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观察 想象思维 自主积累语言
众所周知,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是抓学生“写”的能力,重点要放在使学生愿意写、有啥写上,然而这个重点一直以来都是个难点,虽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学生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很多学生对作文有畏惧心理,总感觉无从下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为突破口,努力达到使学生愿意写、有啥写的目标。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才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苹果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苹果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苹果花的色彩、形态,苹果籽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我们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用玩具编写童话》时,老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就提高了,写出的作文就会充实生动。
三、增强学生自主积累语言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学中, 老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会、习作课、课外活动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学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可以从与家长的交流中收集信息,在外出旅游或休闲娱乐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总之,作文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突破口,围绕如何使学生爱写、有东西可写这一核心,坚持、引导与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力争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在写作技能方面打下堅实的基础。
关键词:作文教学 观察 想象思维 自主积累语言
众所周知,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是抓学生“写”的能力,重点要放在使学生愿意写、有啥写上,然而这个重点一直以来都是个难点,虽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学生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很多学生对作文有畏惧心理,总感觉无从下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为突破口,努力达到使学生愿意写、有啥写的目标。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才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苹果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苹果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苹果花的色彩、形态,苹果籽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我们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用玩具编写童话》时,老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就提高了,写出的作文就会充实生动。
三、增强学生自主积累语言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学中, 老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会、习作课、课外活动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学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可以从与家长的交流中收集信息,在外出旅游或休闲娱乐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总之,作文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突破口,围绕如何使学生爱写、有东西可写这一核心,坚持、引导与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力争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在写作技能方面打下堅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