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继续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68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兼具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生物化学检验,尝试开展基于两种智能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联合运用云班课和雨课堂双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广泛利用网上各种优质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促进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着重学生知识掌握的同时兼顾了能力、素质的培养;并为过程性考核的实施和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吸收式制冷无法达到较低温度以及自复叠吸收制冷在制得较低温度时系统性能系数过小的缺点,提出发动机废热驱动的两级复叠式吸收制冷循环用于捕获海产品的速冻保鲜.首先采用SRK方程获得了该循环高、低温级工质对R134a/DMF和R23/DMF的热力学性质参数,进而对循环进行了建模分析.通过直接搜索法得到了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优高温级发生温度.发现在当吸收温度为30℃,冷凝温度为35℃,制冷温度在-40℃以上时,循环最佳蒸发冷凝温度和高、低温级发生温度分别为-3、106和140℃,此时循环COPint可达到0.1
以玉米秸秆类生物质为产氢原料,研究维生素B4对HAU-M1光合细菌生长和产氢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当维生素B4质量浓度为75 mg/L时,光合细菌生长情况最好,细菌干重最大值为0.934 g/L;维生素B4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氢气累积产量达178 mL,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43.8%,对光合细菌产氢的促进效果最好;添加维生素B4对HAU-M1光合细菌发酵产氢过程的pH值影响显著,可减弱发酵液酸化,有利于光合细菌发酵产氢.可知,维生素B4对HAU-M1光合细菌生长及秸秆类生物质光合产氢具有明显
沁河,作为黄河下游的一大支流,素有“小黄河”之称.由于沁河河道整治工程布局尚不完善,因此游荡性河势未得到有效控制,“二级悬河”形势依然严峻,防洪保安任重道远.2016年7月29日,水利部《关于沁河下游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水规计〔2016〕279号)批复该项目初步设计,工程总投资90125万元.
期刊
针对低温校准装置中导热介质对校准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研制的低温传感器校准装置,分析了低温温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中传感器与恒温块之间空气间隙大小对校准结果的影响,以及向缝隙中填充不同导热介质对低温校准结果的影响,理论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并通过实验给出了其校准不确定度.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合理建议和解决方法,优化校准方案,给出了减小低温校准装置校准不确定度的方法.
目的 了解医院小儿呼吸专业近三年专科进修医师培训质量,为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本专业专科进修教育培训体系,提高本专业专科培训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近三年(2017年6月—2020年6月)医院小儿呼吸专业24名专科进修医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匿名网上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培训学员基本情况、对培训的满意度调查、培训前后临床胜任力改变的自评及对本专业培训的意见及建议.结果 专科进修医师对本专业培训的教学资源、理论及临床技能培训等工作安排满意度较高,小儿呼吸科临床胜任力(医患沟通能力、问诊查体能力、阅片能力、肺功能检查
目的 调查并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眩晕门诊进修医师的培训效果,优化眩晕疾病进修模式.方法 调查2016年1月—2020年12月来眩晕门诊进修的所有医师共计104名,从柯式模型的反应、学习、行为和成果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结果 反应层:进修医师的总体感受、对医院和科室进修管理工作的认可度评分均为4分以上,满意度较高.学习层:所有进修人员均通过结业考核,且成绩较进修前摸底考试显著提高(P<0.05).行为层:进修医师对进修后自身能力提升程度的评分基本均在4分以上,满意度较高.成果层:所有医师在进修期间患者投诉率和医疗
眩晕临床表现复杂,常表现为平衡障碍,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涉及较多学科.全科医师及神经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精神科、神经外科等专科医师均会在临床工作中接诊眩晕患者,因病因繁多,鉴别诊断复杂,故临床误诊率较高.目前暂无针对基层医院全科医师开展眩晕授课的专门课程.文章结合眩晕疾病及我院规范化培训基地特点,探索出理论授课、导师一对一负责制、前庭功能检查室上机操作及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相结合的眩晕专科培训模式,注重眩晕相关疾病诊疗能力培养及眩晕领域内新的学术理念的传播,使基层医院全科医师在眩晕诊治能力方面取得较大
临床医学专业定向生是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全科医生的人才战略措施.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人体寄生虫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也是医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知识点琐碎、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每个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教研室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临床定向医学生的特点和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现状,依托网络课程平台,积极调整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完善评价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融入课程思政,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职
随着寄生虫病防控成效的凸显以及寄生虫病疾病谱的变化,致使医学寄生虫学的学科地位及其现实意义越来越被忽略.近年来,由于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工作受重视程度的不断降低,医学寄生虫学课程也逐渐呈现出授课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和方法传统落后的特点.而“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其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从而达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模式和完善教学方法的目的.文章深入剖析医学寄生虫学教学现状,并深入探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如何有效发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医学寄生虫学的课程教学当中,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两者需要有机结合,要求高校教师既要保证教学效果又要做好思政育人工作.文章基于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育理念,针对如何在医用数学建模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进行了案例研究.首先,介绍了PBL教育理念及方法;其次,介绍了医用数学建模课程;然后,分析了基于PBL教学法将课程思政融入医用数学建模课程的可行性;最后,文章完整的展示了在PBL案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设计过程,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