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陆军第十六集团军某旅,有一群“降巴克珠式”的藏族战士。他们爱党信党跟党走,爱军强武站排头,尊干爱兵讲团结,架起了民族团结、官兵友爱的“友谊之桥”,是追逐“强军梦”路上的“民族梦之队”。近日,记者慕名来到该旅,走进了这群康巴汉子的世界,探寻着他们一路走来的辉煌足迹。
他曾是侦察兵,当过二炮手、一炮手,代理过排长,岗岗叫得响。
勇挑自我神炮手
【人物小传】庚呷罗布,藏族, 2006年12月入伍,2011年6月入党。现任某旅坦克五连班长。入伍8年来,他立足本职,爱军精武,5次换岗,岗岗叫得响;4次参加实兵实弹演习,连续两年参加旅创破纪录比武,夺得手榴弹投远亚军,多次受到营连嘉奖、优秀士兵,所在排被旅评为先进排,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
庚呷罗布绝对是个人物,建制连五公里考核,他是中流砥柱;手榴弹投远,他傲视群雄,68.5米,全旅第二;当炊事兵,仅两月就成为保障尖兵。他半路出家,从侦察兵到二炮手,从一炮手到专业负责人,打了上百发实弹,除一次故障外,从未脱靶,成为享誉全旅的“神炮手”。
刚入伍时,罗布在侦察连当兵。为练硬本领,早5公里、晚8公里的武装越野从不落课;攀登训练,双手磨出了老茧;擒拿格斗,扭伤了脖颈、摔紫了臂膀,一点不在乎。不到一年,他就成了侦察尖兵。2008年4月,因两腿骨骼轻微变形,他被调整到坦克营任二炮手。当时,他对坦克火炮、电路等方面的专业一窍不通。从不畏难的他从简单的电路学开始,虚心请教,经常加班加点学习专业知识,很快掌握了电传稳定器、坦克炮发射等工作原理。没想上车一操作,又不完全是那回事。一位老班长告诉他:车上实践最管用。为增加实车操作机会,他一有空就好钻进车场那台教练车,反复实践揣摩。通过半年多的努力,他除熟悉掌握了装填炮弹、并列机枪和高机操作等二炮手三大专业,还会操作坦克火炮所有仪器、排除常见故障。那年10月,他代表连队参加比武,取得全旅二炮手专业技能总分第一名。
2009年9月,荣升一炮手不到半年的罗布就随队参加实兵实弹演习。那时,他心中一点没有底,因为从未打过实弹。果然,因检查不细,击发按钮短路,第一发实弹就越过了靶标,让他羞愧难当。回来后,他虚心请老班长传授射击方法和经验技巧。白天,他钻进酷热的车内练口令、练瞄准、练击发,熟悉每一个动作要领和操作规程;晚上他细心研究理论,总结出“一观、二查、三击发”的射击方法。在那年实弹对抗中,他最终取得4发4中的成绩。
去年8月,坦克四连402车突然出现故障,连队用了7发弹校正,均未上靶。“让罗布校正”,接到营长陆正恒命令,罗布迅速赶往四连,钻进战车。发动坦克,观察油路,校正瞄准镜,检查火炮系统,用时1分钟,发射炮弹1枚,命中靶标,校正成功,惊艳四座。
之后,对抗演习中,他判定距离丝毫不差,第一炮就摧毁了“敌”营指挥所。没想,功成名就的他又要求参加军区组织的夜间实弹射击考核,这可又是第一次。考核场在一个陌生山谷,草深路陡,不利于坦克行进和观察。晚上10点,考核正式开始。他作为头车,受令出击。开进,短停,射击;再开进,短停,再射击,2发炮弹均击中2000米外的环形荧光显靶上。演习归来,他被旅评为演习先进个人、百名小老虎,所在车被评为演习先进车。
手流血了,训练照旧;耳震聋了,炮弹照打;脚受伤了,坚持参赛。
军中“牦牛”
【人物小传】白马本松,藏族, 2006年12月入伍,2010年6月入党,现任某旅炮兵团一连班长。入伍8年来,他爱岗敬业,矢志精武谋打赢,先后6次夺冠,3次被团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1次。
