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守墓人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2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中央为袁崇焕墓,图左为佘家先祖“佘义士”墓

  墓碑会老去,经历了寒来暑往的风吹雨打和历代社会变革中的人为踩踏、涂抹,正面已经近乎一座无字碑,刻字消逝于斑驳的历史中,只有一旁的展览牌揭示它原本的模样——“明故义士佘公之墓碑”。
  “佘公”墓旁是袁崇焕的墓地,如今叫作“袁崇焕墓和祠”,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佘家人在这里守着袁崇焕的墓,已历17代,坚持了390年。
  2002年,袁崇焕墓祠归于国家统一管理,周边的拆迁重建渐次展开,佘家不得不离开。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和丈夫焦立江搬到了石景山,俩人年岁渐老、疾病缠身,但经常换乘两班公交车来看墓祠,扫扫落叶,浇浇水,有时也给游客讲讲历史。
  2020年8月,佘幼芝在京去世,享年81歲。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她之后写下,“美国立国才两百多年,你们佘家却为一个人守墓三百多年,这样的事情,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
  地图显示袁崇焕墓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斜街52号,藏在一片居民区里。在小区里一打听,居民都知道这个墓和祠,也都知道佘幼芝。在他们的记忆里,这个为一块墓碑奔走了一辈子的女人是“佘疯子”。随着佘幼芝去世,她和她的家族此前数百年的历史,在这个不起眼的巷子中渐渐模糊。
袁崇焕祠,导览介绍上写有佘幼芝守墓的故事。图/本刊记者 韩茹雪

“不能在我这里断了”


  社会变幻不定,连一块墓碑,也命途多舛。
  上世纪70年代,传说袁崇焕的头是金子做的,有人推倒墓碑,刨开坟,但什么也没找到,只在月光下留了个黑黢黢的大坑。
  那时,佘家看守袁崇焕墓已经三百多年,为了一句祖辈遗训。这要从“盗头”的故事说起。
  公元1630年8月,明崇祯三年,名将袁崇焕被绑上刑场,凌迟处死。北京城的百姓争买其肉下酒吃。顷刻间,袁崇焕骨肉俱尽,只剩下一颗头颅。
  九个月前,在与刑场一墙之隔的广渠门外城壕之中,袁崇焕曾率领将士死战,击退十倍于己的后金大军。袁崇焕解京师之围不久,遭魏忠贤余党弹劾,后金主将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最终,袁崇焕被崇祯帝朱由检以通敌、议和等罪名冤杀。
  袁崇焕死后,尸骸弃在地下,无人敢去收葬。他有一个姓佘的“仆人”,广东顺德马江人,半夜去偷了头颅,埋在广渠门内的自家后院。
  “佘义士”盗头之后,告别朝堂、留在北京,临终前,给后代留下三条遗训:
  在北京守护袁墓,不得回广东老家;
  不得做官;
  要读书明理。
  当时,袁崇焕身系“反”罪,佘家只敢偷偷收葬。历史的重担系于小人物身上,往往意味着道不明的代价,这家人背负秘密,直到乾隆年间袁崇焕被平反。
  佘家收葬袁崇焕后,世代为其守墓。“文革”期间,传到了第17代,男丁有佘宝林,也就是佘幼芝的堂兄。佘幼芝刚生女儿,发着烧,出院后听到墓地遭劫的消息。夜里两三点钟,她和丈夫焦立江偷偷过去,只看到个大坑,眼泪止不住哗哗往下流。
  很快,堂兄一家搬走了。佘幼芝生前接受采访时回忆,佘家有传统,家人下班后得先去老屋问安,那天她到伯母家去,叫门没人应,屋里已空空如也。
  之后的几年,她找过堂兄,但一直没下落。动荡年代里,无暇做更多的事情,佘幼芝就在此时接下守墓人的最后一棒。
  佘幼芝出生于1939年,八岁丧父,和母亲一起生活,作为女娃,她原本只是家族守墓的旁观者。她小时候听大伯介绍先祖,说是“磨石”,跑去问妈妈,才知道是“谋士”,这也是家传的说法。
  袁崇焕在乾隆时期平反后,常有广东同乡到广渠门内拜谒。佘幼芝小时候,看家里时不时来人到后院拜谒,作为女孩子,很多时候她不上正厅,就在祠堂门口听大人们在里面谈论,渐渐知道了家里守墓的事情。
  直到进入新世纪,大约2001、2002年,墓祠周边拆迁,佘幼芝才有堂兄的消息。佘宝林后来在一档节目上讲述,当年国家支援三线建设,单位要求,他没得选,要么离开,要么“丢饭碗”。
  古代家族传统历来是“传男不传女”,佘幼芝是17代守墓人里唯一一位女性。她没办法,“不能在我这里断了。”

