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上文章,纸上佳作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j1986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上没有两只毫无差异的昆虫,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没有两座完全相同的山。“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这地上文章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怎样才能写出山的特征与意蕴,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呢?
  首先,须仔细观察,了解山本身的特征。塔山、剑山、狮峰山、象鼻山、石钟山、莲花峰等,从山名上就可看出它们各自鲜明的特点。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嵋之秀,青城之幽……不同的名山各有特色。
  其次,注意地域、环境的不同,四季、阴晴的变化。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山具有不同的美感。清代旅行家魏源曾说:“海山微茫而隐无,江山巉立而卓秀,溪山窈窕而幽深,塞山苍茫而磊落。”云、泉、树、草等自然景物,也会使山呈现出不同的情态:“泉能使山静,云能使山活,树能使山葱……”“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同一座山,不同的季节、时间,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再次,了解描写对象的历史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名山大川具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如泰山的帝王封禅,华山的老子修学,等等。
  最后,灵活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诸如:(1)通过对景物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分解描写,来突出景物特征。或远眺,或近观;或鸟瞰,或仰望;或从正面看,或从侧面看;或动态描写,或静态描写;或对景物整体用全景镜头,或对景物局部用特写镜头。在苏轼的眼里,庐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他景物自然也是如此。(2)通过描形状、绘色彩、摹声音等手法来突出景物特点。“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描其形,绘其色,还写山上之树等,多侧面表现,以突出泰山的特点。(3)通过写自己的感受来细致入微地表现景物特点。人有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从而就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写景状物,要五官并用,细致地写出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各种感觉,从而突出景物的特点与意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作者眼中,青山妩媚动人,并想象青山也在欣赏“我”的妩媚,意蕴十足。
  要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观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觉,从生活的矿石中发现闪光的金子。“同样是游山,有的人,所见只是顽石、沟壑、杂木、蒿草之类,归来唯剩一个累字而已。有的人,一路欢欣,到处有得:啖野果,吮甘露,饮清泉,淋瀑布;朝观日出,暮沐霞岚;辨鸟啭花馨,玩奇石异趣;叩道观庙宇,访山人隐士;发怀古之幽情,叹造物之神功……虽未能免于筋骨疲累,而更多的却是心灵上的惬意、愉悦、充实、振奋……”有人不远万里游览名山,时间虽不长,但却从仔细的观察中得到了美的享受,留下了永恒的记忆;而有的人就生活在名山上,却没有发现名山的美。
其他文献
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一种信仰好比一把砍头的斧,这样重,又这样轻。  生命开端的两个任务:不断缩小你的圈子,再三检查你自己是否躲在你的圈子之外的什么地方。  外界,人们总是胜利地用理论把世界压入坑中,自己也一同掉进去,可是只有从内部才能够维护住自己并且使世界保持平静和真实。  道路是没有尽头的,无所谓减少,无所谓增加,但每个人都用自己儿戏般的尺码去丈量。诚然,这一丈量的道路,你
期刊
【名家阅读】  水 缸  □董改正  水缸在灶台对面,老釉彩,粗腰身,盛满了日子。母亲清晨就挑水去,开一道门,又一道门,再一道门,还有两道门等着她开,一道是东厢房的耳门,她要走过天井边的长长窄窄的过道。这时候她必须侧身,以使前后水桶在一条线上,莫碰到了板壁,然后再是大门。大门两道栓,栓下有一个暗钮,母亲此时要横过扁担,以使水桶平行于大门,才能拨一下暗钮,把门打开——再高明的窃贼,也无法用薄薄的长刀
期刊
时间翻开了二零一六年的日历  有人说  他听到了中国梦越来越近的脚步  好多声音说  你看  广袤的农田翻起了一层新绿  沾着泥巴的拇指开始拨动手机  我们的农民穿着西装、开着别克  我们的农村奔跑着现代化机器  城市的夜晚比白天还要美丽  高科技让未来触手可及  互联网让世界同步呼吸  不必远行万里就可坐观东海日出  漫看云卷云舒  不必走出家门就可目睹卫星升天  亲历绕月奇迹  我说  不  
期刊
A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弟子问禅师:“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又对人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师父说:“对待上智之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对待中智之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不能苛责;对待下智之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装不下指责与训斥,那就只能用世俗的礼节。”弟子挠头,说:“师父,这样是不是太累了?”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想?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朋友圈”是一个由熟人、半熟人组成的“关系圈”,是现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也是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们喜欢在“朋友圈”上晒晒自己的见闻,分享生活的感悟,领略千里之外的风光,看看异国他乡的美食……可慢慢地,大家忽然发现:心灵鸡汤励志上进,看多了也会觉得虚假;旅途见闻能开阔眼界,发多了也会觉得乏味;商业广告频频出现,更让人觉得多了几分物欲、少了几分情谊……  “朋
期刊
午后的日光慵懒地洒在书案上,清风吹动书页,映入眼帘的是霜雪中一枝寒梅悠然飘香,是骄阳下一朵带刺玫瑰展颜怒放,是碧池里一朵白莲顾影神伤。这一幅幅画面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更定格在历史的断层中。  大漠寒梅  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傲的身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思绪,你桃花般残退的泪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隐。你如一朵寒梅在大漠中悠然绽放,为了国家和人民免受战火的摧残,你毅然接受了和亲的使命,奔赴那片未知的
期刊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和谐”  □张 扬  人们都在谈“和谐”,媒体天天谈“和谐”。我也常谈,而且很喜欢这个字眼。回过头来一想,这不奇怪,我们这些经历过漫长的极“左”时期,经历过“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经历过“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人,当然会更喜爱这个字眼。经历过那一切,更能珍惜今天这看似平淡的一切,领会“和谐”的可贵,深刻感受“和谐”对全社会的极端重要性。 
期刊
你,走过来不惊世人,低调平静;你,走过去悄然安定,就如笼着蓝天的一层薄纱,那样神秘;你又如席卷一切的台风,我想赶上你,握住你的手——时间。  细细回忆,走过家旁的公园,寻找儿时的味道,但我发现都变味了。随着时间的匆匆流逝,那个昔日带给我快乐的秋千以及划破我许多裤子的滑梯,如今都布满了尘埃与铁锈,滑梯的扶手断了,秋千的链子老旧了,就连公园的保安叔叔,白发也爬上了两鬓。而我,再难找到儿时的感觉,岁月不
期刊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彭蠡湖晚归  □白居易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  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具体赏析。  答:  2.古人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就此简要谈谈你对本诗的理解。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 远  □杜 甫  肃肃①花絮晚,菲菲②红素
期刊
三、关联词位置不当  【典例】  ①你因为不努力学习,(你)所以成绩下降。(同一主语)  ②因为你不好好学习,所以老师很为你的成绩担心。(不同主语)  【典例解析与方法归纳】  上述两句话,同样都是由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联接起来的因果复句,为什么关联词语的位置却不一样呢?主要因为两个句子前后分句的主语情况有别。句①的两个分句主语都是“你”,句②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你”,后一个分句主语则是“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