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l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风建设是高校的本质要求,是立校之本,更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学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来推动高校的学风建设,构建其长效机制,已紧迫地摆在各高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具体对策如下:一是互联网+高校;二是互联网+教师、学生和家长。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236-03
  学风建设是高校中永不褪热的话题,是高校的本质要求,也是高校的立校之基、发展之源。优良的学风环境能够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事业和科学发展的兴衰成败。然而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日益发展,WiFi和4G移动网络的覆盖,互联网+无孔不入地走进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校的学风建设。网络信息更易获取,很多学生抵制不住这一新生事物的诱惑,在课堂、图书馆和餐厅等校园内的场所手持智能手机争当“低头族”。因此,互联网给高校教育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造成学生管理工作上的困惑。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工作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是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
  在高校中,学风的主格调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学生能够坚持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理想,顺利完成学业。但仍有浮躁、轻视学术、急功近利现象弥漫在校园中,个别学生在大学期间以享乐为主,置学业于一旁,沉迷于网络,抄袭、买卖论文和考试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
  (一)高校学风建设方案推进缓慢
  首先,高校学风建设虽有整体规划方案,但各级组织部门分开工作,缺乏整体统一性;其次,高校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和师生机制还只停留于表面,没有真正将互联网+融合到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中;再次,部分校园文化活动过于政治化、形式化,过于频繁,且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过于老套,使学生因为参加各类活动而感到疲惫,不但没有感到快乐,也没有获得任何收获,更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对高校失去信心。
  (二)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高校中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仍用对待八九十年代学生的观念对待新世纪大学生,造成教师与学生脱节;部分教师对于大学生课程的态度出现不重视的现象,认为大学主要靠学生自学,教师不用教授过多的知识,只教授课本上一些浅显的内容,并不愿意深层透彻地传道解惑,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身于自我的进修学习、科研项目以及政绩建设中;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具有较高学历,深厚的知识功底,却不能很好地将知识授予学生,授课方式、方法等不够成熟,有些教师采用高中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管理过于严格,而有些教师又太过放松,只求不出教学事故,给予学生全部及格成绩。教师不能正确把握好这两种态度的尺度,造成学生混乱,不知该如何是好。
  (三)大学生自身问题
  1.学习兴趣不浓。没有学习目标,缺少方向,提不起学习兴趣。部分学生不能适应从高考前紧张的应试教育中突然转变为自主学习的素质教育中。即从以考上大学为目标,由老师、家长主管监督的灌输式学习方式,转变为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等的主动自学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思想放松,缺乏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浮躁,学习动力不足,自己可把控的时间较多,迷失在其他事务如电脑游戏、刷微博微信等上。
  2.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市场经济形势的影响,被物质吸引,不再把学习当作首要任务,忙碌于社交、社团、业余爱好兼职等事宜上,认为日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不是靠学习,而是靠人脉,造成学生不能安心学习,将本可以充实自己的学习时光用做漫无目的地闯荡社会,实在令人惋惜;还有些学生则会受身边同学的影响,随波逐流,缺乏主见,个人意志随时间的推移而被磨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产生了厌学情绪,无法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3.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部分学生没能掌握适合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灌输式教育方式不复存在,学习不再是主要从老师讲授中获得。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日渐改革、创新,从以教师教授为主导,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使用传统教学工具,到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并存。学生找不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不会学习。
  (四)家长重视程度不高
  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大学后,就很少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这是由于现在大多数家长的一个共同观念,即考上大学就可以放心了,一切都不需要家长再管,把责任推卸一空,只关注最终毕业结果,不重视形成价值观、培养能力的学习过程,也有很多家长甚至根本不了解大学的学习生活是什么样的,学生挂科甚至受到处分,家长都一概不知。
  二、基于互联网+高校学风建设对策
  高校应顺应当前互联网盛行的时代,采用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服务于高校的管理及教学,从而实现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打造学风正、学风浓的校园文化氛围。正如杭师大钱江学院在2015年推出的“我要当学霸 微信早签到”网络活动,倡导优良学风建设,鼓励学生早起早读。该学院不再只通过横幅、海报、宣传画等方式,而是运用互联网、手机多媒体,跟学生互动起来,效果颇佳[1]。
  (一)互联网+高校
  加强学风建设,高校应起到核心作用,建立系统的互联网+学风建设方案,完善教师培训系统,创建相关互联网服务平台,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坚定学习态度,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1.建立安全预警机制。互联网的便捷有利有弊,高校欲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加强高校学风建设,首先应注重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过滤不健康信息的流入及传播,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   2.部门之间协调推进。高校应建立校内各级组织部门一体化互联网办公平台,强调以学风建设为指导思想,各级组织部门不应只考虑自己范围内的工作,互相之间要协同工作,减少或避免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与学风建设工作脱节或不符等问题的出现。
