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领悟新课改理念的同时,及时转变自身角色,逐步使自己从传道者、统治者和教学者转变成为组织者、服务者和研究者,从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物理教师 角色转变
我国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高中物理新课标要求高中物理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领悟新课改的理念下,不断反思与改进,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走进创造性教学的新天地。就传统的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来说,更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复制而轻质疑和创新精神。新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懂得科学对待知识的态度,知道社会进步的源泉,并立志于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要培养出真正的懂科学的人才。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角地位,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基本没有参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问答多半也是复述教材中的文字,缺乏创造性和探究性。教师不希望也不喜欢学生有与自己想法不同的地方,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怀疑和求证,即使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也早早地被教师“扼杀”在萌芽中。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只强调教师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的创造性,传统课堂教师把概念、规律先交给学生,然后帮他们理解并教给他们如何使用,然后就是巩固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少之又少,并且这些结论都是作为定论教给学生的,学生没有对它们进行深入的推敲。这样在课堂里,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是理解和记忆,而在需要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简单机械的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反而消磨了他们原本的好奇心。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实现角色转变非常重要。
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角色的转变,正确认识并实现自己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学生的成长甚至社会的发展。那么新课改下教师要做哪些方面的转变呢?
一、从课堂的传道者到组织者
教师不能再把学生教成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教他如何思维,如何从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在新课程下,教学过程被看成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下教师需要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动态的、生成的“自主探究型”课堂,从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这个方面来看,不仅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更要把自己放在开放的环境中,成为课堂的积极组织者。当学生在自主学习或讨论时,积极地看,细心地听;当老师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论、所惑、所求,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就更能准确考虑下一步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学习。
二、从课堂的统治者到督促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学生已经能从课堂之外,不依赖教师获取知识,学生获取知识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广,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在某些方面学生的知识甚至已经超出教师。因此,教师应由课堂的统治者变成督促学生学习服务者,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服务,为学生克服困难服务,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服务。教师的角色转变后,就会使教师学生在一种平等、愉快的状态下进行交流、互相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积极探索,从而获取知识。这时教师不再是权威,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讨有关问题。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教与学的互换日趋频繁。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谁就首先获得发言的主动权。教师失去了以往的优越感,他们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的模式。
当教师的“服务者”角色到位时,无疑会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热情,使课堂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大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当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后,就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自主发展。
三、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多方面新的挑战。教师只有正确定位自己的研究身份,才能成为课程实施与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适应者。研究型的教师,不仅要有有效的经验行为,还要有理性的思考,应能解释、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随着课程内容的弹性拓宽,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和研究的地方。教师从教之日,就是重新学习之时。新课改要求教师具有的不只是技能技巧,而且能够在不确定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中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能够直接面对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面对课堂生成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摆脱教书匠的角色,把自己转变为一个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认为只要走出课堂就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实际上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反思:这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本节课处理某一个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节课有多少学生参加了互动?等等诸多问题。教师只有不断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才可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新课改要求教师有求新求变的精神,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从而改进教育教学模式,焕发课堂生命的活力,才能感受教育创新的愉悦,体现自身的价值。新课程正在把教师引向研究者之路,把教书匠变成真正的研究者。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物理教师 角色转变
我国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高中物理新课标要求高中物理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领悟新课改的理念下,不断反思与改进,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走进创造性教学的新天地。就传统的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来说,更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复制而轻质疑和创新精神。新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懂得科学对待知识的态度,知道社会进步的源泉,并立志于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要培养出真正的懂科学的人才。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角地位,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基本没有参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问答多半也是复述教材中的文字,缺乏创造性和探究性。教师不希望也不喜欢学生有与自己想法不同的地方,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怀疑和求证,即使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也早早地被教师“扼杀”在萌芽中。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只强调教师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的创造性,传统课堂教师把概念、规律先交给学生,然后帮他们理解并教给他们如何使用,然后就是巩固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少之又少,并且这些结论都是作为定论教给学生的,学生没有对它们进行深入的推敲。这样在课堂里,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是理解和记忆,而在需要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简单机械的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反而消磨了他们原本的好奇心。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实现角色转变非常重要。
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角色的转变,正确认识并实现自己在新课程下的角色,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学生的成长甚至社会的发展。那么新课改下教师要做哪些方面的转变呢?
一、从课堂的传道者到组织者
教师不能再把学生教成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教他如何思维,如何从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在新课程下,教学过程被看成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下教师需要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动态的、生成的“自主探究型”课堂,从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这个方面来看,不仅仅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更要把自己放在开放的环境中,成为课堂的积极组织者。当学生在自主学习或讨论时,积极地看,细心地听;当老师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论、所惑、所求,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就更能准确考虑下一步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学习。
二、从课堂的统治者到督促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学生已经能从课堂之外,不依赖教师获取知识,学生获取知识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广,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在某些方面学生的知识甚至已经超出教师。因此,教师应由课堂的统治者变成督促学生学习服务者,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服务,为学生克服困难服务,为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服务。教师的角色转变后,就会使教师学生在一种平等、愉快的状态下进行交流、互相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积极探索,从而获取知识。这时教师不再是权威,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讨有关问题。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教与学的互换日趋频繁。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谁就首先获得发言的主动权。教师失去了以往的优越感,他们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的模式。
当教师的“服务者”角色到位时,无疑会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热情,使课堂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大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当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后,就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自主发展。
三、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多方面新的挑战。教师只有正确定位自己的研究身份,才能成为课程实施与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适应者。研究型的教师,不仅要有有效的经验行为,还要有理性的思考,应能解释、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随着课程内容的弹性拓宽,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这些都意味着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和研究的地方。教师从教之日,就是重新学习之时。新课改要求教师具有的不只是技能技巧,而且能够在不确定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中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能够直接面对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面对课堂生成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摆脱教书匠的角色,把自己转变为一个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认为只要走出课堂就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实际上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反思:这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本节课处理某一个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节课有多少学生参加了互动?等等诸多问题。教师只有不断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才可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新课改要求教师有求新求变的精神,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从而改进教育教学模式,焕发课堂生命的活力,才能感受教育创新的愉悦,体现自身的价值。新课程正在把教师引向研究者之路,把教书匠变成真正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