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亚迪(002594.SZ)试图再创奇迹的S6,自去年5月上市,短短数月便冲破万辆大关。S6能否续写F3的辉煌,一时间蒙上阴影。
不过今年以来,该款车型却经历跳水行情,2012年4月销量甚至降至不足5800辆。
“上市时一降到底的定价策略,使得S6降价空间不足,在优质竞品的冲击下,销量下滑在所难免。更何况毛利率低至15%,不赚钱的买卖怎么做?”某业内人士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说。
销量腰斩
比亚迪产品体系中,S6作为首款SUV产品冲击中高端市场。比亚迪特意将其放在了A1网销售,与奠定比亚迪地位的F3合并网络,足见其对此款产品的重视。
S6凭借全尺寸、大车身以及独一无二的性价比优势,连续多月蝉联自主品牌SUV单车销量冠军,2011年12月销量更是高达1.5万辆,直逼外资常青树本田CR-V位居行业第二。
不过4月S6销量仅5800辆着实让业界大跌眼镜。
据中汽协统计,4月中国SUV销量环比有所下滑,但降幅仅为11%,至15.7万辆。其中,长城汽车(601633.SH)哈弗系列降幅仅为8%(约8000辆),而比亚迪销量较3月几近腰斩。
S6定价在9万至13万之间,此前月均销量达到1万辆,如果按照单车均价10万元计算,每个月将为比亚迪贡献10亿元的现金流入,年营收将达到120亿元。而按照比亚迪2011年年报所述,去年汽车业务营业收入为239亿元,如果S6月均销量能够维持1万辆,其贡献的收入将达到比亚迪汽车业务的半数。
一旦S6销量持续腰斩,比亚迪汽车业务收入将大幅下滑。记者走访比亚迪4S店时了解到,去年底S6经过了一波销售高峰,不过近两个月来,销售状况的确已经大不如前。
比亚迪向来以低价占领市场,S6上市之初,时任比亚迪销售副总裁的夏治冰承诺,“两年内绝不降价。”这一做法刺激S6迅速跻身SUV销量前列。但缺乏降价空间使其只能坐视竞争对手蚕食市场份额。
作为同价位竞争车型,长城汽车都市型SUV哈弗H6于2011年8月上市,该款今年上半年月销量维持在8000辆左右。
吉利汽车GX7于今年4月上市, 当月即揽获2307辆的成绩。H6和GX7的出现将大量掠夺S6的市场。
某汽车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对于比亚迪来说,不降价将堵死出路,降价则意味着无法盈利,渐成骑虎难下之势。
毛利率低 增收不增利
比亚迪解释称,2012年4月销量下滑仅仅是季度统计现象所致,未来将会恢复。但即使我们相信事实确实如此,S6过低的毛利率也难以为公司带来真正的利润。
按照比亚迪财务总监吴经胜的表述,S6月销8000辆可实现10%的毛利率,月销1.2万辆才能达到15%的毛利率。“S6的销量打开,可以恢复市场对公司的信心,比利润率更加重要。”
这意味着,比亚迪S6的毛利率大大低于竞争对手,即使有销量也不赚钱。
按照长城汽车一季报业绩交流会的情况,去年上市的H6虽然前期摊销成本较大,但目前毛利率亦达到25%。如此之高的毛利率,难怪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股东大会上直言,S6叫好叫座,但是15%的毛利率令其并不看好。
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S6盈利能力不足的迹象。
2011年比亚迪汽车销量为43.7万辆,同比减少13%,但销量下滑同时营收却增长6%至239亿元。主要原因便在于S6的开拓,销售结构上移,S6去年累计销量达到6万辆,占比14%。
但S6的到来并未提升毛利率,在S6热销的2011年,比亚迪毛利率反而下降2.06个百分点,低至21.68%。使得比亚迪2011年增收不增利,2011年营业利润下滑五成,全年仅为14亿元。
