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剖列车理论下浮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i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解剖列车理论下浮针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宁波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及物理治疗,30例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以解剖列车理论为指导进行浮针治疗.两组患者均完成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患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疼痛VAS评分、患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治疗后24 h(4.6±0.5)分、7 d(3.1±0.6)分、14 d(1.9±0.4)分,较对照组术后24 h(4.9±0.4)分、7 d(4.2±0.9)分、14 d(2.7±1.0)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治疗后24 h(74.5±1.6)分、7 d(85.4±2.7)分、14 d(90.3±2.9)分,较对照组术后24 h(63.7±2.2)分、7 d(70.7±1.7)分、14 d(79.2±3.1)分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3%)较对照组(76.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运用浮针治疗,可使疼痛感触明显减轻,功能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上皮屏障损伤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用人结肠癌细胞系Caco-2与人单核细胞系THP-1构建结肠炎体外细胞共培养模型,用1 mmol/L二甲双胍作用24 h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组细胞凋亡率从(14.22±2.34)%下降至(9.88±0.61)%(t=3.119,P<0.05),紧密连接蛋白1和密封蛋白1相对表达量增加(t=5.172和3.546,均P<
目的:评估可吸收止血纤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主研发专利技术制备得到一种可吸收止血纤丝,与已上市产品速即纱进行比较,通过大体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表征其物理形态及分子结构;电位滴定法测定纤丝的羧基含量,酸碱度计测定酸碱度值,铜乙二胺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倒置显微镜观察纤丝与血液接触后的表现;琼脂扩散法评价纤丝的细胞毒性.建立大鼠髂外动脉出血模型和背部肌肉渗血模型,通过止血时间和血液质量考察纤丝的止血有效性,通过观察拍照、免疫器官称重、血液学和凝血功能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纤丝的降解吸收情况和安全性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