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上班族一口气通过注考六科!

来源 :财会信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j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文 Alisa
  泰戈尔曾说,没有流过血的手指,弹不出世间的绝望;没有经过艰辛历练,难以创造人生的奇迹。
  在别人的眼中,就注册会计师CPA这般魔鬼级别的考试来说,零基础+上班族+1年多+1次性+6门科目,通过考试后任意挑一项拿出来看都觉得不可思议,更别提是这些要素全部叠加在一起,并且同时满足条件了。
  而赵飞却全部都做到了!这个质朴的小伙子第一次参加CPA考试,就一次性通过了专业阶段6个科目的全部考试。值得一提的是,他自己不但是零基础,而且是边工作边备考的。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奇迹是如何产生的?
  态度端正:舍弃应酬交际,重点投入资源
  “ 天道酬勤”这个词用在赵飞身上,再合适不过。他深知自己CPA零基础,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所以从一开始便端正了态度,做好了迎接万难的准备。
  “基本推掉了这一年来所有的交际以及应酬,把时间都留给注会备考。上班族有繁重的工作任务在身,经常受到打扰,几乎不太可能有清闲的状态及像在校时一样大把的时间,所以只能向有限的时间要无限的专注以及效率。”
  在赵飞的心里,一次通过考试的决心非常大。他一直记着一位CPA老师说过的话:“CPA考试,不要指望运气,指望烧烧香,更不要有侥幸心理。它要求你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以注会生手定位的他,严格遵照课表以及学服老师的安排,从未落下一节课。与此同时,高强度周末全科班,每周双休两天6个科目是一起上的,一次课就能上掉100多页的内容,多重的负荷可想而知。
  “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老师会明确地告诉下次课讲哪些内容和题目,课前预习时就要心里有数。课上没听懂的画个勾,做好标记,课后复习一定把它搞懂,多翻、多看、多联系、多分析。还是那句话,上班族时间太有限,不要指望以后还有功夫炒冷饭,所以每周的内容一定要及时消化,及时巩固。”
  倾囊相授:学霸眼中的所有科目心得
  会计:搞懂逻辑和原理
  虽然在上正课之前听过CPA预备课程,但作为母科目,他坦言基本没有太多的捷径可走,尤其是对于他这样零基础的考生而言。因此,会计是赵飞花时间最多、学得最扎实的科目。
  “这科是CPA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所以除了多投入时间把逻辑和原理搞懂,没有什么太大的秘诀。不过因为比较重视,所以在这块儿的信心也一直比较足。常见的一些大题的类型,也反复做过研究和演练。”
  审计:一遍遍大声读教材
  由于未曾有过审计工作经验以及科目本身学习难度偏大,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块又难学又难啃的骨头。
  “当时我会计和审计是一起上课同步进行的。审计需要点会计基础,所以前期会计还没学完的时候,理解审计是有一定難度的。听老师在课堂上讲一遍,能听懂个大概,但课后还是没什么印象,也不知道它在讲什么。”
  为了攻下这座城池,他下了不少功夫。
  “刚开始不懂没关系,不知道讲什么也没关系。我把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全记下来,并做好标记。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趁着上班前的一段时间,一遍一遍地大声朗读审计的教材和讲义。”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赵飞的现身说法这儿,得到了最好的亲身诠释。
  财务管理:反复做经典例题
  财务管理这个旁人眼中吃力不讨好且不太好对付的一门科目,却是他分数考得最高的一门科目。
  “經典的例题题目,不但要反复做上几遍,而且最好做得透彻一些。我给自己的要求和程度订得比较高,一定要把题目做到对为止,需要画表格的题目我就自己动手慢慢画。
  一道大题目下来,有时做两三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情。但这么做的好处就是,你不用特别追求大题数量了,三四遍下来考题的所有细节及关联你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有些数字更是闭着眼睛也能估量出来。”
  税法+经济法:用选择题刷重要知识点
  比起审计财管等科目,税法和经济法不能算是老大难的科目,尤其是偏记忆的经济法。
  “虽然经济法的法条比较多,但并不用一一记忆,毕竟不是司法考试。我之前汇总了真题以及一些仿真的模拟题,前期反复刷里面的选择题。因为一道选择题就是一个知识点,所以不断刷,就能不断巩固更多的知识点。
  每章节可能要刷20~30页的选择题。第一遍我会全部做完,当然正确率不会高。不过没关系,错题全做上标记,再做个几遍,直到最后没有错题了为止。
  大题考前准备得更多。其实大题答题很像三段论,正误判断+对应法条+联系题目,就是这样一种套路,按步骤来即可。”
  税法主要看讲义。张泉春老师的税法讲义做得特别好,浓缩了精华,很实用,而且课讲得也非常棒,清清楚楚,通俗易懂。”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不打疲劳战
  这一科目被普遍认为是6科中最简单的一科,因此,赵飞同样也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战略这科来说,我觉得把课听好就差不多了。类似内控那一块的小知识点小条目比较细碎,记忆负担不轻,但也不至于死记硬背。
  多看几遍,留个印象,知道它大致的范围,考场上能写出来就行。”
其他文献