牦牛,生长于高原,以憨厚、坚韧、勇悍著称。在某摩步旅某加榴炮营就有一头这样的“牦牛”。
他,不高不壮,脸庞黝黑,牙齿洁白,让人无法和牦牛想到一起。等他挽起裤腿、卷起袖子,露出伤疤,讲起伤疤背后的故事,还真与牦牛精神相符。他就是某炮兵团藏族战士白马本松。
刚入军营,白马本松由于呼吸不适应,跑步跟不上,又与战友沟通不顺畅,一度成为帮扶对象。相信自己能行的他下起苦功:体能训练,别人跑3圈,他就要多跑两圈;业余时间拼命学习,查字典,问战友,学汉语。
下连后分到炮班,连队组织炮闩分解结合练习,他每天在寒风里一练就是两个多小时,手被冻裂了,甚至渗出丝丝鲜血。他不以为然,抹了药膏继续练。连长郭庚伟看后暗暗点头:“是个好兵,有着‘牛劲’!”不久后,在团里组织的专业比武考核中,他以47秒的成绩打破团分解结合炮闩纪录。纪录破了,但一道道冻裂的伤口却在白马本松的手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
2012年秋,科尔沁草原硝烟弥漫,团队正在组织演习。连队突然接到命令,发射照明弹支援步兵夜间进攻。这可是连队自组建以来第一次打特种照明弹,炮弹射程与照明高度能否协同,大家心里都没底。
“报告,让我来吧!”白马本松毫不犹豫,向连长请战领命,“连长,别犹豫了,我能行。”在连长支持下,白马本松带上装具就去准备弹药。“打的是全号装药,要做好防震措施……”连长话未落,电台里传来了炮火准备口令。
“轰!”第一发打完,电台里传来消息:“方向好、效果好。”这给白马本松吃了颗定心丸,他铆足劲儿接著打出了第二发。可刚打完,一股黏稠的液体顺着耳朵往下直淌。“第三发装填!”几乎同时,装填口令传入白马本松的耳朵。瞄准,击发……当打到第8发时,他的动作变得有些机械,此刻的他只能凭借着指挥手旗完成最后一发任务。“效果好,射击完毕……”这次任务得到了各级首长的一致肯定,但也让他的听力不再像以前那样灵敏,因为他患上了耳穿孔。
2011年的“八一”比武,让白马本松声名远播。他拿了倒数第一,却得到团长张杰的肯定:虽败犹荣,是团里永击不垮的第一人!
比武前,他在劳动时,不小心被战友用镐头砸到了小腿,6厘米的口子,鲜血直流,隐隐可见骨头。咋办?距离比武仅有5天时间,伤口能愈合吗?可他一想到“五一”尖子比武时,步枪分解结合第一,步枪射击第三,综合第一,为连队争了光,受到官兵交口称赞,那股“牛劲”又上来,执意参加了比赛。伤口未拆线的他吃了两片去痛片就上了赛场。然而,五公里武装越野就遭遇拦路虎。3000米时,右小腿伤口裂开,向外渗血,但他咬着牙,坚持着,艰难地向前迈进。当他一瘸一拐通过终点时,右裤腿已被鲜血染红,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训练场上的“黑三郎”,战士眼中的“黑班长”。
尖刀连的尖刀班长
【人物小传】康勇,藏族,又名泽旺德吉, 2006年12月入伍,2008年7月入党,某旅十二连班长。入伍8年来,精武强能,样样比武都参加,次次拿名次,先后荣获旅嘉奖1次、优秀士兵2次,荣立三等功1次,所带班被旅评为“基层建设先进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尖刀所指,所向披靡,爱军精武,谁与争锋”,当你在某旅训练场听到这雄浑的口号声,你不用猜,肯定是四营尖刀连——十二连的尖刀班班长康勇带着战士在训练。走近一看,康勇果真是典型的康巴汉子,脸黑牙白,身体壮。但未曾想新兵时,他是豆芽菜。