“离开这就不叫守墓了”


  过去的数百年历史中,袁崇焕的墓碑在时局起伏中承受着不同的命运。
  袁崇焕死后,偷来头颅的佘家先祖“佘义士”不敢声张,简单埋在家后院,墓碑上没有“袁崇焕”三个字。当年的佘家属于高门大院,大院占地面积广,因为是广东人,佘家把后院这一片地辟为义园,在北京去世的广东人很多都埋在那里,也能掩人耳目。
  整片地方叫佘家营,后来叫佘家村、佘家湾,最后叫佘家馆。佘幼芝一家就住在佘家馆1号。1970年,北京行政区划调整,街名改为东花市斜街52号。
  新中国成立后,原来属于佘家的大片土地交给国家,后来的北京市第59中学就兴建在这里;“文革”后,原来佘家人住的大院变成了“大杂院”,最多的时候,住了二十几户人家。
上世纪90年代,佘幼芝带着外孙女在袁崇焕墓前合影
  社会巨变的另一面,是佘家一直有人守在原地。佘幼芝户口本上职业一栏写着“看坟”,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职业”。而在家庭中,她的身份是妻子、母亲。她有两个孩子,大女儿焦颖、小儿子焦平。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两种身份产生过激烈的冲突。
  和佘幼芝结婚的时候,焦立江对“守墓”并不知情,按当时的情况,家里男丁还在,守墓的事也确实落不到佘幼芝头上。直到佘宝林离开,佘幼芝成了守墓人。
  “文革”期间,佘家大院挤进来二十几户人家,佘幼芝和丈夫只得搬到小屋住,那里原先是“羊圈”,房子潮湿,一下雨,水倒灌进屋,床底下能长出蘑菇。
  焦立江是小学老师,很看重对子女的教育,觉得大杂院的环境不好,经常提“孟母三迁”,想一家人搬到别的地方去。
  佘幼芝不同意,“离开这就不叫守墓了,我走了就没人了。”两个人闹得厉害,甚至要离婚,立了字据,家里几个枕头、几双筷子的分家单都写好了。
  最后,婚没离,焦立江成了另一个佘幼芝,此后数年和她相互扶持,为墓祠的重建多方奔走。
20世纪初,佘幼芝与焦立江在位于东莞石碣镇的袁崇焕纪念园中合影,背景为佘家先祖“佘义士之墓”。图/受访者提供

