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歌唱教学无疑是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尚未具备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由于不识谱、不能够领会歌曲情感等多方面原因,经常出现白声喊叫、声音不统一、音准偏离甚至不能完整演唱一首歌曲等不正常的现象,长此以往的后果就是,长时间的学唱也只是止步在鹦鹉学舌的地步,无法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也影响到学生学唱的积极性以及感受音乐艺术的真正魅力,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師有责任针对此问题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让歌唱走进孩子的心灵,让歌声从孩子的心灵飘出。以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的让学生用“心”歌唱,爱上唱歌。那么如何进行歌唱教学?下面谈谈本人对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通过鼓励,树立学生唱歌的信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格外在意教师给他的评价,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份由衷的赞许,都会让他们信心倍增,特别是在音乐课堂的学唱环节,教师对学生鼓励性评价的意义更为重大。
(一)表扬能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
对于教育而言,表扬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在音乐课堂中,恰当适时的表扬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歌唱的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他们不断进取的信心,培养良好健全的人格。
(二)微笑引发学生自信歌唱的热情
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表现自己,并且取得别人肯定的欲望,他们希望自己哪怕一丁点的进步也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不可否认,音乐感觉有先天性因素,每个孩子音乐素养不同,但是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我们不该奢求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家,老师应该把肯定鼓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那么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在音乐的海洋里体会快乐,这是最重要的,快乐是一切兴趣的原动力,只要音乐能带给孩子快乐,那么音乐课堂就是一个幸福的地方。只要孩子们发自内心想去唱歌,那么这个音乐老师就是成功的,至少他成功的打开了孩子心中的音乐之门。音乐是感性的,音乐感觉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而兴趣是前提。微笑的鼓励就是一种催化剂,微笑能最有效地让在学习上遇到挫折的同学找回信心。微笑也能让这样的特殊学生感悟音乐带来的美,有爱才有教育,微笑能产生奇效。
(三)评价培养学生自信歌唱的素质
教师的喜、怒、哀、乐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当教师以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打消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心理时,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更加积极、自信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也许,一个孩子在一年两年三年内什么都不行,但是终有一天是能行的。只要教师能善待每一位学生,把每位学生都看成是成功者,捕捉他们的优点和亮点,多些赏识与鼓励,还他们自信和勇气,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抬起头,挺起胸,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二、进行必要的发声技巧训练
科学的发声技巧是歌唱的基石,也是学生保持健康嗓音的保证。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不需要以专业声乐训练的苛刻标准要求学生,但是无论标准的高低,都要以科学的发声技巧为依据。这需要老师自身具备过硬的歌唱基本功,能够为学生做好示范,更需要老师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发声方式。
(一)要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对于小学生学唱歌而言,首先要避免的问题就是太过随意的歌唱状态,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歌唱前做好充分的歌唱准备,歌唱姿势的准备、呼吸的准备、情感的准备都是不可或缺的。良好歌唱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巩固,老师可以在训练时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或互动游戏帮助学生做好歌唱准备。在教学中,可以用闻花香、咳嗽、抽泣、打哈欠、隔河喊人等生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体会,养成良好歌唱习惯。
(二)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歌唱方法
在歌唱教学中,学生情绪一旦被调动,就很容易出现喊唱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孩子想突出表现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或是未能领会歌曲情感。针对此问题,教师应该从心理上给予疏导和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明白优美的歌声是发自内心的声音,是根据歌曲的情感与需要用适当的音量、真挚的情感引出内心的表现。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调整好呼吸,口腔自然打开,下腭放松,用“U”“O”等母音练习,要教给他们控制、调整音量的方法。
同时,在教学中老师应向学生渗透“歌声是情感的外延”这种理念,让学生理解自己并不只是一个发声机器,歌声也并不只是一种声音而已,更是一种抒情达意的方式,是自己心灵感受的外延。让学生体会到以“情”感人比以“声”感人更重要。这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歌词意义、内在情绪。总而言之,在唱歌教学中我们要多进行反思与改进。教会学生歌唱方法和歌唱思维,从而少走一些弯路。不断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歌唱修养和欣赏水平。为学生将来能更好的学好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的让学生用“心”歌唱,爱上唱歌。
参考文献:
[1]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肖萍.声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董万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4).
