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补移”法是编辑改稿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补”与“移”使即将录用的文稿达到完善,在改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出版业,普遍存在着对“补移”认识的不足。本文重点讨论了“补移”的概念与编辑的职责、原则与要求以及意义与价值问题,进一步肯定了编辑的改稿与作者的创作同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改稿;方法;补;移
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题桄榔树》诗:“化工到得巧穷时,东补西移也大奇。君看桄榔一窠子,竹身杏叶海棕枝。”[1]杨万里的这首诗本来是描写桄榔树生长得奇特,包含了竹子、杏树和海棠树的生态特征,它的树干像竹子,叶子像杏树,枝条像海棠,东补西移,因而奇特无比。实际上,在编辑修补和匡正文稿的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这种方法。“东补西移”法,又称为“移东补西”法、“补移”法,主要是通过对作者文稿中的疏漏之处增补,对不合逻辑或语序不通顺的词句进行次序的调整,以达到文通字顺的效果,从而提高文稿的质量。然而,由于过分强调作者“文责自负”,再加上编辑改稿过程中因受到种种限制害怕“侵权”,“补移”法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如此,在实际的改稿过程中,“补移”法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补移”的概念与编辑改稿的职责
人们常常把编辑的改稿调侃地称为“为他人作嫁衣”,主要就是从其“缝补”文章漏洞的职能来说的。“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稿件,在内容、体例、引用材料、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方面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编辑进行加工整理,使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并消除一般术性、常识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并符合排版等方面的出版要求。”[2]也就是说,作者送来的文稿只不过是半成品,仍旧存在着各种疏漏与逻辑性的错误,必须得经过编辑的严格把关,纠错正误后方可出版。
对作者的文稿进行“补移”是编辑改稿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所谓“补”,是指对作者文稿的疏漏之处进行增补和添加。即便是写作水平再高的作者,也难免有疏漏之处。编辑对文稿的质量进行把关的同时,对其疏漏错误进行补充更正也是职责之所在。因为这不仅是出版的需要,也是提高文稿质量的需要。所谓“移”,是指移动字、词或者语句与段落的位置,使之更符合语言表达的习惯、切合文章的语意。由于语言表达习惯、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或者是书写的错误,词语段落错位现象相对来说比较普遍。而这些错误,往往是作者在写作修改的过程中所没有注意到的,这就需要编辑用专业的规范来对这些次序的错位进行调整,将错位的内容移到合适的位置。
无论是补,还是移,都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就无法耐着性子对文稿的错误和疏漏之处一一辨别。可以说,这是编辑对采用的稿件进行纠误补漏的前提。同时,编辑工作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审稿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应比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作者在写作或者修订文稿时没有注意到的疏漏和错误,并予以纠正和补充。
在具体的改稿过程中,人们对纠错正误往往比较重视,而对于“补移”则缺乏应有的认识,以至于以“尊重作者”为由,对编辑的改稿提出种种限制,甚至提出少改或者不改,以防侵权。实际上,尊重作者与编辑改稿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把握好应改的“度”和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从“补移”的性质来说,编辑的“补移”只不过是对文稿的再加工、再创造,对作者成果的进一步完善,成果仍是作者的,并非是侵权。所以,编辑对于文稿存在的疏漏与次序混乱问题,尽可以放心的“补”、放心地“移”,一切以提高文稿的质量为原则。
对于编辑来说,“修改稿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修改自己的文章难,修改别人的文章更难,因为修改的人缺少作者具体的感受,而且改动原稿的同时又必须尊重原稿。”[3]要想将稿件修改好,不仅需要编辑具有高深的专业修养、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否则是难以胜任其职的。正因为如此,编辑要比作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够洞察稿件存在的问题,并逐一予以更正。也就是说,编辑工作者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丝毫不比作者少,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法律法规的保护。
在作者與编辑的债权关系方面,周国清先生曾指出:“围绕‘文稿’这个中心,作者和编辑都拥有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作者可用‘文责自负’来保护自己的作品,拒绝编辑的修改,其前提是他的作品是完善的、好的,符合各种规范;编辑则要予以把关,修改作品,只有经过修改的作品才能向社会传播,其前提是他的修改是合理的,符合编辑出版要求的。……文稿一旦向社会传播,作者和编辑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编辑作为文稿向社会传播的中介,在作者创造的基础上进行把关、优化;先有作者的‘文责自负’,再有编辑的修改、加工,作者更多地对文稿内容和传播效果负责,编辑则更多地同时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承担责任,一旦出现负面效应,其社会影响并不弱于作者。”[4]由此可见,编辑既然要对作品承担责任,就有义务担当改稿的权利,至于怎样改,在不触及作者权益的情况下,编辑应当拥有自己一定的自由。否则,如果对作者亦步亦趋,编辑的把关就没有任何意义,其改稿的质量也很难提高。
