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高运古家具博物馆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高远古家具博物馆,由河北高远企业投资集团投资设立,坐落于河北省正定县小商品城高远红木博览城四层。博物馆总面积约一万平米,目前分为三个展区。
  第一展区为古家具展区 展厅面积六千平米,共展出各类古家具五百余种,设有明、清、民国古家具展示区、古牌匾区、古门窗区、标本展示区等七部分,再现了各时期家居陈设特色及家具样式的变化,从而提升观众对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了解,感受和激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第二展区 “岁月印迹——高远收藏展”展区,面积逾两千平米,该展览由河北省文化厅主办,展品近五千件,记录了百姓的生活和时代的变迁,歌颂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解放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
  第三展区 书画、摄影展区,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书画、摄影艺术的创新和交流。
  地 址:河北正定县沿107国道正定火车站北行800米路东
  电 话:0311—85176235
  高远古家具博物馆,由河北高远企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设立。集团掌门人高锁柱生于1950年,历任供销社基层售货员、采购员、农机水电站站长、煤炭公司经理直至石家庄市矿区煤炭管理局局长,1992年后从事房地产行业,历经多年拼搏2004年创立高远集团,旗下拥有众多的产业,积累了雄厚的资金。高锁柱热心于文化和收藏事业,2012年创建了高远古家具博物馆,为促进和繁荣河北省的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
  正定高远古家具博物馆于2013年7月被正定县宣传部命名为“正定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同心思想教育基地”;2014年6月评为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4月首批被河北省文明委命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
其他文献
2019年7月2曰,南京博物院艺术馆推出了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娇——毛主席诗意画展”,作为7月份以来南京博物院展出的重要绘画展览,藉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周年。这是南京博物院继推出“兹游奇绝冠平生——傅抱石纪游写生绘画展”后以院藏傅抱石毛主席诗意画作品为内容推出的又一具有特色的专题展览。此次展览共展出傅抱石毛主席诗意画作品55件,《井冈山》《忆秦娥.娄山关》《芙蓉国里尽朝晖》《到韶山》《答友人
期刊
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有一位西方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并形成了独特的郎氏风格,引领画坛时尚,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郎世宁。后人将他称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画家。  画技过人 皇帝恩宠  郎世宁(1688-1766年)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
期刊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成熟发展的鼎盛期,其创作题材广泛,体裁形式多样,在师法自然、传神写照、意境营造和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趋向完美。北宋初期的花鸟画直接继承了唐五代传统并有所创新,院体派的黄筌、开水墨淡彩和水墨写意花鸟画先河的徐熙,代表了当时花鸟画的新水平;北宋中期崔白、赵昌等在花鸟画坛的崭露头角,随之打破了“徐黄二体”的垄断;北宋后期画院和宫廷花鸟画达到巅峰。至南宋时期花鸟画创作长盛不衰,不仅对元明清时期
期刊
在我国辽金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狩猎风盛,喜用海东青捕猎动物,这一题材的玉器也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游牧文化风格。当时的实用装饰玉器逐步占据重要地位,多小件精致器物,如玉童子、玉笔架、玉镇纸等新品种,多以玩赏为主,更加接近现实生活。雕刻技法也出现了深层立体镂雕。  这件辽金时代的玉器,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镶嵌在衣物上的一种装饰物。其琢刻精细,抛光极佳,构思巧妙,栩栩如生,历经七八百年历史,仍然完好无损,
期刊
摘 要: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于2015年10月开馆,建筑雄伟、装修现代、展品丰富,但美中不足的是:笔者认为部分藏品断代不准。为使得我国重要的陶瓷收藏单位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客观、严谨的学术服务,笔者通过馆藏瓷器之间的比较,参阅相关权威出版物,以及根据陶瓷的时代特征给瓷器断代的方法,列出发现馆藏器物中年代标注错误22例,宣传图文仿品15例,以及其他错误若干。希望博物馆能够积极考证,健康发展,坚
期刊
一、张择端《西湖争标图》真伪之争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件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嘉靖年间,右都御使王抒(1501-1560)收藏张择端《请明上河图》,严世蕃欲得此图,阴谋陷害王抒致死。明末清初剧作家李玉据此写成了传奇故事《一捧雪》,并将《清明上河图》改为玉杯一捧雪,将王抒化名为莫怀古。《一捧雪》传奇因此广在民间流传,给张择端及其力作《清明上河图》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其实,古代典籍里张择
期刊
熏炉,又称香炉、香薰,是古代的燃香之器,它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汉代比较流行。《辞海·熏炉》解释为:“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说文·??部》解释“熏”:“火烟上出也,从屮从黑,屮黑熏象。”段玉裁认为:“此烟上出,而烟所到处成黑色之象也。合二体为会意。”所以,判断一个器物是否为熏炉至少应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一个可供燃烧的炉子;其次,燃烧时要达到“火烟上出”的效果。熏炉所燃之香是一种名为熏
期刊
苏州市西南大约十多公里处的太湖之滨,有一座木渎镇,它不仅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500多年,而且风光旖旎,人杰地灵,自然与人文胜迹交相辉映,处处彰显着吴越文化独有的韵致。关于它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故事,据传春秋末年时,吴王夫差为博得绝代佳丽西施的欢心,在当地灵岩山上大兴土木修建“馆娃宫”,大量名贵木材从各地源源不断运送而来,以至于堵塞了山下河流港渎,造成“木塞于渎”的局面,后来木渎镇因此得名。史书
期刊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云:昔日玄奘法师在那烂陀寺依止首座戒贤法师修习《瑜伽师地论》,鸠摩罗王遣使求见,戒贤法师代为婉拒,鸠摩罗王怒曰:“近者设赏迦王犹能坏法毁菩提树,师谓弟子无此力耶?”“若也不  来……踏那烂陀寺,使碎如尘。”此段文字虽然更多是描述鸠摩罗王的霸道  跋扈,对玄奘法师的仰慕以及求而不得见后的恼羞成怒,但也  从侧面突出了“那烂陀”名刹的崇高地位。  对于那烂陀寺的壮观雄伟,玄奘毫不
期刊
二○年来,王俊懿一直思考的是如何传承玉文化的历史使命,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作为皈依佛门的玉雕艺术家,祈愿慈善、环保思想的延伸,继二○一二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个展上推出“玉文化史上首件当代环保题材大型翡翠装置艺术作品”“冰蝴蝶”之后,二○一三年王俊懿将当代装置艺术、古代佛造像艺术,以及制玉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结合,发愿并创作完成有“东方玉佛”之称的“药师琉璃光如来”,使之成为中华玉雕艺术史上首件宝石级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