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斯嫔”情结与90年代女性写作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r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女性主义著述中,“嫘斯嫔”(Lesbian)意为“女同性恋”。Lesbian源出于古希腊人对女同性恋者的称谓,女性主义批评家用这个词区别于男性同性恋(gay)。对于“女同性恋”,莉莲·菲德曼解释说:“‘lesbian’描述了两个女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两者互相保持着强烈的情感和爱恋,其中多多少少有性的接触,但也可能丝毫没有。两者由于共同的偏好而长相厮守,共享她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内容。”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里奇也用这一术语来描述自古以来在妇女群中天然生成的认同感,她认为这个术语可以泛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患者痰液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端粒酶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了45例肺癌、25例肺部良性疾病及2例转移性肺癌患者痰液标本中的端粒
当代人审美追求的嬗变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文学现实.这种现实的形成,来自当代人对已经逝去的那个崇尚政治的年代的逆反心理,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即:"压抑能使人对清晰明白的事物视
顾城曾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语言就像钞票一样,在流通的过程中已被使用得又脏又旧。”无独有偶,郑敏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当代汉语正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干扰、污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