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方法和手段,而德育是衡量人才的最基本的砝码和准则。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现代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的德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德育。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学生就应该服从教师,被教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现在的学生个体意识明显加强,他们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确定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新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的个体。为此,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坚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教师必须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用人格魅力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从心底里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已经没有效果了”。这就是说,德育需要潜移默化,需要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笔者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并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谅解。笔者认为,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之一,课堂便成为德育教学的主阵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笔者除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德育精神,还积极地创造教学条件,使学生在各种情境活动中得到教育和发展。课堂上,笔者充分挖掘教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如《桂林山水》《草原》等课文,笔者让学生领略伟大祖国的秀美山川,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长城》《秦兵马俑》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在课外活动中,笔者编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班级争光。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程度地实施日常行为规范,在娱乐活动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做到润物无声。
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启发诱导”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坚持利用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先进的事例,进行启发诱导,使其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小学生天真的性格使得他们天不怕,地不怕,最害怕的就是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单纯的心灵会认为教师不喜欢自己,这样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得他们下次不敢再跟教师进行交流了。因此,作为教师应当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和善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赏识为主,挖掘其闪光点启发诱导,进行说服教育。
钻研教本,让德育“走进”课堂
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要求教师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展工作,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做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在教学中,品德教学规律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存在“落差”,如重授知轻导行、重主导轻主体、重明理轻激情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情”为线索,讲究“育”的策略,具体措施为:一是激发行为动机,使其乐于去做;二是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三是指导行为方式,使其知道怎样去做;四是提供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五是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去做,着力于对学生做人行为的指导,使学生有所收获。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因此,要完成好历史赋予每一个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必须立足新的历史条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德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并坚持扎实而有效的工作,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实现学校育人目标。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现代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的德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德育。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学生就应该服从教师,被教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现在的学生个体意识明显加强,他们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确定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新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超越性的个体。为此,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坚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教师必须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用人格魅力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从心底里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已经没有效果了”。这就是说,德育需要潜移默化,需要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笔者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并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谅解。笔者认为,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之一,课堂便成为德育教学的主阵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笔者除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德育精神,还积极地创造教学条件,使学生在各种情境活动中得到教育和发展。课堂上,笔者充分挖掘教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如《桂林山水》《草原》等课文,笔者让学生领略伟大祖国的秀美山川,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长城》《秦兵马俑》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在课外活动中,笔者编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班级争光。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程度地实施日常行为规范,在娱乐活动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做到润物无声。
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启发诱导”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坚持利用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先进的事例,进行启发诱导,使其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小学生天真的性格使得他们天不怕,地不怕,最害怕的就是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单纯的心灵会认为教师不喜欢自己,这样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得他们下次不敢再跟教师进行交流了。因此,作为教师应当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和善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赏识为主,挖掘其闪光点启发诱导,进行说服教育。
钻研教本,让德育“走进”课堂
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要求教师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展工作,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做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在教学中,品德教学规律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存在“落差”,如重授知轻导行、重主导轻主体、重明理轻激情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情”为线索,讲究“育”的策略,具体措施为:一是激发行为动机,使其乐于去做;二是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三是指导行为方式,使其知道怎样去做;四是提供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五是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去做,着力于对学生做人行为的指导,使学生有所收获。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因此,要完成好历史赋予每一个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必须立足新的历史条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德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并坚持扎实而有效的工作,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实现学校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