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藏区委第一书记”阴法唐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NDA_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成立50周年之际,一位87岁的老人执意要再次回到西藏,送上自己的祝福。他就是亲历了西藏变革风云,见证了西藏的“成长”、发展,奔走在青藏铁路建设背后的“西藏区委第一书记”、一位抗寇击敌的将军——阴法唐。
  
  时隔两年,当听到阴老再次进藏的消息时,记者再次拨通了阴老的电话,表达对他的仰慕。电话那边,洪亮的嗓音、爽朗的笑声,使记忆切换到2年前第一次与他见面的场景:身材不高,头发虽已苍白,但红光满面,精神十足。采访期间,阴老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爽练。谈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总会呵呵的笑起来,很有意趣。回忆清晰可辨,似乎只要我再次敲开他家的那扇门,一切还可以重新开始。
  
  投身革命 抗寇击敌
  
  1942年,阴老任冀鲁豫八分区蒲县县大队政委。有一次,日寇“扫荡”蒲县,日军汽车部队隆隆驶来,形势紧迫,阴老接受命令掩护组织撤退。他只带了30人,埋伏在打谷场,用四轮车堵住路,等待日寇到来。当日寇汽车部队进入手榴弹投程范围时,四方枪声齐起,手榴弹爆炸声轰鸣,大部分日寇还没明白过来就已被炸死,完全丧失了抵抗力。这就是名噪一时的“蒲县小芦庄战役”。
  1946年,阴老担任冀鲁豫军区八分区独立团团政委。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几大著名战役,转战神州各地,在枪林弹雨里奋击勇进。“平汉战役、淮海战役、鲁西南战役、进军大别山……”阴老掰着手指头边数边回忆。
  1950年,时任18军52师副政委的阴老随部队进军西藏。“当时,我们在丛山冰河盘踞的高原上,在高寒缺氧大量负重的情况下边打边走。路上行军没有房屋帐篷,战士倒地就睡,晚上下了雪,早上起来白茫茫的一片,看不到一个人。一招呼人一个一个才从雪里面钻出来……”阴老边回忆边讲述,“14天行进了1400华里,部队克服了难以细数的艰苦困难。神奇地绕到昌都背后堵住了向西藏方向撤退的道路,包围了敌军,漂亮地赢得了昌都战役。”同年10月,西藏昌都解放后,完成进藏任务的阴老便留在了西藏,开始负责地方工作。这是阴老第一次进藏,一呆就是20多年。
  