□ 文 新三板工作室  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成功,有助于提高企业股份流动性,增加企业市场价值,加之新三板企业大都具有较好的业务能力、成长空间或者较高的从业门槛,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而备受投资者的青睐。然而,在日益活跃的新三板市场,频频出现“一分钱交易”现象,其涉税风险值得企业关注。  新三板频现“一分钱交易”现象  对于一些拥有A股思维的投资者而言,新三板有很多令人费解的怪现象,频频出现的“一分钱交
期刊
□ 文 袁国辉  经常有人问,公司长期挂账的其他应收款该如何平账?这些“其他应收款”绝大部分是收不回来的,它们要么是没有取得发票的费用,要么是送出去的“人情”,要么是老板拿走了的分红,要么是变相的薪酬。当初之所以把它们记作“其他应收款”有许多现实的、无奈的原因。  现在的问题是,账务要规范化,公司要降低税务风险,长期应收款该如何平账呢?笔者有以下看法和建议。  凭票入账不等于找替票入账  会计人员
期刊
□ 文 蔡昌 高皓洁  (二)合理选择供应商  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言,营改增后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采购环节增值税的抵扣,采购环节如果能够取得更多的抵扣凭证,则对企业更加有利,因此企业应重新审视供应商,最好能够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建立购销关系,这样企业购入的材料或服务能够抵扣进项税额,从而达到减税的目的。另外,由于不动产也纳入营改增范围,企业租入或购进的不动产相应的进项税额均能够抵扣,因此企业在支付
期刊
□ 文 许亮生  “必须有一个目标要完成,才会集合个人成为一个集体去做事。”汤普林定理告诉人们,一个集体要如磁铁吸引铁砂一般产生凝聚作用,必须有一个共同目标。在一家企业里,人们来自五湖四海,正是为了大家某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块,因此,企业平时应该经常对共同目标进行必要的重申和强调,让每一位员工增加目標感。  企业的愿景目标必须细化为具体的内容,融合成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才能使员工个人的努力凝合成
期刊
□ 文 刘向南  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解了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转型的各种方法,内容涵盖传统金融的思与变、互联网转型方法论,以及商业模式、产品规划、平台运营、品牌建设、管理体系、风险控制等影响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转型成功的六个重要因素。六个因素之间相辅相成,同时也互相制约,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传统金融机构转型体系。  互联网金融领域与大数据、云計算、实体产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融合飞速进行,相信随
期刊
□ 文 苗树伟  由于客户的特殊性和普遍性,金融业无法凭票抵扣,国际上甚至认为金融业不存在真正推行增值税又能完善抵扣税款的办法。因此,大部分国家只对金融业的少量业务征税,对金融业征收增值税,是一道世界难题,且缺乏先例。中国的营改增政策,对金融行业进行系统梳理,给出了一套普遍征税的方案。  正是基于对中国金融业营改增的世界意义和现实需要这两方面背景的认识,本書从以下8个方面展开:金融行业如何应对营改
期刊
□ 文 王海兵 纪海文  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企业第三道风险防线,其在风险管理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沟通是有效地审计手段,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笔者曾构建了内部审计沟通度模型,该模型包括时间、空间、人际和综合四个层面,涵盖内部审计沟通的频度、速度、高度、宽度、深度、角度、湿度、温度、透明度、粘度、尺度、信度和效度等十三个维度。该模
期刊
□ 文 肖太寿  集团公司资金池是指集团公司将所有下属单位的资金统一汇总在一个资金池内,统一调度集团内部的资金使用,并向上划资金的下属单位支付利息,同时向使用资金的下属单位收取利息的业务行为。资金池的运行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通过集团内部的结算中心运作,二是通过集团的财务公司运营。这两种“集团资金池”的现金管理模式涉及哪些税种?存在哪些税收风险?企业如何管控这些风险?对此,本文将进行详细介绍。  
期刊
□文 牛公公 高立法 刘传峰  (3)项目竣工后评价  项目竣工后,通过上传评价信息的扫描件或电子版附件,可直接在系统中录入评价内容。  (4)备案管理  备案录入重要项目的主要内容;可按照年份、单位、项目类别等条件,查询历史备案情况。  (5)工程决算登记  工程决算登记是指,当一个建设项目完工并经过验收后,建设单位应编制从项目筹建、竣工验收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实际支付的建设费用报表。  (6)查
期刊
□ 文 张志臣 李伟毅  2016年3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的发布,标志着增值税普遍征收的完成,曲指一算又是一个“三十八年过去”,不同的是这个“弹指一挥间”,增值税从两个行业三种产品起步扩围至各行各业。回顾三十八年的历程,财税人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艰难的汗水,更见证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税制度的不断完善。  试点两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