重新把墓立起来


  无名的墓碑因平反广受拜谒,又因为社会运动被推倒,在这块墓碑上,一层新的历史总能掩盖旧的部分。佘幼芝真正开始为袁崇焕墓祠重建而奔走,是在“文革”结束之后。
  “(佘幼芝)这种人,上哪儿找,没有,”2020年10月,85岁的蒋建国回忆当年和佘幼芝打交道,觉得她性子很硬。
  蒋建国是蒋光鼐的儿子,籍贯广东。1959年,他成为“右派”、“反革命”,到甘肃待了20年。1987年,作为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的蒋建国出席记者招待会,介绍民革的一些委员。
  佘幼芝在电视上看到蒋建国的发言,知道了过去常来墓祠的那些前辈的后人们,默默记下来。没几天,她到北京市政协找蒋建国。
  新中国成立后,原属佘家的大片土地被收走,一大家子一度靠广东会馆财产委员会过活,每个月到主任委员蔡廷锴那边,领两百多斤小米。
  1950年代初,蔡廷锴去给袁崇焕扫墓时,佘家有个穿长袍的男子在一侧。佘幼芝拿出当时的照片给蒋建国看。
  蒋建国听完佘幼芝的讲述,很快来到佘家看望。当时佘幼芝一家人还挤在那间改造后的“羊圈”里。
  从1987年开始,14年里,蒋建国在政协提案8次,都和袁崇焕墓祠的重建有关。但重建并不容易。
  重建墓祠的前提是先清退住户。佘家院里住了二十几户人家,让他们离开不容易。
  事情迟迟没有进展,蒋建国一次又一次提案。1952年,按照北京城市改造规划,城区内墓地外迁,袁崇焕墓也在此列。这一年5月14日,柳亚子、章士钊、叶恭绰、李济深四人上书毛泽东请求保护袁崇焕墓。毛泽东回复,“已告彭真市长,如无大碍,应予保存”,这一批示成为此后袁崇焕墓祠得以重建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重建墓祠的事,蒋建国和佘幼芝交流频繁,成了朋友,“她一直为这个事奔走,我很佩服她。”作为当时政府机构助推此事的重要官员,蒋建国放话,“袁祠墓不恢复,我就不退休。”最终,在他和佘家的努力下,袁崇焕墓祠重修获批。
  1992年,袁墓修复完成。那年清明节,蒋建国去看了新墓。此后数年的清明节,他只要在北京,都会来看一看,一直到近年走不动了。
  修复袁崇焕墓祠阻碍重重,佘家的人命运也随之波澜起伏。
  今年65岁的郑长明,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见证了佘幼芝的坚守。二十年前,郑长明在中国煤矿文工团供职,给中央电视台做一档节目,其中一期是“北京胡同与历史名人”,经清史研究所的老师介绍,认识了佘幼芝。
  郑长明拍过很多手艺人、传承派,“但人家是靠它吃饭、养家,(守墓)这个事业,比较悲凉,受苦、受累、不讨好,注定走向衰落。”这让郑长明感到震撼,并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跟拍记录,目击了一家人的变化和袁墓祠的变化。墓园重建等重要场合,佘幼芝都会提前知会郑长明。
  郑长明向《南方人物周刊》回忆,“文革”结束后,政府出台政策保护文物,佘幼芝看到了希望,多方联系广东的袁氏宗亲会。建立联系后,宗亲会的人要来看墓园。当时正值北京亚运会前夕,整个城市都在倾力打造形象。北京的相关文物保护单位找到佘家,连夜立起了碑。当时天色暗,还把墓碑的底座装反了。
  郑长明向本刊记者转述佘幼芝的话,她内心觉得还得继续守下去、呼吁政府更加重视。佘幼芝四处递材料、上访、找相关机构的领导。那些年,她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这上面。她当时在北京市一个科研单位工作,单位领导知道后劝她,“别人都为活人忙,你为死人忙,有什么意义?”
  有一次,佘幼芝生病住院,听说广东那边关注袁崇焕墓祠的人来北京,约见了一面。回医院的时候,她饿了。焦立江说天气冷,出去买吃的,让她在商店等。
  恰好遇到一位同事,对她嘘寒问暖。回到单位后,领导以医药费无法实报实销为由,劝佘幼芝出院回来上班。后来,和其他同事闲聊时,佘幼芝才知道,在商店遇见的同事回去后,跟领导说自己不上班是在逛商店。
  作为直接见证人,提起佘幼芝奔走中经历的苦难,郑长明忍不住感叹,“这么孱弱的一个女人,走路晃晃悠悠,她的坚毅不是外表体现的,是祖先传下来的精神支持。”
  进入新世纪,袁崇焕墓祠所在居民区开始拆迁重建工作。郑长明记得,那时佘家大院里住了二十几户人,他去拍攝,在如今祠堂位置的墙壁上,刻着些文字,他想让佘幼芝对照讲一讲历史。   敲开一个年轻人的门,对方冷冷拒绝,说家里孩子感冒了,不方便。出大院的时候,佘幼芝看到那个年轻人的爱人抱着孩子在门口玩,上去打招呼,“你孩子病好了?”对方答,“孩子一直都好好的,没事儿啊。”
  相比委婉的冷漠,更难面对的是直接冲突。重修袁崇焕墓祠,要把“文革”期间住进来的人清走;市政规划也对这一带有拆迁要求。邻居们不了解,以为佘幼芝要把他们赶出去,進出门都不给佘家人好脸色,“佘疯子”的绰号也就越传越广。
  任何来大院的人,都能感觉到这种微妙的邻里关系。李彩云也是长期关注重修袁崇焕墓祠的一员。她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北京作协,妹妹是焦立江的同事,辗转听说了这个事情。
  李彩云第一次见到佘幼芝时,佘家人挤住在袁祠靠西边的偏房,潮湿狭窄。当时佘幼芝的女儿焦颖刚结婚,住在里面一小间,佘幼芝和丈夫住在外间,儿子焦平住在厅里。李彩云走进这个大杂院,明显感觉到邻居对佘家人的不满。
  李彩云帮着写材料、联系袁氏宗亲会,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袁祠墓。1996年,李彩云在《北京政协》上发表文章《众手扶起的墓碑》,记载了重修袁崇焕墓祠背后的故事。