  心系藏脉 身证藏史
  
  “进去了不等于站住了,站住了不等于站稳了。”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起初,当地宗教势力对中央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都很抵触,接触氛围紧张,工作展开棘手。化开这座积年累月形成的“坚冰”比进藏更加困难。
  1952年,阴法唐任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孜江分工委书记。江孜地区是“全西藏大贵族最多的地方”,地区情况更为复杂。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安定,争取上层贵族,团结他们进入统一战线。党中央和“三大领主”签署了“十七条协议”。对西藏的“特别”情况采取“特别”政策,尊重宗教与当地习俗的“特别”。希望当时的贵族为了西藏的安定繁荣和祖国的统一团结做出贡献。
  为了积极宣传党的“宽亲”政策,说服“三大领主”,阴老为此没少“磨嘴皮子”。他亲自一家一户登门拜访。无论是闭门羹、冷言冷语,还是长途跋涉饥餐露宿,他都保持不懈热诚宣传“十七条协议”、“藏汉一家”、“爱国统一战线”、“党的宗教、民族政策”等等。还举办节日聚会、办文艺团体演出宣传等。功夫不负有心人,走过艰难,吃过苦头,阴老团结了进步人士,结交了很多上层朋友。
  为了能够“站稳”,扩大党和军队的政治影响。阴老努力做好群众服务工作。修桥补路、帮助群众干活、听寒探饥、给青年、妇女做思想工作……在这些身边点点滴滴的事情中,阴老无声地在传达着党和中央的声音,如三月春雨流进藏民心中。
  在藏民秋收的田地里,在和藏民混杂一起的劳动中,在部队开荒自给的人流间,很难认出来那个“泥人”,那个挥汗如雨的人,就是书记阴法唐。
  1954年,江孜出现了史前未有的“浩劫”性水灾,在这场劫难中死亡1000多人。这在地广人稀的西藏是损失惨重的。有的村庄整个“消失”,只留了一棵树,成为“无人区”。阴法唐联系西藏“三大领主”紧急成立救灾委员会,拨款赈灾,要把物资发放到群众手中,减除差役。然而,这些作法与“三大领主”发生了强烈的冲突。阴老经过艰苦的工作才争取到资金平均发放给群众,而差役却只能象征性的解决。拿到党和中央政府的粮食、帐篷、衣服,激动的藏民热泪盈眶无以言表。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党中央、毛主席处处为我们着想!”“所以这个感情啊……”阴法唐语重心长地感叹“越来越深。”
  1959年,西藏上层反动“三大领主”等叛国分子,武装叛乱。群众工作扎实的孜江地区情况较轻,平叛工作很快结束。阴老抓住机会,“借势推力”推行“边平叛边改革”。
  改革工作要扎实。期间,阴老亲自跑到山巅峦背的牧区点,进行试点改革。在牛羊帐篷里“蹲”上两个多月;在农区点再“蹲”上两个月。同时,推行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取消农奴和农奴主阶级之分;对组织参加叛乱的“三大领主”开斗争大会;把叛乱的“三大领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赎买没有叛乱的上层贵族土地。“孜江的达赖庄园就分给了群众”。讲到这,阴老更兴奋了。
  有了自己土地的群众深爱感动,奔走相告。有的直接跑到刚分的地里睡觉,有的跑到地里,捧起一把土高高扬起“我解放了!”群众坦开一片心,真情甘唱共产党,深信毛主席。“坚冰”熔化成一江春水。血脉情深溶成一家。藏民见到工作人员都称“老师”,把解放军称作“菩萨兵”。
  21年的群众工作、统一战线工作、平叛、土改……砸碎了禁锢在人民身上的铁链,推翻了封建农奴制度。西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天白云的高原上回响着嘹亮的《翻身农奴把歌唱》。这些泪水,这些歌唱,这些欢笑,这些岁月,这些面孔,阴老一一见证。
  
  重返藏土 发展经济
  
  稳定团结群众,保障边境和平。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阴老还担任了中印边境反击战作战指挥。1971年“文革”时期,阴老被调出西藏,任福州军区副政委。1978年,调任济南军区任副政委。但对于西藏,阴老“总感觉还有回来的时候。”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首抓西藏问题。1980年3月,中央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西藏问题。阴老主动申请重返西藏工作。
  1980年,阴老以“西藏区委第一书记”、“西藏自治区第三届政协主席”的身份再次登上这片土地。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改革开放的思路引领下,文革期间十万多人的冤假错案一年内全部平反。西藏很快纠正了左的错误,工作重点也很快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阴老根据西藏当地的情况,实事求是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农区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牧区牛羊牲畜归户自由自养,长期不变”;“免农业税”……经济很快得到了发展。同时,阴老再三强调“不再做那些为了‘补空白’,即使‘没原料’、‘没条件’也要硬上的项目”。
  为了吸引人才参加西藏建设,1982年,阴老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署名为《欢迎有志之士到西藏去》的文章。文章发表后,信如雪片飞来。当时有近4000大学生自愿入藏。他们当中不乏杰出人士,胡春华就是其中之一。
  1984年,全国人均收入340元左右,西藏人均收入300多元。已经由原来的倒数第二,跃升到第20位。阴老二次进藏工作的5年里,社会团结、国防巩固。1985年7月,阴老再次被调出西藏,任北京第二炮兵副政委。
  阴老两次进藏、两次离开,26载风雨,26载藏情,他执着地行走在高原路上不屈不挠,锲而不舍。再次离开西藏,殷老藏缘未尽。
  
