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生聚集的地方,总会有矛盾存在。矛盾的解决是通过学校以教育的方式,还是借助强势诉诸暴力,这是学生面对矛盾经常要做的一道选择题。
低年级的学生甲因为误会与高年级的学生乙发生口角,乙受不了低年级学生的蛮横无理而带了两名同学找甲评理,甲因为受到威胁而心存不服,几天后找来社会青年殴打乙。乙在遭到侵犯后,并没有向学校老师反映,而是直接请来几位社会青年找甲算账。当甲得知消息,立即也请来数名社会青年,两队人马相遇对峙,矛盾一触即发。由于周围人的调解,一场隐患暂时得到控制。事隔几天,被邀来的社会青年提出了几百元的出场费,便当事人陷入尴尬境地。
在这起案例中,学生面对矛盾首先选择的是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一旦矛盾解决不了,他们也并不求助于学校、老师,而是借助强势以暴制暴。学生用这样的方式解决矛盾,带来三大后果:第一,学生矛盾被扩大化。当口角发生后,原本可以通过互相谦让或老师调解等方式解决的矛盾,却延申为双方的多次纠纷;被殴打后,原本应该找老师解决,却引来社会青年的对峙,最后还遭到社会青年的敲诈勒索。由此将两位学生的矛盾扩大到十几人的矛盾,将口角冲突扩大为社会青年聚集事件,将校内矛盾扩大为社会冲突。第二,冤冤相报何时了?甲报复乙,乙报复甲,然后甲再找机会报复乙……以致当事人整天处于恐惧之中,不得安生。第三,造成学生心灵的扭曲。恃强凌弱的现象给人一种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正是本着这样的信念,弱者在受到欺压后,转而拜强者为师傅,甚至借助强势撑腰,欺压更弱的人。
一、学生选择解决矛盾方式的心理分析
学生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矛盾,看似个别的、简单,其实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发生矛盾后,采用何种方式解决,学生们也是有自己的心理选择过程的:
1.虚荣心理
在学生中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心理:遇到问题,向老师汇报、找老师帮忙的人是没用的人,这表明他的无能,他将会因此受到同学们歧视。“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面子比里子更重要”最害怕的就是被人瞧不起,受人排挤,因此,许多学生往往打肿脸充胖子,硬着头皮去解决矛盾。当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时,常常会寻求同学或社会的援助,而不向老师反映。
2.好胜心理
在学生中有这样一种群体,他们或是高年级,或身强力壮,或经济条件好,或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等,在同学中有一定的优势,加之青少年年轻气盛,少数学生借助这种优势而在同学中耀武扬威,形成强势群体。为了显示优势,他们遇到问题,总是希望自己解决,即使有困难,他们也希望借助社会更强的势力后自己解决,以保障他们在同学中的突出地位。
3.依附心理
由于少数强势群体的不当行为,使那些或是低年级,或身材矮小,或经济条件不好,或没有社会背景的学生感到压力。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有的为了寻求保护,主动投靠强势群体,以求“大树底下好乘凉”,另有一些学生在强势学生软硬兼施,甚至威逼利诱下,不得不归顺于强势群体。渐渐的,在学生中形成一种不良倾向:寻求强势学生的保护,有问题找强势学生。
4.模仿心理
一些学生在与社会不良青年的交往中,逐渐学会了以强欺弱、以暴制暴的方式,加之电影、电视和小说中的暴力宣传,强化了学生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意识,特别是当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找强势帮忙。
5.失望心理
起初,一些学生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老师。而有些老师未能帮助学生彻底解决问题,即当事人并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的教育没能对当事人形成威慑作用,以至事后学生受到打击报复。学校教育的不彻底现象虽然并不多见,但偶然的失败也会使学生对老师失去信心。
6.侥幸心理
为了躲避学校的监管,学生在内部解决问题时变得更隐蔽,也更灵活。他们研究学校管理的规律,寻找机会。比如,晚上学生就寝熄灯后一两个小时,由于检查人员已离开,这是寄宿生活动的最佳时机,学生中发生的多起纠纷主要集中于这一时段。这种一时的侥幸得逞,强化了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指导学生正确抉择的对策
由于上述虚荣、好胜、依附、模仿、失望、侥幸等不健康心理的影响,学生面对矛盾作出了不当的选择。为了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抉择,肩负教育重任的教师,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及时调整自己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更为重要的是,要分析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1.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集体舆论是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它能引起集体成员情绪上的体验和思想上的震动,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行动。因此,健康的舆论便成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制止不良行为习惯的一种强大力量。为此,我们要努力制止不健康舆论在学生中的传播,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首先,告诉学生,矛盾无处不在。出现矛盾不可怕,关键在于你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矛盾。其次,提高学生辨别能力,说明道理是理出来的,而不是打出来的。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增强学生法制意识
