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德职业教育在国际教育领域取得公认的成就,尤其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向导,重视专业设置的应用型、针对性,教师的选聘注重学术与实践的结合,作者以实地考察所见所闻出发提出思考,就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教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367-02
2011年,有幸赴法德高等院校进行为期10天的学习交流活动。先后考察了法国ISEM高等学院、巴黎成功之路教育中心、杜伊斯堡职业学院、法兰克福歌德学院等院校,通过对法德大学的交流学习。在考察中就法国、德国教育体制的现状以及改革趋势,课程设置、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等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西欧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我国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德国、法国的成功经验是非常有益的,这也是我们此次组团出访的一个重要的目的。
一、法国教育的基本情况
法国教育是一种比较复杂多样的教育体制。6-16岁为义务教育,公立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小学入学率100%。初等教育学制5年,中等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两类。普通中学教育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制7年,其中初中4年,高中3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年来发展较快,主要包括技术高中、职业高中等类型和层次。高等教育分为综合性大学、高等专业学院、高等技术学校和承担教育任务的科研教育机构4类。
法国高职教育历史久远。学生16岁以后可以选择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把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学制不同,分为短期职业教育和长期职业教育。短期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高中毕业后,接受2-3年的专业培训,然后可以直接参加工作。其教学计划与内容由专业人士设计,紧密联系企业需求,学生必须有一年在企业实习,实习期间,由企业支付学生工资。其目的是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同时又能在进入企业后立即开始独立工作的高级技术员。每个学生不仅要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必须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学生在毕业时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惟有考试通过者,才具有某种职业资格,通过这种双重训练,毕业生在科技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均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可直接进入实际工作。
二、德国教育的基本情况
德国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制度,每个人从6岁开始到18岁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德国建立了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和成人教育体系,让每个公民从小到老都完全享有教育的权力。这种教育体系为德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
德国创造了享誉全球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培养出全球最好的技工,实现了德国从二次世界大战废墟上经济腾飞。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培训以及在跨企业的教学中心强化培训三者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德国是个联邦制的国家,文化教育是各联邦州的主权。各联邦州的文化教育部门拥有对本州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职业学校的管理权。企业职业教育的具体管理,则由联邦职业教育法授权给各行业协会负责。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学校和企业培训中心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教育委员会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大部分职业教育是3年,有些比较简单的专业学习为2年。学生学习分为在校学习、在企业学习两个部分,学生结业必须要通过学校和企业双重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实践考核两个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
三、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与思考
法国、德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许多东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的感受较深:
(一)法国、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型的职业教育
德、法两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与结构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来确定的,每一个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教育,都有严格、规范的具体要求。无论是招生、培养方式和就业,还是教育立法、课程设置和师资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主张终生教育,且独具特色。
到职业学院学习,学生必须与企业签订合同,企业送学生到职业学院学习培训,培训的费用要由企业承担。学校设置“企业办公室”专门负责与企业的合作协调。学生的技能训练主要在企业完成,企业不仅把一些原始资料提供给学校使用,而且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态,因此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一定要参与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并且要尽可能让学生到企业完成技能训练。
(二)以应用为导向,进行课程的合理设置
法国、德国的职业教育采用学习领域制度,将知识导向转变为以应用为导向。根据企业的要求确定学习领域,即以职业为导向。课程设置要尽可能贴近实际生产。
(三)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育制度
法国、德国的教育通过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力,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力,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来实施“以人为本”。德国、法国学校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力,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来实施“以人为本”,注重学校、教师、学生进行多层次的交流,学校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写简历、如何求职、如何就业。提倡“学无止境”,“人活到老学到老“的教育理念。
(四)注重师资的力量
两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文化理论课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且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教育与师范训练,掌握教育理论,任实践教学的教师必须是掌握教育理论的技术专家,所有教师必须通过规定的资格考试。这既保证了师资质量,从而也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六)尽可能采用小班制并以小组形式展开教学
德国法国实行小班制,有的学校一个老师只带6-8名学生,有的学校每个班20—26人。小班制不仅利于教学组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分小组形式教学,有利于项目教学等先进教学法的顺利实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这为解决中国目前广泛缺失的合作意识问题,提供了一条良好途径。
通过短暂的学习考察,我们对德法两国育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本次学习考察中,考察团就酒店管理、动漫专业、物流管理、采编专业等分别与法、德学院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探讨,本次教育考察活动收获颇丰,德法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有龙,赵爱荣.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分析及借鉴[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2]聂华.从德国职业教育看我国高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机械职业教育,2008,(2).
