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X线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简单又方便检查方法,也可用于显示早期病变表现,对软组织肿胀观察很好,早期骨侵蚀观察较好,关节间隙观察在切线位才可见关节面,有时位置不正,可误为狭窄,应予注意。
【关键词】类风湿性;X线;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67-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早期患者的关节X线检查除软组织肿胀和关节腔渗液外一般都是阴性。关节部位骨质疏松可以在起病几周内即很明显。关节间隙减少和骨质的侵蚀,提示关节软骨的消失,只出现在病程持续数月以上者。半脱位,脱位和骨性强直后更后期的现象。当软骨已损毁,可见两骨间的关节面融合,丧失原来关节的迹象。弥漫性骨质疏松在慢性病变中常见,并因激素治疗而加重。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特别在股骨头,亦可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而增多。笔者收集整理该病的X线影像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正确诊断。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以来在我院经过X线确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历资料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24岁-68岁,病程半年至15年不等。临床表现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晨僵、皮下结节等症状。
2 X线摄影结果
2.1 软组织改变:软组织肿胀32例,以掌指关节、腕关节居多,其中双膝关节肿胀2例,表现为关节脂肪垫受压移位、变形,右肘关节肿胀2例,表现肘部后脂肪垫移位,病程较长者,关节周围软组织位线缩小,以尺骨茎突处明显。
2.2 骨质改变:骨质疏松,出现于近指(趾)关节骨端,掌(跖)骨端40例,整个骨干疏松28例,膝关节、肘关节、颈椎各2例,表现为关节面毛糙不规则,皮质中断或呈小锯齿状囊状小透亮区,以距关节较远处较多,以腕关节改变较明显,而在肩关节以肱骨大结节处较表现明显,在膝关节表现为股骨髁间凹、髁间嵴。关节面下囊状透亮区,在关节边缘可见增生性改变,颈椎以上部颈椎改变明显,表现枢椎齿状突毛糙,小关节面钩椎关节毛糙、模糊,在跟骨结节处出现囊状侵蚀。周围骨质不规则破坏:骨质硬化,表现为层状骨膜反应1例,位于掌骨远端尺骨茎突呈泡沫状增大6例,皮质增厚2例位于腕骨及跟骨。
2.3 关节改变:表现为关节间隙增宽及狭窄、半脱位。关节狭窄24例,以腕关节、掌指关节为多,关节骨性僵直2例,表现为关节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均在腕关节;腕关节半脱位4例,表现在舟月、尺桡关节、桡腕关节间隙增宽,掌指关节半脱位7例,表现为远侧内尺侧脱位。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分四期:Ⅰ期有骨质疏松,无骨质破坏,本组10例;Ⅱ期出现骨质疏松,软骨及软骨下轻度骨侵蚀或骨破坏,远期受限,肌肉萎缩,本组16例;Ⅲ期表现骨及软骨明显破坏关节变形,肌肉明显萎缩,但关节仍未强直,本组12例;Ⅳ期除具有上述3期改变外,并有关节僵直,本组2例。
3 讨论
本组通过对40例RAX线方面分析发现有如下特点,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软组织改变较显著,而远端指间关节改变较少见;当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腕关节受累严重时,均向尺侧便宜畸形,较有特征,主要由于腕指关节的骨膜炎侵蚀骨质使韧带拉长丝裂所致;骨质疏松是RA重要特点之一,骨质疏松先出现于近端骨端,而骨干中部仍保持正常密度,此点在其它类型的关节炎不多见;腕关节出现骨质改变,间隙改变而踝关节表现正常,掌指关节受累者,跖趾关节未见改变,阎世昌等认为[1]当腕关节受累时,踝关节有保护倾向,腕关节骨质改变相对其它病变部位关节改变明显,我们统计数字显示75%(30/40)RA侵犯关节的多发性,对称性多见,RA累及颈椎,以上颈椎改变明显,特别是环枢关节改变,包括半脱位、骨质疏松、骨侵蚀等。
本病尚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增生性骨关节炎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无全身疾病。关节局部无红肿现象,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膝、脊柱等较常见,无游走现象,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血沉正常,RF阴性。②.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尤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时相混淆,下列各点可资鉴别: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常同时发生心脏炎;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水杨酸制剂疗效常迅速而显著。③.结核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限于单关节或少数关节时应与本病鉴别。本病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如脊椎结核常有椎旁脓肿,二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病者较少见。X线检查早期不易区别,若有骨质局限性破坏或有椎旁脓肿阴影,有助诊断。关节腔渗液作结核菌培养常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④.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以前认为属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但是,本病始于骶髂关节,非四肢小关节;关节滑膜炎不明显而钙化骨化明显;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并不出现皮下类风湿结节;阿司匹林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无效的药物治疗本病能奏效。
到目前为止,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彻底明确,所以,还缺乏明确的预防措施。以下是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及医生的临床经验,提出的一些预防措施: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凡是能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就强,很少患病,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2.避免受风、受潮、受寒: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或疾病复发前都有受凉、受潮等病史,提出了这些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3.注意劳逸结合: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过于疲劳,人的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容易引发一些疾病。4.保持精神愉快: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精神活动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保持精神愉快也是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方面,遇事要注意不可过于激动或长期闷闷不乐。要善于节制不良情绪,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心胸开阔,生活愉快,进而使身体健康,要记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5.预防和控制感染:实验研究表明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可能是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因素之一,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阎世昌.类风湿关节炎同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对比(附30例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80,14(2):109
