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城景观环境建设的反思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ying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广州大学城景观环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从生态、形象和文化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反思,力图为未来或改建的大学城景观环境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指导,促进其向良性化发展。
  关键词:大学城;景观环境设计;生态;形象;文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率,做到资源共享,一批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为依托,以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兴社区群落相继诞生。大学城的出现,不但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业的飞速发展,也大大增强了其所在地区的综合实力,而且打破了人类一直以来认为学习、工作、居住与娱乐难以共存的思想。
  然而,随着我国大学城的进一步建设,在其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该区域内过度的、盲目的人工开发所带来的一系列景观环境问题。然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现以及景观设计理论与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互融合,为人们寻找可以缓解和改善大学城景观环境问题的方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番禺区的小谷围岛上,小岛东毗长洲岛,西邻洛溪岛,北对官洲(生物)岛和琶洲岛,南与番禺新造举目相望,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小谷围及其周边地区天然界线明晰,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性,地貌类型以低丘冲积平原为主,用地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基本呈正方形,地块规整。为体现作为一个特定功能“城”的特征和其作为一个大学集中地的特点,广州大学城的空间结构层次为城——组团——校区。
  1运用生态环境敏感地原理
  在对广州大学城的调研过程中,我们现场所看到的是那些被大量人工景观所充斥的场面,广州大学城中的人工绿地还没有形成气候,看到的只是次干道上的一些道路绿化和各高校教学楼和生活区中点缀的一些零星草地和小树苗,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绿岛。作者认为,用生态环境敏感地原理来对该区域进行分类是保护该地区生态系统的一个良好尝试。在对广州大学城进行生态环境敏感地进行划分时,应该对该区域的划分有个明显的定义。
  第一类为优先引导发展地区,是指环境敏感度较低、公交可及性高的地区。该区的建设上应该有效运用原有广州城市的功能逐步扩展,发展为共享度高的地区、高科技工业区及较高密度的生活区。
  第二类为条件性发展地区。在临优先发展地区的环境中,有限度的发展低密度、高品质的教学区、科技研究开发与生活区,确保该地带的优美环境。
  第三类为环境保护地区,即水源地区、湿地景观及生态敏感地区与周围的农田。在环境保护区内除以保护为主外,还应将规划社区公园与湿地公园,谨慎地引入以享受自然气息为主的休憩活动。
  图1广州大学城生态因子敏感地分析
  通过对以上三种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划分,作者根据大学城内各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大学城内已有的干扰因素进行了以下划分:把广州大学城内环路以内的信息与体育共享区中的水源、农田及其周边地带划分为生态敏感地,在该地区应该创造串连而有特色的开放空间系统,发展亲水的生态公园;(图1)把临近快速干道、交通噪声较大的地区划分为噪声敏感地,在外环快速道路形成一条景观发展带,可提供社区型的休憩活动;把坡度较大的山坡地和丘陵地区划分为较大坡地敏感地,在周边形成亲山的防护林带和社区公园,可以成为广州大学城的背景;把区域内自然景观较好的绿地群落地带划分为绿地景观敏感地,其间应贯穿各具地方特色的林荫步道或园路,创造优美的开放空间与步行系统;把鱼塘及沿江用地划分为水因子敏感地,可以发展为亲水的湿地公园和沿江风光带。(图2)
  2调整生态斑块形状
  在广州大学城景观环境建设中,尽管在对原有资源的利用上体现了一定的生态思想,但缺少像景观环境形象建设上的有效措施。大学城整体上对水体及绿化的建设较为重视,而在物种的配置、物种的种植方式上缺少相应的规定,故十分影响大学城中生态因子功效性的发挥。而且,从生态学的角度,块状斑块的建设模式使大学城中的绿地分布较为平均,并不是十分符合自然规律的斑块布局方式。建议在以后的建设中,对斑块的形状进行相应的调整,多采用多边形斑块和楔形斑块,以增加斑块的宜接近性以及斑块的形象特色性。同时,应注重对当地植被的研究,合理搭配和选择物种,丰富物种多样性。
  3加强各高校的个性形象
  广州大学城在“组团生长”理念的指引下,使得区域中的整体景观形象得到有力的控制,序列化的大学城形象给人已十分深刻的印象,但建设中也反映出一定的弊端。如各组团由于过分的遵循方格形模网,而使内部空间分配过于平均化,内部空间的可识别性不是很强,景观特色受到一定的弱化。同时,中心区中的水体和周围的建筑空间缺乏良好的渗透和呼应,轴线空间的聚合力不强。因此,我们应利用“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尺度理论和C.莫丁关于宏观街区建设的绿色尺度理论进行景观形象设计,通过灵活运用的方式和局部的变化为我们带来秩序化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空间特色。
  4融合多元文化
  广州大学城的规划目标是面向世界,有机融合世界多元文化与岭南本土文化,塑造具有国际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的高教环境。因此在广州大学城文化建设中,我们除了要考虑保留岭南本土文化外,还应当有机融合世界多元文化,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积极应对知识多元化时代的挑战,创造崭新的社区模式。
  5总结
  大学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城自身的独特性为其景观环境设计指明了方向,而融入了园林美学、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的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理论的建立更为该研究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大学城作为一种融学习、工作、娱乐、生活于一体的人类新型聚居地,其景观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优质的自然环境、协调的人工环境、温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怡.以生态、育人为导向的大学城绿化景观规划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0(10).