2 “补移”的原则与要求
编辑对作者的文稿进行补移,并不是随意的。如何对作者文稿的疏漏与语序失当之处进行补移?不同的编辑工作者方法是不同的,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补移”的目的是相同的,即以作者文稿的完善为目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对待原稿的修改,既要遵循一定的编辑方针、编辑原则,又要尊重作者的意见、作者的原文”[5]。如果不是出于这种目的,那么,编辑对于作者文稿的“补移”将难以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如此说并不是要否定编辑对文稿进行修补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作者、忠于原文并不矛盾,都是以提高原稿的质量、以达到发表要求为目的。所以,编辑的“补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作者文稿的负责,是一种敬业精神的表现。同时,编辑的“补移”,并非是粗针大线的缝缝补补,东拼西凑的位置挪动,而是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的。这主要表现在: (1)当补则补,当移则移。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千万不要“可怜无补费精神”。“当改之处,改一百字不为多,而不当改之处,改一字就有可能产生失误”。[6]如果不是到了非“补”不可,非“移”不行的程度,也就没有必要进行补移。对于那些可补移也可以不补移的疏漏与次序错位,尽量不去补移。比如杜甫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梧桐栖老凤凰枝。”[7]很明显,如果按现代的语法来讲,是不符合语言的表达习惯的。正常的顺序应当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梧桐枝”。杜甫用倒装句式,为的是突出“香稻”与“碧梧”之美,类似于此的语句是绝不能移其次序的。所以,编辑在审稿时,不仅要注意语法的合乎规范,而且还要联系语句的上下语境,需要补移时再去补移,尽量避免画蛇添足。
(2)“补移”要精细、准确。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论述戏曲理论时曾经提出:“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8]李渔的这句名言,本是针对戏曲创作而言的,可对于编辑改稿也不无启发。什么样的文章符合文稿录用的要求,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政治或者学术倾向,而这些,都不是以作者或者文稿为重心的,而是符合出版以及读者的要求。所以,这个主脑,必须由出版单位确立,以筛选作者的稿件是否可以录用,而不是以作者的文稿为主。对于确定录用的稿件,该补移的地方,编辑一定要密针细线,该“补”的精补、该“移”的细移。所谓精补、细移,就是对需要补移的部分仔细检查,然后逐一补充或者移动。既不能粗枝大叶潦草从事,也不能多补或少补。一定要做到补有所用,移处适当。对于可有可无、可用可不用的字,尽量不用。刘勰曾言:“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文心雕龙?附会》)[9]编辑对文稿补移的每一处,都是需要反复琢磨、仔细推敲的。力争使所补移的每一个字,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要补得天衣无缝,移得恰到好处。南宋诗人陆游曾有一句名言:“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首先要有这种任意裁剪词句的文字功夫,才能将适用的词句信手拈来,任我所用,随意放置,使之与文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编辑本着负责的态度对文稿进行补移,最重要的要做到两点:即要补得天衣无缝,移得恰到好处。就是说,编辑的补移要补得自然、和谐得体,与作者的原作如出一辙,看不出“补移”的痕迹。所以,“补移”文稿尤其难于写作。因为写作可以随心所欲地展开自己的思维空间,而补移文稿则要受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出错。对于编辑来说,“改对”容易“改好难”,仅仅“改对”是不够的,只有改好,才能够既帮助作者实现文稿的价值,又能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所以,改好是编辑改稿的最高理想与追求目标。
另外,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还应把握好“度”,这个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能够接受的“度”,编辑改稿,事先应征得作者的同意,把改稿的幅度限制在作者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二是不改变文稿原意的“度”,编辑改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原稿的质量,减少原稿的错误,而不是另起炉灶,或者是釜底抽薪,替换掉作者的原稿,所以改稿必须限定在不改变文稿原意的范围之内,否则,编辑的改稿就真的是超职越权、越俎代庖了。
总之,编辑所补移的内容必须与文稿保持一致。“补移”不是自由创作,编辑不能离开作者创作作品的意愿和目的,对文稿大肆砍削和随意加补,一切以文稿的需要为底线,这是编辑在对文稿的“补移”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
3 “补移”的意义与价值
