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e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管理研发经历了五个阶段:了解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收益评估和物流盈亏分析。在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实践中,达到物流成本管理第四阶段水平的企业不多,多数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还都处于第三阶段。从物流成本管理经历的五个阶段看,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大多还处于第一阶段——了解物流成本的实际状况阶段,只有少部分企业达到了第二阶段——物流成本核算,但其核算水平很低。因而物流部门落后于生产部门,物流成本管理落后于生产管理。
  
  一、加强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许多人一提到“物流成本管理”就认为是“管理物流成本”,认为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计算物流成本,其实计算物流成本并非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物流成本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为什么计算”。只有赋予物流成本管理“管理”的目的,企业才算掌握了物流成本管理的真谛。具体来说,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把握物流成本的总额,并根据企业物流成本历年数据资料,认识到企业物流成本的发展趋势。若有行业物流成本统一核算标准,还可以与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差距。
  二是借助于以上数据和比较结果,评估企业物流经营的绩效,从供应链全过程对物流作业进行整合、管理,甚至剥离。
  三是正确评估企业物流部门或者其他物流相关部门对企业的贡献,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物流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我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更缺乏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地管理。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虽然有不少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第三利润源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多年以来形成的固定思维,加上缺少先例的示范作用,许多制造企业不愿创新,不敢改变现有的落后物流管理模式,加之进行现代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企业宁愿把资金投入到销售、生产等主打领域也不愿把资金投入物流成本管理上。
  2.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不健全。在我国,由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考虑到物流成本的问题,制造企业难以对物流成本进行清楚的划分,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科目中,对物流成本没有分类记账,一般采取的是将企业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因而,较难对制造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所以决策者很难获得准确的企业物流成本数据,因为物流成本包括显性的和隐形的成本。物流显性成本包括包装费用、装卸费用、仓储租赁费用和流通加工费用等,物流隐形成本是指那些不是企业实际发生的,而是物流管理决策中应该考虑的机会成本,如库存资金占压成本、库存积压降价处理、退货损失费用和异地调货费用等。
  3.物流模式选择决策失当。所谓物流模式,即企业将自身物流业务将由谁来经营。通常企业的物流模式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企业自营物流,即企业自己出资建仓库,配备运输车辆,拥有专职物流人员经营内部物流业务;第二类是企业物流外包,即企业把自身的物流业务全部或部分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经营物流,自己则专注于核心业务的经营。第三类是企业共同经营物流,即企业联合同行业、同地区或上下游企业共同出资,兴建物流设施,共同使用这些设施开展物流业务。国内许多制造企业,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物流模式。而是按照传统方式进行物流活动,物流供应仅满足本团体的利益,商品生产过程从原料生产、半生品生产、零件加工、成品组装、标识、包装到发运销售,一揽子承包下来,造成大量生产设备闲置,且维护费用很高。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更愿用自己的车队,但货物空载率达37%以上,对第三方物流的方便快捷性认识不到位,大多数都采用自营物流模式,不仅导致车辆空载率提高,物流管理费用也居高不下。
  4.物流管理体制过于分散。当前,我国许多制造企业对物流管理采用的是分散管理的体制,物流系统的各个方面分别由若干部门独立完成,缺乏有效沟通,物流系统涉及成本方面的基础数据很难进行完整有效的统计。而且,分散的物流管理体制,造成物流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往往会产生重复的和隐形的物流成本,使得企业难以了解企业物流成本的真实现状。物流的利润源就掩藏在“冰山”之下,使得企业无法明确目标,无法有效“开发”这个利润源。
  5.对物流成本控制力度不够。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年鉴(2005)》报道,我国自1992年以来,中国企业产品的周转周期为35天~45天,而国外一些企业的产品库存时间不超过10天。同时因包装问题而造成的货物损失每年达150亿元,货物运输每年损失500亿元人民币。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存储费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当前,国内企业在物流成本的控制上,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没有意识到存货周转率对于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导致我国制造企业的存储费用居高不下。加之企业在物流成本的控制过程中,往往忽视物流成本自身的效益背反等规律。一味追求物流成本的降低而忽视了在产品包装、运输等方面的服务质量,从而导致企业物流成本的上升。
  
