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仁彧,汉族,198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兼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卫健委应急处置指导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重症医学医师协会常委等职务。2006年参加工作,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他是谁?逆风而动,向险而行,英勇无畏,用汗水和意志,奏响了生命和使命的赞歌。
他是谁?远离家人,为国请战,冲锋陷阵,用奋斗与拼搏,书写了时代和初心的答卷。
“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是对他和广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最高的礼赞。
“一个都不能少!”“一起去,一起拼,一起赢,一起回!”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他坚定的声音高亢而嘹亮。
他就是丁仁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也是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领队兼队长。
勇敢逆行
“我是党支部书记,这个头我得带!”疫情面前,丁仁彧主动请缨,担任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领队兼队长,带领150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抗疫前线。
出征前,10岁的女儿悄悄给爸爸塞了一封信:“相信爸爸一定能赢!我和妈妈为你加油!”字里行间,丁仁彧感受到了女儿和家人对自己的深情牵挂。
2月2日,丁仁彧率队飞抵武汉,2月4日,接管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病区和四病区,成为该院援鄂医疗队中最早进驻病区的队伍。其中,三病区承担了这个院区最危重病人的诊疗任务。
生死时速,全力抢救重症患者刻不容缓,丁仁彧带领团队用最短的时间改造病房,为重症患者打造生命之舟。
将现有的普通病房改造成ICU,工程不亚于重建。分配给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的重症病患多,为了不耽误收治病人的工作,丁仁彧率领医疗队边收治边改造,一边“打仗”,一边挖“战壕”,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每天仅两三个小时的碎片式睡眠、连轴转的抢救,忙的时候一整天都忘了吃饭,好不容易刚坐下,患者的呼救铃声又让他健步如飞。到武汉后,丁仁彧10天瘦了10斤。
沉重的防护服就像“高压氧舱”,闷热、严重缺氧,一会儿工夫汗就从额头往下淌,全身上下湿漉漉的。丁仁彧的后背起了个脓包,一碰就钻心的疼。护士长尹超边给他上药边心疼地说:“歇会儿吧,你已经好几天没睡了。你要是倒下了,那患者怎么办?队伍还怎么带?”
但一切为了病人的信念让丁仁彧身不由己。自己的身体固然重要,而患者的生命安全更重要。“我们来,就是要把危重患者从病魔手里抢回来。治病救人,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队员,一个感染都不可以!”他坚定地说。
与时间赛跑,同病魔抗争。在一场场“阻击战”“生死战”“保卫战”中,丁仁彧带领团队,使一个又一个命悬一线的危重病人转为中轻症患者,或直接治愈出院,为降低病亡率贡献了强大的“辽宁力量”。
第一个在接管病区建立“迷你ICU”、第一个成立ECMO治疗小组、第一个使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技术、第一个使用血液净化免疫吸附等生命支持技术……
一系列高精尖技术的实施带动了整个院区技术水平的提升。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接管的两个病区创造了从2月18日至3月15日26天“零死亡”的壮举。其中,“迷你ICU”创下三病区40天“零死亡”的纪录,被称为“辽宁经验”。
在救治的众多重症患者中,丁仁彧最忘不了的是抢救一名叫小飞(化名)的35岁危重症患者的经历。
2月6日,小飞入院。他看上去身体健壮,刚来的时候,还能坐在凳子上与大家聊天。
5天以后,小飞的病情急剧恶化,转为极危重症,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高烧不退,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已经全白了。
“马上做气管插管,同时上ECMO,快!”病人危在旦夕,抢救刻不容缓。丁仁彧迅速研判,果断采取措施。
一方面要保证氧合,另一方面又不能加重病人的负担,这是一个艰难的救治过程。临时改造的重症病房由于不具备负压系统,在打开呼吸道进行气管插管的瞬间,含有大量病毒的分泌物会喷涌而出,医护人员面临感染的巨大风险。
但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丁仁彧穿好防护服,快速检查了一番助手们防护服的密封性,这才放心。麻药起效时间到了,他精准而迅速地将导管插入患者气道,将分泌物吸光,然后连好呼吸機,调整参数及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处理穿刺,ECMO置管……历经3个多小时的手术结束了,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稳定,丁仁彧和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50多天的努力坚守换来了生命的奇迹。小飞在丁仁彧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已恢复了健康。
敢打硬仗
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挑战极限、甘于奉献。自从2006年毕业成为一名医生,丁仁彧已经在重症医学科工作了14年。
“我的初心,就是挽救重症病人的生命。”丁仁彧说。
以满怀赤诚诠释医者仁心,以一腔热血书写人间大爱,丁仁彧始终在路上。
从2009年甲流疫情组建ICU病房,到H7N9重症患者救治;
从鞍钢喷爆事故伤员救治,到抚顺清原特大洪涝救灾,再到本溪铁矿爆炸事故伤员救治;
从2017年主动请缨成为辽宁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一员,到今年担任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领队兼队长……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丁仁彧的身影。
在辽宁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一年的工作中,丁仁彧担任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地区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首席专家。他协同团队救治重症患者近800余名,开展床头心脏超声等多项新技术,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救治危重病患的水平。他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塔城地区医院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造福于边疆各族人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丁仁彧的“优秀之道”,源于他的匠心与执着。他致力于提高重症诊疗技术,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在关注重症病人急性期炎症、凝血、免疫和器官功能损伤的同时,投身慢重症患者转归等临床实践。在国内知名专家马晓春教授的带领下,开展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的研究。正在进行的全国多中心RCT研究,其结果有望改写脓毒症诊疗指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3年,丁仁彧发表相关SCI论文十余篇,并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同病魔较量、与死神对抗,十四载奋力前行,赢得荣誉等身。丁仁彧说:“我深知,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培养我的大学和医院,属于我们整个团队和集体。”
