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补西移也大奇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boy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补移”法是编辑改稿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补”与“移”使即将录用的文稿达到完善,在改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出版业,普遍存在着对“补移”认识的不足。本文重点讨论了“补移”的概念与编辑的职责、原则与要求以及意义与价值问题,进一步肯定了编辑的改稿与作者的创作同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改稿;方法;补;移
  
  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题桄榔树》诗:“化工到得巧穷时,东补西移也大奇。君看桄榔一窠子,竹身杏叶海棕枝。”[1]杨万里的这首诗本来是描写桄榔树生长得奇特,包含了竹子、杏树和海棠树的生态特征,它的树干像竹子,叶子像杏树,枝条像海棠,东补西移,因而奇特无比。实际上,在编辑修补和匡正文稿的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这种方法。“东补西移”法,又称为“移东补西”法、“补移”法,主要是通过对作者文稿中的疏漏之处增补,对不合逻辑或语序不通顺的词句进行次序的调整,以达到文通字顺的效果,从而提高文稿的质量。然而,由于过分强调作者“文责自负”,再加上编辑改稿过程中因受到种种限制害怕“侵权”,“补移”法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如此,在实际的改稿过程中,“补移”法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补移”的概念与编辑改稿的职责
  人们常常把编辑的改稿调侃地称为“为他人作嫁衣”,主要就是从其“缝补”文章漏洞的职能来说的。“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稿件,在内容、体例、引用材料、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方面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编辑进行加工整理,使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并消除一般术性、常识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并符合排版等方面的出版要求。”[2]也就是说,作者送来的文稿只不过是半成品,仍旧存在着各种疏漏与逻辑性的错误,必须得经过编辑的严格把关,纠错正误后方可出版。
  对作者的文稿进行“补移”是编辑改稿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所谓“补”,是指对作者文稿的疏漏之处进行增补和添加。即便是写作水平再高的作者,也难免有疏漏之处。编辑对文稿的质量进行把关的同时,对其疏漏错误进行补充更正也是职责之所在。因为这不仅是出版的需要,也是提高文稿质量的需要。所谓“移”,是指移动字、词或者语句与段落的位置,使之更符合语言表达的习惯、切合文章的语意。由于语言表达习惯、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或者是书写的错误,词语段落错位现象相对来说比较普遍。而这些错误,往往是作者在写作修改的过程中所没有注意到的,这就需要编辑用专业的规范来对这些次序的错位进行调整,将错位的内容移到合适的位置。
  无论是补,还是移,都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就无法耐着性子对文稿的错误和疏漏之处一一辨别。可以说,这是编辑对采用的稿件进行纠误补漏的前提。同时,编辑工作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审稿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应比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作者在写作或者修订文稿时没有注意到的疏漏和错误,并予以纠正和补充。
  在具体的改稿过程中,人们对纠错正误往往比较重视,而对于“补移”则缺乏应有的认识,以至于以“尊重作者”为由,对编辑的改稿提出种种限制,甚至提出少改或者不改,以防侵权。实际上,尊重作者与编辑改稿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把握好应改的“度”和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从“补移”的性质来说,编辑的“补移”只不过是对文稿的再加工、再创造,对作者成果的进一步完善,成果仍是作者的,并非是侵权。所以,编辑对于文稿存在的疏漏与次序混乱问题,尽可以放心的“补”、放心地“移”,一切以提高文稿的质量为原则。
  对于编辑来说,“修改稿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修改自己的文章难,修改别人的文章更难,因为修改的人缺少作者具体的感受,而且改动原稿的同时又必须尊重原稿。”[3]要想将稿件修改好,不仅需要编辑具有高深的专业修养、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否则是难以胜任其职的。正因为如此,编辑要比作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够洞察稿件存在的问题,并逐一予以更正。也就是说,编辑工作者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丝毫不比作者少,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法律法规的保护。
  在作者與编辑的债权关系方面,周国清先生曾指出:“围绕‘文稿’这个中心,作者和编辑都拥有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作者可用‘文责自负’来保护自己的作品,拒绝编辑的修改,其前提是他的作品是完善的、好的,符合各种规范;编辑则要予以把关,修改作品,只有经过修改的作品才能向社会传播,其前提是他的修改是合理的,符合编辑出版要求的。……文稿一旦向社会传播,作者和编辑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编辑作为文稿向社会传播的中介,在作者创造的基础上进行把关、优化;先有作者的‘文责自负’,再有编辑的修改、加工,作者更多地对文稿内容和传播效果负责,编辑则更多地同时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承担责任,一旦出现负面效应,其社会影响并不弱于作者。”[4]由此可见,编辑既然要对作品承担责任,就有义务担当改稿的权利,至于怎样改,在不触及作者权益的情况下,编辑应当拥有自己一定的自由。否则,如果对作者亦步亦趋,编辑的把关就没有任何意义,其改稿的质量也很难提高。
  2 “补移”的原则与要求