  [2] 彭玥.大学城商业区业态规划与景观设计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 凯文·林奇(美).城市意象[M].方益平,译.华夏出版社,2001.
  [4] 朱凯.大学城环境景观设计的文化对策[J].山东林业科技,2007(3).
  [5] 孙一民.基于景观视野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研究[J].城市规划,2006.
  作者简介:朱凯(1980—),女,湖南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景观规划与设计。
其他文献
课题项目:2012年度校研究生科研课题立项:2012YYB042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周围的城市环境也顷刻改变,一些带有城市生活印记、寄托着人们无限遐思的建筑和街道也一去不复返。人们在喧闹浮华的城市中感到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安,希望追寻自己根的意识渐渐凸显出来,“怀旧”之风随之兴起。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现代性;怀旧  1历史文化街区怀旧之风的兴
期刊
摘要:“留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技法,它指的是国画中对空白部分的留取。传统的中国画中利用“留白”的手法来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意境,是美学艺术的精髓。如今,随着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现代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融入了“留白”的艺术手法。现代设计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了作品的意境和品位。  关键词:中国画;留白;现代设计;意境  “留白”作为一种传统绘画技法,讲究着墨疏淡,以留取空白营造空灵
期刊
摘要:法国艺术家让·迪比费将儿童看作是现代文明中人类文化的原生态遗存,将儿童艺术称之为“原生态艺术”。同原始人,同现代文明中遗存的土著文化一样,儿童绘画原发性和原创力是先天的,没有人工痕迹,没有功利观念和利益目的,充满了主观想象,纯粹是一种精神欲望的满足,更多的是生命的真实体验和情感的直接流露。该文从美术的本质、游戏本质、儿童绘画的游戏性特征及成因等几个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儿童绘画;儿童游戏;
期刊
摘要:南京和杭州都依山傍湖,紧邻大江,自古以来都是江南繁华之地,同为全国六大古都,两座城市既有相同点,又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历史文化差异较大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选取南京的玄武湖和杭州的西湖为例对南京杭州两地的植物造景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植物造景;相同点;不同点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
期刊
摘要:美的形式总是依附于某种美的事物,不能单独存在,通过对昌都步行街和中国年画在构成、色彩上的对比分析,得出:“形式美”是从各类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规律,无论是立体的建筑设计、平面的年画设计还是其他美的领域,都能适用,且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  关键词: 民间;构成;色彩;均衡;对比  美的形式总是依附于某种美的事物,不能脱离载体而存在。不同种类的美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形式的美。例如文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以柳州龙城地下商业街视觉导向识别系统的个性化出发,从色彩、图形、文字、新媒体导向技术和广告性导向设计结合新的设计理念,塑造出具有柳州独特的文化特色的视觉导向识别系统,并且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环境中视觉导向识别系统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对当地文化特征的反映具体分析地下商业街视觉导向识别系统的特殊性,使龙城地下商业街视觉导向识别系统既起到功能性的作用,又具有艺术性、审美性和视觉性。  关键词:城市
期刊
摘要:五声纵合化和声技法,打破了欧洲传统和声理论的束缚,使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钢琴音乐从草创到成熟,在几代作曲家、钢琴家的不懈努力下,使中国钢琴音乐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单一走向多元。本文通过文字与谱例结合的方式阐述五声纵合化和声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应用。  关键词:五声纵合化和声;中国钢琴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不同于欧洲大小调体系中的音阶、调式,以及作为和声有机组成部分
期刊
摘要:在艺术设计中,任何设计作品都是利用各种抽象和具象的设计元素来表达不一样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目的,理性视觉元素点、线、面具有高度的概括、抽象性。艺术设计中的几何形态与数学几何形态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与概念。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元素的几何形态的研究,仅对线条的认识与情感表达作以分析。  关键词:线;艺术设计;情感  在艺术设计中,任何设计作品都是利用各种抽象和具象的设计元素来表达不一样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目
期刊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大量新乡土民居中出现了建筑空间的单一性、类似性等问题,本论文欲提示运用传统民居空间多样性的设计方法,开展新乡土民居设计研究。  关键词:传统民居;新乡土民居;设计  我国传统民居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的沉淀,尤其在空间的营造都蕴含着当地传统文化,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与精湛技艺相融合的建筑结晶。新疆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民居更具代表之一,古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此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而传统小学音乐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新型教育模式,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音乐教育;创新  音乐教育是终身教育,运用生本教育指导小学音乐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