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植课程是幼儿教育阶段中的重要课程,能够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也开始注重种植课程,积极创建有效的活动形式,让幼儿从种植中获取养分,实现全面发展。在实际进行种植课程的设计中,教师应当如何优化活动形式,实现让“自然”渗透教育,提高幼儿种植课程的教育效果呢?
结合主题,创建种植课程
每一节课都会有其教育的目的,这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原因和方向。在开展幼儿种植课程的活动设计中,教师也应当结合教育主题,设计合理的种植课程,让幼儿在种植过程中,加深对基础内容的认知效果,基于实践,深化对理论内容的认知。同时,围绕同一主题设计种植课程,也能够提高幼儿教育活动的方向性,让教师在针对性的活动指导中,促进幼儿发展。
例如,在开展“快乐农家”的活動时,为了提升幼儿观察南瓜的效果,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主题,创建不同形式的活动。在活动的开始,教师先使用现代媒体技术,向幼儿呈现南瓜在田地中生长的情境,让幼儿可以认识到南瓜的由来以及生长的环境等。随后,教师向幼儿分发南瓜的实物,引导幼儿对南瓜进行观察,并分组讨论南瓜的特点等,使幼儿基于实物对南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接着,教师引导幼儿围绕南瓜的外形和特点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自主创建南瓜鼓、南瓜灯等,在发展幼儿实践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南瓜外形和特点的认识。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南瓜种子的播种,让幼儿在自主种植的过程中回顾南瓜的外形,对自己种植出的南瓜抱有期待,从而增强幼儿参与种植课程的主动性。显而易见,在开展幼儿种植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创建多样化的活动,能够有效落实种植课程的目的和教育价值,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种植课程相关知识的认知,发展综合素养。
结合游戏,拓展种植课程
兴趣是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动力,而爱玩游戏则是幼儿的天性。在开展幼儿种植课程的集体活动中,教师设定游戏的形式,能够增强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积极性,实现种植课程结构的调整,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种植的技能。在设定游戏活动时,教师也应当注重游戏活动的教育性和娱乐性,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体会种植活动的趣味,在游戏中能够逐步落实教育的价值。
例如,在以西瓜为材料开展种植课程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促使幼儿增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实际开展游戏活动前,教师先让幼儿将西瓜从中间切成两半,引导幼儿观察西瓜的整体外形和内部构成,使之对西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随后,教师组织幼儿将西瓜当中的果肉去除,形成“西瓜瓢”;然后,教师向幼儿设定有效的规则,即幼儿从同一起点出发,到终点取水并返回,对于在规定时间内取水量最大的幼儿获得胜利;紧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按照设定的游戏规则开展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体会种植课程的趣味性。此外,幼儿来回奔跑的过程,也能够实现体能的训练,从而进一步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不难看出,在幼儿种植课程的集体活动中,教师围绕活动内容进行游戏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主观意愿,使幼儿在玩乐中逐步提升学习的兴致,实现种植课程的最大效益。
结合合作,开展种植课程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团队协作的要求,因此,幼儿教育作为系统教育体系的开端,理应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当作己任。在开展幼儿种植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合作活动,调整幼儿教育活动中的结构,并将活动中的主导权交给幼儿,从而让幼儿在集体的活动中,更好地与他人协作完成种植活动,实现合作能力、种植能力综合发展。
就拿“神奇的种子”的种植课程活动来说,为了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促使幼儿认知不同种子的结构和外形,教师就可以创建合作活动的形式。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教师先对幼儿进行不同种子结构和外形的讲解,并对幼儿的认知行为进行观察;随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对幼儿进行分层,指出幼儿在认知种子效果上的差异;然后,教师对幼儿进行分组,让具有不同种子认知能力的幼儿成为同一小组;接着,教师向幼儿分发植物的种子,并让幼儿依靠小组的讨论区分这些种子。在实际讨论的过程中,由于幼儿之间的认知效果差异,因此,对种子认知效果较好的幼儿,能够给予同组幼儿帮助,使得幼儿在相互辅助中共同提高对种子进行区分的能力。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基于幼儿之间的差异创建有效的合作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幼儿之间的互助性,同时能够让幼儿在相互帮助中,提升完成种植活动的质量。
结束语
“生活即教育”,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不能忽略生活的元素,而应当积极引入生活实际的内容,充实种植课程,让幼儿在学习中走进自然,认识生活,在活动中积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认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港新区海港幼儿园)