  3.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首先,高校应为教师提供互联网+应用培训,增强教师的互联网运用能力,使其能够顺利、正确操作相关互联网教学工具,充分发挥新型教学媒介作用,更好地服务于自身和学生。其次,高校要引入年轻血液,吸纳年轻教师,从而带动更新整体教师观念。
  4.搭建互联网学习交流平台。互联网改变了教师授课的模式和学生的学习观念、习惯和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规律与教学秩序,对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战,高校应加强互联网服务于教学的深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服务于教学,为学生搭建互联网学习交流平台,利用学生最熟悉、最常用的工具——智能手机提供服务,此平台主要应用于学生的课前、课上及课后。
  第一,互联网+课前。在课前利用平台、微信订阅号及APP等,向学生推送即将开展的课程相关背景、起源、视频等课前准备资料,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到知识本身的探索,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獨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第二,互联网+课堂。首先要规范课堂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如指纹签到等方法保证上课出勤率,治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现象,只有保证出勤率的前提下才能够谈及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及消化程度。其次可在课堂上推出微课教学、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在线实验仿真平台,“翻转课堂”、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幕课)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抑或最简单的利用平台、订阅号、APP等推送与课堂同步的相关知识材料。高校课堂采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深入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第三,互联网+课后。在课后,除课后复习环节外,更应注重加强实践环节,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本不应该重视理论而轻实践,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发现并解决在课堂上不能理解的问题,才能真正掌握理论知识。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发现、提供实践基地,或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模拟真实实践环境,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参与到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实现高校为社会培养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5.建立家长反馈平台。大学生大多孤身一人离开家求学,家长对孩子满是担心,却又不能跟在学生身边,高校有责任让家长了解到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表现情况,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开通了“校讯通”,告知家长学生当天的家庭作业等信息,而高校则需要建立互联网平台,使校方能够联系到家长,家长也可联系到学校的班主任、辅导员及任课教师,或通过此平台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情况,包括上课出勤情况、期末成绩、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情况等。不论学校还是家长一旦发现学生的任何问题,能够第一时间相互反馈,及时解决,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6.开展丰富的互联网+校园文化活动。大学阶段,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学生的思想工作抓好了,学风建设工作就会容易得多。因此,类似杭师大钱江学院开展的网络活动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流形式,利用新媒体、网络互动出“新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将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互联网+教师、学生和家长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光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配合,各自发挥作用,做好属于自己部分的努力,从整体来看,就完成了学风建设目标。
  1.互联网+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因此,教师更应顺应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变化,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前沿,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不断地充实自己,改善教风,调动教学积极性,发挥人格魅力,并学习互联网应用方法,使用互联网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将新时期的新变化、新知识传授予新时代的接班人。
  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最多,所以平易近人是能够打入学生群体的首要因素,教师可以利用自媒体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感学生之所感,使学生愿意向教师袒露心声,从而发现、解决学生存在的困难、问题或疑惑。教师还应学会因材施教,对于想考研的、想找工作的、想创业的同学要有不同的培养方式,最大化实现教学价值。
  2.互联网+学生。大学生是适应新事物最快的一代,大学阶段,也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期,学生是非观还不成熟、自控力不强,容易受到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信息的影响,迷失目标及方向,从而影响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作为学生,如果自己不想或不愿意学习,那么其他人不论做多少努力都于事无补,因此改变观念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另外要学会合理利用智能手机带来的有利条件,不能过于依赖手机,更不能让手机成为与自己形影不离的一个“器官”,多登录学校的学习交流平台,减少无意义反复刷微博、朋友圈的行为。大学生应学会如何正确利用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自己,提高自控力,合理安排时间,打造劳逸结合的学习生活。
  3.互联网+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学生一生的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家长应该学会基本的互联网应用,如校方互联网平台、微信、QQ等,不让时代把自己淘汰,更新老旧教育观念,看一看孩子的身边发生着什么,了解孩子想法,理解孩子,关心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注重孩子的成长过程。
  三、总结