刚入伍时,虚胖的康勇最害怕体能,三公里测试常打狼,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刚刚及格,3次步枪射击均未及格。连长猜他是压力大、心中有坎,对他说:“下次,你放手打,打及格了,我请你吃饭。”新兵下连实弹射击考核,他心无旁骛,果然打了个优秀,从此扬起了他奋勇争先的风帆。
不服气的康勇立志做尖兵,每次长跑别人跑5公里,他跑7公里;别人轻装,他就重装;为增强四肢力量,每晚就寝前坚持做200个俯卧撑、仰卧起坐。长年累月的坚持,他的脸、手和胳膊更黑了,但在训练场上却崭露头角,各科成绩均走在全营前列。2009年旅“五一”大比武,他胸部肌肉拉伤未愈且发起高烧,但为了荣誉,他咬牙参赛,一举夺得手榴弹投掷第四名、5公里武装越野第八名。战友们都亲切地叫“拼命黑三郎”。
训练,他拼命;带兵,他更狠。2012年秋,他当上了尖刀班长。由于接连下雨,训练场石头较多,部分低洼地方积水较深。战术训练时,个别战士担心碰伤和衣服弄湿了易患感冒,便下意识地绕开了。结果他狠狠批评:“遇到点水石就绕行,那遇到真枪真弹怎办?战场上可不全是干爽地面,哪有时间去选择卧倒的地方,为了生命你们必须快、准、狠。”说完,他视石水于无物,连续在泥水中爬了好几遍战术。事后,战士们私下叫他“黑班长”。一个月后,营对各班进行战术考核。考核中,他带着战士遇水涉水、遇坑跳坑,受到营长表扬。
带兵中,他严爱相济。2012年3月,新兵陈立民干什么事都不积极。他在班务会上狠狠地批评了小陈,但事后又询问了原因。他得知小陈想家,便创造机会让他给家里打电话,并给连队汇报,邀请其父母来队探亲,使小陈转变很大。得知战士武洪才奶奶得了肿瘤做手术没钱,他偷偷给其家中寄了1万元,解了燃眉之急,感动得小武直掉泪。
工作中他更“玩命”。2011年他随连队到旅弹药库施工。施工处山路坎坷不平,搬运物资和水泥很困难,一天下来累得精疲力尽,两天不到就有部分战士开始抱怨。当尖刀班长的康勇知道后,主动请缨担当搬运组长。上任后,他身先士卒,每看到战友推车爬坡,他帮着战友推上坡;休息时,他总是给战友揉腿敲背,不時唱几首歌,给他们解压鼓劲。战友们在他的带动下,不再抱怨,干活更加卖力,提前一个月完成任务。短短仨月,小推车就换了7条轮胎。如今,七条旧轮胎静静地躺在连队荣誉室一角,仿佛在述说着昨日的故事。
特战精兵、电器修理、四小队长、“四会”教练员……
铁三连的“多面手”
【人物小传】李红龙,藏族,1989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06年12月入伍,2008年9月入党,中士军衔,现任某旅三连班长。入伍8年来,他爱军精武,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被官兵誉为“老黄牛”。先后被集团军评为特战精兵,被旅评为优秀思想骨干、优秀“四会”教练员、优秀文艺骨干、优秀“四小工”、百名好管家、理论之星,先后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两次荣获旅嘉奖。
李红龙,总像喝了“红牛”似的 ,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他闲不住,爱学习、爱琢磨,很招人喜欢,在战士的眼中他无所不能,官兵亲切地称他“李红牛”。
2009年5月,营里赴某陌生地域野外驻训。因旅里专职电工太忙赶不过来,晚上照明、冰箱储存食物、用电视看新闻等用电问题一时成了难题。“让李红龙上,准没问题,连队平时的电器安装、电路维修都是他。”连长积极向营里举荐,得到同意。铺设电缆,架设分线,安装插座,引进明电,李红龙带着3名战士忙了整整一天,直到晚上电灯点亮那一刻他才松了口气。从那以后他就成了营里的专职电工。
