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践教学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音乐学专业是地方高校中以舞台表演为主体的学科类型,它在实践教学研究方面还相对薄弱,旨在探讨当前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研究如何优化该体系,为提高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供部分解决策略。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音乐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050-02
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重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同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未来高校教育发展方向的变化,也标志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系列文件的出台引起了各地方高校对转型发展和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大家积极改革和发展地方高校教育,实践教学设施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纵观这些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变化,似乎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度还不够,出现了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特别是以舞台表演为主体的音乐学专业,大部分高校的该学科还停留在重视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却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其研究还不够全面。因此,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对实践教学的目标、计划、内容、管理、评价以及保障等进行系统的构建与优化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制定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
当前的高校教育,实践教学看起来是蓬勃发展的,但实际内涵上还没有被足够重视,在教学上仍然是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教育部的多个文件都指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这就意味着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地方院校应以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技术型人才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而音乐学专业是以表演艺术为主体的学科,它必须通过实践展现出来,因此,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是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
首先,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和实践专业技能,使音乐学专业学生具备从事音乐行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弹、唱、跳等教学基本技能以及编、导、写等舞台实践技能。其次,通过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艺术实践知识和能力、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舞台经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包括三方面:一是教学实践能力;二是艺术实践能力;三是社会实践能力。再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与工作责任意识,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益的音乐工作者。
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当前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更需要创新型、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着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音樂人才。但是,多数高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并没有及时调整优化,这就难以保证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决定了实践课程的开展质量,也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在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等内容上体现实践教学的理念,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上来,以此来提高学生走入社会后的竞争力和地方高校本身的影响力。
首先,地方高校应该在制定实践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音乐教学理念,制定以实训实习教学为主、其他音乐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计划。根据各高校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和社会就业的需求,调整音乐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案。其次,地方高校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确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音乐学专业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改变当前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只注重教学课时比例,而忽视教学质量的现状。
三、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计划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形成以技能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训练、艺术实践、实习实训等不同环节进行的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为课堂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唱、弹、跳以及各方向的主专业技能训练,同时,还包括各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排练团体的日常训练,着力强化课内实训。这些校内实训课程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具备较全面、扎实的基本技能,为第二环节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做好准备。第二环节为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包括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日常校内演出、专业汇报、毕业音乐会以及比赛等实践项目。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等综合能力,为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做好铺垫。第三环节为学生真正走入社会进行实践锻炼,如到中小学、文艺单位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等部门参加社会实践。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环节的锻炼,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与社会需求,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强训练,为毕业后的就业与择业提前做好准备。 四、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各高校也越来越认识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而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音乐人才培养质量却有所下滑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地方高校要积极创新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实践教学有效管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因其以舞台表演艺术为主体的专业特殊性,应该在学校实践教学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制定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音乐院系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和教学需求,具体组织实践教学的开展,完善和优化其运行模式,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具体内容,制定关于实训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音乐会以及各方向各层次比赛项目的考评办法和管理制度,使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能得到有效开展,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目前,多数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还停留在结果评价上,以课程结束后的期末考试为主要考评路径,忽略了实践教学过程的动态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太科学,导致了实践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比较滞后,无法实现对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有效监控和管理,不能及时把教学效果反馈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建立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是提高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音乐院系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具体要求,制定实践教学的考评方案和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使之制度化,并具有及时、全面、系统的特征,要求全体师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严格规范执行。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每一次课堂实训或在岗实习,都要求有一定成果展示,并由指导教师作点评记录,按学分制记入课程成绩。对学生参加实践的各个环节提出严格要求,加强监督,并制定科学的考评方案和考评成绩的学分比重。
六、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措施
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如何,是影响其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实践教学质量是评价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而要想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改善教学的效果,高校就应该在教学师资、教学环境与设施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首先是实践教學师资队伍建设。按照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对教师的能力培养,合理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采取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侧重专业技能考核来督促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着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从相关企事业单位聘请一批业务素质高、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专业实践指导教师,同时,全面支持教师进入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其次是校内外实训与实习基地的建设。音乐系部在已有实训场馆的基础上,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制定相关舞台实践任务与考核评价标准,督促和保证实训室的充分而有效的利用,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同时,系部也可选择既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又交通相对便利的单位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努力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明确实践项目和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努力扩展合作领域,为地方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服务。
实践教学在高校转型发展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动态体系,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和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做出及时的改革与完善。文章主要从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保障几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模式,试图构建培养应用技能型音乐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矛盾贡献绵薄之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音乐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提高音乐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颐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袁多艺.加强郑州文化产业发展:河南省民办高校音乐学专业文化艺术服务能力提高的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8(5):122-123.