守的是忠义精神


  墓碑沉默如历史本身,佘家数代守墓的故事,也被白耀灿以另外的形式讲述着。
  2001年,由白耀灿独立编剧的话剧《袁崇焕之死》在香港首演,500人的剧场场场全满、连演5场。话剧名为“袁崇焕之死”,但用了大篇幅讲述佘家守墓的故事,“主角是佘家,但要用袁崇焕之死来开启,这个历史人物普通人都知道。如果当时直接写佘家守墓,可能没多少人知道。”白耀灿对本刊记者解释。
  2012年,香港教育局为高中中国语文课重新编教材,从香港本土的戏剧中选出10个剧本,供戏剧选修课的学生学习,其中一个就是《袁崇焕之死》。
  白耀灿今年68岁,已经退休十几年,过去在香港一所高中教历史。他祖籍广东,自小喜欢历史,每每读到袁崇焕都觉得他死得太惨、太冤,“说他卖国卖国,其实他最忠最勇。”袁崇焕行刑前,写过一首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将勇,忠魂依旧守辽东。”
  机缘巧合,1998年暑假,白耀灿到北京交流。离京前一晚,他偶然在《文汇报》上读到一整版讲佘家守墓三百多年的故事。“忠义精神”,他教习的历史书本里常有,“但像个空洞的概念,不是眼前的,我想去看看佘幼芝。”看到佘家的简陋居所,他“难以想象这里原来是很雄伟的纪念袁崇焕的祠”。
  那时候,北京59中的大楼把墓园半包围起来,东边是职工楼,西边是传达室、办公室,要到墓园需经过学校大门,学校觉得因此带来“麻烦”。加之当时佘幼芝不断上访,要求恢复袁崇焕墓祠,学校认为她是要把自己赶走,校长对佘幼芝直言,“别人为了活人,你为了死人这么到处折腾,影响我们学校。”
  白耀灿转述佘幼芝当时的苦楚,学校让学生们在操场推圆球,把它推到袁墓,很多砖破了。佘幼芝没说话,默默把砖补好。学校把食堂厨房的排烟口对着佘家人住的方向,滚滚黑烟,焦立江晚上备课不得安宁,经常咳嗽。
  白耀灿和佘幼芝聊了两个钟头,于当天下午飞回香港。临走前,他给佘家人清唱了一首《我们举杯》:“如果在节日里,有几个好朋友\同我们欢聚一起\让我们\为自由的祖国\为光辉的使命\干一杯\再干一杯……”这是苏联战地聚会的酒歌,在当时很流行。
2020年10月17日,女儿焦颖站在佘幼芝生前的办公室前。图/本刊记者 韩茹雪

  白耀灿觉得歌词饱含着大学生对理想的纯真渴望,有一种闪闪发光的坚持,正像佘幼芝带给他的感动,“好像科幻小说里的外星人,本来存在于想象,突然出现在眼前,惊讶又感动。”
  后来,白耀灿为写剧本,又三次拜访佘幼芝。话剧公演时,他邀请佘幼芝一家人去看。演出结束后,佘幼芝泪流满面。有记者采访这一家人,“佘家守墓什么时候结束?”
  儿子焦平当即回答,“不会结束,永远守下去。”
  佘幼芝听完,觉得回答唐突,任何事要善始善终,“永远”没有那么容易。意外的是,命运以另外一种方式,印证了这个回答。
  2002年,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重修了袁崇焕故居,之后又建了规模不小的袁崇焕纪念园。东莞有关方面多次邀请佘幼芝、焦立江去广东工作。佘幼芝坚持遵照家训,守在北京袁墓。
  后来,东莞方面再次提出,如果佘幼芝夫妇不能前去,可否由佘幼芝的儿子焦平去东莞袁崇焕纪念馆工作。
  焦平答应了,当时他在苏州的一家公司工作,待遇比东莞那边好很多。焦平先去吉林女朋友家跟未来的岳父岳母辞行,之后再计划奔赴广东。
  不幸的是,焦平在吉林出车祸去世,年仅28岁。“我儿子活着的时候你们要他去,现在死了,你们还要不要?”佘幼芝问,东莞方面决定在袁崇焕的陵园里安放焦平的骨灰,还邀请佘幼芝与焦立江立即乘飞机前去。
  作家陈光中一直在关注佘家守墓的故事。佘幼芝夫妇去广州前夕,陈光中前去看望,回忆当时的场景,久久不能平静。
  焦平的骨灰盒放在佘家客厅正中的方桌上,盒上摆放的是一张公共汽车月票。那是2003年6月苏州市的月票,上面只有一张一寸照片,照片上是一张充满青春朝气的面庞。
  骨灰盒旁边放了碗打卤面,是北京普通家庭最常吃的。佘幼芝坐在一旁哭,“春节的时候,儿子回来,说想吃我做的面条。那天家里有客人,我说顾不上给你单做面条了,等下回吧。哪想到,哪想到……”

