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为幼儿天赋?
蒙特梭利指出:“幼儿的天赋本能,不仅对其身体成长和营养吸收起作用,而且对其各种心理活动的成熟也起作用。”那么幼儿的天赋到底是什么呢?所谓天赋,就是指上天赋予的才能,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身就存在的一种内在潜能。天赋与生俱来,谁也无法选择也无法创造。上帝是很公平的,每个儿童都被赐予了天赋。有研究证明,天赋主要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幼儿在生理胚胎时期所受的影响。因此,每个儿童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潜能,即天赋的高低有所不同。儿童的天赋潜能是蒙特梭利儿童观思想的核心内容。蒙特梭利对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生命力”即我们所谈论的天赋充满了由衷的欣赏和敬佩,并经过其毕生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终于写下了令世人称赞的《儿童的秘密》和《发现儿童》两部巨著。她认为,“内在生命力”是儿童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并最终形成独特个性的基本动力,正是这种“内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发展使得儿童出现各种心理现象并构成了复杂的心理现象系统。蒙特梭利指出,虽然人生来不具备其它动物所具备的固有能力和行为方式,但人有能使自己适应环境并获得自身发展的“内在生命力”,从而使得幼儿的心理现象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从零乱到系统。
1.吸收性心智天赋
吸收性心智是儿童独有的一种特殊天赋,具有无意识的记忆力、吸收环境并加以适应的能力。这些能力大概在儿童6岁左右的时候消失,并且一去不复返。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通过吸收性心智这种原动力可以吸收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因素、民族文化历史等,从而把自己塑造成具有能适应当地环境的体质和心理的独特个体。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儿童正是依靠这种吸收性心智天赋,使其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可以获得当地环境的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成为自己心理发展的一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个性。当然,儿童的吸收性心智是具有选择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儿童只选择模仿人的语言,而不去模仿其他生物发出的声音的原因。
2.敏感期天赋
敏感期最初是由荷兰科学家德佛里斯在观察动物的生活中发现的,后被蒙特梭利引入到儿童个性的发展领域并运用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敏感期是指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对环境中特定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儿童借助敏锐的感知能力获得一种明确的特性。但是,这种特性一旦获得后,相关的敏感力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敏感力的出现,即敏感期是相继出现的。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敏感期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儿童就是通过经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而得到不断成长。这些敏感期包括:秩序敏感期(出生后几个月至2岁)、细节敏感期(1.5~2岁)、手的敏感期(1~3岁)、语言敏感期(出生后8个星期左右至6岁)、感觉敏感期(出生后至6岁)、运动敏感期(出生后至4岁)、社交敏感期(3~6岁)。
3.工作本能天赋
工作本能是人独有的另一种天赋。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工作本能会自然的涌现出来。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正是通过工作构造自己,没有人可以代替儿童的工作,儿童必须要自己亲自“工作”才有可能使其达到心理的正常化发展,即工作使人完善。其实,每个儿童都有展现自己的愿望,而达成这一愿望的过程就是工作。工作本能是构成“内在生命力”的一部分,是上帝赐予儿童的伟大力量。通过工作,儿童能够真正的接触周围的环境,并吸取环境中的精神营养,使儿童身心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儿童出现心理畸变。
蒙特梭利经过对儿童工作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还发现了儿童的工作要遵循一些自然规律:专注、独立、自由、秩序、重复性等。
4.爱之天赋
爱不是冲动,而是结果。爱是每一个儿童的天赋本能,爱本身就是一种动力,是生命的创造力量,并在创造的过程中产生了爱。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对其周围环境的那种不可抵抗的冲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环境的爱。这种情感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爱的感觉,而是一种对能理解和吸收的智慧的爱。诗人但丁把它描述成为“爱的智慧”。
蒙特梭利指出,爱能使儿童以一种极其敏锐和热情的方式去观察和吸收他周围环境中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被成人所忽略。成人根本不了解儿童的这种爱,更谈不上会把它当作一种精神能量,并伴随着创造力的动力。
因此,蒙特梭利曾动情的说过:“儿童是爱的源泉。”
二、如何发挥幼儿的天赋?