还是那次驻训,李红龙再次“扑火”救急显身手。一日中午,他和战友们在一山谷训练,突然营部文书找到他:“班长,下午营里要开视频会议,刚才我们试了一下投影仪,画面不清晰,全是一道道线条,送修已来不及了,营长叫你赶快回去瞧瞧。”接到通知,他迅速返回帐篷,拿起百宝箱直奔营部开会用的炊事帐篷。开机关机,这捅捅那查查,一番分析,不到5分钟,他就给出了结论:投影仪受潮,急需晾干。他把投影仪和投影布搬出去摆放在帐篷外阳光直射不到的通风处,两小时后搬回重新调试,症状消除,一切恢复,会议得以正常进行。营长肖民知道后,露出了微笑。
这能耐可不是凭空而来。平时,李红龙就爱学习,肯钻研,还买了一些电路、电器维修方面的书籍和专业工具。他一有时间就去鼓捣、摆弄。安装、调试卫星电视,修理音响、电视,拉电接电、检修线路,修补营产营具,维护公共物资,都是他的专职。自然而然,他成了连队四小队长和营里的大红人。
李红龙是个多面手,这无可置疑。训练上,他更是一名高手。2009年,刚选改上士官的李红龙就向营里提出申请参加特战精兵集训。梦想成为一名特战精兵,没想申请被退了回来。原来是营长考虑到背囊太重而他体格小体重又轻,没法通过6公里负重奔袭课目的考核。“长得小就成不了特战精兵?”天生一副倔脾气的李红龙怎么也别不过这个劲儿,暗下决心,说啥也不能让人小看自己。于是,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训练计划:每天体能训练,他腿上绑铅块,背囊装沙瓶,一点点增加重量,从最初的10公斤到后来的25公斤,慢慢适应;障碍训练,他一次不落,手臂和身上经常被碰刮伤;轻武器射击,他在枪管上放弹壳,前端挂水壶,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凭着这股拼劲和韧劲,他练就了一身硬功夫,终于在第三年考取了集团军“特战精兵”。后来,他成为了响当当的“四会”教练员,令人刮目相看。
他曾是侦察兵,当过二炮手、一炮手,代理过排长,岗岗叫得响。
勇挑自我神炮手
【人物小传】庚呷罗布,藏族, 2006年12月入伍,2011年6月入党。现任某旅坦克五连班长。入伍8年来,他立足本职,爱军精武,5次换岗,岗岗叫得响;4次参加实兵实弹演习,连续两年参加旅创破纪录比武,夺得手榴弹投远亚军,多次受到营连嘉奖、优秀士兵,所在排被旅评为先进排,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
庚呷罗布绝对是个人物,建制连五公里考核,他是中流砥柱;手榴弹投远,他傲视群雄,68.5米,全旅第二;当炊事兵,仅两月就成为保障尖兵。他半路出家,从侦察兵到二炮手,从一炮手到专业负责人,打了上百发实弹,除一次故障外,从未脱靶,成为享誉全旅的“神炮手”。
刚入伍时,罗布在侦察连当兵。为练硬本领,早5公里、晚8公里的武装越野从不落课;攀登训练,双手磨出了老茧;擒拿格斗,扭伤了脖颈、摔紫了臂膀,一点不在乎。不到一年,他就成了侦察尖兵。2008年4月,因两腿骨骼轻微变形,他被调整到坦克营任二炮手。当时,他对坦克火炮、电路等方面的专业一窍不通。从不畏难的他从简单的电路学开始,虚心请教,经常加班加点学习专业知识,很快掌握了电传稳定器、坦克炮发射等工作原理。没想上车一操作,又不完全是那回事。一位老班长告诉他:车上实践最管用。为增加实车操作机会,他一有空就好钻进车场那台教练车,反复实践揣摩。通过半年多的努力,他除熟悉掌握了装填炮弹、并列机枪和高机操作等二炮手三大专业,还会操作坦克火炮所有仪器、排除常见故障。那年10月,他代表连队参加比武,取得全旅二炮手专业技能总分第一名。
