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尤溪和朱熹的不解之缘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you2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出生在福建尤溪,长期在福建崇安生活,晚年定居建阳考亭。朱熹在福建有“理学名邦”“海滨邹鲁”,尤溪有“闽中尼山”“南州阙里”的美誉。本文试从尤溪为朱熹的童年增魅力、尤溪山水留下朱熹的倩影、朱熹思想对尤溪影响,论证朱熹的一生与尤溪结下了什么样的不解之缘,以飨读者。
  【关键词】朱熹;尤溪;不解之源;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出生在福建尤溪,长期在福建崇安生活,晚年定居建阳考亭。朱熹在福建有“理學名邦”“海滨邹鲁”,尤溪有“闽中尼山”“南州阙里”的美誉。朱熹诞生地现为朱子文化园的南溪书院,由沈郎樟、镇山书院、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观书第、瘗衣处、青印石组成 ,这里读书声连绵不绝八百余年,吸引了众多的人前来拜谒,奠定了尤溪文化发展的基石。朱熹成年后多次回过尤溪,尤溪与他结下了什么样的不解之缘呢?本文就此细细叙说,以飨读者。
  一、尤溪为朱熹的童年增添了魅力
  朱熹的父亲朱松在尤溪县尉任上,与同僚县宰郑德与(郑安道之子)结成至交。宣和七年(1125),朱松卸任后便寓居在郑安道尤溪城南馆舍。 南宋建炎四年(1130)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就诞生于此。他在这里度过了七年快乐的孩童时光,可以说尤溪为朱熹的童年增添了魅力。
  朱熹出生时,还出现了奇特的现象。民国《尤溪县志》图载:尤溪县城关南北向各有一座山,南向的山势呈“公”字,被称为公山,而北向的山势恰好呈“文”字,被称之为文山。就在朱熹出生的前一天傍晚,“文”“公”二山突然同时起火,火势沿山脊呈现“文”“公”二字。朱松见状感叹道:“天降祥瑞,必有所应,此‘喜火’祥兆也!”第二天午时,朱熹出生了。朱松便以“喜火”二字的结合,为小儿取名“熹”。又因他出生在沈城,故小名叫“沈郎”。尤溪人尊重朱熹,又有文公二山喜火的吉兆,便尊称朱熹为“朱文公”。
  绍兴三年(1133),朱熹4岁,有一天朱松指着天空告诉朱熹:“此天也。”朱熹却问道:“天何所附,天之上何物?” ②一席话问得朱松大为惊讶,却又无言以对。正所谓幼有所思,长有所为。幼时的朱熹便对天文现象非常注意观测,长大成人后,更加注重理论总结,提出了许多闪光的天文思想,为后世天文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因此,人们称他为“伟大的自然科学家”。
  朱熹在接受父亲讲授的《管子·上篇·权修》中,明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道理,他决心秉承父亲的意愿,在郑氏公馆左侧种植三株香樟,以此来激励自己,并藉以答谢郑氏的恩情,这一事迹记录在古本《福建民政通志》中。现存的两株樟树一株树围16米,一株10.8米,高约30米,占地2500平方米,后人为了纪念他,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将香樟命名为“沈郎樟”。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历来为文人名士研究的首选,朱熹从小就对《易经》感兴趣,“绍兴五年(1135)乙卯,先生从群儿游,以指画八卦馆前沙洲上。”③说的是尤溪郑氏馆舍前有条小溪,河边有一片沙洲,住在周边的孩子们常在那戏玩。绍兴五年(1135)乙卯,朱熹6岁,有天他与伙伴们一起到沙洲玩耍,其他小孩都在打闹,小朱熹却在一旁用手指画呀写着。路人走近一看,原来是画八卦的符号,大家都称之为奇。直至成年后,朱熹超越前人对《易经》研究并渐趋成熟,最后臻于权威。
  朱熹五岁入小学,除了听闻和识字外,开始读他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孝经》。至八岁,他在《孝经》额首写下了“不若是非人也” ④,表明已知晓《孝经》的大意。纵观朱熹一生,他正是遵从了《孝经》的内容去做的。所谓“百善孝为先”,在朱熹留给后人的《朱子家训》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子之所贵者,孝也”。可见朱熹对孝道的理解和推崇是从小培养的。
  其实关于朱熹小时候的故事还很多,如半亩方塘二度桃、六龄孩童胜棋王、秉承父教勤读书等,说明了尤溪为朱熹的童年增添了魅力,朱熹的聪明才智与少年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二、尤溪的山水留下了朱熹的倩影
  朱熹在尤溪的时间不长,除了小时在尤溪读书外,期间回尤溪九次,其他几乎都在外地,但他非常热爱尤溪这片生他的土地,为尤溪题词、献墨,尤溪的山水留下了朱熹的不少倩影。
  林虎榜《大罗岩记》云:“诸生有以大罗岩告者曰,紫阳朱夫子所信宿处也。紫阳主簿同安,来访愿中李先生,风雨所阻,借栖此地,爱其山水之佳丽,嗣是往来憩焉。世所传‘寒竹风松’四大字于此岩书之也。”诸多资料表明,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七月,朱熹同安主簿任期已满,从同安回崇安。绍兴二十七年(1157)春,朱熹再还同安等候接任人,两次路过尤溪,曾住宿于大罗寺,且在大罗山上有“寒竹风松”摩崖石刻。