由于一些学生不知法,或知之不多,或对法律理解不深刻,以致随心所欲,做出了诸如策划、教唆他人打架,甚至参与打架等违法行为,却浑然不知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请公安干警作法制报告,组织学生观看法制警示片等形式,告诉学生什么是法律所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什么是合法行为,什么是不合法行为,使学生明确只有按法律办事,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文明习惯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为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行为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要有明确的要求,要求一经提出必须严格执行,在执行中要落实保证措施,加强监管。为提高管理的成效,在安排教师值班的同时,引导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和督促,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安排力量重点监督。加强对学生言行的考核,做到赏罚分明。
4.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心
被动解决问题是教育的下策,教育的上策应该是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在全校营造“有困难找老师”的信任氛围。首先,老师要从多方面关心学生,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其次,老师要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处理学生矛盾,首先要抓主要矛盾,排查出问题的主要方面,特别是对于学校的强势群体,通过说服教育、普法宣传,甚至行政处分等方式,遏止其在学生中的不良影响,给弱势群体创造和平安宁的环境。事实证明,有效的教育,能赢得学生们对老师的信任,也圆满地解决了学生的矛盾。
低年级的学生甲因为误会与高年级的学生乙发生口角,乙受不了低年级学生的蛮横无理而带了两名同学找甲评理,甲因为受到威胁而心存不服,几天后找来社会青年殴打乙。乙在遭到侵犯后,并没有向学校老师反映,而是直接请来几位社会青年找甲算账。当甲得知消息,立即也请来数名社会青年,两队人马相遇对峙,矛盾一触即发。由于周围人的调解,一场隐患暂时得到控制。事隔几天,被邀来的社会青年提出了几百元的出场费,便当事人陷入尴尬境地。
在这起案例中,学生面对矛盾首先选择的是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一旦矛盾解决不了,他们也并不求助于学校、老师,而是借助强势以暴制暴。学生用这样的方式解决矛盾,带来三大后果:第一,学生矛盾被扩大化。当口角发生后,原本可以通过互相谦让或老师调解等方式解决的矛盾,却延申为双方的多次纠纷;被殴打后,原本应该找老师解决,却引来社会青年的对峙,最后还遭到社会青年的敲诈勒索。由此将两位学生的矛盾扩大到十几人的矛盾,将口角冲突扩大为社会青年聚集事件,将校内矛盾扩大为社会冲突。第二,冤冤相报何时了?甲报复乙,乙报复甲,然后甲再找机会报复乙……以致当事人整天处于恐惧之中,不得安生。第三,造成学生心灵的扭曲。恃强凌弱的现象给人一种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正是本着这样的信念,弱者在受到欺压后,转而拜强者为师傅,甚至借助强势撑腰,欺压更弱的人。
一、学生选择解决矛盾方式的心理分析
学生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矛盾,看似个别的、简单,其实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发生矛盾后,采用何种方式解决,学生们也是有自己的心理选择过程的:
1.虚荣心理
在学生中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心理:遇到问题,向老师汇报、找老师帮忙的人是没用的人,这表明他的无能,他将会因此受到同学们歧视。“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面子比里子更重要”最害怕的就是被人瞧不起,受人排挤,因此,许多学生往往打肿脸充胖子,硬着头皮去解决矛盾。当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时,常常会寻求同学或社会的援助,而不向老师反映。
2.好胜心理
在学生中有这样一种群体,他们或是高年级,或身强力壮,或经济条件好,或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等,在同学中有一定的优势,加之青少年年轻气盛,少数学生借助这种优势而在同学中耀武扬威,形成强势群体。为了显示优势,他们遇到问题,总是希望自己解决,即使有困难,他们也希望借助社会更强的势力后自己解决,以保障他们在同学中的突出地位。