  编辑对作者的文稿进行补移,并不是随意的。如何对作者文稿的疏漏与语序失当之处进行补移?不同的编辑工作者方法是不同的,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补移”的目的是相同的,即以作者文稿的完善为目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对待原稿的修改,既要遵循一定的编辑方针、编辑原则,又要尊重作者的意见、作者的原文”[5]。如果不是出于这种目的,那么,编辑对于作者文稿的“补移”将难以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如此说并不是要否定编辑对文稿进行修补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作者、忠于原文并不矛盾,都是以提高原稿的质量、以达到发表要求为目的。所以,编辑的“补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作者文稿的负责,是一种敬业精神的表现。同时,编辑的“补移”,并非是粗针大线的缝缝补补,东拼西凑的位置挪动,而是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的。这主要表现在:   (1)当补则补,当移则移。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千万不要“可怜无补费精神”。“当改之处,改一百字不为多,而不当改之处,改一字就有可能产生失误”。[6]如果不是到了非“补”不可,非“移”不行的程度,也就没有必要进行补移。对于那些可补移也可以不补移的疏漏与次序错位,尽量不去补移。比如杜甫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梧桐栖老凤凰枝。”[7]很明显,如果按现代的语法来讲,是不符合语言的表达习惯的。正常的顺序应当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梧桐枝”。杜甫用倒装句式,为的是突出“香稻”与“碧梧”之美,类似于此的语句是绝不能移其次序的。所以,编辑在审稿时,不仅要注意语法的合乎规范,而且还要联系语句的上下语境,需要补移时再去补移,尽量避免画蛇添足。
  (2)“补移”要精细、准确。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论述戏曲理论时曾经提出:“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8]李渔的这句名言,本是针对戏曲创作而言的,可对于编辑改稿也不无启发。什么样的文章符合文稿录用的要求,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政治或者学术倾向,而这些,都不是以作者或者文稿为重心的,而是符合出版以及读者的要求。所以,这个主脑,必须由出版单位确立,以筛选作者的稿件是否可以录用,而不是以作者的文稿为主。对于确定录用的稿件,该补移的地方,编辑一定要密针细线,该“补”的精补、该“移”的细移。所谓精补、细移,就是对需要补移的部分仔细检查,然后逐一补充或者移动。既不能粗枝大叶潦草从事,也不能多补或少补。一定要做到补有所用,移处适当。对于可有可无、可用可不用的字,尽量不用。刘勰曾言:“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文心雕龙?附会》)[9]编辑对文稿补移的每一处,都是需要反复琢磨、仔细推敲的。力争使所补移的每一个字,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要补得天衣无缝,移得恰到好处。南宋诗人陆游曾有一句名言:“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首先要有这种任意裁剪词句的文字功夫,才能将适用的词句信手拈来,任我所用,随意放置,使之与文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编辑本着负责的态度对文稿进行补移,最重要的要做到两点:即要补得天衣无缝,移得恰到好处。就是说,编辑的补移要补得自然、和谐得体,与作者的原作如出一辙,看不出“补移”的痕迹。所以,“补移”文稿尤其难于写作。因为写作可以随心所欲地展开自己的思维空间,而补移文稿则要受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出错。对于编辑来说,“改对”容易“改好难”,仅仅“改对”是不够的,只有改好,才能够既帮助作者实现文稿的价值,又能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所以,改好是编辑改稿的最高理想与追求目标。
  另外,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还应把握好“度”,这个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能够接受的“度”,编辑改稿,事先应征得作者的同意,把改稿的幅度限制在作者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二是不改变文稿原意的“度”,编辑改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原稿的质量,减少原稿的错误,而不是另起炉灶,或者是釜底抽薪,替换掉作者的原稿,所以改稿必须限定在不改变文稿原意的范围之内,否则,编辑的改稿就真的是超职越权、越俎代庖了。
  总之,编辑所补移的内容必须与文稿保持一致。“补移”不是自由创作,编辑不能离开作者创作作品的意愿和目的,对文稿大肆砍削和随意加补,一切以文稿的需要为底线,这是编辑在对文稿的“补移”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
  3 “补移”的意义与价值
  从文稿的质量提高方面来说,编辑对于原稿内容的保留体现了对作者的所创造的价值的肯定,而“补移”则体现了编辑对于文稿的再创造价值,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编辑有效地“补”作者文稿之不足,“移”作者次序之混乱,使文稿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提高,是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关键之所在。“编辑的职业敏感和职业修养,往往能使文稿只著一字,尽增光彩”。[4]如果我们把作者的文稿是一位不加任何修饰的天生丽质的美人,那么编辑的增、改、删、调无疑使这位天生丽质的美人增添了亮丽光鲜的外衣,使其更加楚楚动人。其次,编辑的“补移”作为在作者基础上的再创造,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对作者劳动价值的肯定。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并非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本着对文稿负责的原则,使文稿更完美,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人们的审美、欣赏口味。正是由于编辑富有牺牲精神,甘愿为人梯,为别人的成功铺路搭桥,才会有一大批新人新作問世。然而,当每一部新作问世,人们对于作者的成就大加赞赏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为责编的辛苦唱一首赞歌。这说明,编辑的改稿是无私的,并没有“侵权”和不尊重作者的行为,其所做的一切都是本着对作者负责、对文稿负责的态度出发的。其三,编辑的“补移”虽然不独立创造作品的价值,却使作者的作品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最终得到实现。编辑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文稿之中的错处与疏漏之处,及时地予以纠正。同时也将自己的劳动价值与作者的劳动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可以说,作品的价值是由作者与编辑的劳动共同创造的。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编辑改稿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编辑理应与作者一样受到人们的尊重。
  总之,我们应当辩证地来看待编辑对于文稿的“补移”。好文章在于改,编辑审稿发现问题,通过改稿解决问题、纠正错误是编辑的职责所在。至于改多少,怎样改,应当视文稿的情况而定,不应以有谁来改而定。在文稿的质量的把关与衡定方面,编辑和作者一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杨万里,撰(宋).杨万里集笺校[M].辛更儒笺校.中华书局,2007:804.
