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话语点燃希望之光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74033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癸巳年,始建校。……覆地九十余亩,自是雄瑰丽伟。清流绕围而曲折,水波不惊;忠烈天祥之馨德,遗美长承……”这篇洋洋洒洒的《三中赋》是周文彬同学在吉安县三中就读时创作的,学校把该文刻在石碑上,时常有师生驻足欣赏。
  《三中赋》所描绘的美丽校园坐落在吉安县工业园区。吉安县三中创办于2013年,是全县最年轻的高中,也是近年来冲出的一匹黑马,教学质量年年攀升,社会声誉良好,每年都有市内外的学校来参观取经。校长宋伟说:“教有道,方能学有成。学校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办学方向,坚持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扎实开展激情教育,打造高效课堂,让学校保持昂扬的姿态。”
  “德育为先”为学校注入了办学活力,让学生成人成才;特色德育,让吉安县三中越飞越高。
  成长路上导航
  去年的教师节,刘苏华老师让学生们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教师节。她为每一个学生订购了一枝康乃馨,要求学生把它送给平时最“怕”的老师,或自己科目成绩最差的任课老师,并在送花的时候,真诚地对老师说:“老师,我这科成绩差,请多帮帮我。”然后给老师一个温馨的拥抱。
  最后,全班同学站在操场上,面对各科任课老师,跟着班长向老师表谢意,班长说一句,全班同学跟着说一句。温馨的话语犹如情感的河流,直冲教师心窝,很多老师都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高中学生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很多学生处于叛逆期,不但需要拉近与老师的距离,更需要拉近与家长的距离。有些学生因为父母生了二胎,觉得爸妈不爱自己了;有的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与孩子产生了思想的隔阂,甚至在家里跟孩子都不说话了,与孩子成了“敌对关系”,孩子也很苦恼。为此,刘苏华老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
  大家很快发现这是一次特别的家长会,没有领导讲话,没有成绩分析,没有向家长“告状”,有的只是情感的表达和宣泄。会议开始后,刘老师用幻灯机播放家长交上来的照片(每个家长交两张照片:孩子小时候和长大后同父母的合影),从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婴儿到个头比妈妈还高的少年,显示屏上的照片形象地展示着孩子们的成长历程。播放的背景音乐从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跳转到刘和刚的《父亲》,看着看着,孩子们眼里闪着泪珠,家长也看哭了。刘苏华老师趁热打铁地说:“同学们,你看你们小时候是多么可爱啊!爸爸妈妈把你抱在怀里。现在你们长大了,爸妈的头发都花白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时候你们是不是该用肩膀去挑起自己的责任,用成绩去回报父母的付出呢?”学生用热烈的掌声回答老师的“责任之问”。
  家长会前,刘苏华老师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每一个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说说心里话。会上,刘苏华一封封地念着家长写的信。有一名家长写给女儿的信是这样说的:“孩子,为了参加这次家长会,你知道我是怎么请假的吗?那个领班比我小得多,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因为他不太想准我的假。我给他又递烟又倒水,软磨硬泡。孩子,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我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啊!……”当刘老师念完这封信,女儿已泪流满面,母女相拥而泣。
  爱是一团火,能够融化情感的冰块,温暖学生的心灵。在学生的成长路上,吉安县三中的老师总是以深情陪伴为学生人生导航。老师们每个月都要为班上同一个月出生的人过一次集体生日,寿星们戴着生日帽,吹生日蜡烛,全班同学在一起唱生日歌,吃蛋糕,让大家都感到学校是个温暖的家,从而迸发出为梦想而奋斗的激情:同学认可我,老师鼓励我,父母看好我,我是有奔头的,我是有希望的,我要去担当!