发现并了解孩子的天赋仅仅是迈出了幼儿教育的第一步,对于父母和教师来说,下一步的成败将决定着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是碌碌无为还是有所作为。这一步便是正确的养育方式,即充分发挥幼儿的天赋,保障幼儿的心理正常、健康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养育方式呢?如何养育才能避免幼儿的“内在生命力”不被淹没呢?
1.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蒙特梭利所强调的儿童的“内在生命力”——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工作本能和爱之本能的分化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即有准备的环境。因为儿童的“心理世界”和成人的“心理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儿童的世界里,儿童是主人;在成人的世界里,成人是主人,他们都是国王,但他们又是各自王国的统治者。因此,二者基本上是不相干的,那么如何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呢?蒙特梭利认为,成人应在他们与儿童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有准备的环境。这个环境是依据儿童的“内在生命力”来准备的,在这个环境里,儿童可以自由工作和活动,充分展现他的“内在生命力”,按照自身的需要和发展的节奏独立成长,慢慢适应成人的环境。这个“有准备的环境”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由具体的要素构成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组成的。物质环境包括教具和教室里的设备,这些东西必须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心理环境主要是指成人为儿童构造的一种活动气氛。而构成有准备的环境的具体要素包含:环境材料、秩序、自由、真实与自然、简洁与朝气。成人不但要创设适宜儿童需求和成长的环境,同时还要管理它、维护它,随着儿童的发展状况定期的对环境做出一些变更。
2.成人的指导作用。
首先,成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指导者,要有明察秋毫、反应敏锐、沉着冷静和有教育艺术才能等本领。积极引导儿童选择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操作材料,直至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自由选择适当的材料;给不会操作教具的儿童做示范,给不理解教具的儿童做简单、明了、客观的解释;在儿童独立自由的工作或活动时,成人则在旁静静的观察、守候,以便于儿童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启发,但要注意不能代替儿童工作或活动;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随时调整“有准备的环境”及指导的速度;制止出现的不良行为。
蒙特梭利认为,在指导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成人作为一名合格的指导者,其自身素质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可以说,在儿童的世界,成人是学生更是儿童成长的帮助者。
蒙特梭利指出:“幼儿的天赋本能,不仅对其身体成长和营养吸收起作用,而且对其各种心理活动的成熟也起作用。”那么幼儿的天赋到底是什么呢?所谓天赋,就是指上天赋予的才能,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身就存在的一种内在潜能。天赋与生俱来,谁也无法选择也无法创造。上帝是很公平的,每个儿童都被赐予了天赋。有研究证明,天赋主要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幼儿在生理胚胎时期所受的影响。因此,每个儿童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潜能,即天赋的高低有所不同。儿童的天赋潜能是蒙特梭利儿童观思想的核心内容。蒙特梭利对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生命力”即我们所谈论的天赋充满了由衷的欣赏和敬佩,并经过其毕生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终于写下了令世人称赞的《儿童的秘密》和《发现儿童》两部巨著。她认为,“内在生命力”是儿童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并最终形成独特个性的基本动力,正是这种“内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发展使得儿童出现各种心理现象并构成了复杂的心理现象系统。蒙特梭利指出,虽然人生来不具备其它动物所具备的固有能力和行为方式,但人有能使自己适应环境并获得自身发展的“内在生命力”,从而使得幼儿的心理现象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从零乱到系统。
1.吸收性心智天赋
吸收性心智是儿童独有的一种特殊天赋,具有无意识的记忆力、吸收环境并加以适应的能力。这些能力大概在儿童6岁左右的时候消失,并且一去不复返。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通过吸收性心智这种原动力可以吸收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因素、民族文化历史等,从而把自己塑造成具有能适应当地环境的体质和心理的独特个体。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儿童正是依靠这种吸收性心智天赋,使其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可以获得当地环境的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成为自己心理发展的一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个性。当然,儿童的吸收性心智是具有选择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儿童只选择模仿人的语言,而不去模仿其他生物发出的声音的原因。
2.敏感期天赋
