,让农村居民远离迷信活动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三、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是农村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在农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以外最主要的消费支出中,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的体育消费仍然不被重视。
二是农村居民对家庭生活较为满意者占大多数,有利于家庭文化教育职能和休闲娱乐职能得到增强,体育生活进入到家庭生活中将有可能实现。
三是农村医疗卫生设施还有待于完善,农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长期的农田劳动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四是本次调查对象为在家务农者,表现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如何提高这一部分人的生活质量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将有待于深入研究。
五是经济收入对体育参与有较大的影响。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有密切关系。不同学历的人群,在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及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二)建议
一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发展水平,加强政府对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与指导,充分利用当地条件,构建农村体育发展长期规划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二是要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农村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认识,激发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三是积极发掘和改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充分发挥健身价值和健身功能,使农村群众体育的基础更多地依附于继承传统项目,提高亲和力,便于农民接受。
四是要提高体育锻炼的质量,利用寒暑假期间,将当地中小学体育老师及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组织起来,对各乡村农民体育骨干进行培训,以便他们對农民在参与体育锻炼时进行指导。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编号 0824004515)子课题〕
(吴嘉玲,1963年生,浙江人,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健康与体育文化。张秋芬,河南大学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所)
(一)研究对象
抽样调查河南省农村居民5002人,其中男性2594人,占51.86%,女性2408人,占48.14%。18—30岁有1004人,占20.07%,31—45岁有1248人,占24.95%,46—60岁有1996人,占39.90%,61岁以上有754人,占15.07%。本次调查对象为在家务农者,不包括外出务工者。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的形式,通过对河南大学在校生的培训,利用假期回家对所在地的农村居民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6000份,回收5634份,有效问卷5002份,有效率为88.78%。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1、河南农村居民收入状况
本研究对河南省部分农村居民2007年人均纯收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1.76%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这部分人群的经济收入只能维持生活消费的最基本开支。如何调动这部分人群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则显得更为重要。
2、河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从八个方面对农村居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以外最主要的消费支出做了调查,虽然农村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但是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的体育消费仍然排在较后的位置,因此,加强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的宣传和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迫在眉睫,应引起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3、河南农村居民家庭婚姻生活
家庭婚姻生活是人类的重要生活,是表明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将家庭类型及对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的满意度作为调查指标。家庭类型分为:单身、夫妇家庭、单亲家庭、核心家庭(夫妇及未婚子女)、联合家庭(三代以上、多家庭组合)等。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居民离婚率较低单亲家庭较少(2.84%),而联合家庭相对较多(33.35%),如何处理好夫妻关系和家庭内的人际关系,是评价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对体育生活状况的影响
1、经济收入对体育生活状况的影响
经济收入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起重要作用,是影响农村居民体育投入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绝不是起关键性的作用。从本次对河南农村居民体育投入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2501—4000元中等收入者有体育消费行为的人数比例为42.79%,一年的体育消费水平约在100—200元之间,而4000元以上高收入者有体育消费行为的人数却低于中等收入者,这与其业余时间无暇顾及体育健身活动有一定的关系。由此可见,经济收入对参与体育的影响虽然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2、受教育程度对体育生活状况的影响
调查显示,河南农村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认知及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与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学历越高,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越深,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则越多,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上,不同学历的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也不同,教育程度地的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处于较低水平。由此可以说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3、家庭生活对体育生活状况的影响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家务劳动和农活现代化的使用,使农村居民余暇时间不断的增多。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余暇时间和余暇时间的主要用处不同,看电影电视是所有人群余暇时间的首选活动,而与健康有关,并且可以活跃家庭气氛,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交流的体育活动则排在较后的位置。家庭生活的满意是体育生活进入到家庭的基础,然而,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宣传和正确引导则是体育生活进入家庭生活的关键。
(三)体育活动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
体育促进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1)促进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农民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改善由于长期的体力劳动而造成的身体局部的疲劳。(2)促进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有助于人情绪的宣泄,对于缓解和释放农村居民由于生活、劳动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具有积极的作用。(3)促进农村居民走向社会。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农村居民之间的交往,让农村居民感觉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增强农村居民的社会认同感,减少消极心态,提高农村居民对社会的适应能力。(4)促进农村居民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形成。通过体育活动和科学健身方法的宣传,让农村居民远离迷信活动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三、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是农村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在农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以外最主要的消费支出中,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的体育消费仍然不被重视。
二是农村居民对家庭生活较为满意者占大多数,有利于家庭文化教育职能和休闲娱乐职能得到增强,体育生活进入到家庭生活中将有可能实现。
三是农村医疗卫生设施还有待于完善,农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长期的农田劳动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四是本次调查对象为在家务农者,表现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如何提高这一部分人的生活质量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将有待于深入研究。
五是经济收入对体育参与有较大的影响。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有密切关系。不同学历的人群,在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及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二)建议
一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发展水平,加强政府对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与指导,充分利用当地条件,构建农村体育发展长期规划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二是要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农村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认识,激发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三是积极发掘和改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充分发挥健身价值和健身功能,使农村群众体育的基础更多地依附于继承传统项目,提高亲和力,便于农民接受。
四是要提高体育锻炼的质量,利用寒暑假期间,将当地中小学体育老师及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组织起来,对各乡村农民体育骨干进行培训,以便他们對农民在参与体育锻炼时进行指导。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编号 0824004515)子课题〕
(吴嘉玲,1963年生,浙江人,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健康与体育文化。张秋芬,河南大学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