  让德育贴近地面行走
  錄取到吉安县三中的学生大多数都不是中考的胜出者。学校招收的高一新生都是全县中考600名以后的,而且还要与县中、二中按招生比例抽签确定。
  当年刘明茂同学的文章《我的样子,就是三中的样子》同样刻在石碑上,立在校园里。文中写道:“曾记否,我们告别父母来到三中时,父母那充满失望的眼神;曾记否,中考录取通知书打开的那刻,你有多么的不愿意。指责声、嘲笑声充满了那个夏季……”或许录取到吉安县三中的学生以前在行为养成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学校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
  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詹小罡说:“德育要伏地而行,要紧贴学生的实际,学校依据学生入校时文化成绩整体偏差的现状作出判断,学生的行为养成或许出了问题,抓养成教育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重点。”
  为此,学校通过实行封闭式管理,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每年的军训、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等,学校都将三观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将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红色文化穿插渗透。学校还通过精细化管理,狠抓一日常规的落实,杜绝学生在校园里上网聊天,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道德大讲堂是吉安县三中新开辟的一个德育阵地。主讲人为学校行政干部、优秀班主任和名师,讲座的内容主要针对值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尹哲老师班上曾转来一名“问题学生”,无心向学,沉迷于网络,上课打瞌睡,一到晚上就躲在被子里“看闲书”,而且与父母对立。对于这样的学生,要纠正他身上的“坏习惯”谈何容易,但尹哲老师并没有放弃,采取宽严相济的办法,用“慢”功夫教育感化他。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半个学期耐心、细致的工作,该生无论是性格还是学习上都有很大转变,成绩也从入校之初的倒数前进到班上中游,还会与家长、老师积极沟通。看到孩子的变化,家长特意给尹哲老师送上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博学友善 万分感激”8个大字。
  在吉安县三中,德育不仅发生在思政课堂上,还发生在活动、社会实践大课堂上。学校组织学生到将军公园、(文)天祥纪念馆、吉州窑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开展军训、红色家书诵读、校园歌手大赛等系列活动,开设了20多个学生社团,其中有球类、棋类、表演类、辩论类、科研类等,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乐园,在活动中收获成长。   唤醒沉睡的心灵
  刘彬海是学校体育队的专职教练。新学年开学后,通过一段时间观察,他发现来了一个特别懒的学生。该生既不愿读书,也不积极参加体育训练,刚跨入高中的门槛就想混到高中毕业。
  有一天,该生又没有参加早上训练。刘彬海非常生气,就罚他绕着操场跑圈。
  跑完后他的体力透支了,气鼓鼓地不搭理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罚你吗?”……不管刘彬海老师问什么话,他都不搭理。刘彬海想,既然他不开口说话,那就换过一种形式与他交流,让他先回去休息,并把对老师的意见写出来给老师。
  他真的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了:“我非常清楚我是考不上大学的,之所以来体育队,是以为体育队好玩,不用上什么文化课,又可以打球。可来到体育队后才发现,根本没有时间玩……”
  “病因”找到了——他看不到希望。刘彬海就找他谈心,解开他心中的疙瘩,点燃他心中的希望之火。“你知道吗?你的篮球、足球都很棒,只要这两项发挥正常是可以考上本科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刘彬海老师的一席话,让他勇敢地扬起了梦想的风帆。希望之火是奋然前行的动力之源,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学习与训练的態度都来了180度的大转弯。虽然他后来又出现了一点反复,但在刘彬海老师的引导下,他又回到了为梦想而战的航道上。高考时,他的篮球、足球成绩获得满分,终于如愿地考取了本科大学。
  像刘彬海老师一样,在呵护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吉安县三中的老师都能够做到爱每一个学生、不嫌弃成绩不好或行为养成不好的学生。有的学生染发、爬围墙偷出校园、与人打架……身上有许多毛病,但教师们都能够循循善诱,多看学生的优点,以鼓励为主,让学生看到希望的曙光,从而改正缺点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育人与课改有效融合
  近年来,吉安县三中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构建了“161”高效课堂模式。在此基础上,学校着力构建与“161”高效课堂模式相适应的“161”德育模式。让德育与教改深度融合,在吉安县三中不仅已形成共识,而且非常具体地落到实践中。
  “161”德育模式的内容是1个理念(先成人后成才),6种措施(统筹规划、文化铸魂、全面发展、理论涵养、示范引领、社会实践),1个结果(德才兼备、经世致用),其核心要义就是培养“四有”新人。
  高效课堂成为德育新载体,实现了教改成果与德育成果之间的相互迁移。“161”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独立探究、合作探究、质疑探究,这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品格;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学习知识“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学生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过程中养成了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品格。
  吉安县三中高效课堂模式中,学校要求学生“三读”:激情晨读、课前抢读、激情晚读,学生在读中提升了综合素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实都渗透、迁移到课堂上来,实现了高效课堂与学生品格培养的无缝对接。
其他文献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近年来,南城县实验中学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学—玩—创”的思路,依时而动、踏歌而行,培养学生乐学善思、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成为以校园文化建设促文明校园创建的典型。  以“学”为基,探寻學科融合新途径  在全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将节气文化融入文明校园创建意义重大。  南城县实验中学努力使校园充满节气文化氛围,使校
