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广州大学城景观环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从生态、形象和文化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反思,力图为未来或改建的大学城景观环境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指导,促进其向良性化发展。
关键词:大学城;景观环境设计;生态;形象;文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率,做到资源共享,一批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为依托,以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兴社区群落相继诞生。大学城的出现,不但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业的飞速发展,也大大增强了其所在地区的综合实力,而且打破了人类一直以来认为学习、工作、居住与娱乐难以共存的思想。
然而,随着我国大学城的进一步建设,在其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该区域内过度的、盲目的人工开发所带来的一系列景观环境问题。然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现以及景观设计理论与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互融合,为人们寻找可以缓解和改善大学城景观环境问题的方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番禺区的小谷围岛上,小岛东毗长洲岛,西邻洛溪岛,北对官洲(生物)岛和琶洲岛,南与番禺新造举目相望,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小谷围及其周边地区天然界线明晰,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性,地貌类型以低丘冲积平原为主,用地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基本呈正方形,地块规整。为体现作为一个特定功能“城”的特征和其作为一个大学集中地的特点,广州大学城的空间结构层次为城——组团——校区。
1运用生态环境敏感地原理
在对广州大学城的调研过程中,我们现场所看到的是那些被大量人工景观所充斥的场面,广州大学城中的人工绿地还没有形成气候,看到的只是次干道上的一些道路绿化和各高校教学楼和生活区中点缀的一些零星草地和小树苗,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绿岛。作者认为,用生态环境敏感地原理来对该区域进行分类是保护该地区生态系统的一个良好尝试。在对广州大学城进行生态环境敏感地进行划分时,应该对该区域的划分有个明显的定义。
第一类为优先引导发展地区,是指环境敏感度较低、公交可及性高的地区。该区的建设上应该有效运用原有广州城市的功能逐步扩展,发展为共享度高的地区、高科技工业区及较高密度的生活区。
第二类为条件性发展地区。在临优先发展地区的环境中,有限度的发展低密度、高品质的教学区、科技研究开发与生活区,确保该地带的优美环境。
第三类为环境保护地区,即水源地区、湿地景观及生态敏感地区与周围的农田。在环境保护区内除以保护为主外,还应将规划社区公园与湿地公园,谨慎地引入以享受自然气息为主的休憩活动。
图1广州大学城生态因子敏感地分析
通过对以上三种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划分,作者根据大学城内各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大学城内已有的干扰因素进行了以下划分:把广州大学城内环路以内的信息与体育共享区中的水源、农田及其周边地带划分为生态敏感地,在该地区应该创造串连而有特色的开放空间系统,发展亲水的生态公园;(图1)把临近快速干道、交通噪声较大的地区划分为噪声敏感地,在外环快速道路形成一条景观发展带,可提供社区型的休憩活动;把坡度较大的山坡地和丘陵地区划分为较大坡地敏感地,在周边形成亲山的防护林带和社区公园,可以成为广州大学城的背景;把区域内自然景观较好的绿地群落地带划分为绿地景观敏感地,其间应贯穿各具地方特色的林荫步道或园路,创造优美的开放空间与步行系统;把鱼塘及沿江用地划分为水因子敏感地,可以发展为亲水的湿地公园和沿江风光带。(图2)
2调整生态斑块形状
在广州大学城景观环境建设中,尽管在对原有资源的利用上体现了一定的生态思想,但缺少像景观环境形象建设上的有效措施。大学城整体上对水体及绿化的建设较为重视,而在物种的配置、物种的种植方式上缺少相应的规定,故十分影响大学城中生态因子功效性的发挥。而且,从生态学的角度,块状斑块的建设模式使大学城中的绿地分布较为平均,并不是十分符合自然规律的斑块布局方式。建议在以后的建设中,对斑块的形状进行相应的调整,多采用多边形斑块和楔形斑块,以增加斑块的宜接近性以及斑块的形象特色性。同时,应注重对当地植被的研究,合理搭配和选择物种,丰富物种多样性。
3加强各高校的个性形象
广州大学城在“组团生长”理念的指引下,使得区域中的整体景观形象得到有力的控制,序列化的大学城形象给人已十分深刻的印象,但建设中也反映出一定的弊端。如各组团由于过分的遵循方格形模网,而使内部空间分配过于平均化,内部空间的可识别性不是很强,景观特色受到一定的弱化。同时,中心区中的水体和周围的建筑空间缺乏良好的渗透和呼应,轴线空间的聚合力不强。因此,我们应利用“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尺度理论和C.莫丁关于宏观街区建设的绿色尺度理论进行景观形象设计,通过灵活运用的方式和局部的变化为我们带来秩序化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空间特色。
4融合多元文化
广州大学城的规划目标是面向世界,有机融合世界多元文化与岭南本土文化,塑造具有国际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的高教环境。因此在广州大学城文化建设中,我们除了要考虑保留岭南本土文化外,还应当有机融合世界多元文化,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积极应对知识多元化时代的挑战,创造崭新的社区模式。
5总结
大学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城自身的独特性为其景观环境设计指明了方向,而融入了园林美学、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的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理论的建立更为该研究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大学城作为一种融学习、工作、娱乐、生活于一体的人类新型聚居地,其景观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优质的自然环境、协调的人工环境、温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怡.以生态、育人为导向的大学城绿化景观规划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0(10).
[2] 彭玥.大学城商业区业态规划与景观设计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 凯文·林奇(美).城市意象[M].方益平,译.华夏出版社,2001.
[4] 朱凯.大学城环境景观设计的文化对策[J].山东林业科技,2007(3).
[5] 孙一民.基于景观视野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研究[J].城市规划,2006.