2009年9月,荣升一炮手不到半年的罗布就随队参加实兵实弹演习。那时,他心中一点没有底,因为从未打过实弹。果然,因检查不细,击发按钮短路,第一发实弹就越过了靶标,让他羞愧难当。回来后,他虚心请老班长传授射击方法和经验技巧。白天,他钻进酷热的车内练口令、练瞄准、练击发,熟悉每一个动作要领和操作规程;晚上他细心研究理论,总结出“一观、二查、三击发”的射击方法。在那年实弹对抗中,他最终取得4发4中的成绩。
去年8月,坦克四连402车突然出现故障,连队用了7发弹校正,均未上靶。“让罗布校正”,接到营长陆正恒命令,罗布迅速赶往四连,钻进战车。发动坦克,观察油路,校正瞄准镜,检查火炮系统,用时1分钟,发射炮弹1枚,命中靶标,校正成功,惊艳四座。
之后,对抗演习中,他判定距离丝毫不差,第一炮就摧毁了“敌”营指挥所。没想,功成名就的他又要求参加军区组织的夜间实弹射击考核,这可又是第一次。考核场在一个陌生山谷,草深路陡,不利于坦克行进和观察。晚上10点,考核正式开始。他作为头车,受令出击。开进,短停,射击;再开进,短停,再射击,2发炮弹均击中2000米外的环形荧光显靶上。演习归来,他被旅评为演习先进个人、百名小老虎,所在车被评为演习先进车。
手流血了,训练照旧;耳震聋了,炮弹照打;脚受伤了,坚持参赛。
军中“牦牛”
【人物小传】白马本松,藏族, 2006年12月入伍,2010年6月入党,现任某旅炮兵团一连班长。入伍8年来,他爱岗敬业,矢志精武谋打赢,先后6次夺冠,3次被团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1次。
牦牛,生长于高原,以憨厚、坚韧、勇悍著称。在某摩步旅某加榴炮营就有一头这样的“牦牛”。
他,不高不壮,脸庞黝黑,牙齿洁白,让人无法和牦牛想到一起。等他挽起裤腿、卷起袖子,露出伤疤,讲起伤疤背后的故事,还真与牦牛精神相符。他就是某炮兵团藏族战士白马本松。
刚入军营,白马本松由于呼吸不适应,跑步跟不上,又与战友沟通不顺畅,一度成为帮扶对象。相信自己能行的他下起苦功:体能训练,别人跑3圈,他就要多跑两圈;业余时间拼命学习,查字典,问战友,学汉语。
下连后分到炮班,连队组织炮闩分解结合练习,他每天在寒风里一练就是两个多小时,手被冻裂了,甚至渗出丝丝鲜血。他不以为然,抹了药膏继续练。连长郭庚伟看后暗暗点头:“是个好兵,有着‘牛劲’!”不久后,在团里组织的专业比武考核中,他以47秒的成绩打破团分解结合炮闩纪录。纪录破了,但一道道冻裂的伤口却在白马本松的手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
2012年秋,科尔沁草原硝烟弥漫,团队正在组织演习。连队突然接到命令,发射照明弹支援步兵夜间进攻。这可是连队自组建以来第一次打特种照明弹,炮弹射程与照明高度能否协同,大家心里都没底。
“报告,让我来吧!”白马本松毫不犹豫,向连长请战领命,“连长,别犹豫了,我能行。”在连长支持下,白马本松带上装具就去准备弹药。“打的是全号装药,要做好防震措施……”连长话未落,电台里传来了炮火准备口令。
“轰!”第一发打完,电台里传来消息:“方向好、效果好。”这给白马本松吃了颗定心丸,他铆足劲儿接著打出了第二发。可刚打完,一股黏稠的液体顺着耳朵往下直淌。“第三发装填!”几乎同时,装填口令传入白马本松的耳朵。瞄准,击发……当打到第8发时,他的动作变得有些机械,此刻的他只能凭借着指挥手旗完成最后一发任务。“效果好,射击完毕……”这次任务得到了各级首长的一致肯定,但也让他的听力不再像以前那样灵敏,因为他患上了耳穿孔。
2011年的“八一”比武,让白马本松声名远播。他拿了倒数第一,却得到团长张杰的肯定:虽败犹荣,是团里永击不垮的第一人!