  梦系铁路 奔走呼吁
  
  1978年,铁道部铁道兵开会认为,滇藏铁路比青藏铁路优越,上报中央先修滇藏铁路。中央批示:滇藏路好,青藏铁路放弃。正在铺设的青藏铁路被冻结,而后滇藏路也因资金不济而搁浅。为此,阴老忧心忡忡。1981年12月18日,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阴老说“西藏不修铁路不会大富起来”, 特别强调了修青藏铁路的必要性,建议将青藏铁路列入“六五”计划。报告获得了当时铁道部部长杨万里的认同,青藏铁路工程启动。
  然而,1984年“修铁路不如修公路,修公路不如搞航空”的说法使青藏铁路再次“结霜”。
  1990年已经调离西藏五年的阴老回西藏调查研究,在报告中他再次建议“下决心修青藏铁路”。并为新华社坚持写内参,极力呼吁青藏铁路工程的启动。
  1994年,病床上的阴老在向江泽民汇报工作时,仍旧没有忘记强调修建青藏铁路。并建议将青藏铁路列入2000年前工作计划中。这次汇报引起了江泽民的关注。在4天以后的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提出:要做好进藏铁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听到这个指示,阴老含泪而笑。
  接着,阴老找寻到了青藏铁路规划图,在国家计委铁道部搜集了资料和数据,经过各方面了解情况后,1999年开始起草报告。2000年2月10日,阴老将《关于青藏铁路复工的报告》提交给中央领导。报告中明确提到了修建青藏铁路的意义。突出强调“现在是拍板的问题,不是争论的问题。”及“早修早收益”的观点。报告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2000年4月,江泽民听完十五大计划项目报告时,提出:怎么没有青藏铁路。青藏铁路已经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关注的项目。之后铁道部两位副部长先后去考察了青藏铁路。
  十五届四中全会西南组会议中,江泽民作出重要批示:青藏铁路十分必要,应下决心尽快开工。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同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
  2004年,阴老坐在汽车上,沿着青藏线再次考察西藏,发现青藏铁路已经没有太难的工程,完全可以提前通车。咨询完专家后,阴老向中央提交了建议青藏铁路提前通车的报告。12月,胡锦涛批示:同意提前通车。这使得2007年通车的青藏铁路提前一年投入使用。
  12000公里的路程,行驶了近半个世纪;期盼了几十年的汽笛声,终于在2006年7月1日拉响了。为了青藏铁路阴老三次在会议上呼吁,写过六份报告,多次通过新闻媒体呼吁,前后奔走20年。阴老下这般“苦功夫”,不懈不馁究竟为何?似乎阴老的一句话最能窥其心思:“西藏人民最需要什么?一个发展中的西藏,没有铁路,西藏是不会大富起来的……”在阴老心中,“为西藏人民修建一条铁路”的愿望是他的不竭动力。
  阴老见证了西藏的成长和变革,几十年风雨岁月冲刷着出光洁玉石般的藏情。如今回忆起来,电影胶片般掠过:西藏农奴劳作;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一张张淳朴的笑脸;高楼平地而起;改革开放包产到户;一直到现代化的拉萨。“亲身经历的,亲自建的。”阴老的西藏记忆是一部浓缩了的西藏近代史。
  再一次,记者又听到了同样的话:“如果再让我干,我还想为藏民做些事情。” 就像阴老发起成立的“阴法唐西藏教育基金会”,至今仍旧在不间断地支持着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央企“地王”踩痛了谁的“尾巴”?    自从央企涉足房地产的消息见诸报刊以来,嘈杂之声不断,甚至有人大呼这是“国进民退”,是改革倒退的表现。那么我想请问,禁止国企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法律法规,在哪里?央企涉足房地产,到底踩痛了谁的“尾巴”呢?  在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下,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只要企业经过合法注册,拥有市场准入的资格和资质,均可以在市场中进行竞争,而不论企业的所有
期刊
采访杨道敬的时候,总会想到一类人——斗士。  山东人杨道敬身材高大、热情洋溢,隐然有豪客之风,带有鲜明的齐鲁大地烙印。当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还能用极其认真的态度备述童年时的梦想,当一个癌症晚期患者还能用极其乐观的心情拓展自己的工作,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生活的热爱也许是最合理的解释。杨道敬是个浪漫主义者。    太空大豆和变异植物    “我喜欢各种变异的事物”,杨道敬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他的好多发明都
