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阶段,要结合数学教学,正确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对造就创造型人才至关重要,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动手,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富于探索性、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 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7-0145-01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必须重视自主能力的培养,要想在初中数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就必须在初中数学课教学中自觉融入创新意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求异创新,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本文就自己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主动地探究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在强调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强调了过程目标,在过程目标中,要求让学生“经历”特定的数学活动,“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初步的经验;“探索”知识形成的规律,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它对象的区别和联系。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获得直接的体验,还要注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亲手操作,直接感知和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求知识。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时,我从七巧板拼图引入,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通过动手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引导学生利用面积关系,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代数式表示出图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发现了“勾股定理”的重要公式:a2+b2=c2。
2.让学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中自我感知、自我发展。
如在学习“储蓄问题”时,课前让学生到银行或利用网络,了解不同种类储蓄利率问题,课上让学生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储蓄的信息,再以小组合作形式将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成有关储蓄问题的应用题,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教学,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使他们真正获得了对有关事物的深刻印象,促进了思维感知,对进一步学习事物有了极大帮助,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二、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富于探索性、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的学习内容既可以从数学课本中学,也可以从生活实践中学。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的事物开始,创设活动的、可操作性的、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从而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变“学了做”为“做中学”。同时,学生在这种学、做、用一体化的活动中,亲身体验到知识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1.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
比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平行”这节课的教学前,让学生事先到学校的操场上,观察操场边的电线,再问空中的两根电线这么长它们为什么没有相交呢?大家知道因为这两根电线是平行的。然后继续问“那么你们想知道什么是平行吗?”,学生这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问题有了直观的印象。教师这时让学生单独或分小组去观察操场上或附近有没有这类平行问题,并要求学生尽量把观察到的用图画画下来。学生经过了观察、思考、讨论会发现很多的平行问题,如:操场直线跑道上的跑道线之间是平行的;两根树之间也是平行的;两根双杠也是平行的等等。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归纳“平行”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在归纳了平行的定义后,学生很有成就感,这时教师可再让学生想想看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平行的例子。比如:火车的两根铁轨;滑雪运动时,两根雪橇要保持平行;商场自动扶梯的两根扶手,等等。学生会想到很多这种平行的问题,这样学生在既愉快又轻松的气氛中学会了“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2.到生活中去验证数学
数学既然是从生活中来的,就应该还给生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而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就应该把这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应用,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才会产生终生学习的愿望。
比如在学了《相似三角形》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测量旗杆、树木、房子等等不太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这个过程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定方案。测量前可以先分好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方案,然后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并标好要测量的数据和准备好测量所要用到的工具。第二阶段:验证方案。上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以预先安排好的方案进行验证,这時仍以第一阶段分好的小组进行,教师可以在旁指导数据的收集。第三阶段:归纳、小结。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把学生对方案验证的结果做一个评述,可以让每个小组把自己方案和可行性做一个介绍。这里要以数学图形的形式表达,并要用数学知识进行理论说明。学生想到的方案有:利用同一时刻人长与人影的比,等于树高与树影的比,量得人、人影、树影的长求出树高;利用标杆;利用镜面反射原理;利用教学用的三角尺等等。学生在这个过程既体会到了成功乐趣,同时也尝到了学习数学的甜头,从内心深处喜爱数学、想学习数学。这不正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吗?
总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事物上,灵活驾驭教材,努力设计探索性、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知”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条件,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会学、乐学、活学,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仅着眼于学生知识的增长,更注重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 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7-0145-01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必须重视自主能力的培养,要想在初中数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就必须在初中数学课教学中自觉融入创新意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求异创新,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本文就自己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主动地探究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在强调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强调了过程目标,在过程目标中,要求让学生“经历”特定的数学活动,“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初步的经验;“探索”知识形成的规律,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它对象的区别和联系。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获得直接的体验,还要注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亲手操作,直接感知和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求知识。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时,我从七巧板拼图引入,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通过动手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引导学生利用面积关系,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代数式表示出图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发现了“勾股定理”的重要公式:a2+b2=c2。
2.让学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中自我感知、自我发展。
如在学习“储蓄问题”时,课前让学生到银行或利用网络,了解不同种类储蓄利率问题,课上让学生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储蓄的信息,再以小组合作形式将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成有关储蓄问题的应用题,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教学,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使他们真正获得了对有关事物的深刻印象,促进了思维感知,对进一步学习事物有了极大帮助,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二、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富于探索性、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的学习内容既可以从数学课本中学,也可以从生活实践中学。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的事物开始,创设活动的、可操作性的、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从而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变“学了做”为“做中学”。同时,学生在这种学、做、用一体化的活动中,亲身体验到知识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1.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
比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平行”这节课的教学前,让学生事先到学校的操场上,观察操场边的电线,再问空中的两根电线这么长它们为什么没有相交呢?大家知道因为这两根电线是平行的。然后继续问“那么你们想知道什么是平行吗?”,学生这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问题有了直观的印象。教师这时让学生单独或分小组去观察操场上或附近有没有这类平行问题,并要求学生尽量把观察到的用图画画下来。学生经过了观察、思考、讨论会发现很多的平行问题,如:操场直线跑道上的跑道线之间是平行的;两根树之间也是平行的;两根双杠也是平行的等等。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归纳“平行”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在归纳了平行的定义后,学生很有成就感,这时教师可再让学生想想看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平行的例子。比如:火车的两根铁轨;滑雪运动时,两根雪橇要保持平行;商场自动扶梯的两根扶手,等等。学生会想到很多这种平行的问题,这样学生在既愉快又轻松的气氛中学会了“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2.到生活中去验证数学
数学既然是从生活中来的,就应该还给生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而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就应该把这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应用,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才会产生终生学习的愿望。
比如在学了《相似三角形》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测量旗杆、树木、房子等等不太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这个过程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定方案。测量前可以先分好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方案,然后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并标好要测量的数据和准备好测量所要用到的工具。第二阶段:验证方案。上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以预先安排好的方案进行验证,这時仍以第一阶段分好的小组进行,教师可以在旁指导数据的收集。第三阶段:归纳、小结。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把学生对方案验证的结果做一个评述,可以让每个小组把自己方案和可行性做一个介绍。这里要以数学图形的形式表达,并要用数学知识进行理论说明。学生想到的方案有:利用同一时刻人长与人影的比,等于树高与树影的比,量得人、人影、树影的长求出树高;利用标杆;利用镜面反射原理;利用教学用的三角尺等等。学生在这个过程既体会到了成功乐趣,同时也尝到了学习数学的甜头,从内心深处喜爱数学、想学习数学。这不正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吗?
总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事物上,灵活驾驭教材,努力设计探索性、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知”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条件,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会学、乐学、活学,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仅着眼于学生知识的增长,更注重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