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意法教育是一种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方面运用“创意法”,从而“激活”每个学生的创意思维教育,它对受教育者的创意法思维进行“展示、激活和修复”,使受教育者得到和谐发展的创意教育体系。它认为,学生之间存在的只是差异,并无优差之分,优差平等。
关键词:创意法教育;阅读教学;朗读
目前,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满堂讲、满堂问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这是与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规律格格不入。新修订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对于学生来说,长期的讲问,抹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展示、激活”,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落实朗读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落实以读为本,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整体感知,自由式朗读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阅读教学一般要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次是整体感知。依据学生对新异知识特别感兴趣的特点和低年级课文全文注音的优势,教学开始,可在解题的基础上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朗读课文。如《小壁虎借尾巴》可在解题认识小壁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壁虎的尾巴哪去了?他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这些问题可能提的不是很逻辑,但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却是新奇而有趣的,他们的心理上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欲望。此时,教师就要把握时机布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般提如下几方面要求:①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②一边读一边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③读完后标出自然段,画出文中生字新词。学生此时按要求进行的自由式朗读既有对生字新词的感知,又有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从整体上着手,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画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抓住重点,理解性阅读
低年级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目,是一个个饱含知识的载体。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这些知识细细地全部消化吸收,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因此,应该大力提倡一课一得,要让学生每节课真正有一点实在的收获,哪怕是一个词语的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一段课文的背诵,或者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允许学生在头脑中有不太明了的东西,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如何确立重点并抓住重点让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呢?众所周知,一篇课文往往有一个至几个重点段,一段话一般有一个至几个重点词,学生读书时也会自然而然地觉得这儿是精彩之处,那儿是动人之笔,这儿还有个问题,那儿还有个疑点。这些词、句、段及精彩、疑点之外就是阅读的重点,就是需要下功夫感悟的地方。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启发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
(一)启发读准语气。
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的对话及人物的心理叙述。这些对话和叙述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这就是课文的重点。如《狼和小羊》一文通过写狼和小羊的对话,表现了狼狡猾凶残的本性及小羊的善良可怜和无助,由此,启发学生读好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下面的句子为例: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你那儿去的。”小羊说这话时的语气是温和的,但这时的温和同与同伴谈的温和是不同的,是在吃惊纳闷情况下保持的温和。这就可以看出小羊的善良与可怜。教学中,可这样启发学生来理解:①自己读句子,看一看小羊说了几句话。②读第一句,想一想什么意思?③自读第二句,明确水是怎样流的。④自读句子,体会小羊说话时的语气。⑤指生试用温和的语气读,师生予以评价。⑥齐读小羊的话,体会小羊的特点。以上教学以朗读为主线,把朗读、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很好地感悟了小羊的特点。
(二)启发读好重音。
一个句子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在阅读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读好重音,准确地理解句义,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小青蛙同乌龟的对话,它包含着乌龟同青蛙的不同之处。此处,只要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音,就会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文中的句子是这样的: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在这句话中,“你们、大、绿”等词语都应读重音,以显示乌龟同青蛙的不同,教学时,可这样启发:①自由朗读句子,联系上文想一想,哪些词语要重读?②指生尝试朗读,师生予以评价。③教师小结,学生齐读。④再自由朗读,回答,读了乌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以上教学,以把握重音为契机,启发学生在朗读中自学地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实现“自能读书,不待师讲”的目标。
(三)启发把握语速与语调。
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直接影响着感情的表达,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一般来说,高兴激动时用高昂的语调,悲伤难过时用低沉的语调,突发情况,激烈的场面语速快一些,自然的叙述语速平缓一些,有时还需要交叉运用,如《丑小鸭》一文的最后一句:“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这句话真实地再现了丑小鸭惊讶、兴奋、激动的心境,是丑小鸭历经不幸后理想实现的美好结局。教学时,可这样来启发学生:①默读课文,画出写丑小鸭心里想法的句子。②自由尝试朗读、体会丑小鸭的心情。③比赛性朗读。通过比较,启发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用高昂的语调,较快的语速朗读,这样教学以朗读作为理解体会的主要手段,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自己辨别领悟丑小鸭当时的心境,真正应验了“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古今共识。
三、回归整体、品味性朗读
通过自由式朗读和理解性朗读,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时的理解是零散的,要真正达到口诵心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即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整体性朗读,进行感悟。如学完《狐狸和乌鸦》,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狡猾的狐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骗了乌鸦。这里的朗读虽然不用花费很大的时间,却能将学生零散的理解梳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课内延伸,运用性朗读
实践证明,任何一种知识,一种技能的内化,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运用,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最好的办法仍是读书。因此,在理解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行阅读与课文配套的自读课本上的文章。如学完《乌鸦喝水》可让学生读《乌鸦的孝心》,学完《刻舟求剑》,可让学生阅读《小猴子种桃》等,这种迁移性的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方法及时地加以运用,不仅培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以读为本”,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优良途径。只要每位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充分“展示、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把朗读落实到实处,就会使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结满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关键词:创意法教育;阅读教学;朗读