[3]肖伟.谈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音乐时空,2015(18):181.
[4]冯浩.构建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2(5):150-151.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音乐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050-02
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重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同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未来高校教育发展方向的变化,也标志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系列文件的出台引起了各地方高校对转型发展和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大家积极改革和发展地方高校教育,实践教学设施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纵观这些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变化,似乎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度还不够,出现了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特别是以舞台表演为主体的音乐学专业,大部分高校的该学科还停留在重视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却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其研究还不够全面。因此,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对实践教学的目标、计划、内容、管理、评价以及保障等进行系统的构建与优化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制定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
当前的高校教育,实践教学看起来是蓬勃发展的,但实际内涵上还没有被足够重视,在教学上仍然是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教育部的多个文件都指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这就意味着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地方院校应以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技术型人才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而音乐学专业是以表演艺术为主体的学科,它必须通过实践展现出来,因此,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是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
首先,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和实践专业技能,使音乐学专业学生具备从事音乐行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弹、唱、跳等教学基本技能以及编、导、写等舞台实践技能。其次,通过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艺术实践知识和能力、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舞台经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包括三方面:一是教学实践能力;二是艺术实践能力;三是社会实践能力。再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与工作责任意识,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益的音乐工作者。
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当前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建设更需要创新型、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着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音樂人才。但是,多数高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并没有及时调整优化,这就难以保证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决定了实践课程的开展质量,也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在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等内容上体现实践教学的理念,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上来,以此来提高学生走入社会后的竞争力和地方高校本身的影响力。
首先,地方高校应该在制定实践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音乐教学理念,制定以实训实习教学为主、其他音乐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计划。根据各高校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和社会就业的需求,调整音乐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案。其次,地方高校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确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音乐学专业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改变当前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只注重教学课时比例,而忽视教学质量的现状。
三、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计划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形成以技能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训练、艺术实践、实习实训等不同环节进行的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为课堂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唱、弹、跳以及各方向的主专业技能训练,同时,还包括各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排练团体的日常训练,着力强化课内实训。这些校内实训课程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具备较全面、扎实的基本技能,为第二环节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做好准备。第二环节为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包括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日常校内演出、专业汇报、毕业音乐会以及比赛等实践项目。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等综合能力,为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做好铺垫。第三环节为学生真正走入社会进行实践锻炼,如到中小学、文艺单位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等部门参加社会实践。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环节的锻炼,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与社会需求,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强训练,为毕业后的就业与择业提前做好准备。 四、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各高校也越来越认识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而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音乐人才培养质量却有所下滑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地方高校要积极创新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实践教学有效管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因其以舞台表演艺术为主体的专业特殊性,应该在学校实践教学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制定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音乐院系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和教学需求,具体组织实践教学的开展,完善和优化其运行模式,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具体内容,制定关于实训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音乐会以及各方向各层次比赛项目的考评办法和管理制度,使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能得到有效开展,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目前,多数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还停留在结果评价上,以课程结束后的期末考试为主要考评路径,忽略了实践教学过程的动态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太科学,导致了实践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比较滞后,无法实现对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有效监控和管理,不能及时把教学效果反馈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建立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是提高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音乐院系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具体要求,制定实践教学的考评方案和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使之制度化,并具有及时、全面、系统的特征,要求全体师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严格规范执行。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每一次课堂实训或在岗实习,都要求有一定成果展示,并由指导教师作点评记录,按学分制记入课程成绩。对学生参加实践的各个环节提出严格要求,加强监督,并制定科学的考评方案和考评成绩的学分比重。
六、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措施
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如何,是影响其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实践教学质量是评价音乐学专业转型发展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而要想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改善教学的效果,高校就应该在教学师资、教学环境与设施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首先是实践教學师资队伍建设。按照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对教师的能力培养,合理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采取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侧重专业技能考核来督促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着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从相关企事业单位聘请一批业务素质高、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专业实践指导教师,同时,全面支持教师进入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其次是校内外实训与实习基地的建设。音乐系部在已有实训场馆的基础上,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制定相关舞台实践任务与考核评价标准,督促和保证实训室的充分而有效的利用,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同时,系部也可选择既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又交通相对便利的单位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努力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明确实践项目和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努力扩展合作领域,为地方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服务。
实践教学在高校转型发展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动态体系,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和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做出及时的改革与完善。文章主要从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保障几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模式,试图构建培养应用技能型音乐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矛盾贡献绵薄之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音乐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提高音乐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颐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袁多艺.加强郑州文化产业发展:河南省民办高校音乐学专业文化艺术服务能力提高的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8(5):122-123.
[3]肖伟.谈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音乐时空,2015(18):181.
[4]冯浩.构建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2(5):150-151.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