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得及良知”的理论与实践内涵——从王阳明到王龙溪的论述

来源 :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良知工夫的首要前提是"信得及良知"(自信良知),在阳明那里是历经磨难而印证的生存论智慧,并基本具备了理论框架:它不仅是对于良知人人本具的自我肯信与认同,也必然信得及良知作为万物本体和创生根据而主动吸纳融摄事为、知识等世间万象,良知无须坎陷、隐退,时刻遍在,才能保证一切依良知而行的充足的实践动力。信得及良知作为工夫实践的前提和动力,也是阳明后学的基本共识。其中,王龙溪将其精微化为对心体当下一念的自信,升格为致良知教的工夫法门和实存境界,证成了先天立心工夫的依据,彰显了最充足的道德实践动力和最强烈的道德主体
其他文献
心脏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异位心率。笔者于临床上采用以针刺太渊穴为主治疗病理性早搏所引起的胸闷及心悸等症状,发现其见效快,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共观察
为切实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调查姚安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分析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提出领导重视、拓展利用途径、增加投入、加大技术创新等综合利用
国家伦理有其基本价值预设及其道德前提。公民、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价值认同及内在一致,构成国家伦理的基本价值预设的核心价值观之面向。国家伦理的基本价值预设内含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