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黄儿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hu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愁乡恋似乎很凝重,却可能真实地体现为一片田地、一处老院、一棵树、一方井台,或者是一缕缕升起的炊烟。人们更常把浓重的乡愁乡恋寄托在儿时的某些食物身上,因为让它们来承载最具象最亲切。那么,那些年里母亲亲手烙出的米面黄儿便是之一。
  每年腊月,一祭过灶王爷,母亲便开始忙乎摊黄儿和蒸馍的事儿了。
  摊米面黄儿,本应该是小米面粉做原料,可那些年母亲用的几乎全是玉米面,最多在玉米面里少加一点儿小米面,毕竟小米太金贵。而今天人们做黄儿时米面用得更多,玉米面却加得少了,也许还会加入些白面和食用色素之类的东西,是为了做出来好看一点。
  玉米面放在大盆里加水搅拌后,放热炕头上用被子蒙盖好,经过一夜的发酵,再搅拌成均匀的糊状。炭火上放铁鏊子或铝鏊子,母亲切一节萝卜或茴子白梆子用来抹浮油。萝卜蘸一下胡麻油在鏊子上抹两三圈儿,舀两勺面糊浇上去,薄薄地轻轻摊开。十几秒后,胡麻油散发的香味夹杂着米面的新鲜糯香,一阵阵侵入鼻腔,一块金黄色的黄儿便成了。同时黄儿饼子上满满地散布着均匀的小孔,如同用纤细的竹签扎下一般精致,更让人食欲大增。
  而爹曾经告诉我,这金属鍪子,在古代某个时候可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是有限制的,出于战乱和统治的原因。母亲摊黄儿时,父亲总嘿嘿地笑着,每次都要重复他那个讲了千万遍的,却一点儿也不像谜语的那个谜语:新媳妇儿圆脸儿,可惜长满麻子眼儿。我们便不想吃黄儿了,母亲便唠叨责备父亲个没完。我外出求学离家时,母亲会包几张金黄色的黄儿,塞在我的书包里,说宏子,咱们图个平平安安圆圆满满,我便发誓定不负他们。
  黄儿的另一面儿烙成了褐黄色,煞是好看诱人。母亲的双手在不停忙碌,摊好的黄儿,用铁铲挑起一半儿,折叠,再一张张摞起来,如同一座琥珀色的千层塔饼。而刚刚烙出的几张是断然不会被摞起来的,它们只会被我和姐姐妹妹弟弟很快吃掉,吃得狼吞虎咽。
  摊黄儿可不是一兩个钟头的事儿,母亲守在那个如半个水瓮大小的瓷缸旁边,从凌晨5点多开始,一直做到下午3点多钟。母亲像一枚陀螺,没有人用小鞭儿抽打,却在不停地转动着,转动着,一直转到今天。
  黄儿现吃当然是最好,但腊月里母亲会把推好的黄儿,与蒸好的馍,一都存放在厢房的一口大缸中,像一块块冰冻起来的铜片,以备正月、二月、至春末全家人都有东西可吃。黄儿也可以馏着吃,特别的糯润筋道。冰冻后的黄儿取出后直接吃,便如同那年代里呼市的大雪糕,布满冰渣儿的黄儿蘸一点冷水马上吃,是又一种风味儿,绝不亚于现在大夏天里年轻人们吃的冰沙、冰融的味道!
  如今我依然爱吃黄儿,可母亲的手脚和腰身却再也不能摊出那么多的黄儿。我不会摊黄儿,我只能把金灿灿的黄儿从超市带给母亲时,母亲便已很髙兴,母亲腼腆地笑着,说妈到底还是爱吃这一口。手拿香甜的黄儿欲下咽,我却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一说吃黄儿便想到了母亲,一和母亲聊天便一定会聊到那时候的摊黄儿。摊黄儿不仅仅是关乎饱腹,也关乎一个年代,一个人、两个人或几个人,更关乎那些艰难度过的日日夜夜,和一个总想着找东西吃的孩子……
  我们这一代人,对那些往日的一些吃食充满了怀念,更会奉上一份敬畏和虔诚,时时无法释怀。然而即使岁月不老,人终究也会老去,只留下了怀念,其实祭奠这一份感情也不必要那么地愁肠百转黯然神伤,不一定需要太复杂太沉重,我们,只需要记住,那一缕缕浓香的味道究竟源自何处。
其他文献
画家简介:胡荣,笔名胡涂,1954年生,山西大同人。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省级行业报刊主编。作品多发表于各大报刊,并在国内省地市展出、获奖。一  搞艺术的朋友叫我看一些花,我顿时眼亮了。  眼前似乎晨光耀跃,地气蒸腾,一簇簇一丛丛艳丽的花朵在光与影的奇幻变奏中婀娜绽放。我不由得聚焦凝视其中最显眼的那朵花——这飘忽着的绚烂,这荡漾着的韵味,这逸发着的美感,叫我顿时觉得犹如
期刊
屈原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子饮露餐花,心瓣迤逦,广袖之外菊香脉脉,唇齿之间菊魂惹惹。那一瓣一瓣的好颜色,你且问他滋味几何。《山家清供》煮过一盏粥,甚是家常:“梅落英,净洗,用雪水煮;候白粥熟,同煮。”粥是白粥,只是那些情景太难得:晴日落梅,西山落雪,安心守候在灶火边。仍记得同窗莲姐,在五月校园寻寻觅觅,捧得一囊玫瑰苞蕾,细细侍弄,酿制玫瑰蜜饯。  从古至今,食花,实在算不得一
