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仅仅靠“语文课本、黑板粉笔、识字卡片、教学挂图”等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很难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多媒体技术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将其引入语文教学中,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给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多媒体 识字教学 激发兴趣
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么大的识字量,课时又非常紧,如何能让学生将这些比较枯燥的字,认得清,记得牢,用得准呢?我认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将图文、声音和视频并用,能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使学生步入愉快的识字殿堂。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通过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2》一课时,我依据课文内容,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课间活动的图片:下象棋、唱京戏、喂鸽子、做航模……同时配以《菊次郎的夏天》这一轻松欢快的音乐。通过多媒体妙趣横生的动画演示,一幅多姿多彩、声画并茂的课间活动图就跃入了同学们的眼帘,仿佛把大家也带入了有趣的课间活动中。这时,我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边观察、边想象。学生回答后,我相机在图片旁打出词语:下象棋、唱京戏、喂鸽子、做航模……要求认识的字用红色显示,让学生对照图画朗读词语,识记生字。这样,生字的呈现方式既形象又生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内在动机。
又如教学“阳”字时,课件演示:一轮红日在两座山峰之间缓缓升起。这时,我将整幅图顺时针旋转90度。师问:现在这副画变成什么了?学生惊奇地发现:这幅图好像是“阳”字。就这样,多媒体使枯燥的生字教学生动化、趣味化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对生字的音、形、义也心领神会。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低年级学生记忆较快、回生也快。学生在练习写话时,经常会出现混淆、用错形近字、同音字的情况。这时,合理运用多媒体,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1. 同音形近字。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同音形近字,它们或换偏旁,或加偏旁,区别不大。小学生辨别能力还不精确,很容易张冠李戴,而多媒体的使用却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青、清、蜻、晴、睛、情”这几个字,学生经常会错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先出示“青、清、蜻、晴、睛、情”这几个字,偏旁部首设计成醒目的颜色。接着,出示图片,上面有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有一条清清的小溪在欢快地流淌。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几只蜻蜓飞来飞去,小朋友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再出示我编的儿歌:“草儿(青青), 水也(清清);天气(晴)朗, 我有事(情);睁开眼(睛),看见(蜻)蜓”。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括号里面该填哪些字,为什么。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这样的巩固练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字形的掌握,还能促进其自学能力的形成。
2.异音形近字。有一部分形近字,尽管读音不同,但是长得差不多,或多一撇、或少一点。
例如:我在帮助学生分析“拔”和“拨”时 ,设计了一个动画。先出示“拨”字,将右半部分“发”字的第一笔竖折中的“竖”设计成小草的样子。伸手将小草拔掉后剩下的部分就是“拔”字了。这样通过反复呈现,学生就会发现它们的区别,在书写时就不会再混淆了。
三、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巩固学生的识字效果
低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的识字量在二十个左右,考虑到孩子好动、易疲劳等年龄特征,我不断地采用各种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学生自主地、愉快地识字。
1.趣味游戏,巩固识记效果。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游戏可以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不但使他们的注意力持久稳定, 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有选择地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例如:
(1)“摘苹果游戏”:画面上有一棵苹果树,上面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每个苹果上面有一个生字。请一个学生起来读指定的字,读对了,苹果就会安然地落到地上。
(2)“打气球”。画面上有五颜六色额气球随风舞动,每个气球上有一个生字。请一个学生起来读指定的字,读对了,气球就会爆炸,生字掉下来。
(3)“过桥”。画面上有一只猴子要过一座石桥,桥下是湍急的河水。石桥上每块石头上都有一个汉字。请一个学生起来读指定的字,全读对了,猴子就会顺利过桥。
在这类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不时产生一种新鲜感,增强了识字欲望,巩固了识字效果。
2.搭建平台,激发运用生字。
小学生好胜心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在比赛中获胜。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经常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各种形式的识字比赛,找错别字比赛等等,比一比哪一组同学认字多,找错快。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再如:开展“啄木鸟”活动,号召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像啄木鸟一样,寻找小区内不规范的用字用语,用相机拍下。再用多媒体向同学展示。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最多。学生们在各种各样的竞赛中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识字形式,巩固了学生的识字效果,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因此,我们要充分展示多媒体的魅力,发挥多媒体的正面效应,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我们的识字课堂意趣盎然。