  绍兴末年,林嶷知尤溪时,兴建县学观大阁,于建成之日盛邀志同道合的朱熹来访。在林嶷的陪同下,朱熹前往观大阁,并作《观大阁》诗:“令尹弦歌不下堂,叱嗟层观丽扶桑。朱甍碧瓦临无地,散帙投壶乐未央。得意溪山供徙倚,忘情鱼鸟共徜徉。应观物我同根处,剖破藩篱即大方。”在诗中,他盛赞观大阁巍峨壮观和传播理学起到的积极作用。看到故里重文兴教的气象,朱熹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典故,对林嶷勤政为民、兴办教育给予高度的肯定。
  朱熹此次回尤,还走访了其出生地郑氏馆舍。在馆设墙上他看到了父亲朱松题的《蝶恋花》词,想起馆前的半亩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体现出朱熹当时在《中庸》的“已发未发”之说中,对“敬”的认识发展获得巨大思想飞跃后的兴奋之情。
  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十一月,因舅父祝峤病逝,朱熹回到尤溪奔丧,与好友、知县石子重和高足林用中讲论学问于县学。在石子重的陪同下,他游览了其父朱松任尤溪县尉时的燕居之所“韦斋”旧址,手书“韦斋旧治”四字刻石揭榜,并请石子重作《韦斋记铭跋》。这次,朱熹还拜访了居住在尤溪的赵氏皇室宗族家,欣赏了《潇湘二妃图》,并作《题尤溪宗室所藏二妃图》诗:“潇湘木落时,玉佩秋风起。日暮怅何之,寂寞寒江水。夫君行不归,日夕空凝伫。目断九嶷岑,回头泪如雨。”   关于尤溪名胜天湖寺朱熹作了两首诗,一是《九日游天湖》(民国《尤溪县志》卷二)据考作于乾道四年(1168年),一是《立春大雪游天湖》,作于淳熙三年(1176)春。淳熙三年朱熹回尤溪,应学者要求,题写了“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持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并在刚落成的清晖楼(后又名白鹤楼)蕊珠宫壁上手书《四季绝句》,“春报南桥川叠翠,香飞翰苑野图新。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我神。”落款分别为“晦翁熹”“朱熹”“晦翁”“鸢飞鱼跃”四方闲章。该手迹现还存于尤溪城关水南白鹤楼蕊珠宫正厅的四壁。
  除此之外,朱熹还为尤溪的山水留下了许多的诗文、墨宝、题联、手迹石刻等。如他在宋乾道七年游卓拔岩时留下的摩崖石刻有“狮麓春云映碧眸”,此地还有朱熹的题词“晚甘居”“静我神”“忠”“孝”“廉”“节”“修齐”“逝者如斯”“引月”“行仁义事”等十余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尤溪桂峰村的“玉泉斋”墙壁上,文曰:“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尤溪县西城上三车“大夫第”、台溪傅家祠堂等地有多处朱熹“春香雪月壁题”手迹摹本。
  三、朱熹文化影响尤溪800多年
  朱熹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思想多元的年代,儒、释、道并存,儒学思想式微,新儒学刚刚兴起,主流思想意识尚未形成。朱熹作为一位自觉的思想家,以创立主流思想为己任,出入三教,综罗百代,既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遗产,又通过与同时代思想者的商榷和深入讨论,改铸传统的学术成果和思想资料,构成博大精深而入缜密细致的思想体系。虽然,在他生前,他的思想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甚至被斥为“伪学”而加以取缔;但是,在他身后,他的理学思想终于被统治者树为“金科玉律”而影响了之后的整个封建社会,历时800多年。即便今天,朱熹的“闽学”(理学)仍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积淀在人们的思想深处,指导着人们的言行。主要表现在清廉造福的为政思想、重农务本的经济思想、兴文重教的文化思想、循理守礼的民俗传承和忠孝爱亲的伦理思想等方面。
  (一)清廉造福的为政思想
  朱熹从政时间不长,长时间奉祠在家,但他不忘世事,曾多次上奏封事、奏札,建言献策,提议治理天下要“恤民”“省赋”“治军”等,就是对皇上也执意劝之须“正心诚意”。他提举浙东时,不畏权势,先后六次上状弹劾赃官台州知州唐仲友,声震朝臣。不仅如此,他还能为民谋利,反对与民争利。在同安和漳州任上,为了抑制豪强、均税贫富,他力主“政经界”,奏请蠲免经总制钱;知南康军时,他奏请减免星子县税钱;为赈荒救灾,他竭尽心力,设社仓,雇劳役;他的以德为政思想对入仕邑人的影响很深。许多进入仕途的尤溪人,不忘朱熹训诲,恪守官德,保持名节,造福一方。
  尤溪有史志记载的第一位进士林积(字公济),初任循州判官时,曾承审一海盗案。他经过仔细侦讯,认为证据不足,便将58名受冤者宣告无罪释放,由此失去了一次保举升迁的机会。但他却因能保全了58个人的生命而毫无遗憾。知六合县事时,重视发展农桑、兴修水利,倡导开凿了36口陂塘用于灌溉防涝防旱,宋神宗亲口褒扬他“廉能”。又如田顼(字希古),登进士后,任户部主事,办理九江税务,廉洁无私。后入京任兵部武选司主事,不久任礼部郎中,升迁佥事,出督湖广学政,督辖郡县,选拔举子,注重评文察德。还创立濂溪书院,讲学性命之学。