  学风是一种氛围,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水平,良好的学风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和保障,更有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拼搏进取、不断创新。而互联网+视角下的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功底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学风建设的首要地位,充分运用互联网正思维服务于学风建设,抓学风促学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越.高校学风建设也在互联网+ [EB/OL] . [2015-05-27] . http:
  www.hangzhou.com.cn.
  [2]周广林,陈娇,钱兵羽.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8).
  [3]王学昭,段国云.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5(10).
  [4]罗伟彬.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5(24).
  [5]刘东.论教风、学风、校风和校训[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6]樊绮.互联网+,能为教育带来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国家及陕西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安康市90%以上的国土面积被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域,属于生物多样性维护型的限制开发区域。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安康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因此,需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自身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着力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限制开发区域;发展模式;安康市  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汉中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整合汉中现有的红古绿旅游资源,对促进汉中大旅游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界定了红古绿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的基本概念,指出了汉中旅游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管理体制整合、规划整合、线路整合、推介整合、景区整合、人才整合等红古绿旅游资源整合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红古绿旅游资源;整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正在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模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本文以S高校离退休教师为研究對象,从日常照料、医疗保障、精神文化娱乐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四个层面阐述该群体社区养老需求并分析其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高校离退休教师;社区养老 
期刊
摘 要:立案登记制的实施以来,各地法院立案数量突增。“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为网上立案提供契机,以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司法需求。然而由于先前立案审查制的限制和技术落后,各地网上立案试点效果并不明显,困境重重。本文以实践中网上立案出现的问题为分析点,指出在完善网上立案立法的基础上,妥善解决虚假立案,构建完善的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立网上立案与全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对接机制,以期能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适用的网
期刊
摘 要:马克思的对象化思想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之中。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批判和扬弃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对象化思想,论述了客观事物对象性的普遍性、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对象化是受动与能动的统一、人的对象性是一个历史生成过程等五个方面的丰富内涵。马克思的对象化思想在人自身的内在能力、外在的物质世界、人的社会关系三个方面对当今人的发展问题有重
期刊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中国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困难重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关键。通过借助双因素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如下:完善保健因素,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加强激励因素,提升行政管理人员水平。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分析目前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对策如下: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依托互联网,发挥“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规划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平台。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新媒体背景下教育环境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特性,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提升,才能应对新媒体给思政课教学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思政课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策略提升教学能力,如建立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增加思政课教师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等。  关键词:新媒体;
期刊
摘 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领导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最终夺取革命和战争的胜利。而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等重要的品质成为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对中国革命传统道德的内涵与形成做了理论梳理,对西柏坡精神展开重点解读,这对于弘扬革命道德传统、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革命传统道德;西柏坡精神;艰苦奋斗 
期刊
五常市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坚持稳中求进,坚持质量效益并重,坚持实施“四区联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国绿色食品产业桥头堡、哈长城市群次中心、长白山旅游产业带新节点、和谐宜居宜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