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杂院往事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忧无虑的童年


  小时候,我家住在北门外操场城的一个大杂院里。前后共有七排平房,房子不是一个时间盖的,有新有旧,有灰有白,七长八短,高低不一。大部分住户为粮食系统家属,有市局、有专局、也有县局的。孩子们绝大多数在十九校和四中上学。那时候没听过有择校这一说,也没见过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大家都是一群一伙儿自行搭伴儿去学校,连玩儿带耍、风雨不惧。家庭作业也不多,很少有补课,课余时间大家基本都在玩儿。尤其回到大院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要是没人喊吃饭,肯定玩儿不散。什么弹珠、打抬、背杏核儿,踢毛儿、跳绳、抽动牛儿,骑驴、打缸、丁拐拐,踢球、传电、藏老猫,好像没有什么不能玩的。现在看来大都是些健体强身、历练胆魄的游戏活动,真是练手练眼又练协调能力,省钱还热闹,比电子游戏强多了。院里有个姐姐,玩骨头码儿玩的最玄,翻过来、调过去,按倒这个,立起那个,折腾半个小时不带坏的。她自己也十分得意,在作文里还把自己比喻成“玩骨头码儿的球迷“,差点把老师和同学们笑喷!我小时候最爱玩藏老猫,只要有个缝儿我就敢往里钻,一次钻到邻居家小房的一个大木箱后面,大家找了两个小时都没找着,我倒是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醒来一睁眼,隐隐看到黑暗的小房里有一只腿吊在上面,用手碰了一下,还前后晃悠,以为见着鬼了,差点没把我吓死!后来才知道,那是院西头“管拐子”叔叔替下的一条假肢。

互帮互助的邻居


  大院里很安全。短时间出来一般不锁门,即便锁门也不装钥匙,往门头上一放,谁回来谁取。来个陌生人院里总会有人问“你找谁”?并且告诉他要找的人在不在。邻居们经常串门儿,各家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谁家有点稀罕吃的全给大伙分,有些家具都能互相借着用。什么饸饹床,打气筒,花椒钵子、熬药罐儿,只要院子里一家有,大家就都不用买了。一到饭点儿全院老小都端着碗出来,你从我碗里夹一筷子,我从你碗里舀一勺,谁都不嫌谁。邻居高姨特喜欢我,一次,她从碗里夹出一小点黏糊糊的东西给我抹在窝头上说:“尝尝,可香了,特下饭!”可我嘴还没张就闻到一股子小孩儿粑粑味儿,差点儿吐出来!后来才知道是臭豆腐!
  院子里的邻居相互都很关照,要是听到谁家夫妻吵架或打骂孩子,总有热心的阿姨去劝架。我们家孩子多,出事率也高,母亲基本采用的是“棍棒教育”,兄弟姐妹如有一个犯错,大家都会受到株连。因此,我们见了院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特别礼貌,以便挨打时用得着。我最害怕的就是妈妈用葵花杆做的那根“刑具”,看起来着实吓人。不过母亲打人很有技巧,动作虽大,力度却一般,葵花杆打在身上嘎嘎作响,真像骨头被打断了似的,只有知错改错了!看来,母亲对我们保持的高压态势,确实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居然打出了一群孝子、一窝儿艺术家,还打出了一个国家级美好家庭!

清脆流动的叫卖声


  大院里经常能听到叫卖声,有磨剪子戗菜刀的,有弹棉花、卖小鸡儿的,有修车、钉鞋、收破烂儿的,还有釘盆子钉碗、修理钢种锅、焊洗脸盆的。爆玉米花的不用吆喝,“砰”的一声,大家就都知道了。我当时最爱学他们的叫卖声,无论什么声调一听就会,一学准像。有时还假装他们的声音在院子里面喊,害的好多人拿着盆子抱着碗的白出来一趟。有一次,一个要饭的让我产生了极大兴趣,这老汉说着大同方言,打着快板,边走边唱,什么“快板儿一打喜气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国家的大事要关心”,“走了一家又一家,要走社会主义的合作化”,“走了一户算一户,要走社会主义的光明路”……,每到一家,要饭的老汉都换段新词儿,内容既有反映时代热门话题的,又有贴近百姓生活的,更多的是赞美东家的,我跟着他屁股后面转了一天,学会了四五段儿。究竟这老汉打算以什么形式走社会主义道路咱不必多想,可大同数来宝这一新曲种的形成绝对与这老汉有关!