  现任职尤溪的地方官,也均能廉明严毅,勤政不阿,恤民养民,劝学兴教,守土护境,深受百姓拥戴,甚至为之立祠崇祀。如:列入名宦祠从祀的有23人,列入乡贤祠从祀的有9人。尤溪人一方面对清廉勤能的官员表示拥戴,另一方面自然对那些贪官、赃官、庸官深恶痛绝,这其中也可看出朱熹倡导的儒学思想在尤溪人道德评价上打下的烙印。
  (二)重农务本的经济思想
  朱熹经济思想最主要的内容是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减省赋税,限制豪家大户的土地兼并,节省财政开支。他撰写《劝农文》,强调农民要把握农时从事农田生产,依节次加强田间管理,协力兴修陂塘水利,趁时种植粟麦麻豆等杂粮,多种桑柘麻苎,养蚕织纺,还要保护耕牛,捕杀象兽。他还发布过劝谕绿化的《约束榜》,要求“多取小木,连本栽培,以时浇灌,务令青活。庶几数年之后,山势崇深。”(《朱熹集》卷一〇〇《约束榜》)尤溪是个山区农业大县,朱熹的这些劝农思想与措施,对尤溪发展农业生产、绿化荒山庭院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尤溪人的族谱家规中,无不把劝农、事农列为家训族规而训诫子孙。如洋中《陈氏族谱》中的《戒子孙诗》:“桑麻满地期成熟,禾黍经秋望入场。宜尔潜心时顾盼,莫教失业与抛荒。”溪尾《陇西本洋李氏族谱》将“重農桑而足衣食”作为十条祖训之一。类似的家训、族训,在其他姓氏中并不少见。
  (三)兴文重教的文化思想
  朱熹作为封建社会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不仅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接触实践者之大成,以致在整个封建社会后期的学校里出现了非朱子之说不言、非朱子之书不读的局面。据明清所编《尤溪县志》《八闽通志》记载,宋代110名、元代5名、明代362名、清代672名等登科第功名任官受职于尤溪。这与朱熹的倡导兴文重教不无关系。
  朱熹对教育极其重视,他不仅编辑了大量的教材,还修复和创办了不少的学校。他编写的教材有《小学》《四书章句集注》《家礼》《近思录》《诗集传》等,修复3所书院、创办4所书院、讲学或授徒48所书院。朱熹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立学校以教其民。而其为教,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际,使之敬恭朝夕,修其孝悌忠信而无违也,然后从而教之格物致知以尽其道,使知所以自身及家,自家及国而达之天下者,盖无二理。”(《朱熹集》卷七十七《南剑州尤溪县学记》)在朱熹的影响下,尤溪的私塾、书馆、书学遍布城乡。“家乐教子,五步一塾,十步一庠,朝颂暮弦,洋洋盈耳”(《舆地纪胜》卷一三三《南剑州》)处处可见,或捐资助学,或奖掖后学,或设学田学租办学比比皆是。如八字桥乡《洪牌陈氏谱系》训诫子弟要 “尊师重道,切实学习,能知能行”。宋之后的尤溪籍进士凌辉、田顼、陈贵、詹荣、严自泰,均官至正四品以上。   尤溪崇文重教的传统至今不变,每年都有大批的学子升入大学深造,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得到重视,为了子女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许多农村的家长都不惜重金选择进城定居。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足以显见朱熹兴文重教思想的影响。
  (四)循理守礼的民风推崇
  朱熹十分注重礼仪规范,不仅重视言教,更倡导身教,而且亲自编撰了《家礼》作为小学的教材。朱熹认为,家礼的作用在于“谨名分、崇爱敬”,以“修身齐家”“谨终追远”。虽然经过时间的推移,朱子《家礼》在尤溪民俗中发生了嬗变,如冠礼演变成如今的成人礼,但民间在结婚、治丧、祭祀中仍然保留有朱子家礼的有关仪节。如婚礼中的纳采(相似于《家礼》的议婚),问名、纳吉(相似于《家礼》的纳吉)、纳征、请期(相似于《家礼》的纳币),亲迎、婚礼、妇见公婆及亲友于《家礼》大同小异,回门一礼有别于《家礼》。丧礼中保留《家礼》古礼节较多:初终,装殓,报丧,奔吊,送葬,安葬,香火炉并入祖宗香火炉(相似于《家礼》的祔礼)。尤溪的祭礼包括家祭、庙祭和墓祭。家祭有新丧之祭和生辰忌日之祭;庙祭一般在除夕、端午、农历七月半或中元节仪节进行;墓祭在农历八月上半月间择日进行,也有在白露至寒露节期间择日进行的。这些家礼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趋于简约,但朱子《家礼》的基本仪节至今仍然保留。居家杂仪中仍有生命力的内容大多通過长辈言传身教得以流传,且在流传中按现在的价值观逐渐予以继承和改造。
  (五)忠孝爱亲的伦理思想
