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平衡仪在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meng611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静态平衡仪对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24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于训练前后分别应用Berg平衡量表和静态平衡仪测试患儿睁眼和闭眼状态下的平衡功能。结果训练8周后,患儿Berg量表得分增高(P<0.05);静态平衡仪测得稳定性系数、跌倒指数、体重分布系数等均降低(P<0.05~0.01)。结论静态平衡仪可以评估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并进行平衡功能康复。
其他文献
冰岛虞美人、美女樱、南非万寿菊,步入2014青岛世园会,游客将欣赏到多种多样的异域花朵。在日前进行的春夏花卉引种试验中,世园会选用736个品种76个系列的花卉,其中90%为国外引进
为更好地评价生态港口群发展现状,利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er-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构建生态港口群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在
1 提出课题    微量化实验的研究,是建立在上世纪末提出的微型实验的基础之上。微型化学实验(Microscale Laboratory)是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当时主要局限于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微型实验是指“以微小量的试剂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微型实验试剂的“微小量”是常量化学实验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微型实验具有仪器微型化、试剂用量少的特点。但是,当今我
读到沈惠川先生<吴大猷先生点评〈经典力学〉>一文(以下简称沈文)最后一节,其中说:“‘猝量&#39;理论是吴大猷先生于1997年偶然发现的”等等[1].吴大猷老先生是我的老师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