作者简介:朱凯(1980—),女,湖南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景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大学城;景观环境设计;生态;形象;文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率,做到资源共享,一批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为依托,以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兴社区群落相继诞生。大学城的出现,不但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业的飞速发展,也大大增强了其所在地区的综合实力,而且打破了人类一直以来认为学习、工作、居住与娱乐难以共存的思想。
然而,随着我国大学城的进一步建设,在其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该区域内过度的、盲目的人工开发所带来的一系列景观环境问题。然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现以及景观设计理论与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互融合,为人们寻找可以缓解和改善大学城景观环境问题的方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番禺区的小谷围岛上,小岛东毗长洲岛,西邻洛溪岛,北对官洲(生物)岛和琶洲岛,南与番禺新造举目相望,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小谷围及其周边地区天然界线明晰,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性,地貌类型以低丘冲积平原为主,用地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基本呈正方形,地块规整。为体现作为一个特定功能“城”的特征和其作为一个大学集中地的特点,广州大学城的空间结构层次为城——组团——校区。
1运用生态环境敏感地原理
在对广州大学城的调研过程中,我们现场所看到的是那些被大量人工景观所充斥的场面,广州大学城中的人工绿地还没有形成气候,看到的只是次干道上的一些道路绿化和各高校教学楼和生活区中点缀的一些零星草地和小树苗,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绿岛。作者认为,用生态环境敏感地原理来对该区域进行分类是保护该地区生态系统的一个良好尝试。在对广州大学城进行生态环境敏感地进行划分时,应该对该区域的划分有个明显的定义。
第一类为优先引导发展地区,是指环境敏感度较低、公交可及性高的地区。该区的建设上应该有效运用原有广州城市的功能逐步扩展,发展为共享度高的地区、高科技工业区及较高密度的生活区。
第二类为条件性发展地区。在临优先发展地区的环境中,有限度的发展低密度、高品质的教学区、科技研究开发与生活区,确保该地带的优美环境。
第三类为环境保护地区,即水源地区、湿地景观及生态敏感地区与周围的农田。在环境保护区内除以保护为主外,还应将规划社区公园与湿地公园,谨慎地引入以享受自然气息为主的休憩活动。
图1广州大学城生态因子敏感地分析
通过对以上三种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划分,作者根据大学城内各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大学城内已有的干扰因素进行了以下划分:把广州大学城内环路以内的信息与体育共享区中的水源、农田及其周边地带划分为生态敏感地,在该地区应该创造串连而有特色的开放空间系统,发展亲水的生态公园;(图1)把临近快速干道、交通噪声较大的地区划分为噪声敏感地,在外环快速道路形成一条景观发展带,可提供社区型的休憩活动;把坡度较大的山坡地和丘陵地区划分为较大坡地敏感地,在周边形成亲山的防护林带和社区公园,可以成为广州大学城的背景;把区域内自然景观较好的绿地群落地带划分为绿地景观敏感地,其间应贯穿各具地方特色的林荫步道或园路,创造优美的开放空间与步行系统;把鱼塘及沿江用地划分为水因子敏感地,可以发展为亲水的湿地公园和沿江风光带。(图2)
2调整生态斑块形状
在广州大学城景观环境建设中,尽管在对原有资源的利用上体现了一定的生态思想,但缺少像景观环境形象建设上的有效措施。大学城整体上对水体及绿化的建设较为重视,而在物种的配置、物种的种植方式上缺少相应的规定,故十分影响大学城中生态因子功效性的发挥。而且,从生态学的角度,块状斑块的建设模式使大学城中的绿地分布较为平均,并不是十分符合自然规律的斑块布局方式。建议在以后的建设中,对斑块的形状进行相应的调整,多采用多边形斑块和楔形斑块,以增加斑块的宜接近性以及斑块的形象特色性。同时,应注重对当地植被的研究,合理搭配和选择物种,丰富物种多样性。
3加强各高校的个性形象
广州大学城在“组团生长”理念的指引下,使得区域中的整体景观形象得到有力的控制,序列化的大学城形象给人已十分深刻的印象,但建设中也反映出一定的弊端。如各组团由于过分的遵循方格形模网,而使内部空间分配过于平均化,内部空间的可识别性不是很强,景观特色受到一定的弱化。同时,中心区中的水体和周围的建筑空间缺乏良好的渗透和呼应,轴线空间的聚合力不强。因此,我们应利用“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尺度理论和C.莫丁关于宏观街区建设的绿色尺度理论进行景观形象设计,通过灵活运用的方式和局部的变化为我们带来秩序化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空间特色。
4融合多元文化
广州大学城的规划目标是面向世界,有机融合世界多元文化与岭南本土文化,塑造具有国际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的高教环境。因此在广州大学城文化建设中,我们除了要考虑保留岭南本土文化外,还应当有机融合世界多元文化,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积极应对知识多元化时代的挑战,创造崭新的社区模式。
5总结
大学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城自身的独特性为其景观环境设计指明了方向,而融入了园林美学、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的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理论的建立更为该研究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大学城作为一种融学习、工作、娱乐、生活于一体的人类新型聚居地,其景观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优质的自然环境、协调的人工环境、温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怡.以生态、育人为导向的大学城绿化景观规划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0(10).
[2] 彭玥.大学城商业区业态规划与景观设计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 凯文·林奇(美).城市意象[M].方益平,译.华夏出版社,2001.
[4] 朱凯.大学城环境景观设计的文化对策[J].山东林业科技,2007(3).
[5] 孙一民.基于景观视野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研究[J].城市规划,2006.
作者简介:朱凯(1980—),女,湖南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景观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