  为了稳定国家秩序,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以拯救社稷,朱熹倡导用“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修养重整伦理纲常,重树道德规范,重构价值理想,重建精神家园。朱熹认为要“革尽人欲,复尽天理”。其合理性在于要求人们能严格自律,去除贪欲,以道德伦理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应无节制、无原则地去追求奢侈的享受和不义的欲望;也就是说现今我们要严格自律,反对挥霍浪费、反对贪污腐败、反对行贿受贿,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的措施。朱熹倡导重义轻利,要求人们谨守“天理之所宜”而不去追求不当得的各种利,用以调整社会各种矛盾,“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数百年这种价值观影响了中国社会的价值导向,至今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朱熹又把三纲五常纳入“天理”的范畴,具体体现在《家训》中,朱熹指出了家庭成员之间各自应尽的道德责任与角色义务,构建了彼此关怀、相亲和睦的理想家庭图景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原则。在尤溪,“孝父母,友兄弟,谨夫妇,教子孙”,“睦宗亲,敬师长”,几乎都是各姓家谱、族谱列为祖训、家训的重要内容,足见朱熹伦理思想影响的深远。在今天,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养老问题主要由家庭来承担的情况下,朱熹关于“孝”的许多训诫仍有其积极的教育意义,还需要全社会大力提倡。
  综上所述,尤溪是朱熹的诞生地,尤溪人对朱熹的敬仰和信服,朱熹的一生与尤溪结下了的不解之缘,促成了朱熹对尤溪数百年思想、经济、教育、伦理等方面的影响,促成了尤溪的全面发展,以及今天尤溪重视祭祀朱熹先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拜谒先贤。
  注释:
  ①陈瑸《南溪书院序-又》[Z]民国《尤溪县志》1985年P562.
  ②《紫阳朱氏建安谱》下卷之实录.
  ③同②.
  ④同②.
  作者简介:罗琼(1973-),女,福建尤溪人,尤溪县朱子文化研究会,文博馆员,本科,研究方向:朱子文化研究。
其他文献
教师五年一注册有点像是公务员考核,虽说未必就能完全打破铁饭碗,但是有规定比没有更好,多少有些约束力。从目前公务员每年考核的情况看,并非没有一点压力,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予
收入划分制度是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的重要一环,是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共担的财力保障.我国现行收入划分制度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随着税制改革的推进而动态
期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各方面的情况,阐述了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希望能对未来中小企
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中国机电工业杂志社承办的“2007机械工业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经验交流工作会议”2007年6月22日~24日在成都四川省人大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 ,以下简称 UC)临床特点为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黏液血便、腹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且易反复发作,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于消除和解决发展中的透支、失衡等问题。要想准确领会和践行协调发展的理念要求,需要对制约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需要对党的历史中的
[工匠绝活]rn★ 自主研发的“盖板花肤皮自动分离装置”获由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专利局联合颁发的中国专利发明创造金奖;rn★ 主持开发的“耐高温相变材料微胶囊、高储
期刊
将乡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能使学生走出教材,回归家乡,走进社会,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有利的.这要求作为政治教师的我们积极寻找、发现、挖掘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高校创新教育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案例教学法作为高校护理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高校专业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课堂实践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营造出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当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