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力资源作为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他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未来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实质上讲是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组织、调配和培训,使人力和物力保持在一个最佳的比例状态,还要恰当的诱导、协调和控制认得心理、行为和思想,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人力的才能,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员工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健康的发展,企业一定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就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及建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足;建议
中图分类号:S61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不断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潜能,促进施工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其重要性
1、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筑施工现场决策者对其员工的管理,而决策者要做的是对劳动员工的工作内容的计划和组织、控制和安排、教育和协调等一系列事情。而员工要做的是服从并负责地完成上级(项目部)分配的任务,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劳动时间与内容,尽力保证自己与公司的利益一致,使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与发展。对于决策者而言,在完成人员的招聘,科学安排人力,保证员工利益的基础上,还要按照施工进度不断调配劳动力及劳动内容,协调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在保证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下,以最高、最好的生产效率,最少的劳动力及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的竞争就是人的竞争,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就是人力资源,所以对一个公司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重中之重了,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上,合理妥善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能够给企业一个积极的良性的工作环境,给员工一个青春蓬勃的工作面貌,也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形象与信誉,给业主、甲方及合作伙伴留下踏实值得信任的印象。这些也会推动公司迅猛健康的发展,并给公司、给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又会保证员工的利益与激情,促进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企业发展愈来愈好。由此可见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其重要了。
二、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才竞争压力加大
近年来,由于人力资源在配置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再加上整体员工队伍素质不高,特别是管理、技术人员的储备不足,年龄结构极不合理,造成建筑施工企业员工流失比较严重。随着项目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工程的各方面都急需工程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需求数量的增长与人力资源的增长却不相匹配。
2、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并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运行与企业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是很完善。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独特性质,大多数施工企业项目部都没有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在实行粗放的管理方式,停留在听从上级安排的阶段,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人才选拔一级开发的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充分,尤其是对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够充分等问题。时间久了就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企业本身的利益。
3、人才结构两极化的现象突出
由上面所表述的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来看,企业员工主要由企业所属职工以及劳务协作队伍的施工人员组成。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施工企业的用工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在企业自有员工的招聘中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这就使得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关键性的技术岗位人才明显不足。招聘的大学生一来报道,就安排到施工一线去独当一面,由于现场经验、知识等不足,难免造成工作疏漏,年轻人压力增大,加之付出与回报又不成比例,随之压力、不安、厌烦、出走;而现在许多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愿从事工作环境差、强度大的建筑行业,施工现场的劳务人员平均年龄偏大,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劳务人员资源紧缺、匮乏,导致人力成本也相应增高。
三、针对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几点对策
1、加强对施工一线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
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切实抓好施工一线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得员工的思想意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转变,彻底消除传统的“吃大锅饭”的思想,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一线现场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如果实行较为严苛的管理制度将会直接增加员工的压力,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应采取松紧结合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管理层干部应该重视与员工的思想交流,加强干群之间的关系,把员工视作最宝贵的资源,用科学化、人性化的方式尊重、关心员工的人格和需求,帮助员工进行自身目标的实现和价值的提升。
2、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
员工的劳动技能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企业及其员工不重视劳动技能的提升,在同行业中必定不会得到肯定,那么不管企业本身资金多么雄厚,也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在项目的施工中,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技能培训的机会,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技能培训并不是拿到技能合格证书就可以了,如果仅仅为了拿到合格证书而进行一些培训,必然会带来一些弊端。所以技能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理论知识,更应该重视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
3、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
定期开展员工专业化的培训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人才结构专业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主要包括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两个方面:
3.1建筑施工企业要掌握人力资源的要素配置,注重对建筑施工企业员工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在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双赢的局面。
3.2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对建筑施工企业员工个人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在此基础上,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4、建立完善的考评和激励机制
目前,在建筑施工企业,对员工的激励主要采用薪酬激励的方法,使员工的收入与自己的考勤和技能挂钩,这种方法当然是切实有效的,然而并不是激励机制的全部。完善的激励机制还应该包括精神激励、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以及事业上的激励。
结束语
任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保证人才输送的重要途径,一个企业只有配备了必须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发展,建筑企业尤其如此。因此,企业管理者一定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与员工的互动,交流情感,提高员工归属感,使员工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辉.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J].企业管理,2010(9).
[2]李娟娟.激励机制在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经济师,2008(5).