敏感期最初是由荷兰科学家德佛里斯在观察动物的生活中发现的,后被蒙特梭利引入到儿童个性的发展领域并运用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敏感期是指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对环境中特定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儿童借助敏锐的感知能力获得一种明确的特性。但是,这种特性一旦获得后,相关的敏感力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敏感力的出现,即敏感期是相继出现的。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敏感期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儿童就是通过经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而得到不断成长。这些敏感期包括:秩序敏感期(出生后几个月至2岁)、细节敏感期(1.5~2岁)、手的敏感期(1~3岁)、语言敏感期(出生后8个星期左右至6岁)、感觉敏感期(出生后至6岁)、运动敏感期(出生后至4岁)、社交敏感期(3~6岁)。
3.工作本能天赋
工作本能是人独有的另一种天赋。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工作本能会自然的涌现出来。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正是通过工作构造自己,没有人可以代替儿童的工作,儿童必须要自己亲自“工作”才有可能使其达到心理的正常化发展,即工作使人完善。其实,每个儿童都有展现自己的愿望,而达成这一愿望的过程就是工作。工作本能是构成“内在生命力”的一部分,是上帝赐予儿童的伟大力量。通过工作,儿童能够真正的接触周围的环境,并吸取环境中的精神营养,使儿童身心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儿童出现心理畸变。
蒙特梭利经过对儿童工作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还发现了儿童的工作要遵循一些自然规律:专注、独立、自由、秩序、重复性等。
4.爱之天赋
爱不是冲动,而是结果。爱是每一个儿童的天赋本能,爱本身就是一种动力,是生命的创造力量,并在创造的过程中产生了爱。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对其周围环境的那种不可抵抗的冲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环境的爱。这种情感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爱的感觉,而是一种对能理解和吸收的智慧的爱。诗人但丁把它描述成为“爱的智慧”。
蒙特梭利指出,爱能使儿童以一种极其敏锐和热情的方式去观察和吸收他周围环境中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被成人所忽略。成人根本不了解儿童的这种爱,更谈不上会把它当作一种精神能量,并伴随着创造力的动力。
因此,蒙特梭利曾动情的说过:“儿童是爱的源泉。”
二、如何发挥幼儿的天赋?
发现并了解孩子的天赋仅仅是迈出了幼儿教育的第一步,对于父母和教师来说,下一步的成败将决定着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是碌碌无为还是有所作为。这一步便是正确的养育方式,即充分发挥幼儿的天赋,保障幼儿的心理正常、健康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养育方式呢?如何养育才能避免幼儿的“内在生命力”不被淹没呢?
1.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蒙特梭利所强调的儿童的“内在生命力”——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工作本能和爱之本能的分化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即有准备的环境。因为儿童的“心理世界”和成人的“心理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儿童的世界里,儿童是主人;在成人的世界里,成人是主人,他们都是国王,但他们又是各自王国的统治者。因此,二者基本上是不相干的,那么如何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呢?蒙特梭利认为,成人应在他们与儿童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有准备的环境。这个环境是依据儿童的“内在生命力”来准备的,在这个环境里,儿童可以自由工作和活动,充分展现他的“内在生命力”,按照自身的需要和发展的节奏独立成长,慢慢适应成人的环境。这个“有准备的环境”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由具体的要素构成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组成的。物质环境包括教具和教室里的设备,这些东西必须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心理环境主要是指成人为儿童构造的一种活动气氛。而构成有准备的环境的具体要素包含:环境材料、秩序、自由、真实与自然、简洁与朝气。成人不但要创设适宜儿童需求和成长的环境,同时还要管理它、维护它,随着儿童的发展状况定期的对环境做出一些变更。
2.成人的指导作用。
首先,成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指导者,要有明察秋毫、反应敏锐、沉着冷静和有教育艺术才能等本领。积极引导儿童选择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操作材料,直至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自由选择适当的材料;给不会操作教具的儿童做示范,给不理解教具的儿童做简单、明了、客观的解释;在儿童独立自由的工作或活动时,成人则在旁静静的观察、守候,以便于儿童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启发,但要注意不能代替儿童工作或活动;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随时调整“有准备的环境”及指导的速度;制止出现的不良行为。
蒙特梭利认为,在指导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成人作为一名合格的指导者,其自身素质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可以说,在儿童的世界,成人是学生更是儿童成长的帮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