作者简介:孙娟,女,1982年出生,山东省东营市春晖小学,小教一级语文教师
关键词:多媒体 识字教学 激发兴趣
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么大的识字量,课时又非常紧,如何能让学生将这些比较枯燥的字,认得清,记得牢,用得准呢?我认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将图文、声音和视频并用,能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使学生步入愉快的识字殿堂。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通过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2》一课时,我依据课文内容,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课间活动的图片:下象棋、唱京戏、喂鸽子、做航模……同时配以《菊次郎的夏天》这一轻松欢快的音乐。通过多媒体妙趣横生的动画演示,一幅多姿多彩、声画并茂的课间活动图就跃入了同学们的眼帘,仿佛把大家也带入了有趣的课间活动中。这时,我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边观察、边想象。学生回答后,我相机在图片旁打出词语:下象棋、唱京戏、喂鸽子、做航模……要求认识的字用红色显示,让学生对照图画朗读词语,识记生字。这样,生字的呈现方式既形象又生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内在动机。
又如教学“阳”字时,课件演示:一轮红日在两座山峰之间缓缓升起。这时,我将整幅图顺时针旋转90度。师问:现在这副画变成什么了?学生惊奇地发现:这幅图好像是“阳”字。就这样,多媒体使枯燥的生字教学生动化、趣味化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对生字的音、形、义也心领神会。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低年级学生记忆较快、回生也快。学生在练习写话时,经常会出现混淆、用错形近字、同音字的情况。这时,合理运用多媒体,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1. 同音形近字。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同音形近字,它们或换偏旁,或加偏旁,区别不大。小学生辨别能力还不精确,很容易张冠李戴,而多媒体的使用却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青、清、蜻、晴、睛、情”这几个字,学生经常会错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先出示“青、清、蜻、晴、睛、情”这几个字,偏旁部首设计成醒目的颜色。接着,出示图片,上面有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有一条清清的小溪在欢快地流淌。红红的太阳当空照,几只蜻蜓飞来飞去,小朋友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再出示我编的儿歌:“草儿(青青), 水也(清清);天气(晴)朗, 我有事(情);睁开眼(睛),看见(蜻)蜓”。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括号里面该填哪些字,为什么。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这样的巩固练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字形的掌握,还能促进其自学能力的形成。
2.异音形近字。有一部分形近字,尽管读音不同,但是长得差不多,或多一撇、或少一点。
例如:我在帮助学生分析“拔”和“拨”时 ,设计了一个动画。先出示“拨”字,将右半部分“发”字的第一笔竖折中的“竖”设计成小草的样子。伸手将小草拔掉后剩下的部分就是“拔”字了。这样通过反复呈现,学生就会发现它们的区别,在书写时就不会再混淆了。
三、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巩固学生的识字效果
低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的识字量在二十个左右,考虑到孩子好动、易疲劳等年龄特征,我不断地采用各种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学生自主地、愉快地识字。
1.趣味游戏,巩固识记效果。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游戏可以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不但使他们的注意力持久稳定, 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有选择地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例如:
(1)“摘苹果游戏”:画面上有一棵苹果树,上面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每个苹果上面有一个生字。请一个学生起来读指定的字,读对了,苹果就会安然地落到地上。
(2)“打气球”。画面上有五颜六色额气球随风舞动,每个气球上有一个生字。请一个学生起来读指定的字,读对了,气球就会爆炸,生字掉下来。
(3)“过桥”。画面上有一只猴子要过一座石桥,桥下是湍急的河水。石桥上每块石头上都有一个汉字。请一个学生起来读指定的字,全读对了,猴子就会顺利过桥。
在这类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不时产生一种新鲜感,增强了识字欲望,巩固了识字效果。
2.搭建平台,激发运用生字。
小学生好胜心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在比赛中获胜。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经常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各种形式的识字比赛,找错别字比赛等等,比一比哪一组同学认字多,找错快。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再如:开展“啄木鸟”活动,号召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像啄木鸟一样,寻找小区内不规范的用字用语,用相机拍下。再用多媒体向同学展示。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最多。学生们在各种各样的竞赛中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识字形式,巩固了学生的识字效果,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因此,我们要充分展示多媒体的魅力,发挥多媒体的正面效应,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我们的识字课堂意趣盎然。
作者简介:孙娟,女,1982年出生,山东省东营市春晖小学,小教一级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