大院儿欢歌


  大杂院里有很多喜欢吹拉弹唱的孩子,在这方面我们兄弟姐妹最为出色。大姐能歌善舞、二姐能说会道,大哥画画儿,捏泥人,还会拉手风琴、拉二胡,妹妹四岁就登台演样板戏,弟弟京海更是个鬼才,看我们干啥他干啥,画画、剪纸、唱歌、说快板儿无所不能。我是大院里有名的“洋相鬼”,模仿能力超强,曾因在班里学老师说话并在黑板上给老师画漫画儿,差点被开除了。对音乐也极有感悟,凡是有弦的就能拉出音儿,有眼儿的就能吹出调儿。那时候我们家很苦,爸爸蹲“牛棚”,妈妈挤出了仅有的一点生活费给我们买来了纸笔墨砚,还有口琴、二胡、笛子等乐器,让我们学点“要饭的本事”。家里的锅圈、炉盖、挖灰勺子、洗脸盆都是我们的打击乐,院里凡是有水泥的地方都是我们兄弟三个的画板。我们天生都有一副好嗓子,属于无师自通型,只要全家人凑在一起就是一台戏。每天我家都围坐着很多人,听我们拉琴、唱歌,看我们写字、画画儿,人越多我们表现得越来劲。后来院里很多喜欢文艺的大人小孩儿也来我家凑热闹,高姨、曹大个、爱玲、兰芳、巧玲、红月,金明、乃平、四华、迎春……越聚越多,你唱一段,我来一曲,你讲个故事,我出个洋像,要碰上停电,大家都回家拿上蜡,点上电石灯,效果更好,像烛光晚会。我们还成立了文艺宣传队,一起排练节目,到处给人演出。大院里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一晃五十年过去了,很多事想起来记忆犹新,就像昨天才发生过的。
  往事如烟,往事如歌,大杂院里的往事像一个美丽的梦,醒来又去追寻……
其他文献
当我在站台候车时,一辆高速客车如一位儒雅“君子”翩翩而来。我坐在舒适、明亮、宽敞的大同开往北京的高铁客车上,平稳至极的感觉,优质的服务,使我享受着美的旅途。窗外怡人的景色,一景末视,一景又视,简直让你眼花缭乱,我的思绪也像长了翅膀似的,回到了那个难忘的记忆……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叫王元地的小村里度过的。当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把我送回到姥姥家并且一住就是七八年,那时的王元地村远没有现在这么的发达与繁
期刊
画家简介:胡荣,笔名胡涂,1954年生,山西大同人。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省级行业报刊主编。作品多发表于各大报刊,并在国内省地市展出、获奖。一  搞艺术的朋友叫我看一些花,我顿时眼亮了。  眼前似乎晨光耀跃,地气蒸腾,一簇簇一丛丛艳丽的花朵在光与影的奇幻变奏中婀娜绽放。我不由得聚焦凝视其中最显眼的那朵花——这飘忽着的绚烂,这荡漾着的韵味,这逸发着的美感,叫我顿时觉得犹如
期刊
屈原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子饮露餐花,心瓣迤逦,广袖之外菊香脉脉,唇齿之间菊魂惹惹。那一瓣一瓣的好颜色,你且问他滋味几何。《山家清供》煮过一盏粥,甚是家常:“梅落英,净洗,用雪水煮;候白粥熟,同煮。”粥是白粥,只是那些情景太难得:晴日落梅,西山落雪,安心守候在灶火边。仍记得同窗莲姐,在五月校园寻寻觅觅,捧得一囊玫瑰苞蕾,细细侍弄,酿制玫瑰蜜饯。  从古至今,食花,实在算不得一
期刊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当时还在大同郊外的一所大学念书。一个周日,闲来无事,便想起在市内医专就读的高中好友。于是,乘车去市内。不知是什么原因,竟坐上了一辆去云冈的三路公交车,到了当时还是老样子的云冈石窟前,我才知道坐错了车。  以这样的方式,第一次去云冈。  大学毕业后,没想到,我真的来到了位于云冈旁边的一所学校任教。记得报到的第一天,在学校食堂吃完午饭后,我便急冲冲地走进了云冈石窟,好像多年未见的
期刊