按照王传福的设想,比亚迪目前进入了调整期第二年。但S6即使能突围成功,要想救主也并不容易。
不过今年以来,该款车型却经历跳水行情,2012年4月销量甚至降至不足5800辆。
“上市时一降到底的定价策略,使得S6降价空间不足,在优质竞品的冲击下,销量下滑在所难免。更何况毛利率低至15%,不赚钱的买卖怎么做?”某业内人士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说。
销量腰斩
比亚迪产品体系中,S6作为首款SUV产品冲击中高端市场。比亚迪特意将其放在了A1网销售,与奠定比亚迪地位的F3合并网络,足见其对此款产品的重视。
S6凭借全尺寸、大车身以及独一无二的性价比优势,连续多月蝉联自主品牌SUV单车销量冠军,2011年12月销量更是高达1.5万辆,直逼外资常青树本田CR-V位居行业第二。
不过4月S6销量仅5800辆着实让业界大跌眼镜。
据中汽协统计,4月中国SUV销量环比有所下滑,但降幅仅为11%,至15.7万辆。其中,长城汽车(601633.SH)哈弗系列降幅仅为8%(约8000辆),而比亚迪销量较3月几近腰斩。
S6定价在9万至13万之间,此前月均销量达到1万辆,如果按照单车均价10万元计算,每个月将为比亚迪贡献10亿元的现金流入,年营收将达到120亿元。而按照比亚迪2011年年报所述,去年汽车业务营业收入为239亿元,如果S6月均销量能够维持1万辆,其贡献的收入将达到比亚迪汽车业务的半数。
一旦S6销量持续腰斩,比亚迪汽车业务收入将大幅下滑。记者走访比亚迪4S店时了解到,去年底S6经过了一波销售高峰,不过近两个月来,销售状况的确已经大不如前。
比亚迪向来以低价占领市场,S6上市之初,时任比亚迪销售副总裁的夏治冰承诺,“两年内绝不降价。”这一做法刺激S6迅速跻身SUV销量前列。但缺乏降价空间使其只能坐视竞争对手蚕食市场份额。
作为同价位竞争车型,长城汽车都市型SUV哈弗H6于2011年8月上市,该款今年上半年月销量维持在8000辆左右。
吉利汽车GX7于今年4月上市, 当月即揽获2307辆的成绩。H6和GX7的出现将大量掠夺S6的市场。
某汽车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对于比亚迪来说,不降价将堵死出路,降价则意味着无法盈利,渐成骑虎难下之势。
毛利率低 增收不增利
比亚迪解释称,2012年4月销量下滑仅仅是季度统计现象所致,未来将会恢复。但即使我们相信事实确实如此,S6过低的毛利率也难以为公司带来真正的利润。
按照比亚迪财务总监吴经胜的表述,S6月销8000辆可实现10%的毛利率,月销1.2万辆才能达到15%的毛利率。“S6的销量打开,可以恢复市场对公司的信心,比利润率更加重要。”
这意味着,比亚迪S6的毛利率大大低于竞争对手,即使有销量也不赚钱。
按照长城汽车一季报业绩交流会的情况,去年上市的H6虽然前期摊销成本较大,但目前毛利率亦达到25%。如此之高的毛利率,难怪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股东大会上直言,S6叫好叫座,但是15%的毛利率令其并不看好。
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S6盈利能力不足的迹象。
2011年比亚迪汽车销量为43.7万辆,同比减少13%,但销量下滑同时营收却增长6%至239亿元。主要原因便在于S6的开拓,销售结构上移,S6去年累计销量达到6万辆,占比14%。
但S6的到来并未提升毛利率,在S6热销的2011年,比亚迪毛利率反而下降2.06个百分点,低至21.68%。使得比亚迪2011年增收不增利,2011年营业利润下滑五成,全年仅为14亿元。
按照王传福的设想,比亚迪目前进入了调整期第二年。但S6即使能突围成功,要想救主也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