  三、加强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对策
  
  1.强化物流成本管理意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制造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源泉,转向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源泉,即通过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利润。要在企业的各个部门树立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意识,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各部门,并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全生命周期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树立现代物流理念,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使企业物流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2.改进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核算是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核心,所以必须改进物流成本核算方法。过细的会计科目设置会给企业会计工作增加很多负担。因此,统计与会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是制造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合理选择。统计与会计相结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方式是在不打破现行财务核算方式的条件下,由物流成本员进行物流成本的内部管理核算。制造企业应在含有物流成本的一级科目下设“供应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等二级科目,在各二级账户下按流通功能设置运输费、保管给、装卸费等三级明细科目,并按费用的支付形态(如人工费、材料费)设置专栏,按成本责任单位及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这种核算方式不需要对现行成本核算的账表体系进行调整就能全面、系统地提供物流成本资料,且核算方式简单,易于掌握,能及时传递反馈物流成本会计信息,进而有效管控物流成本。
  3.选择恰当的物流模式。在物流实践中,企业应该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物流模式。从企业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物流市场的交易成本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决定选择自营物流、物流联盟还是第三方物流。当前,企业选择第三方承担物流服务可以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减少在途资金积压。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理想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全部外包或部分外包,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如果物流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企业的物流管理协同成本小于委托第三方物流的交易成本则应该选择自营物流。
  4.完善物流成本管理体制。现代物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追求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但是,如果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在某一项功能活动上,而忽视了对物流活动的整合,其结果必然会违背物流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的效益背反关系,导致总成本上升。全面成本管理战略强调控制物流成本不单单要追求企业物流的效率化,而应该考虑从产品制成到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着眼流通全过程,降低物流成本。综合利用系统观点、现代管理技术和目标管理策略,对物流成本进行整体管理和控制,从而有利于克服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现象。为此,企业应加大全面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强化决策层的物流成本意识,使全体员工树立成本效益观,积极参与成本管理。
  5.采用多种方法控制企业物流成本。(1)构建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有助于采购方及供货方迅速地了解相应采购及供货信息,及时地做出相应计划准备,可以使各项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迅速、准确,提高为客户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建立一体化的物流营运管理系统,大大方便了供应链信息的沟通传递,提高了物流成本控制的效率。(2)提高存货周转率,严控存储费用。物流成本一般可以分为可变成本(运输费、包装费、保管费)和固定成本两部分。根据这两种成本的特点,可以采取加快物流速度,扩大物流量的原理和方法,降低物流成本。从物流速度与流动资金需要量的关系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流速度越快,则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越少,从而减少资金占用,减少利息支出,使物流成本得到降低。企业应注重对现有的资源和流程进行不断的改造和优化,以提高作业效率。(3)物流成本控制与服务质量控制相结合。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是企业确保长期收益的重要手段,但是超过必要量的物流服务不仅不能带来物流成本的下降,反而有碍于物流效益的实现。正因为物流成本具有效益背反规律,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控制时,搞好服务质量控制与物流成本控制的关系才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又以处理好包装、运输两方面的服务与成本关系最为重要。
  (基金项目:乐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SKL201029)资助。)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乐山军分区)
其他文献
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作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渐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发展道路。    一    30年对外开放走过不平凡历程。开放初期,我们通过设立经济特区,为国内进一步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
本刊讯10月12日,“杨虎城革命亭”在民族英雄、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故里一蒲城县孙镇甘北村落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为“杨虎城革命亭”题写了亭名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领先的法宝。“产品常新,企业常青”这句话告诉我们: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新产品,才能永葆活力。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发挥技术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第一生产力”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陕西延长县按照深化国企改革的战略要求,成功地对13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实行政策性破产,整体性改制,股份制改造,全部一次改制到位。这13家国有企业缘何一年内竞相摘掉“国字牌”?其改革措施和具体作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政策引导——深入细致的政策形势宣传,让职工认识改革,主动参与改革,牢固确立企业是改制主体的地位  建国以来,延长县先后兴建起地方国有企业29户,其中工商企業9户、商贸企业15户、服务性
管理制度是指用于正式组织管理的各种正式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包括组织中正式的组织架构安排即“体”的安排,也包括组织运行的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和各种具体活动的程序、规则、纪律、规章、规程、行为模式等,即“制”的安排,总之本文的制度主要是研究正式制度。依靠制度进行管理能增强组织管理的可预见性,能提高组织管理的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高效性。尽管管理制度有很多优点,但是因管理制度本身的问题和单纯依靠制度进行
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在我国首先由深圳发展银行引入,并在2006年首次提出“1 N”模式的供应链金融理念,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开始模仿推出自己的类似产品。供应链金融是融合了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商业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整合,以核心企业作为信用担保,在第三方物流企业配合下,对节点上的中小企业进行授信的融资模式。  一、供应链金融实施的必要性  自上世纪80 年代供应链产生,
多次曝光荧屏违法广告的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发布第11次行业通告,曝光42则涉嫌违法的电视购物广告,著名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因在违规广告中“现身说法”被点名。
上海世博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国内知名企业抓住世博这一契机,实施品牌战略对提升企业品牌有积极作用。知名企业的品牌得到国内外认可,可进入全球市场特别是成熟的欧美市场,在市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为了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一直没有间断过,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还是暴露出来一定的问题。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管理既是事业单位工作效率提高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外在要求。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我国事业单位目前沿袭的传统人事管理机制的主要任务是对在组织中的相关人和事进行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