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遵循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师生、生本、生生之间的对话中,让儿童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课堂因对话充满信任、课堂因对话点燃智慧、课堂因对话弥漫探究,信任儿童、尊重儿童、发现儿童,温暖润泽儿童,实现儿童由内向外的自然生长。
【关键词】师生关系 课堂对话 儿童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38-02
语文课堂上的“对话”是什么?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角色、行为在新课标指引下发生着质的变化。
近日,听语文特级教师唐婉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6》。这是一节识字课,识字内容是12个动物的名称。唐老师在一次次“对话”中寻找动物名字中接近文字内核的秘密,激发儿童学习的趣点,捕捉儿童学习的盲点,寻找儿童学习的生长点,以有效的对话创造了精彩的课堂。
一、心向儿童 对话是平等与挚爱的相遇
儿童,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儿童就是儿童,是真实的儿童,具体的儿童,发展的儿童。唐老师的课堂契合了孩子成长的节奏,一次以师生间的对话拉开学习生长之旅的序幕。
【片段一】识字 认出规律
师:今天一群神秘的客人来到教室,它们的名字排着队和小朋友见面啦,谁能全部认出它们?(出示不带拼音的词串) 师:真棒!这些名字中有许多生字,老师没有教,你们却认识。这是怎么回事?(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生:我在动物园里看到过。
生:比如“狮”的右边就是老师的“师”。
生:“猩”的右边就是星星的“星”。
师:真佩服你们的小眼睛!我听懂了,一半表示意思,一半表示读音。有了反犬旁,还读原来的音。那再找找田字格里还有哪些这样的字吗?
……
【思考】
让学生“揣经验入课堂”,基于儿童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建构教学,每一个儿童才有机会做最好的自己。
词串第一次出现,就以不带拼音的形式,着实让人出乎意料。唐老师回避了通常采用的把每个生字一一出示,带拼音读、再去拼音读。课文中的生字未必就是孩子们的生字,尤其本课是一组有关动物名称的词串,孩子们并不陌生。唐老师带着孩子自我追问:“生字老师还没教,你怎么就认识了?”这精彩的一问,不仅肯定了孩子们已有识字量,而且营造了一个平等、愉悦、有爱的学习场。孩子们开始重新打量这些汉字。在如此的自问中,独立识字能力也将逐步提高。课堂是师生“声音”相遇的地方,是对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平等与挚爱在课堂里相遇。
二、尊重儿童 对话是创新与智慧的迸发
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形成了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
【片段二】朗读 发现秘密
师:动物们排队时,有怎样的秘密呢?小朋友们翻开书,读一读,同桌讨论。
生:第一排狮子、大象、老虎,它们长得都很大。
生:第二排是美丽的鸟。
……
师:最后一排呢?它们很憨厚可爱,除此之外,它们的名字是不是还有那么一点特别呢?
聚焦“斑马 棕熊 袋鼠”
师:轻轻地读一读它们的名字,再看看它们的样子,你一定会发现藏着的秘密。
生:我发现了斑马的身上有一条黑、一条白。
生:我知道,袋鼠妈妈胸前有个育儿袋,里面装着小袋鼠。
生:毛是棕色的熊,就是棕熊。
师:动物的名字里的秘密都被你们发现啦!身上有斑纹的马,叫……,毛棕色的熊,叫……,有个大口袋的鼠,叫……
那,再想想还有哪些动物,它们的名字也是这么神奇呢?