从文稿的质量提高方面来说,编辑对于原稿内容的保留体现了对作者的所创造的价值的肯定,而“补移”则体现了编辑对于文稿的再创造价值,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编辑有效地“补”作者文稿之不足,“移”作者次序之混乱,使文稿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提高,是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关键之所在。“编辑的职业敏感和职业修养,往往能使文稿只著一字,尽增光彩”。[4]如果我们把作者的文稿是一位不加任何修饰的天生丽质的美人,那么编辑的增、改、删、调无疑使这位天生丽质的美人增添了亮丽光鲜的外衣,使其更加楚楚动人。其次,编辑的“补移”作为在作者基础上的再创造,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对作者劳动价值的肯定。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并非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本着对文稿负责的原则,使文稿更完美,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人们的审美、欣赏口味。正是由于编辑富有牺牲精神,甘愿为人梯,为别人的成功铺路搭桥,才会有一大批新人新作問世。然而,当每一部新作问世,人们对于作者的成就大加赞赏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为责编的辛苦唱一首赞歌。这说明,编辑的改稿是无私的,并没有“侵权”和不尊重作者的行为,其所做的一切都是本着对作者负责、对文稿负责的态度出发的。其三,编辑的“补移”虽然不独立创造作品的价值,却使作者的作品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最终得到实现。编辑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文稿之中的错处与疏漏之处,及时地予以纠正。同时也将自己的劳动价值与作者的劳动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可以说,作品的价值是由作者与编辑的劳动共同创造的。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编辑改稿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编辑理应与作者一样受到人们的尊重。
总之,我们应当辩证地来看待编辑对于文稿的“补移”。好文章在于改,编辑审稿发现问题,通过改稿解决问题、纠正错误是编辑的职责所在。至于改多少,怎样改,应当视文稿的情况而定,不应以有谁来改而定。在文稿的质量的把关与衡定方面,编辑和作者一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杨万里,撰(宋).杨万里集笺校[M].辛更儒笺校.中华书局,2007:804.
[2] 贾明.科技期刊应正确行使修改权[J].编辑学报,2007,19(4).
[3] 范秋菊,略谈新闻稿件的修改[J].理论观察,2009(4).
[4] 周国清,编辑改稿原则之我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
[5] 胡德培,改稿是协助,不可代庖——与青年编辑谈心之四[J].编辑之友,1988(4).
[6] 邹艳,书稿加工中的编辑主体自由问题[J].编辑之友,2000(02).
[7] 全唐诗(第七册)[M].中华书局,1960:2510.
[8] 李渔(清).闲情偶寄,参见李渔全集(第三卷)[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813.
[9] 范文澜,著.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51.
关键词:改稿;方法;补;移
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题桄榔树》诗:“化工到得巧穷时,东补西移也大奇。君看桄榔一窠子,竹身杏叶海棕枝。”[1]杨万里的这首诗本来是描写桄榔树生长得奇特,包含了竹子、杏树和海棠树的生态特征,它的树干像竹子,叶子像杏树,枝条像海棠,东补西移,因而奇特无比。实际上,在编辑修补和匡正文稿的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这种方法。“东补西移”法,又称为“移东补西”法、“补移”法,主要是通过对作者文稿中的疏漏之处增补,对不合逻辑或语序不通顺的词句进行次序的调整,以达到文通字顺的效果,从而提高文稿的质量。然而,由于过分强调作者“文责自负”,再加上编辑改稿过程中因受到种种限制害怕“侵权”,“补移”法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如此,在实际的改稿过程中,“补移”法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补移”的概念与编辑改稿的职责
人们常常把编辑的改稿调侃地称为“为他人作嫁衣”,主要就是从其“缝补”文章漏洞的职能来说的。“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稿件,在内容、体例、引用材料、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方面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编辑进行加工整理,使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并消除一般术性、常识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并符合排版等方面的出版要求。”[2]也就是说,作者送来的文稿只不过是半成品,仍旧存在着各种疏漏与逻辑性的错误,必须得经过编辑的严格把关,纠错正误后方可出版。
对作者的文稿进行“补移”是编辑改稿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所谓“补”,是指对作者文稿的疏漏之处进行增补和添加。即便是写作水平再高的作者,也难免有疏漏之处。编辑对文稿的质量进行把关的同时,对其疏漏错误进行补充更正也是职责之所在。因为这不仅是出版的需要,也是提高文稿质量的需要。所谓“移”,是指移动字、词或者语句与段落的位置,使之更符合语言表达的习惯、切合文章的语意。由于语言表达习惯、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或者是书写的错误,词语段落错位现象相对来说比较普遍。而这些错误,往往是作者在写作修改的过程中所没有注意到的,这就需要编辑用专业的规范来对这些次序的错位进行调整,将错位的内容移到合适的位置。