当暮春的桃花、杏花、樱花等慢慢向后退去,慢慢隐进时间的长河,变成一道模糊的背景,在诗经中郁郁生长了两千多年的黄花,亦即萱草,便与夏天一起,携手款款而来。  仿若饱读四书五经蕙质兰心的清秀佳人,她以饱胀的诗情,蓬勃的画意,以一幅明媚而不耀眼、精美绝伦的田园风情画的姿态,站在云州大地广袤的田野上,于无声处,点燃了一个黄灿灿的夏天。倾尽全力,绽一野金黄,铺陈出对时光最好的礼敬,娉婷出一派无忧无惧的人生意
期刊
一双手可以做什么?吃饭?写字?工作?可对于抗战疫情的医生来说,这可不是一双平凡的手,而是救助全国人民,与病毒赛跑的双手。  一双手支撑起战斗的信念。  这双手,救死扶伤,呵护生命。他们为了病人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将病人从死神的手中救出,他们的使命就是要为生命站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24小时在诸多病房中来回穿梭,不辞辛苦,为了方便穿上防护服,一位位女医生、女护士剪掉了自己的乌黑的长发,她们在家中也是父
期刊
民国二十三年夏,也就是1934年的夏天,应平绥铁路局局长沈昌先生的邀请,北平的几位文化界名人组成“平绥沿线旅行团”,7月7日,从北平清华园出发,沿平绥铁路,考察中国西北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理,前后共四十余日。被邀请的文化名人里,女作家冰心在列。  沈昌先生的姐姐沈骊英女士和冰心是留美期间的同学,而沈昌本人和冰心的丈夫吴文藻先生也是留美期间的同学,所以冰心和她的丈夫成了那次旅行的组织者。在冰心的邀请下
期刊
得胜口作为明清“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北部关口,一直以来充满传奇色彩,这里讲述的三则与得胜口息息相关的武林往事,风云变幻,惊心动魄。雁门关以北武林魁首李德懋学艺得胜口  晚清時期,大同有一拳师,名叫马德胜,是少林俗家弟子,也是少林派在大同地区的代表人物,江湖上称作“飞刀”马德胜。马德胜的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只知他常年在杀虎口、得胜口(现大同市新荣区)一带开拳坊。大约在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前后
期刊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箕山,又号朴园,山西大同府浑源州人。出仕前曾立下“以洁己爱民济之,以勤持之,以恒久实心实力,不敢苟且随俗。”的誓言。嘉庆七年(1802)开始步入仕途,在知县这个七品位干了二十二年、轮换了十一个县后,不断被重用,先后出任过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护理巡抚,一直到河东河道总督(正二品),为官生涯后期承担起治理黄河的重任。“持躬端谨,办事实心”,“慎厥修防,安
期刊
2020年6月,“人文清華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来到应县木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常务副馆长王南与“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小琴教授一同登上这座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复杂最卓越的纯木结构建筑,同时探讨如何通过全面综合的技术手段修缮这座日益倾斜的木塔。  如何结合先进的科学手段研究、保护与合理利用古建筑文化遗产,是非常紧迫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