[3]赵居礼.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以曼海姆双元制大学为例[J].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4).
关键词:教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367-02
2011年,有幸赴法德高等院校进行为期10天的学习交流活动。先后考察了法国ISEM高等学院、巴黎成功之路教育中心、杜伊斯堡职业学院、法兰克福歌德学院等院校,通过对法德大学的交流学习。在考察中就法国、德国教育体制的现状以及改革趋势,课程设置、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等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西欧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我国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德国、法国的成功经验是非常有益的,这也是我们此次组团出访的一个重要的目的。
一、法国教育的基本情况
法国教育是一种比较复杂多样的教育体制。6-16岁为义务教育,公立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小学入学率100%。初等教育学制5年,中等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两类。普通中学教育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制7年,其中初中4年,高中3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年来发展较快,主要包括技术高中、职业高中等类型和层次。高等教育分为综合性大学、高等专业学院、高等技术学校和承担教育任务的科研教育机构4类。
法国高职教育历史久远。学生16岁以后可以选择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把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学制不同,分为短期职业教育和长期职业教育。短期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高中毕业后,接受2-3年的专业培训,然后可以直接参加工作。其教学计划与内容由专业人士设计,紧密联系企业需求,学生必须有一年在企业实习,实习期间,由企业支付学生工资。其目的是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同时又能在进入企业后立即开始独立工作的高级技术员。每个学生不仅要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必须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学生在毕业时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惟有考试通过者,才具有某种职业资格,通过这种双重训练,毕业生在科技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均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可直接进入实际工作。
二、德国教育的基本情况
德国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制度,每个人从6岁开始到18岁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德国建立了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和成人教育体系,让每个公民从小到老都完全享有教育的权力。这种教育体系为德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
德国创造了享誉全球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培养出全球最好的技工,实现了德国从二次世界大战废墟上经济腾飞。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培训以及在跨企业的教学中心强化培训三者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德国是个联邦制的国家,文化教育是各联邦州的主权。各联邦州的文化教育部门拥有对本州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职业学校的管理权。企业职业教育的具体管理,则由联邦职业教育法授权给各行业协会负责。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学校和企业培训中心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教育委员会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大部分职业教育是3年,有些比较简单的专业学习为2年。学生学习分为在校学习、在企业学习两个部分,学生结业必须要通过学校和企业双重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实践考核两个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
三、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与思考
法国、德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许多东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的感受较深:
(一)法国、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型的职业教育
德、法两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与结构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来确定的,每一个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教育,都有严格、规范的具体要求。无论是招生、培养方式和就业,还是教育立法、课程设置和师资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主张终生教育,且独具特色。
到职业学院学习,学生必须与企业签订合同,企业送学生到职业学院学习培训,培训的费用要由企业承担。学校设置“企业办公室”专门负责与企业的合作协调。学生的技能训练主要在企业完成,企业不仅把一些原始资料提供给学校使用,而且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态,因此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一定要参与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并且要尽可能让学生到企业完成技能训练。
(二)以应用为导向,进行课程的合理设置
法国、德国的职业教育采用学习领域制度,将知识导向转变为以应用为导向。根据企业的要求确定学习领域,即以职业为导向。课程设置要尽可能贴近实际生产。
(三)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育制度
法国、德国的教育通过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力,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力,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来实施“以人为本”。德国、法国学校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力,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来实施“以人为本”,注重学校、教师、学生进行多层次的交流,学校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写简历、如何求职、如何就业。提倡“学无止境”,“人活到老学到老“的教育理念。
(四)注重师资的力量
两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文化理论课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且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教育与师范训练,掌握教育理论,任实践教学的教师必须是掌握教育理论的技术专家,所有教师必须通过规定的资格考试。这既保证了师资质量,从而也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六)尽可能采用小班制并以小组形式展开教学
德国法国实行小班制,有的学校一个老师只带6-8名学生,有的学校每个班20—26人。小班制不仅利于教学组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分小组形式教学,有利于项目教学等先进教学法的顺利实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这为解决中国目前广泛缺失的合作意识问题,提供了一条良好途径。
通过短暂的学习考察,我们对德法两国育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本次学习考察中,考察团就酒店管理、动漫专业、物流管理、采编专业等分别与法、德学院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探讨,本次教育考察活动收获颇丰,德法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有龙,赵爱荣.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分析及借鉴[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2]聂华.从德国职业教育看我国高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机械职业教育,2008,(2).
[3]赵居礼.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以曼海姆双元制大学为例[J].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