生:长颈鹿
生:斑点狗
生:垂耳兔
……
师:瞧,动物的名字多有趣,在小朋友的面前,它们的秘密早已藏不住了。
【思考】
让孩子换一种视角去阅读词串,不仅能认出动物的名字,而且探寻动物名字中一些接近文字内核的秘密,发现汉字音、形、义规律所在。
唐老师通过带着孩子一起玩探秘的游戏,将一望而知的文本内容变成充满秘密的学习材料推到孩子面前,将看似熟悉的语言现象、规律整合挖掘出陌生的信息,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唐老师带领学生发现名字里藏着动物样子的秘密,极大地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又在生与生的对话中,课堂里生成“长颈鹿、斑点狗、垂耳兔”等一些儿童喜欢的动物名称。课堂上有了秘密的吸引,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好奇心激励着他们一次次亲近文字,欲罢不能。
儿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对话中让儿童自己完成学习,教师则起到推动和引領的作用。在对话中,扩大参与面,让每一个儿童积极参与;在对话中,拓展参与流程,让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让儿童主动参与;丰富参与手段,让每一个儿童都拥有自觉参与的渠道。如此尊重儿童学习的路径,对话课堂就会滋长一份平等,蕴藏一份尊重,包纳一份宽容,不急不躁,温暖润泽,儿童自然生长。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
[2]《语文课程标准》,2011
[3]泰戈尔.《园丁集》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关键词】师生关系 课堂对话 儿童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38-02
语文课堂上的“对话”是什么?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角色、行为在新课标指引下发生着质的变化。
近日,听语文特级教师唐婉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6》。这是一节识字课,识字内容是12个动物的名称。唐老师在一次次“对话”中寻找动物名字中接近文字内核的秘密,激发儿童学习的趣点,捕捉儿童学习的盲点,寻找儿童学习的生长点,以有效的对话创造了精彩的课堂。
一、心向儿童 对话是平等与挚爱的相遇
儿童,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儿童就是儿童,是真实的儿童,具体的儿童,发展的儿童。唐老师的课堂契合了孩子成长的节奏,一次以师生间的对话拉开学习生长之旅的序幕。
【片段一】识字 认出规律
师:今天一群神秘的客人来到教室,它们的名字排着队和小朋友见面啦,谁能全部认出它们?(出示不带拼音的词串) 师:真棒!这些名字中有许多生字,老师没有教,你们却认识。这是怎么回事?(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生:我在动物园里看到过。
生:比如“狮”的右边就是老师的“师”。
生:“猩”的右边就是星星的“星”。
师:真佩服你们的小眼睛!我听懂了,一半表示意思,一半表示读音。有了反犬旁,还读原来的音。那再找找田字格里还有哪些这样的字吗?
……
【思考】
让学生“揣经验入课堂”,基于儿童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建构教学,每一个儿童才有机会做最好的自己。
词串第一次出现,就以不带拼音的形式,着实让人出乎意料。唐老师回避了通常采用的把每个生字一一出示,带拼音读、再去拼音读。课文中的生字未必就是孩子们的生字,尤其本课是一组有关动物名称的词串,孩子们并不陌生。唐老师带着孩子自我追问:“生字老师还没教,你怎么就认识了?”这精彩的一问,不仅肯定了孩子们已有识字量,而且营造了一个平等、愉悦、有爱的学习场。孩子们开始重新打量这些汉字。在如此的自问中,独立识字能力也将逐步提高。课堂是师生“声音”相遇的地方,是对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平等与挚爱在课堂里相遇。
二、尊重儿童 对话是创新与智慧的迸发
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形成了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
【片段二】朗读 发现秘密
师:动物们排队时,有怎样的秘密呢?小朋友们翻开书,读一读,同桌讨论。
生:第一排狮子、大象、老虎,它们长得都很大。
生:第二排是美丽的鸟。
……
师:最后一排呢?它们很憨厚可爱,除此之外,它们的名字是不是还有那么一点特别呢?
聚焦“斑马 棕熊 袋鼠”
师:轻轻地读一读它们的名字,再看看它们的样子,你一定会发现藏着的秘密。
生:我发现了斑马的身上有一条黑、一条白。
生:我知道,袋鼠妈妈胸前有个育儿袋,里面装着小袋鼠。
生:毛是棕色的熊,就是棕熊。
师:动物的名字里的秘密都被你们发现啦!身上有斑纹的马,叫……,毛棕色的熊,叫……,有个大口袋的鼠,叫……
那,再想想还有哪些动物,它们的名字也是这么神奇呢?
生:长颈鹿
生:斑点狗
生:垂耳兔
……
师:瞧,动物的名字多有趣,在小朋友的面前,它们的秘密早已藏不住了。
【思考】
让孩子换一种视角去阅读词串,不仅能认出动物的名字,而且探寻动物名字中一些接近文字内核的秘密,发现汉字音、形、义规律所在。
唐老师通过带着孩子一起玩探秘的游戏,将一望而知的文本内容变成充满秘密的学习材料推到孩子面前,将看似熟悉的语言现象、规律整合挖掘出陌生的信息,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唐老师带领学生发现名字里藏着动物样子的秘密,极大地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又在生与生的对话中,课堂里生成“长颈鹿、斑点狗、垂耳兔”等一些儿童喜欢的动物名称。课堂上有了秘密的吸引,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好奇心激励着他们一次次亲近文字,欲罢不能。
儿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对话中让儿童自己完成学习,教师则起到推动和引領的作用。在对话中,扩大参与面,让每一个儿童积极参与;在对话中,拓展参与流程,让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让儿童主动参与;丰富参与手段,让每一个儿童都拥有自觉参与的渠道。如此尊重儿童学习的路径,对话课堂就会滋长一份平等,蕴藏一份尊重,包纳一份宽容,不急不躁,温暖润泽,儿童自然生长。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
[2]《语文课程标准》,2011
[3]泰戈尔.《园丁集》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