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兴趣小组对小学美术课的辅助作用探究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1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课改的推进,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心智健康发展,成为教师和学校关注的重点。然而在小学美术课堂过程中,仍存在着各种局限。兴趣小组是美术课堂的补充,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从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美术课外兴趣小组的对美术课堂教学的积极辅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课外兴趣小组;辅助
  兴趣小组是一群成员因某一感兴趣的事物而集合成的一个团队。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是对美术感兴趣的成员组成的课外活动小组,并经常性地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美术活动。小学生的年纪,对周围一切的事物用好奇的眼光看待,传统的教学方法较难激发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兴趣,小学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有利于培养美术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并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视,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创造力,提高美术教学课堂学习质量。
  一、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局限
  (一)课程有效时间少,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学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固守应试教育的观念,比较重视学生应试学科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美术方面的教育。这种错误的教学观念使得小学美术教学在小学课堂上难以有效开展。多数学校安排一周一节美术课,美术课本来就不多,若教师再不重视美术教育,对课程随意安排,学生即使有再大的学习兴趣也很难得到好的教育。错误的教育观念导致学生有效学习美术的时间不足,造成效率低下,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教学资源限制
  小学生生性活泼,渴望参与和展示。学校对小学美术教育不够重视,导致美术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不够完善。使得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缺乏美术教具,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教学内容没有拓展,没有将学生兴趣与身边美术资源相结合;美术活动空间局限于教室,缺少课外实践活动,无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
  (三)教学理念有待转变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死板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忽略学生需要,不管学生接不接受,完成上课任务即可。这样的课堂限制了美术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作用。美术教育应当是灵活的,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并且将它展现在画纸上。但是单一的教学方式只能将简单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小学生对于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兴趣不大,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很难形成学生的艺术思维。并且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学生学习专注力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美术课外兴趣小组对小学美术课的辅助作用
  (一)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学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教学是与美术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学形式,是美术课堂的延伸。建立内容丰富的美术课外兴趣小组,让对美术有浓厚兴趣的和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在美术课外兴趣小组团队中有许多对美术感兴趣的同学,学生参与其中并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和共同活动,通过各种不同的团队协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荣誉感,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地参与美术课堂交流活动,便于教师能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为美术课储备优等生,提高作业质量
  美術兴趣小组的学生大多数底子好,兴趣浓。学生通过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学到更多的课外美术知识,提升了自身的美术技能和美术修养,较普通的学生来说,属于美术优等生。在美术课程的学习中可以发挥兴趣小组成员的优势,带动班级的学生积极参与美术课堂,参与到老师分配的任务学习中。带动班级学生主动表达自己对美术知识和绘画的想法,展示自己的独特风采,提升自主思维能力、提高美术技能。
  (三)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达成美术教学目标
  美术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又要符合学习实际。美术能力不是自然的结果,而是教育的结果。课外美术兴趣小组能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学生通过参美术课外兴趣小组,将对美术的思考、探究融入到自己的美术活动中,形成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外的美术实践活动,比如写生、参观美术博物馆等,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领域,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帮助达成美术课程教学目标。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小学美术课外兴趣小组的建立,不仅能提升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而且能够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我国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魏宏.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美术兴趣小组的作用探讨[J]. 中华少年, 2016(2):186
  [2] 杨慧. 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 中华少年, 2016(19):226
其他文献
【摘要】色彩作为影片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影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影片中,色彩运用以及其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两个人的芭蕾》都对色彩进行了充分的运用。本文将对两部影片在色彩运用和象征意义上的异同进行分析。  【关键词】色彩;象征意义;异同  一、《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色彩和象征意义  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两个人的芭蕾》都对色彩进行了充分的运用。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
期刊
【摘要】中国画目前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两种方式,首先是中西结合发展,使国画有了西方写实与中方的传统特色的特点;其次是主张在传统之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上这两种方式都使得我国现代中国化得到发展,影响了新世界中国画的创作方向。  【关键词】中国画;国画改良;中西融合;传统与创新  艺术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语言的拓展和重构。艺术生命的魅力也在于此。西方艺术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的演变,再到今天各种流
期刊
【摘要】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和人心向背,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政治问题,但是目前基层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围绕国有企业的中心任务,针对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履行好监督责任,减少和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是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企业基层;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及对策  中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
期刊
【摘要】“壁饰”是墙壁与装饰的结合,即采用各种工艺手段制作完成的,能够与墙面融为一体的墙上艺术品。现代壁饰以其呈现强烈的视觉形式美、材料肌理美、色彩艺术美、环境和谐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本文通过论述现代壁饰的美感,我认为现代壁饰在某种程度上对建筑环境起到了缓冲作用,增强了环境的美感。  【关键词】壁饰;装饰;美感  壁饰是一种涉及多类学科的系统设计的综合艺术,大多采用雕刻、编织、锻造等多种形式和工艺
期刊
【摘要】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一生中创造了许多经典音乐作品,而在研究莫扎特音乐作品风格或演唱技巧前,对于莫扎特生平的了解是不可缺少的,早期与大主教、父亲、爱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他的创作风格、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就莫扎特一生的经历进行概述。  【关键词】莫扎特;音乐创作  一、莫扎特早期(1756年-1773年)  1756年1月27日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教会,利奥波德·莫扎特和
期刊
【摘要】《芳华》的讲述既有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也有对那个时代的批判。刘峰和何小萍的遭遇令我们惋惜,同样他们的青春也值得我们缅怀。音乐在影片中既有民乐团等演奏的画内音乐,也有想要表现人物形象,导演思想的画外音乐。还利用了声画蒙太奇的方式,声音与画面的紧密结合,将影片的叙事,人物塑造等展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表现手法;叙事功能;人物塑造;音乐  影片《芳华》改编自严歌苓同名长篇小说,由冯小刚导演,
期刊
【摘要】表现主义音乐出现于20世纪初,随之兴起的十二音序列,不协和音乐的运用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勋伯格作为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歌剧作品《摩西与亚纶》的创作中所蕴含的意义和音乐表现形式还有无调性风格是20世纪歌剧中值得关注的,打破传统的束缚,为作曲家们提供了新思路,也为20世纪音乐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关键词】勋伯格;表现主义音乐;《摩西与亚纶》  谈到歌剧人们第一时间
期刊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劳动与生命融为一体  我收获了一颗匠心,一双巧手  我可以骄傲地告诉后代:我是劳动者  看那时代的伟大创造  凝聚着劳动者的热切心血  我曾经热爱  玫瑰的美丽、星汉的灿烂、微风的和煦  如今我更愛  矿山、油田、铁路、电网、工厂  我爱它们沉默的影子  我爱它们金属的光泽  我爱它们永恒的规律运转  在岁月的磨洗中  我读懂了它们,我知道  它们就是富饶的基始,这富饶  由
期刊
【摘要】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创新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突出创新教育,必须语言诱导,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兴趣,提高审美意识;预设情景,激活创新意识;转变观念,勇于开拓创新。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新  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开拓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
期刊
【摘要】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最早是世卿世禄制,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演变至九品中正制。南北朝时期的积弊越来越深,对于人才的需求遭到限定,门阀贵族垄断官场。为了解决这一弊端,两代王朝的帝王对选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此同时科举制应运而生。  【关键词】隋唐;科举;发展;完善  引言:  金陵秦淮河上《玉树后庭花》的歌声绮丽悠长,南陈多少繁华事都尽付于此。南陈的覆灭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三百多年的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