比武前,他在劳动时,不小心被战友用镐头砸到了小腿,6厘米的口子,鲜血直流,隐隐可见骨头。咋办?距离比武仅有5天时间,伤口能愈合吗?可他一想到“五一”尖子比武时,步枪分解结合第一,步枪射击第三,综合第一,为连队争了光,受到官兵交口称赞,那股“牛劲”又上来,执意参加了比赛。伤口未拆线的他吃了两片去痛片就上了赛场。然而,五公里武装越野就遭遇拦路虎。3000米时,右小腿伤口裂开,向外渗血,但他咬着牙,坚持着,艰难地向前迈进。当他一瘸一拐通过终点时,右裤腿已被鲜血染红,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训练场上的“黑三郎”,战士眼中的“黑班长”。
尖刀连的尖刀班长
【人物小传】康勇,藏族,又名泽旺德吉, 2006年12月入伍,2008年7月入党,某旅十二连班长。入伍8年来,精武强能,样样比武都参加,次次拿名次,先后荣获旅嘉奖1次、优秀士兵2次,荣立三等功1次,所带班被旅评为“基层建设先进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尖刀所指,所向披靡,爱军精武,谁与争锋”,当你在某旅训练场听到这雄浑的口号声,你不用猜,肯定是四营尖刀连——十二连的尖刀班班长康勇带着战士在训练。走近一看,康勇果真是典型的康巴汉子,脸黑牙白,身体壮。但未曾想新兵时,他是豆芽菜。
刚入伍时,虚胖的康勇最害怕体能,三公里测试常打狼,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刚刚及格,3次步枪射击均未及格。连长猜他是压力大、心中有坎,对他说:“下次,你放手打,打及格了,我请你吃饭。”新兵下连实弹射击考核,他心无旁骛,果然打了个优秀,从此扬起了他奋勇争先的风帆。
不服气的康勇立志做尖兵,每次长跑别人跑5公里,他跑7公里;别人轻装,他就重装;为增强四肢力量,每晚就寝前坚持做200个俯卧撑、仰卧起坐。长年累月的坚持,他的脸、手和胳膊更黑了,但在训练场上却崭露头角,各科成绩均走在全营前列。2009年旅“五一”大比武,他胸部肌肉拉伤未愈且发起高烧,但为了荣誉,他咬牙参赛,一举夺得手榴弹投掷第四名、5公里武装越野第八名。战友们都亲切地叫“拼命黑三郎”。
训练,他拼命;带兵,他更狠。2012年秋,他当上了尖刀班长。由于接连下雨,训练场石头较多,部分低洼地方积水较深。战术训练时,个别战士担心碰伤和衣服弄湿了易患感冒,便下意识地绕开了。结果他狠狠批评:“遇到点水石就绕行,那遇到真枪真弹怎办?战场上可不全是干爽地面,哪有时间去选择卧倒的地方,为了生命你们必须快、准、狠。”说完,他视石水于无物,连续在泥水中爬了好几遍战术。事后,战士们私下叫他“黑班长”。一个月后,营对各班进行战术考核。考核中,他带着战士遇水涉水、遇坑跳坑,受到营长表扬。
带兵中,他严爱相济。2012年3月,新兵陈立民干什么事都不积极。他在班务会上狠狠地批评了小陈,但事后又询问了原因。他得知小陈想家,便创造机会让他给家里打电话,并给连队汇报,邀请其父母来队探亲,使小陈转变很大。得知战士武洪才奶奶得了肿瘤做手术没钱,他偷偷给其家中寄了1万元,解了燃眉之急,感动得小武直掉泪。
工作中他更“玩命”。2011年他随连队到旅弹药库施工。施工处山路坎坷不平,搬运物资和水泥很困难,一天下来累得精疲力尽,两天不到就有部分战士开始抱怨。当尖刀班长的康勇知道后,主动请缨担当搬运组长。上任后,他身先士卒,每看到战友推车爬坡,他帮着战友推上坡;休息时,他总是给战友揉腿敲背,不時唱几首歌,给他们解压鼓劲。战友们在他的带动下,不再抱怨,干活更加卖力,提前一个月完成任务。短短仨月,小推车就换了7条轮胎。如今,七条旧轮胎静静地躺在连队荣誉室一角,仿佛在述说着昨日的故事。
