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b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感情的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有感情的朗读,能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朗读 语文 兴趣 语感 增强 领悟
  
  什么是朗读呢?字典上的解释就是“清楚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而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楚、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项重要技能。
  蒋仲人先生曾经说过:“就学习语文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显然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一、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在语文教学中,我就特别注重朗读教学。通常都是自己先范读一遍或是几遍,然后再找学生仿照朗读课文,或是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有感情的朗读就像一幅优美的画作,像一首悠扬的歌曲,让学生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这样的朗读,能把学生带进五彩缤纷的世界,使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习兴趣盎然;有感情的朗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看浪花》一文时,课前我就先录下了海水拍打礁岸的海浪声,海鸥在海面上的叫声,音乐一起就使人置身于浩瀚无边的海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如《荷花》这一课,我配上悠扬的古筝乐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中进行朗读,学生们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朗读水平,诱发了美感,而且也让学生们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准备好一本字典。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预习,看准字形,查找字音。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朗读过程中,不添字,不减字,不颠倒重复字词,严格要求自己反复诵读,达到文畅气顺的地步。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如教学《桂林山水》时,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三、有感情的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
  夏丐尊先生认为“对于文字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近年来,在对语文教学的反思中,许多有识之士又把注意力转向了语感,可见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朗读这一原理来看,朗读不光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明确,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而且可以作为培育学生头脑的重要途径。同时,如果学生经常性地朗读,其效果一定是熟能生巧。表现在语言上,学生就能渐渐取得发音清楚、音量适中、熏染力强的效果。所以说,朗读是培育语感的一种好要领,应有效地增强训练。如果对精致的文章重复地朗读,会增强对语言范例的敏感和鉴别本事。
  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在范读课文时,注重把握总的情调,把握好基本感情色彩,以真挚、深沉、压抑的基调,以轻而缓的语气,将学生带入那无限哀思的情境中。通过朗读练习,让学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又陶冶了情操,练习了语感。
  四、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一篇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要理解它的思想内容,首先就是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产生立体感。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朗读教学。特别是小学段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反复朗读,体会思想感情。如教学《荷花》一文时,有感情的反复朗读,不仅让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更能让学生们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有感情的朗读,能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对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解的诵读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朗读是表层的感受,是熟悉的第一步;分析归纳,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的普遍的领悟,属于理性熟悉,是第一步的深化。学生反复朗读,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背景经验,激发出思考的热情,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洞察力和透视力。
  比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似乎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通过朗读他们都体会到了作者的自豪和对总理的敬佩之情。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将理解到的东西体现于朗读中。
  六、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可见古人也是重视朗读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是形象地说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朗读又是一种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读懂别人文章的最终目的是自己学会写文章,这看法不一定全面。但对小学生而言,写这一关是非过不可的。我以为,要完成从读到写的过渡,模拟不失为一条捷径。而要模拟得好,翻出新意,并进而走出模拟,走出自己的写作路子,精读、朗读乃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先是在一段优美的《高山流水》的伴随下呈现出了大量的荷花图片,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作者为什么会到荷花池引入,介绍满池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等等,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让学生们学习课文,细细品味文中描写荷花的句子,他们就能体会到荷花带给作者的心灵震动,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语言细细描摹,他们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总之,朗读的作用不可忽视。朗读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朗读还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也不容忽视的内容,有其重要的作用。让我们真正重视朗读,提高朗读水平,让学生这一主体在朗读中充分体现出来,让朗读的作用完完全全地发挥出来。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参与进来,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不再代替学生思考,真正给学生以思考和自由表达的空间,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还使学生的表达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它新的课程标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捕捉数学的问题,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地把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那么,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数学问题生活话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数学情境,使数学教学生活
课改数学新教材在六年级的全面使用,对初中所有的数学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我们要将二期课改的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于教学行为中;要不断改进原来较明显的应试式教学方法;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要真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正所谓“看人挑担不觉累”,自己开始用新教材,就感到要用好新教材决非易事,下面谈谈本人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六
<正>笔者把在2011年中小学教材国际研讨会期间所做的一张教材内容调查表(见附录)用电邮发给张奠宙先生后,翌日收到他的回信,信中提出了本文标题所列出的问题.张先生提出的问
财政部10月 20日发布通知称,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在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和深圳市试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省(市)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可自行组织发行本省(市)
现代远程教育与网络平台的联系rn远程教育是近几年的新生词汇,通俗来讲就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学方式,简单来讲
期刊
摘 要: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在保证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养老保障权益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与实施以来也取得了卓越的效果,然而其本身也存在着不足,对于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进行完善与发展,更好的发挥一体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作用。  关键词:养老保险;一体化;社会和谐;建立与完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重,养老保障已然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
摘 要: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乃至全世界都关注的热点,而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高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增加英语教学中所需的情感心理,全面实施英语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势在必行的趋势。  关键词:英语 情感教育 情感态度 素质教育 创新素质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学校教育成
了解太空探索史的人一定听说过这样一个“传说”:在20世纪60年代的太空竞赛中,美国宇航局投入数百万美元研发所谓的“太空笔”,可以在零重力下使用,而苏联人则选择了卑微的铅
为了深入探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文中首先从以下角度进行了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控制措施分析:混凝土结构的概念设计、结构计算方法、楼面整体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