一、通过鼓励,树立学生唱歌的信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格外在意教师给他的评价,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份由衷的赞许,都会让他们信心倍增,特别是在音乐课堂的学唱环节,教师对学生鼓励性评价的意义更为重大。
(一)表扬能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
对于教育而言,表扬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在音乐课堂中,恰当适时的表扬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歌唱的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他们不断进取的信心,培养良好健全的人格。
(二)微笑引发学生自信歌唱的热情
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表现自己,并且取得别人肯定的欲望,他们希望自己哪怕一丁点的进步也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不可否认,音乐感觉有先天性因素,每个孩子音乐素养不同,但是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我们不该奢求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家,老师应该把肯定鼓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那么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在音乐的海洋里体会快乐,这是最重要的,快乐是一切兴趣的原动力,只要音乐能带给孩子快乐,那么音乐课堂就是一个幸福的地方。只要孩子们发自内心想去唱歌,那么这个音乐老师就是成功的,至少他成功的打开了孩子心中的音乐之门。音乐是感性的,音乐感觉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而兴趣是前提。微笑的鼓励就是一种催化剂,微笑能最有效地让在学习上遇到挫折的同学找回信心。微笑也能让这样的特殊学生感悟音乐带来的美,有爱才有教育,微笑能产生奇效。
(三)评价培养学生自信歌唱的素质
教师的喜、怒、哀、乐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当教师以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打消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心理时,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更加积极、自信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也许,一个孩子在一年两年三年内什么都不行,但是终有一天是能行的。只要教师能善待每一位学生,把每位学生都看成是成功者,捕捉他们的优点和亮点,多些赏识与鼓励,还他们自信和勇气,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抬起头,挺起胸,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二、进行必要的发声技巧训练
科学的发声技巧是歌唱的基石,也是学生保持健康嗓音的保证。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不需要以专业声乐训练的苛刻标准要求学生,但是无论标准的高低,都要以科学的发声技巧为依据。这需要老师自身具备过硬的歌唱基本功,能够为学生做好示范,更需要老师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发声方式。
(一)要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对于小学生学唱歌而言,首先要避免的问题就是太过随意的歌唱状态,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歌唱前做好充分的歌唱准备,歌唱姿势的准备、呼吸的准备、情感的准备都是不可或缺的。良好歌唱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巩固,老师可以在训练时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或互动游戏帮助学生做好歌唱准备。在教学中,可以用闻花香、咳嗽、抽泣、打哈欠、隔河喊人等生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体会,养成良好歌唱习惯。
(二)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歌唱方法
在歌唱教学中,学生情绪一旦被调动,就很容易出现喊唱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孩子想突出表现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或是未能领会歌曲情感。针对此问题,教师应该从心理上给予疏导和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明白优美的歌声是发自内心的声音,是根据歌曲的情感与需要用适当的音量、真挚的情感引出内心的表现。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调整好呼吸,口腔自然打开,下腭放松,用“U”“O”等母音练习,要教给他们控制、调整音量的方法。
同时,在教学中老师应向学生渗透“歌声是情感的外延”这种理念,让学生理解自己并不只是一个发声机器,歌声也并不只是一种声音而已,更是一种抒情达意的方式,是自己心灵感受的外延。让学生体会到以“情”感人比以“声”感人更重要。这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歌词意义、内在情绪。总而言之,在唱歌教学中我们要多进行反思与改进。教会学生歌唱方法和歌唱思维,从而少走一些弯路。不断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歌唱修养和欣赏水平。为学生将来能更好的学好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的让学生用“心”歌唱,爱上唱歌。
参考文献:
[1]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肖萍.声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董万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