无论是补,还是移,都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就无法耐着性子对文稿的错误和疏漏之处一一辨别。可以说,这是编辑对采用的稿件进行纠误补漏的前提。同时,编辑工作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审稿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应比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作者在写作或者修订文稿时没有注意到的疏漏和错误,并予以纠正和补充。
在具体的改稿过程中,人们对纠错正误往往比较重视,而对于“补移”则缺乏应有的认识,以至于以“尊重作者”为由,对编辑的改稿提出种种限制,甚至提出少改或者不改,以防侵权。实际上,尊重作者与编辑改稿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把握好应改的“度”和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从“补移”的性质来说,编辑的“补移”只不过是对文稿的再加工、再创造,对作者成果的进一步完善,成果仍是作者的,并非是侵权。所以,编辑对于文稿存在的疏漏与次序混乱问题,尽可以放心的“补”、放心地“移”,一切以提高文稿的质量为原则。
对于编辑来说,“修改稿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修改自己的文章难,修改别人的文章更难,因为修改的人缺少作者具体的感受,而且改动原稿的同时又必须尊重原稿。”[3]要想将稿件修改好,不仅需要编辑具有高深的专业修养、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否则是难以胜任其职的。正因为如此,编辑要比作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够洞察稿件存在的问题,并逐一予以更正。也就是说,编辑工作者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丝毫不比作者少,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法律法规的保护。
在作者與编辑的债权关系方面,周国清先生曾指出:“围绕‘文稿’这个中心,作者和编辑都拥有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作者可用‘文责自负’来保护自己的作品,拒绝编辑的修改,其前提是他的作品是完善的、好的,符合各种规范;编辑则要予以把关,修改作品,只有经过修改的作品才能向社会传播,其前提是他的修改是合理的,符合编辑出版要求的。……文稿一旦向社会传播,作者和编辑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编辑作为文稿向社会传播的中介,在作者创造的基础上进行把关、优化;先有作者的‘文责自负’,再有编辑的修改、加工,作者更多地对文稿内容和传播效果负责,编辑则更多地同时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承担责任,一旦出现负面效应,其社会影响并不弱于作者。”[4]由此可见,编辑既然要对作品承担责任,就有义务担当改稿的权利,至于怎样改,在不触及作者权益的情况下,编辑应当拥有自己一定的自由。否则,如果对作者亦步亦趋,编辑的把关就没有任何意义,其改稿的质量也很难提高。
2 “补移”的原则与要求
编辑对作者的文稿进行补移,并不是随意的。如何对作者文稿的疏漏与语序失当之处进行补移?不同的编辑工作者方法是不同的,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补移”的目的是相同的,即以作者文稿的完善为目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对待原稿的修改,既要遵循一定的编辑方针、编辑原则,又要尊重作者的意见、作者的原文”[5]。如果不是出于这种目的,那么,编辑对于作者文稿的“补移”将难以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如此说并不是要否定编辑对文稿进行修补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作者、忠于原文并不矛盾,都是以提高原稿的质量、以达到发表要求为目的。所以,编辑的“补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作者文稿的负责,是一种敬业精神的表现。同时,编辑的“补移”,并非是粗针大线的缝缝补补,东拼西凑的位置挪动,而是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的。这主要表现在: (1)当补则补,当移则移。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千万不要“可怜无补费精神”。“当改之处,改一百字不为多,而不当改之处,改一字就有可能产生失误”。[6]如果不是到了非“补”不可,非“移”不行的程度,也就没有必要进行补移。对于那些可补移也可以不补移的疏漏与次序错位,尽量不去补移。比如杜甫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梧桐栖老凤凰枝。”[7]很明显,如果按现代的语法来讲,是不符合语言的表达习惯的。正常的顺序应当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梧桐枝”。杜甫用倒装句式,为的是突出“香稻”与“碧梧”之美,类似于此的语句是绝不能移其次序的。所以,编辑在审稿时,不仅要注意语法的合乎规范,而且还要联系语句的上下语境,需要补移时再去补移,尽量避免画蛇添足。