期刊
他没有快捷的交通工具,却从未耽误学生一堂课;他即使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能把课堂演绎得精彩绝伦;他把一批批农家学子培养成才,自己却满头青丝变白发;他四十多年一直痴心杏坛,虔诚“点灯”,深受人们尊敬。他就是万载县株潭镇上坊小学教师阳锦文。  一生只为教育来  20世纪70年代,上坊小学校舍还是土木结构,校园内全是土路,只有一个泥巴地操场,师生处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环境中。因条件艰苦,好多老
期刊
“一开始有点忙乱,新的教学方式让我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参与到课堂中,但是现在我可以游刃有余地享受这种教学模式。”开学仅一个多月,华东交通大学天佑学院2020级学生张馨月便迅速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该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天佑学院领衔、各学院“百花齐放”的特色发展态势,共同谱写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协奏曲。  坚持特色培养,办出特色  大到学校、学科,小到专业、班级,“创特色”已成为各学
期刊
加强国防教育,助学子追梦军营  “立正,向右看齐,一二三四,齐步走……”在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操场上,每天都能看到几列身着迷彩服的队伍,队员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进行军事训练。他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过硬的作风让人赞叹。这就是该学院“校园军梦团”的学生,是学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学院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和大学生征兵工作,连续几年超额完成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征兵办下达的大
期刊
清晨6点,萍乡市第六中学廉洁监督员便忙碌起来,两名轮值教师全程参与食堂食材采购验收,检查食材是否新鲜,称量食材重量是否实足,比对食材市场价格……这是萍乡扎实推进廉洁学校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市出台《萍乡市廉洁学校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明确“示范树廉、管理护廉、师德立廉、课程植廉”四大举措,推进廉洁治校、廉洁从教、廉洁育人,“廉洁之风”吹进萍城校园,浸润着每个角落,护航萍乡教育高质量发展。  管控廉政
期刊
这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信丰县第二中学党员活动室内茶香四溢。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宋玲,近日在这里與校长共品下午茶,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她收到了这份珍贵礼物。  宋玲参加的是信丰二中组织的“校长下午茶”活动。  近年来,信丰二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和践行有温度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亲情校园。2018年,该校开设“校长午餐会”,采用学生与校长共进午餐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学校的感受,听取意见和建议。20
期刊
坐落在“中国药都”樟树市新城区的药都小学,办学仅3年便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学校的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跻身全市一流学校行列,家长争相把孩子送到药都小学就读。一所新学校为何能够在短时期内声名鹊起?校长张平军说,“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功不可没”。药都小学的特色文化“特”在哪里呢?为此,记者来到药都小学探访。   [“药”味浓]  2017年9月,药都小学刚投入使用,彼时正是国家重提振兴中医药战略之际,以“药
期刊
近日,广州宇博实业公司总经理陈廷超来到名闻遐迩的将军县兴国,与兴国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兴国中专”)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助力该校进一步做大多强。记者问陈廷超:“你为什么‘舍近求远’、千里迢迢来兴国县找合作伙伴?”他略加思索后回答说:“我一直在寻找一所想做大的学校合作,而兴国中专正是这样的学校。”近年来,兴国中专声名鹊起,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对口率达95%,稳固率达89%。  数据最有说服力,该
期刊
随着国家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实施,我国电力工业建设的主战场随之转向以“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为代表的能源领域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构建互利共赢能源互联网生态圈。传统电力人才难以填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缺口,这对电力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行业企业着力完善能源基础设施、推行清洁能源发展,更是迫切需要解决人才这一关键问题。面对时代之问,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
期刊
2020年12月23日,首届“渔乐蛟湖”开渔节在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校区隆重举行。这是2020年上半年《江西财经大学文明校园建设行动计划(2020年—2023年)》(以下简称《计划》)发布后,伴随“湖长制”实施而从校园里“长”出来的一个文化节日。当日上午,百余名师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湖鱼打捞活动,出湖千余公斤鲜鱼将被送入校内食堂烹制成菜品,免费供应,师生共享,体现了共建共享的文明校园建设理念。《计划》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