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使命就是救死扶伤

来源 :共产党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仁彧,汉族,198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兼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卫健委应急处置指导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重症医学医师协会常委等职务。2006年参加工作,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他是谁?逆风而动,向险而行,英勇无畏,用汗水和意志,奏响了生命和使命的赞歌。
   他是谁?远离家人,为国请战,冲锋陷阵,用奋斗与拼搏,书写了时代和初心的答卷。
   “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是对他和广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最高的礼赞。
   “一个都不能少!”“一起去,一起拼,一起赢,一起回!”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他坚定的声音高亢而嘹亮。
   他就是丁仁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也是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领队兼队长。
  勇敢逆行
   “我是党支部书记,这个头我得带!”疫情面前,丁仁彧主动请缨,担任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领队兼队长,带领150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抗疫前线。
   出征前,10岁的女儿悄悄给爸爸塞了一封信:“相信爸爸一定能赢!我和妈妈为你加油!”字里行间,丁仁彧感受到了女儿和家人对自己的深情牵挂。
   2月2日,丁仁彧率队飞抵武汉,2月4日,接管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病区和四病区,成为该院援鄂医疗队中最早进驻病区的队伍。其中,三病区承担了这个院区最危重病人的诊疗任务。
   生死时速,全力抢救重症患者刻不容缓,丁仁彧带领团队用最短的时间改造病房,为重症患者打造生命之舟。
   将现有的普通病房改造成ICU,工程不亚于重建。分配给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的重症病患多,为了不耽误收治病人的工作,丁仁彧率领医疗队边收治边改造,一边“打仗”,一边挖“战壕”,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每天仅两三个小时的碎片式睡眠、连轴转的抢救,忙的时候一整天都忘了吃饭,好不容易刚坐下,患者的呼救铃声又让他健步如飞。到武汉后,丁仁彧10天瘦了10斤。
   沉重的防护服就像“高压氧舱”,闷热、严重缺氧,一会儿工夫汗就从额头往下淌,全身上下湿漉漉的。丁仁彧的后背起了个脓包,一碰就钻心的疼。护士长尹超边给他上药边心疼地说:“歇会儿吧,你已经好几天没睡了。你要是倒下了,那患者怎么办?队伍还怎么带?”
   但一切为了病人的信念让丁仁彧身不由己。自己的身体固然重要,而患者的生命安全更重要。“我们来,就是要把危重患者从病魔手里抢回来。治病救人,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队员,一个感染都不可以!”他坚定地说。
   与时间赛跑,同病魔抗争。在一场场“阻击战”“生死战”“保卫战”中,丁仁彧带领团队,使一个又一个命悬一线的危重病人转为中轻症患者,或直接治愈出院,为降低病亡率贡献了强大的“辽宁力量”。
   第一个在接管病区建立“迷你ICU”、第一个成立ECMO治疗小组、第一个使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技术、第一个使用血液净化免疫吸附等生命支持技术……
   一系列高精尖技术的实施带动了整个院区技术水平的提升。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接管的两个病区创造了从2月18日至3月15日26天“零死亡”的壮举。其中,“迷你ICU”创下三病区40天“零死亡”的纪录,被称为“辽宁经验”。
   在救治的众多重症患者中,丁仁彧最忘不了的是抢救一名叫小飞(化名)的35岁危重症患者的经历。
   2月6日,小飞入院。他看上去身体健壮,刚来的时候,还能坐在凳子上与大家聊天。
   5天以后,小飞的病情急剧恶化,转为极危重症,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高烧不退,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已经全白了。
   “马上做气管插管,同时上ECMO,快!”病人危在旦夕,抢救刻不容缓。丁仁彧迅速研判,果断采取措施。
   一方面要保证氧合,另一方面又不能加重病人的负担,这是一个艰难的救治过程。临时改造的重症病房由于不具备负压系统,在打开呼吸道进行气管插管的瞬间,含有大量病毒的分泌物会喷涌而出,医护人员面临感染的巨大风险。
   但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丁仁彧穿好防护服,快速检查了一番助手们防护服的密封性,这才放心。麻药起效时间到了,他精准而迅速地将导管插入患者气道,将分泌物吸光,然后连好呼吸機,调整参数及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处理穿刺,ECMO置管……历经3个多小时的手术结束了,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稳定,丁仁彧和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50多天的努力坚守换来了生命的奇迹。小飞在丁仁彧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已恢复了健康。
  敢打硬仗
   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挑战极限、甘于奉献。自从2006年毕业成为一名医生,丁仁彧已经在重症医学科工作了14年。
   “我的初心,就是挽救重症病人的生命。”丁仁彧说。
   以满怀赤诚诠释医者仁心,以一腔热血书写人间大爱,丁仁彧始终在路上。
   从2009年甲流疫情组建ICU病房,到H7N9重症患者救治;
   从鞍钢喷爆事故伤员救治,到抚顺清原特大洪涝救灾,再到本溪铁矿爆炸事故伤员救治;
   从2017年主动请缨成为辽宁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一员,到今年担任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领队兼队长……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丁仁彧的身影。
   在辽宁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一年的工作中,丁仁彧担任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地区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首席专家。他协同团队救治重症患者近800余名,开展床头心脏超声等多项新技术,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救治危重病患的水平。他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塔城地区医院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造福于边疆各族人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丁仁彧的“优秀之道”,源于他的匠心与执着。他致力于提高重症诊疗技术,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在关注重症病人急性期炎症、凝血、免疫和器官功能损伤的同时,投身慢重症患者转归等临床实践。在国内知名专家马晓春教授的带领下,开展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的研究。正在进行的全国多中心RCT研究,其结果有望改写脓毒症诊疗指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3年,丁仁彧发表相关SCI论文十余篇,并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同病魔较量、与死神对抗,十四载奋力前行,赢得荣誉等身。丁仁彧说:“我深知,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培养我的大学和医院,属于我们整个团队和集体。”
其他文献
通过对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体制现状的阐述和分析,得出改革目前口语评价的重要性,并指出应把形成性评价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评价功能、评价内容等方面对当前口
有一年冬天,我到北京忙工作。那天清晨我很早起床,看一下行程,有点儿皱眉:先要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一个节目专访,下午再赶到北京师范大学开一个讲座,晚上还要参加腾讯星光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或有创见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 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多数学生具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于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起来,他们习惯依据以课本和教师讲课的内容为准则,生怕自己的意见、见解同大家发生矛盾。这种从众心理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怎样让身处“真空”校园的中学生去了解复杂的社会,作为教学主阵地的小课堂又该如何延伸到大社会呢?
在当今学习使用3DS MAX的热潮中,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这款软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教学方式对3DS MAX课程的教学进行阐述,以期对今后该课程的讲授起到很好的帮助。
目的研究专病一体化护理在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地理素质是国民所具备的地理知识及在行为活动中遵循地理法则的情感和能力,包括地理知识素质、地理品德素质和地理行为素质3个方面。地理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随之走进课堂教学,从而引发了教育观念的巨大变革。多媒体技术以它有强大的交互性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单一传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