(2)“补移”要精细、准确。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论述戏曲理论时曾经提出:“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8]李渔的这句名言,本是针对戏曲创作而言的,可对于编辑改稿也不无启发。什么样的文章符合文稿录用的要求,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政治或者学术倾向,而这些,都不是以作者或者文稿为重心的,而是符合出版以及读者的要求。所以,这个主脑,必须由出版单位确立,以筛选作者的稿件是否可以录用,而不是以作者的文稿为主。对于确定录用的稿件,该补移的地方,编辑一定要密针细线,该“补”的精补、该“移”的细移。所谓精补、细移,就是对需要补移的部分仔细检查,然后逐一补充或者移动。既不能粗枝大叶潦草从事,也不能多补或少补。一定要做到补有所用,移处适当。对于可有可无、可用可不用的字,尽量不用。刘勰曾言:“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文心雕龙?附会》)[9]编辑对文稿补移的每一处,都是需要反复琢磨、仔细推敲的。力争使所补移的每一个字,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要补得天衣无缝,移得恰到好处。南宋诗人陆游曾有一句名言:“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首先要有这种任意裁剪词句的文字功夫,才能将适用的词句信手拈来,任我所用,随意放置,使之与文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编辑本着负责的态度对文稿进行补移,最重要的要做到两点:即要补得天衣无缝,移得恰到好处。就是说,编辑的补移要补得自然、和谐得体,与作者的原作如出一辙,看不出“补移”的痕迹。所以,“补移”文稿尤其难于写作。因为写作可以随心所欲地展开自己的思维空间,而补移文稿则要受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出错。对于编辑来说,“改对”容易“改好难”,仅仅“改对”是不够的,只有改好,才能够既帮助作者实现文稿的价值,又能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所以,改好是编辑改稿的最高理想与追求目标。
另外,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还应把握好“度”,这个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能够接受的“度”,编辑改稿,事先应征得作者的同意,把改稿的幅度限制在作者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二是不改变文稿原意的“度”,编辑改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原稿的质量,减少原稿的错误,而不是另起炉灶,或者是釜底抽薪,替换掉作者的原稿,所以改稿必须限定在不改变文稿原意的范围之内,否则,编辑的改稿就真的是超职越权、越俎代庖了。
总之,编辑所补移的内容必须与文稿保持一致。“补移”不是自由创作,编辑不能离开作者创作作品的意愿和目的,对文稿大肆砍削和随意加补,一切以文稿的需要为底线,这是编辑在对文稿的“补移”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
3 “补移”的意义与价值
从文稿的质量提高方面来说,编辑对于原稿内容的保留体现了对作者的所创造的价值的肯定,而“补移”则体现了编辑对于文稿的再创造价值,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编辑有效地“补”作者文稿之不足,“移”作者次序之混乱,使文稿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提高,是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关键之所在。“编辑的职业敏感和职业修养,往往能使文稿只著一字,尽增光彩”。[4]如果我们把作者的文稿是一位不加任何修饰的天生丽质的美人,那么编辑的增、改、删、调无疑使这位天生丽质的美人增添了亮丽光鲜的外衣,使其更加楚楚动人。其次,编辑的“补移”作为在作者基础上的再创造,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对作者劳动价值的肯定。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并非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本着对文稿负责的原则,使文稿更完美,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人们的审美、欣赏口味。正是由于编辑富有牺牲精神,甘愿为人梯,为别人的成功铺路搭桥,才会有一大批新人新作問世。然而,当每一部新作问世,人们对于作者的成就大加赞赏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为责编的辛苦唱一首赞歌。这说明,编辑的改稿是无私的,并没有“侵权”和不尊重作者的行为,其所做的一切都是本着对作者负责、对文稿负责的态度出发的。其三,编辑的“补移”虽然不独立创造作品的价值,却使作者的作品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最终得到实现。编辑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文稿之中的错处与疏漏之处,及时地予以纠正。同时也将自己的劳动价值与作者的劳动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可以说,作品的价值是由作者与编辑的劳动共同创造的。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编辑改稿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编辑理应与作者一样受到人们的尊重。
总之,我们应当辩证地来看待编辑对于文稿的“补移”。好文章在于改,编辑审稿发现问题,通过改稿解决问题、纠正错误是编辑的职责所在。至于改多少,怎样改,应当视文稿的情况而定,不应以有谁来改而定。在文稿的质量的把关与衡定方面,编辑和作者一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杨万里,撰(宋).杨万里集笺校[M].辛更儒笺校.中华书局,2007:804.
[2] 贾明.科技期刊应正确行使修改权[J].编辑学报,2007,19(4).
[3] 范秋菊,略谈新闻稿件的修改[J].理论观察,2009(4).
[4] 周国清,编辑改稿原则之我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
[5] 胡德培,改稿是协助,不可代庖——与青年编辑谈心之四[J].编辑之友,1988(4).
[6] 邹艳,书稿加工中的编辑主体自由问题[J].编辑之友,2000(02).
[7] 全唐诗(第七册)[M].中华书局,1960:2510.
[8] 李渔(清).闲情偶寄,参见李渔全集(第三卷)[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813.
[9] 范文澜,著.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