结合主题,创建种植课程
每一节课都会有其教育的目的,这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原因和方向。在开展幼儿种植课程的活动设计中,教师也应当结合教育主题,设计合理的种植课程,让幼儿在种植过程中,加深对基础内容的认知效果,基于实践,深化对理论内容的认知。同时,围绕同一主题设计种植课程,也能够提高幼儿教育活动的方向性,让教师在针对性的活动指导中,促进幼儿发展。
例如,在开展“快乐农家”的活動时,为了提升幼儿观察南瓜的效果,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主题,创建不同形式的活动。在活动的开始,教师先使用现代媒体技术,向幼儿呈现南瓜在田地中生长的情境,让幼儿可以认识到南瓜的由来以及生长的环境等。随后,教师向幼儿分发南瓜的实物,引导幼儿对南瓜进行观察,并分组讨论南瓜的特点等,使幼儿基于实物对南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接着,教师引导幼儿围绕南瓜的外形和特点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自主创建南瓜鼓、南瓜灯等,在发展幼儿实践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南瓜外形和特点的认识。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南瓜种子的播种,让幼儿在自主种植的过程中回顾南瓜的外形,对自己种植出的南瓜抱有期待,从而增强幼儿参与种植课程的主动性。显而易见,在开展幼儿种植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创建多样化的活动,能够有效落实种植课程的目的和教育价值,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种植课程相关知识的认知,发展综合素养。
结合游戏,拓展种植课程
兴趣是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动力,而爱玩游戏则是幼儿的天性。在开展幼儿种植课程的集体活动中,教师设定游戏的形式,能够增强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积极性,实现种植课程结构的调整,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种植的技能。在设定游戏活动时,教师也应当注重游戏活动的教育性和娱乐性,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体会种植活动的趣味,在游戏中能够逐步落实教育的价值。
例如,在以西瓜为材料开展种植课程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促使幼儿增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实际开展游戏活动前,教师先让幼儿将西瓜从中间切成两半,引导幼儿观察西瓜的整体外形和内部构成,使之对西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随后,教师组织幼儿将西瓜当中的果肉去除,形成“西瓜瓢”;然后,教师向幼儿设定有效的规则,即幼儿从同一起点出发,到终点取水并返回,对于在规定时间内取水量最大的幼儿获得胜利;紧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按照设定的游戏规则开展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体会种植课程的趣味性。此外,幼儿来回奔跑的过程,也能够实现体能的训练,从而进一步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不难看出,在幼儿种植课程的集体活动中,教师围绕活动内容进行游戏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主观意愿,使幼儿在玩乐中逐步提升学习的兴致,实现种植课程的最大效益。
结合合作,开展种植课程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团队协作的要求,因此,幼儿教育作为系统教育体系的开端,理应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当作己任。在开展幼儿种植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合作活动,调整幼儿教育活动中的结构,并将活动中的主导权交给幼儿,从而让幼儿在集体的活动中,更好地与他人协作完成种植活动,实现合作能力、种植能力综合发展。
就拿“神奇的种子”的种植课程活动来说,为了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促使幼儿认知不同种子的结构和外形,教师就可以创建合作活动的形式。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教师先对幼儿进行不同种子结构和外形的讲解,并对幼儿的认知行为进行观察;随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对幼儿进行分层,指出幼儿在认知种子效果上的差异;然后,教师对幼儿进行分组,让具有不同种子认知能力的幼儿成为同一小组;接着,教师向幼儿分发植物的种子,并让幼儿依靠小组的讨论区分这些种子。在实际讨论的过程中,由于幼儿之间的认知效果差异,因此,对种子认知效果较好的幼儿,能够给予同组幼儿帮助,使得幼儿在相互辅助中共同提高对种子进行区分的能力。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基于幼儿之间的差异创建有效的合作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幼儿之间的互助性,同时能够让幼儿在相互帮助中,提升完成种植活动的质量。
结束语
“生活即教育”,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不能忽略生活的元素,而应当积极引入生活实际的内容,充实种植课程,让幼儿在学习中走进自然,认识生活,在活动中积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认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港新区海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