目前,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满堂讲、满堂问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这是与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规律格格不入。新修订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对于学生来说,长期的讲问,抹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展示、激活”,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落实朗读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落实以读为本,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整体感知,自由式朗读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阅读教学一般要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次是整体感知。依据学生对新异知识特别感兴趣的特点和低年级课文全文注音的优势,教学开始,可在解题的基础上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朗读课文。如《小壁虎借尾巴》可在解题认识小壁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壁虎的尾巴哪去了?他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这些问题可能提的不是很逻辑,但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却是新奇而有趣的,他们的心理上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欲望。此时,教师就要把握时机布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般提如下几方面要求:①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②一边读一边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③读完后标出自然段,画出文中生字新词。学生此时按要求进行的自由式朗读既有对生字新词的感知,又有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从整体上着手,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画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抓住重点,理解性阅读
低年级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目,是一个个饱含知识的载体。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这些知识细细地全部消化吸收,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因此,应该大力提倡一课一得,要让学生每节课真正有一点实在的收获,哪怕是一个词语的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一段课文的背诵,或者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应该允许学生在头脑中有不太明了的东西,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如何确立重点并抓住重点让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呢?众所周知,一篇课文往往有一个至几个重点段,一段话一般有一个至几个重点词,学生读书时也会自然而然地觉得这儿是精彩之处,那儿是动人之笔,这儿还有个问题,那儿还有个疑点。这些词、句、段及精彩、疑点之外就是阅读的重点,就是需要下功夫感悟的地方。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启发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
(一)启发读准语气。
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的对话及人物的心理叙述。这些对话和叙述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这就是课文的重点。如《狼和小羊》一文通过写狼和小羊的对话,表现了狼狡猾凶残的本性及小羊的善良可怜和无助,由此,启发学生读好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下面的句子为例: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你那儿去的。”小羊说这话时的语气是温和的,但这时的温和同与同伴谈的温和是不同的,是在吃惊纳闷情况下保持的温和。这就可以看出小羊的善良与可怜。教学中,可这样启发学生来理解:①自己读句子,看一看小羊说了几句话。②读第一句,想一想什么意思?③自读第二句,明确水是怎样流的。④自读句子,体会小羊说话时的语气。⑤指生试用温和的语气读,师生予以评价。⑥齐读小羊的话,体会小羊的特点。以上教学以朗读为主线,把朗读、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很好地感悟了小羊的特点。
(二)启发读好重音。
一个句子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在阅读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读好重音,准确地理解句义,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小青蛙同乌龟的对话,它包含着乌龟同青蛙的不同之处。此处,只要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音,就会顺利地理解课文内容。文中的句子是这样的: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在这句话中,“你们、大、绿”等词语都应读重音,以显示乌龟同青蛙的不同,教学时,可这样启发:①自由朗读句子,联系上文想一想,哪些词语要重读?②指生尝试朗读,师生予以评价。③教师小结,学生齐读。④再自由朗读,回答,读了乌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以上教学,以把握重音为契机,启发学生在朗读中自学地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实现“自能读书,不待师讲”的目标。
(三)启发把握语速与语调。
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直接影响着感情的表达,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一般来说,高兴激动时用高昂的语调,悲伤难过时用低沉的语调,突发情况,激烈的场面语速快一些,自然的叙述语速平缓一些,有时还需要交叉运用,如《丑小鸭》一文的最后一句:“原来我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这句话真实地再现了丑小鸭惊讶、兴奋、激动的心境,是丑小鸭历经不幸后理想实现的美好结局。教学时,可这样来启发学生:①默读课文,画出写丑小鸭心里想法的句子。②自由尝试朗读、体会丑小鸭的心情。③比赛性朗读。通过比较,启发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用高昂的语调,较快的语速朗读,这样教学以朗读作为理解体会的主要手段,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自己辨别领悟丑小鸭当时的心境,真正应验了“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古今共识。
三、回归整体、品味性朗读
通过自由式朗读和理解性朗读,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时的理解是零散的,要真正达到口诵心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即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整体性朗读,进行感悟。如学完《狐狸和乌鸦》,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狡猾的狐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骗了乌鸦。这里的朗读虽然不用花费很大的时间,却能将学生零散的理解梳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课内延伸,运用性朗读
实践证明,任何一种知识,一种技能的内化,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运用,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最好的办法仍是读书。因此,在理解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行阅读与课文配套的自读课本上的文章。如学完《乌鸦喝水》可让学生读《乌鸦的孝心》,学完《刻舟求剑》,可让学生阅读《小猴子种桃》等,这种迁移性的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方法及时地加以运用,不仅培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以读为本”,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优良途径。只要每位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充分“展示、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把朗读落实到实处,就会使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结满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