作者单位:16530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职工医院
【关键词】类风湿性;X线;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67-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早期患者的关节X线检查除软组织肿胀和关节腔渗液外一般都是阴性。关节部位骨质疏松可以在起病几周内即很明显。关节间隙减少和骨质的侵蚀,提示关节软骨的消失,只出现在病程持续数月以上者。半脱位,脱位和骨性强直后更后期的现象。当软骨已损毁,可见两骨间的关节面融合,丧失原来关节的迹象。弥漫性骨质疏松在慢性病变中常见,并因激素治疗而加重。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特别在股骨头,亦可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而增多。笔者收集整理该病的X线影像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正确诊断。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以来在我院经过X线确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历资料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24岁-68岁,病程半年至15年不等。临床表现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晨僵、皮下结节等症状。
2 X线摄影结果
2.1 软组织改变:软组织肿胀32例,以掌指关节、腕关节居多,其中双膝关节肿胀2例,表现为关节脂肪垫受压移位、变形,右肘关节肿胀2例,表现肘部后脂肪垫移位,病程较长者,关节周围软组织位线缩小,以尺骨茎突处明显。
2.2 骨质改变:骨质疏松,出现于近指(趾)关节骨端,掌(跖)骨端40例,整个骨干疏松28例,膝关节、肘关节、颈椎各2例,表现为关节面毛糙不规则,皮质中断或呈小锯齿状囊状小透亮区,以距关节较远处较多,以腕关节改变较明显,而在肩关节以肱骨大结节处较表现明显,在膝关节表现为股骨髁间凹、髁间嵴。关节面下囊状透亮区,在关节边缘可见增生性改变,颈椎以上部颈椎改变明显,表现枢椎齿状突毛糙,小关节面钩椎关节毛糙、模糊,在跟骨结节处出现囊状侵蚀。周围骨质不规则破坏:骨质硬化,表现为层状骨膜反应1例,位于掌骨远端尺骨茎突呈泡沫状增大6例,皮质增厚2例位于腕骨及跟骨。
2.3 关节改变:表现为关节间隙增宽及狭窄、半脱位。关节狭窄24例,以腕关节、掌指关节为多,关节骨性僵直2例,表现为关节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均在腕关节;腕关节半脱位4例,表现在舟月、尺桡关节、桡腕关节间隙增宽,掌指关节半脱位7例,表现为远侧内尺侧脱位。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分四期:Ⅰ期有骨质疏松,无骨质破坏,本组10例;Ⅱ期出现骨质疏松,软骨及软骨下轻度骨侵蚀或骨破坏,远期受限,肌肉萎缩,本组16例;Ⅲ期表现骨及软骨明显破坏关节变形,肌肉明显萎缩,但关节仍未强直,本组12例;Ⅳ期除具有上述3期改变外,并有关节僵直,本组2例。
3 讨论
本组通过对40例RAX线方面分析发现有如下特点,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软组织改变较显著,而远端指间关节改变较少见;当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腕关节受累严重时,均向尺侧便宜畸形,较有特征,主要由于腕指关节的骨膜炎侵蚀骨质使韧带拉长丝裂所致;骨质疏松是RA重要特点之一,骨质疏松先出现于近端骨端,而骨干中部仍保持正常密度,此点在其它类型的关节炎不多见;腕关节出现骨质改变,间隙改变而踝关节表现正常,掌指关节受累者,跖趾关节未见改变,阎世昌等认为[1]当腕关节受累时,踝关节有保护倾向,腕关节骨质改变相对其它病变部位关节改变明显,我们统计数字显示75%(30/40)RA侵犯关节的多发性,对称性多见,RA累及颈椎,以上颈椎改变明显,特别是环枢关节改变,包括半脱位、骨质疏松、骨侵蚀等。
本病尚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增生性骨关节炎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无全身疾病。关节局部无红肿现象,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膝、脊柱等较常见,无游走现象,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血沉正常,RF阴性。②.风湿性关节炎 本病尤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时相混淆,下列各点可资鉴别: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永久性损害;常同时发生心脏炎;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水杨酸制剂疗效常迅速而显著。③.结核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限于单关节或少数关节时应与本病鉴别。本病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如脊椎结核常有椎旁脓肿,二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病者较少见。X线检查早期不易区别,若有骨质局限性破坏或有椎旁脓肿阴影,有助诊断。关节腔渗液作结核菌培养常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④.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以前认为属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但是,本病始于骶髂关节,非四肢小关节;关节滑膜炎不明显而钙化骨化明显;类风湿因子检查阴性,并不出现皮下类风湿结节;阿司匹林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无效的药物治疗本病能奏效。
到目前为止,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彻底明确,所以,还缺乏明确的预防措施。以下是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及医生的临床经验,提出的一些预防措施: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生产劳动,凡是能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就强,很少患病,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2.避免受风、受潮、受寒: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或疾病复发前都有受凉、受潮等病史,提出了这些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3.注意劳逸结合: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过于疲劳,人的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容易引发一些疾病。4.保持精神愉快: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精神活动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保持精神愉快也是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方面,遇事要注意不可过于激动或长期闷闷不乐。要善于节制不良情绪,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心胸开阔,生活愉快,进而使身体健康,要记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5.预防和控制感染:实验研究表明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可能是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因素之一,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阎世昌.类风湿关节炎同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对比(附30例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80,14(2):109
作者单位:16530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职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