他是谁?逆风而动,向险而行,英勇无畏,用汗水和意志,奏响了生命和使命的赞歌。
他是谁?远离家人,为国请战,冲锋陷阵,用奋斗与拼搏,书写了时代和初心的答卷。
“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是对他和广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最高的礼赞。
“一个都不能少!”“一起去,一起拼,一起赢,一起回!”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他坚定的声音高亢而嘹亮。
他就是丁仁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也是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领队兼队长。
勇敢逆行
“我是党支部书记,这个头我得带!”疫情面前,丁仁彧主动请缨,担任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领队兼队长,带领150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抗疫前线。
出征前,10岁的女儿悄悄给爸爸塞了一封信:“相信爸爸一定能赢!我和妈妈为你加油!”字里行间,丁仁彧感受到了女儿和家人对自己的深情牵挂。
2月2日,丁仁彧率队飞抵武汉,2月4日,接管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病区和四病区,成为该院援鄂医疗队中最早进驻病区的队伍。其中,三病区承担了这个院区最危重病人的诊疗任务。
生死时速,全力抢救重症患者刻不容缓,丁仁彧带领团队用最短的时间改造病房,为重症患者打造生命之舟。
将现有的普通病房改造成ICU,工程不亚于重建。分配给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的重症病患多,为了不耽误收治病人的工作,丁仁彧率领医疗队边收治边改造,一边“打仗”,一边挖“战壕”,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每天仅两三个小时的碎片式睡眠、连轴转的抢救,忙的时候一整天都忘了吃饭,好不容易刚坐下,患者的呼救铃声又让他健步如飞。到武汉后,丁仁彧10天瘦了10斤。
沉重的防护服就像“高压氧舱”,闷热、严重缺氧,一会儿工夫汗就从额头往下淌,全身上下湿漉漉的。丁仁彧的后背起了个脓包,一碰就钻心的疼。护士长尹超边给他上药边心疼地说:“歇会儿吧,你已经好几天没睡了。你要是倒下了,那患者怎么办?队伍还怎么带?”
但一切为了病人的信念让丁仁彧身不由己。自己的身体固然重要,而患者的生命安全更重要。“我们来,就是要把危重患者从病魔手里抢回来。治病救人,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队员,一个感染都不可以!”他坚定地说。
与时间赛跑,同病魔抗争。在一场场“阻击战”“生死战”“保卫战”中,丁仁彧带领团队,使一个又一个命悬一线的危重病人转为中轻症患者,或直接治愈出院,为降低病亡率贡献了强大的“辽宁力量”。
第一个在接管病区建立“迷你ICU”、第一个成立ECMO治疗小组、第一个使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技术、第一个使用血液净化免疫吸附等生命支持技术……
一系列高精尖技术的实施带动了整个院区技术水平的提升。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接管的两个病区创造了从2月18日至3月15日26天“零死亡”的壮举。其中,“迷你ICU”创下三病区40天“零死亡”的纪录,被称为“辽宁经验”。
在救治的众多重症患者中,丁仁彧最忘不了的是抢救一名叫小飞(化名)的35岁危重症患者的经历。
2月6日,小飞入院。他看上去身体健壮,刚来的时候,还能坐在凳子上与大家聊天。
5天以后,小飞的病情急剧恶化,转为极危重症,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高烧不退,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已经全白了。
“马上做气管插管,同时上ECMO,快!”病人危在旦夕,抢救刻不容缓。丁仁彧迅速研判,果断采取措施。
一方面要保证氧合,另一方面又不能加重病人的负担,这是一个艰难的救治过程。临时改造的重症病房由于不具备负压系统,在打开呼吸道进行气管插管的瞬间,含有大量病毒的分泌物会喷涌而出,医护人员面临感染的巨大风险。
但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丁仁彧穿好防护服,快速检查了一番助手们防护服的密封性,这才放心。麻药起效时间到了,他精准而迅速地将导管插入患者气道,将分泌物吸光,然后连好呼吸機,调整参数及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处理穿刺,ECMO置管……历经3个多小时的手术结束了,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稳定,丁仁彧和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50多天的努力坚守换来了生命的奇迹。小飞在丁仁彧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已恢复了健康。
敢打硬仗
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挑战极限、甘于奉献。自从2006年毕业成为一名医生,丁仁彧已经在重症医学科工作了14年。
“我的初心,就是挽救重症病人的生命。”丁仁彧说。
以满怀赤诚诠释医者仁心,以一腔热血书写人间大爱,丁仁彧始终在路上。
从2009年甲流疫情组建ICU病房,到H7N9重症患者救治;
从鞍钢喷爆事故伤员救治,到抚顺清原特大洪涝救灾,再到本溪铁矿爆炸事故伤员救治;
从2017年主动请缨成为辽宁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一员,到今年担任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领队兼队长……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丁仁彧的身影。
在辽宁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一年的工作中,丁仁彧担任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地区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首席专家。他协同团队救治重症患者近800余名,开展床头心脏超声等多项新技术,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救治危重病患的水平。他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塔城地区医院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造福于边疆各族人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丁仁彧的“优秀之道”,源于他的匠心与执着。他致力于提高重症诊疗技术,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在关注重症病人急性期炎症、凝血、免疫和器官功能损伤的同时,投身慢重症患者转归等临床实践。在国内知名专家马晓春教授的带领下,开展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的研究。正在进行的全国多中心RCT研究,其结果有望改写脓毒症诊疗指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3年,丁仁彧发表相关SCI论文十余篇,并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同病魔较量、与死神对抗,十四载奋力前行,赢得荣誉等身。丁仁彧说:“我深知,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培养我的大学和医院,属于我们整个团队和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