  [2] 贾明.科技期刊应正确行使修改权[J].编辑学报,2007,19(4).
  [3] 范秋菊,略谈新闻稿件的修改[J].理论观察,2009(4).
  [4] 周国清,编辑改稿原则之我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
  [5] 胡德培,改稿是协助,不可代庖——与青年编辑谈心之四[J].编辑之友,1988(4).
  [6] 邹艳,书稿加工中的编辑主体自由问题[J].编辑之友,2000(02).
  [7] 全唐诗(第七册)[M].中华书局,1960:2510.
  [8] 李渔(清).闲情偶寄,参见李渔全集(第三卷)[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813.
  [9] 范文澜,著.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51.
其他文献
摘要:五声纵合化和声技法,打破了欧洲传统和声理论的束缚,使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钢琴音乐从草创到成熟,在几代作曲家、钢琴家的不懈努力下,使中国钢琴音乐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单一走向多元。本文通过文字与谱例结合的方式阐述五声纵合化和声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应用。  关键词:五声纵合化和声;中国钢琴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不同于欧洲大小调体系中的音阶、调式,以及作为和声有机组成部分
期刊
摘要:在艺术设计中,任何设计作品都是利用各种抽象和具象的设计元素来表达不一样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目的,理性视觉元素点、线、面具有高度的概括、抽象性。艺术设计中的几何形态与数学几何形态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与概念。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元素的几何形态的研究,仅对线条的认识与情感表达作以分析。  关键词:线;艺术设计;情感  在艺术设计中,任何设计作品都是利用各种抽象和具象的设计元素来表达不一样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目
期刊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大量新乡土民居中出现了建筑空间的单一性、类似性等问题,本论文欲提示运用传统民居空间多样性的设计方法,开展新乡土民居设计研究。  关键词:传统民居;新乡土民居;设计  我国传统民居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的沉淀,尤其在空间的营造都蕴含着当地传统文化,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与精湛技艺相融合的建筑结晶。新疆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民居更具代表之一,古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此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而传统小学音乐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新型教育模式,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音乐教育;创新  音乐教育是终身教育,运用生本教育指导小学音乐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具
期刊
摘要:本文以广州大学城景观环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从生态、形象和文化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反思,力图为未来或改建的大学城景观环境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指导,促进其向良性化发展。  关键词:大学城;景观环境设计;生态;形象;文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率,做到资源共享,一批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为依托,以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学研一体
期刊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课题 《独立学院音乐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编号:2012JGA249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独立学院,应该瞄准人才市场实际要求,多渠道并举,科学构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使大学生具有强劲的职业竞争优势,促其个人成长、成才并走向成功,进而实现其人生
期刊
摘要:声乐是一门实践艺术,以往的声乐教学存在着教学与实践脱离的弊端。许多学生自己练习歌唱的时候状态很好,可是一进入课堂或者站上舞台马上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状态、声音都没有了。如今很多学校已经逐渐认识到教学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性,如何将舞台实践与课堂教学更好的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本论文对声乐艺术实践重要性以及声乐艺术实践的开展这两方面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大家对声乐艺术实践的重视。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的学生调查发现:一是书法专业学生最常使用的传播媒介为上网。二是书法专业学生在媒介使用与需求方面存在较明显的性别差异。三是微博作为新型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书法专业学生获取书法相关信息,了解书法相关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四是关注书法网站的同学明显多于关于书法报刊的同学,网络的传播功效已超过了传统的通过纸媒获取信息的方式。五是书法专业学生访问的网站类型主要
期刊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0915)和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ST1P10)  摘要:本文根据人体工学原理,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人体办公动作对办公家具各部位的接触频率,提出了在不同办公家具设计中应用抗菌饰面板的一些建议。为在办公家具设计中科学、经济和合理的应用抗菌饰面板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抗菌;家具;设计  1前言  抗菌型饰面板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类环境功能型人造板,其制
期刊
课题项目:该论文为百色学院青年课题“桂西地区少数民族色彩象征意义比对分析”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10KQ05  摘要:第一学期设计色彩课程作为整个艺术设计本科教育的色彩启蒙阶段课程,从长远的角度看,它将会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狄德罗说:“素描赋予本质以形体,色彩赋予本质以生命”,可见,通过色彩主动构建画面的精神性是表现事物本质的直接途径。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总结该课程的教学编排,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