期刊
日前,由全球9大知名媒体共同发起、新华社承办的世界媒体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传递和获取日益快捷,全球传媒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世界媒体峰会的举办,只是中国在争夺国际话语权、占领国际舆论阵地过程中的具体行动之一。细心的读者一定早已留意到,自2003年以来,中国
期刊
10月28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宣布,福特已经选定以中国的吉利汽车为首的收购团队为沃尔沃的优先竞购方。至此,作为今年国内汽车业的一件备受瞩目的大事,传闻已久的吉利洽购沃尔沃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实现成功收购,将标志着吉利已经阶段性地完成了从依靠价格战立足到追求技术和产品质量取胜,从低端品牌向高端品牌进军的战略转型。  从四川民企收购悍马,到北汽曲线入股萨博,再到吉利竞购沃尔沃,眼下
期刊
建设创新型的城市,毫无疑问,最核心点是要有创新型的人才。目前看来,在所有的人才里面,最稀缺的是创新型人才,没有创新型人才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呢?  首先,创新型城市和人一样是有DNA的,不是随便哪一个城市都可以叫创新型城市。每个城市都在创新,创新的城市未必是我们现在意义上所说的创新型城市。  从大方面来讲,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生产力,或者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创新的动力来讲,城市的创新基因包
期刊
10月25日,为期3天的东盟系列峰会在泰国华欣闭幕。由于此前有近一半的国家领导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没能出席,使得这次东盟峰会的开幕式失色不少。在会议期间,由于没有了“红衫军”的阻挠和破坏,也使得这次东盟系列峰会多少显得有些冷清。但是,中国在南宁举办的东盟博览会如期举行,温家宝总理如期出席东盟系列峰会,这种种都体现了中国对东盟的高度重视。那么,在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的当下,东盟之于中国、之于世界;中国之于东
期刊
本项目涉及研究和开发一种智能节能管理系统,包括“用电管理智能终端”、“区域控制器”、“智能用电管理网络”,以及一整套专门为此系统设计的大型企业用电管理软件。其目的是为能源审计和节能管理提供一整套从连接设备到管理软件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企业的每一个用电设备的用电状态进行集中监视,并通过用电管理软件对其进行控制,达到精细化的能源审计和人人节约使用能源的双重目的。  “用电管理智能终端”(发明:BJ723
期刊
滚压外螺纹管接头是一种利用轴向滚压原理制造的用于管路连接的金属外螺纹管接头。在加工金属管接头外螺纹的过程中采用冷挤压工艺,螺纹部分的壁厚、金属流向没有受到损伤,通过挤压强化作用,在金属表层形成致密的金属强化层,使外螺纹部位的机械连接强度和实际使用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改变了古今中外沿用近200年的切削管螺纹技术。  该项目采用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管道连接外螺纹轴向滚丝机”,生产外螺纹
期刊
直到现在,直到三、四月份的销售数据公布后,直到上海车展异常火爆,五月份真正实现了“红五月”,业界才有了下“车市强势复苏”结论的底气。2008年车市的不尽如人意,除了金融危机的影响,车市仿佛股市,也有震荡整理的意思。调整过后,也许,一个更大的牛市即将来临。  不堪回首的去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增速降至7%,明显低于2006年的25%和2007年的22%,但各个企业表现并不一致。纵观2008年的中
期刊
贸易,就是做买卖。人类早期风餐露宿、群猎野食,充饥之外大概难有剩余,也就用不着交换,谈不上什么贸易。有吃有喝了,东西多点了,我有的人家没有,人家有的我没有,就想倒个手,开始有新需求。社会不断进步,经济不断发展,贸易活动也随之多种多样。  远在商朝时期,商业活动开始发达,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的需要,拿自己东西去换别人的东西,小麦换大米,鸡蛋换油盐,大家互通有无。渐渐地有人有意识的专门生产用于交换的东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