特战精兵、电器修理、四小队长、“四会”教练员……
铁三连的“多面手”
【人物小传】李红龙,藏族,1989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06年12月入伍,2008年9月入党,中士军衔,现任某旅三连班长。入伍8年来,他爱军精武,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被官兵誉为“老黄牛”。先后被集团军评为特战精兵,被旅评为优秀思想骨干、优秀“四会”教练员、优秀文艺骨干、优秀“四小工”、百名好管家、理论之星,先后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两次荣获旅嘉奖。
李红龙,总像喝了“红牛”似的 ,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他闲不住,爱学习、爱琢磨,很招人喜欢,在战士的眼中他无所不能,官兵亲切地称他“李红牛”。
2009年5月,营里赴某陌生地域野外驻训。因旅里专职电工太忙赶不过来,晚上照明、冰箱储存食物、用电视看新闻等用电问题一时成了难题。“让李红龙上,准没问题,连队平时的电器安装、电路维修都是他。”连长积极向营里举荐,得到同意。铺设电缆,架设分线,安装插座,引进明电,李红龙带着3名战士忙了整整一天,直到晚上电灯点亮那一刻他才松了口气。从那以后他就成了营里的专职电工。
还是那次驻训,李红龙再次“扑火”救急显身手。一日中午,他和战友们在一山谷训练,突然营部文书找到他:“班长,下午营里要开视频会议,刚才我们试了一下投影仪,画面不清晰,全是一道道线条,送修已来不及了,营长叫你赶快回去瞧瞧。”接到通知,他迅速返回帐篷,拿起百宝箱直奔营部开会用的炊事帐篷。开机关机,这捅捅那查查,一番分析,不到5分钟,他就给出了结论:投影仪受潮,急需晾干。他把投影仪和投影布搬出去摆放在帐篷外阳光直射不到的通风处,两小时后搬回重新调试,症状消除,一切恢复,会议得以正常进行。营长肖民知道后,露出了微笑。
这能耐可不是凭空而来。平时,李红龙就爱学习,肯钻研,还买了一些电路、电器维修方面的书籍和专业工具。他一有时间就去鼓捣、摆弄。安装、调试卫星电视,修理音响、电视,拉电接电、检修线路,修补营产营具,维护公共物资,都是他的专职。自然而然,他成了连队四小队长和营里的大红人。
李红龙是个多面手,这无可置疑。训练上,他更是一名高手。2009年,刚选改上士官的李红龙就向营里提出申请参加特战精兵集训。梦想成为一名特战精兵,没想申请被退了回来。原来是营长考虑到背囊太重而他体格小体重又轻,没法通过6公里负重奔袭课目的考核。“长得小就成不了特战精兵?”天生一副倔脾气的李红龙怎么也别不过这个劲儿,暗下决心,说啥也不能让人小看自己。于是,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训练计划:每天体能训练,他腿上绑铅块,背囊装沙瓶,一点点增加重量,从最初的10公斤到后来的25公斤,慢慢适应;障碍训练,他一次不落,手臂和身上经常被碰刮伤;轻武器射击,他在枪管上放弹壳,前端挂水壶,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凭着这股拼劲和韧劲,他练就了一身硬功夫,终于在第三年考取了集团军“特战精兵”。后来,他成为了响当当的“四会”教练员,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