3.依附心理
由于少数强势群体的不当行为,使那些或是低年级,或身材矮小,或经济条件不好,或没有社会背景的学生感到压力。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有的为了寻求保护,主动投靠强势群体,以求“大树底下好乘凉”,另有一些学生在强势学生软硬兼施,甚至威逼利诱下,不得不归顺于强势群体。渐渐的,在学生中形成一种不良倾向:寻求强势学生的保护,有问题找强势学生。
4.模仿心理
一些学生在与社会不良青年的交往中,逐渐学会了以强欺弱、以暴制暴的方式,加之电影、电视和小说中的暴力宣传,强化了学生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意识,特别是当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找强势帮忙。
5.失望心理
起初,一些学生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老师。而有些老师未能帮助学生彻底解决问题,即当事人并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的教育没能对当事人形成威慑作用,以至事后学生受到打击报复。学校教育的不彻底现象虽然并不多见,但偶然的失败也会使学生对老师失去信心。
6.侥幸心理
为了躲避学校的监管,学生在内部解决问题时变得更隐蔽,也更灵活。他们研究学校管理的规律,寻找机会。比如,晚上学生就寝熄灯后一两个小时,由于检查人员已离开,这是寄宿生活动的最佳时机,学生中发生的多起纠纷主要集中于这一时段。这种一时的侥幸得逞,强化了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指导学生正确抉择的对策
由于上述虚荣、好胜、依附、模仿、失望、侥幸等不健康心理的影响,学生面对矛盾作出了不当的选择。为了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抉择,肩负教育重任的教师,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及时调整自己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更为重要的是,要分析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1.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集体舆论是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它能引起集体成员情绪上的体验和思想上的震动,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行动。因此,健康的舆论便成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制止不良行为习惯的一种强大力量。为此,我们要努力制止不健康舆论在学生中的传播,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首先,告诉学生,矛盾无处不在。出现矛盾不可怕,关键在于你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矛盾。其次,提高学生辨别能力,说明道理是理出来的,而不是打出来的。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增强学生法制意识
由于一些学生不知法,或知之不多,或对法律理解不深刻,以致随心所欲,做出了诸如策划、教唆他人打架,甚至参与打架等违法行为,却浑然不知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请公安干警作法制报告,组织学生观看法制警示片等形式,告诉学生什么是法律所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什么是合法行为,什么是不合法行为,使学生明确只有按法律办事,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文明习惯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为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行为的教育和管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要有明确的要求,要求一经提出必须严格执行,在执行中要落实保证措施,加强监管。为提高管理的成效,在安排教师值班的同时,引导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和督促,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安排力量重点监督。加强对学生言行的考核,做到赏罚分明。
4.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心
被动解决问题是教育的下策,教育的上策应该是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在全校营造“有困难找老师”的信任氛围。首先,老师要从多方面关心学生,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其次,老师要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处理学生矛盾,首先要抓主要矛盾,排查出问题的主要方面,特别是对于学校的强势群体,通过说服教育、普法宣传,甚至行政处分等方式,遏止其在学生中的不良影响,给弱势群体创造和平安宁的环境。事实证明,有效的教育,能赢得学生们对老师的信任,也圆满地解决了学生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