[3]张胜林.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铁道工程学报,2005.
[4]曾曉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初探[J].资料来源于网络,2011.
关键词: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足;建议
中图分类号:S61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不断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潜能,促进施工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其重要性
1、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筑施工现场决策者对其员工的管理,而决策者要做的是对劳动员工的工作内容的计划和组织、控制和安排、教育和协调等一系列事情。而员工要做的是服从并负责地完成上级(项目部)分配的任务,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劳动时间与内容,尽力保证自己与公司的利益一致,使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与发展。对于决策者而言,在完成人员的招聘,科学安排人力,保证员工利益的基础上,还要按照施工进度不断调配劳动力及劳动内容,协调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在保证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下,以最高、最好的生产效率,最少的劳动力及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的竞争就是人的竞争,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就是人力资源,所以对一个公司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重中之重了,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上,合理妥善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能够给企业一个积极的良性的工作环境,给员工一个青春蓬勃的工作面貌,也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形象与信誉,给业主、甲方及合作伙伴留下踏实值得信任的印象。这些也会推动公司迅猛健康的发展,并给公司、给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又会保证员工的利益与激情,促进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企业发展愈来愈好。由此可见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其重要了。
二、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才竞争压力加大
近年来,由于人力资源在配置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再加上整体员工队伍素质不高,特别是管理、技术人员的储备不足,年龄结构极不合理,造成建筑施工企业员工流失比较严重。随着项目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工程的各方面都急需工程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需求数量的增长与人力资源的增长却不相匹配。
2、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并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运行与企业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是很完善。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独特性质,大多数施工企业项目部都没有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在实行粗放的管理方式,停留在听从上级安排的阶段,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人才选拔一级开发的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充分,尤其是对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够充分等问题。时间久了就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企业本身的利益。
3、人才结构两极化的现象突出
由上面所表述的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来看,企业员工主要由企业所属职工以及劳务协作队伍的施工人员组成。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施工企业的用工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在企业自有员工的招聘中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这就使得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关键性的技术岗位人才明显不足。招聘的大学生一来报道,就安排到施工一线去独当一面,由于现场经验、知识等不足,难免造成工作疏漏,年轻人压力增大,加之付出与回报又不成比例,随之压力、不安、厌烦、出走;而现在许多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愿从事工作环境差、强度大的建筑行业,施工现场的劳务人员平均年龄偏大,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劳务人员资源紧缺、匮乏,导致人力成本也相应增高。
三、针对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几点对策
1、加强对施工一线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
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切实抓好施工一线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得员工的思想意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转变,彻底消除传统的“吃大锅饭”的思想,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一线现场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如果实行较为严苛的管理制度将会直接增加员工的压力,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应采取松紧结合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管理层干部应该重视与员工的思想交流,加强干群之间的关系,把员工视作最宝贵的资源,用科学化、人性化的方式尊重、关心员工的人格和需求,帮助员工进行自身目标的实现和价值的提升。
2、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
员工的劳动技能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企业及其员工不重视劳动技能的提升,在同行业中必定不会得到肯定,那么不管企业本身资金多么雄厚,也不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在项目的施工中,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技能培训的机会,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技能培训并不是拿到技能合格证书就可以了,如果仅仅为了拿到合格证书而进行一些培训,必然会带来一些弊端。所以技能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理论知识,更应该重视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
3、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
定期开展员工专业化的培训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人才结构专业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主要包括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两个方面:
3.1建筑施工企业要掌握人力资源的要素配置,注重对建筑施工企业员工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在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双赢的局面。
3.2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对建筑施工企业员工个人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在此基础上,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4、建立完善的考评和激励机制
目前,在建筑施工企业,对员工的激励主要采用薪酬激励的方法,使员工的收入与自己的考勤和技能挂钩,这种方法当然是切实有效的,然而并不是激励机制的全部。完善的激励机制还应该包括精神激励、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以及事业上的激励。
结束语
任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保证人才输送的重要途径,一个企业只有配备了必须的人才,才能更好的发展,建筑企业尤其如此。因此,企业管理者一定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与员工的互动,交流情感,提高员工归属感,使员工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辉.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J].企业管理,2010(9).
[2]李娟娟.激励机制在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经济师,2008(5).
[3]张胜林.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铁道工程学报,2005.
[4]曾曉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初探[J].资料来源于网络,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