期刊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当时还在大同郊外的一所大学念书。一个周日,闲来无事,便想起在市内医专就读的高中好友。于是,乘车去市内。不知是什么原因,竟坐上了一辆去云冈的三路公交车,到了当时还是老样子的云冈石窟前,我才知道坐错了车。  以这样的方式,第一次去云冈。  大学毕业后,没想到,我真的来到了位于云冈旁边的一所学校任教。记得报到的第一天,在学校食堂吃完午饭后,我便急冲冲地走进了云冈石窟,好像多年未见的
期刊
当暮春的桃花、杏花、樱花等慢慢向后退去,慢慢隐进时间的长河,变成一道模糊的背景,在诗经中郁郁生长了两千多年的黄花,亦即萱草,便与夏天一起,携手款款而来。  仿若饱读四书五经蕙质兰心的清秀佳人,她以饱胀的诗情,蓬勃的画意,以一幅明媚而不耀眼、精美绝伦的田园风情画的姿态,站在云州大地广袤的田野上,于无声处,点燃了一个黄灿灿的夏天。倾尽全力,绽一野金黄,铺陈出对时光最好的礼敬,娉婷出一派无忧无惧的人生意
期刊
一双手可以做什么?吃饭?写字?工作?可对于抗战疫情的医生来说,这可不是一双平凡的手,而是救助全国人民,与病毒赛跑的双手。  一双手支撑起战斗的信念。  这双手,救死扶伤,呵护生命。他们为了病人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将病人从死神的手中救出,他们的使命就是要为生命站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24小时在诸多病房中来回穿梭,不辞辛苦,为了方便穿上防护服,一位位女医生、女护士剪掉了自己的乌黑的长发,她们在家中也是父
期刊
民国二十三年夏,也就是1934年的夏天,应平绥铁路局局长沈昌先生的邀请,北平的几位文化界名人组成“平绥沿线旅行团”,7月7日,从北平清华园出发,沿平绥铁路,考察中国西北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理,前后共四十余日。被邀请的文化名人里,女作家冰心在列。  沈昌先生的姐姐沈骊英女士和冰心是留美期间的同学,而沈昌本人和冰心的丈夫吴文藻先生也是留美期间的同学,所以冰心和她的丈夫成了那次旅行的组织者。在冰心的邀请下
期刊
得胜口作为明清“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北部关口,一直以来充满传奇色彩,这里讲述的三则与得胜口息息相关的武林往事,风云变幻,惊心动魄。雁门关以北武林魁首李德懋学艺得胜口  晚清時期,大同有一拳师,名叫马德胜,是少林俗家弟子,也是少林派在大同地区的代表人物,江湖上称作“飞刀”马德胜。马德胜的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只知他常年在杀虎口、得胜口(现大同市新荣区)一带开拳坊。大约在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前后
期刊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箕山,又号朴园,山西大同府浑源州人。出仕前曾立下“以洁己爱民济之,以勤持之,以恒久实心实力,不敢苟且随俗。”的誓言。嘉庆七年(1802)开始步入仕途,在知县这个七品位干了二十二年、轮换了十一个县后,不断被重用,先后出任过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护理巡抚,一直到河东河道总督(正二品),为官生涯后期承担起治理黄河的重任。“持躬端谨,办事实心”,“慎厥修防,安
期刊
2020年6月,“人文清華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来到应县木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王南与“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小琴教授一同登上这座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复杂最卓越的纯木结构建筑,同时探讨如何通过全面综合的技术手段修缮这座日益倾斜的木塔。  如何结合先进的科学手段研究、保护与合理利用古建筑文化遗产,是非常紧迫而
期刊
无忧无虑的童年  小时候,我家住在北门外操场城的一个大杂院里。前后共有七排平房,房子不是一个时间盖的,有新有旧,有灰有白,七长八短,高低不一。大部分住户为粮食系统家属,有市局、有专局、也有县局的。孩子们绝大多数在十九校和四中上学。那时候没听过有择校这一说,也没见过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大家都是一群一伙儿自行搭伴儿去学校,连玩儿带耍、风雨不惧。家庭作业也不多,很少有补课,课余时间大家基本都在玩儿。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