历史的一个段落结束了


  过去390年,历经17代人,墓碑静立在园内。本刊记者几次前去,看到园内一片崭新面貌,墓前放着鲜花,应该是经常有人来祭拜。
其他文献
在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上,秘鲁首都利马以北200千米处,有一座被黄土覆盖的干燥台地,以前人们以为它不过是自然形成的小土堆,但到20世纪末,考古学家发现,黄土下面掩埋着一座古城,于是考古学家才将它发掘出来。  根据放射性碳定年法,这座城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就已经存在,它静静地伫立在干燥的台地上,俯瞰着下方肥沃的苏佩河河谷,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后来经过一次重建,于公元前1800年左右被
吃几片“记忆面包”就能瞬间增强记忆力,这种事情似乎只存在于虚拟世界里。但是,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增强记忆力”的科学手段。当然,实现这一点并不是通过“吃”,毕竟吃完消化后可能就失去作用了,就如同“记忆面包”,完全消化后就没有任何效果了。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管理人類记忆的最直接场所——大脑,在大脑中植入“记忆假体”,提高记忆力。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将他们研制出来的“记忆假体”植入20位志愿者
绿巨人变大为何裤衩不会破  关于绿巨人,大家最好奇的一点莫过于他撕不烂的紫色内裤。而这条内裤,恰恰是绿巨人身上最科学的一部分。因为,它也存在于我们的衣柜里。它的成分,就是氨纶纤维,你对它熟悉的称呼是“莱卡面料”。莱卡的最大特点就是出众的弹性,它可以被拉伸到原来的6倍,之后還能恢复原样,这种弹性超过了包括乳胶在内的很多天然纤维,而且它的回弹力比橡胶小得多,所以贴身但不紧绷。  绿巨人其实并没有挑战莱
在埃及的尼罗河西岸与国王谷之间的旷野上,屹立着两座石像,大约建于公元前十四五世纪。人们认为石像的原型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英雄——门农,所以取名为门农像。该石像曾因其“歌声”而天下闻名。大家一定很好奇,石像怎么会“唱歌”?早在公元前27年,一次大地震破坏了石像的某些部分,从那时起,人们便开始听到石像“唱歌”。古希腊一位地理学家就曾目睹了这幕,并在他的游记里写道:每当日出时分,石像就会说话甚至还会哼出歌
17世纪的人多久洗一次澡   从中世纪开始,许多人都认为洗澡是不健康的行为,会带来疾病,有人甚至认为,洗澡是一种罪。17世纪的欧洲人对卫生并不怎么在意,他们很少洗澡;要洗也是那些最有钱的人才洗。这些富人使用木制或铜制的澡盆,澡盆前生一堆火;洗澡水在厨房烧热再由仆人装在桶里送上楼。   当时的肥皂非常昂贵,即使要用,也只能在面部、颈部和双手涂抹,偶尔也在脚上涂一点。因此,那个年代的人自然是体味浓
看到个头较大的鸡蛋,很多人会认为它或许是双黄蛋。然而,居住在英国康沃尔郡的夫妻克里斯和简养的母鸡所产下的一枚大个头鸡蛋卻并非如此。据英国《镜报》报道,这对夫妻在准备晚餐时,妻子简敲开蛋壳后竟然看到另外一枚完整带壳的小鸡蛋,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惊讶。
一列白色的火车缓缓前行,看上去和普通的货运列车并无区别。车厢内,全副武装的警卫通过观察孔向外窥视,小心翼翼地守卫着车上的货物——足以把人类毁灭几次的核弹头。   美国“历史”网站载文称,美苏对峙的数十年间,数百列这样的火车在北美大地上来回穿梭,它们被称为“白色列车”,也被称作“世界末日快车”。“核快递员”更像电影里的超级特工   “驾驶18轮拖车连续穿越48个州,每个月最多工作三个星期,风险包
与刘斯奋接触,你很容易会被他举手投足间的豪迈之情所感染。  “少年时代几个梦想都实现了,始终没有脱离文人的身份,我还有什么不满足?”说出这话的他曾游刃于文学界、学术界、书画界和政界,且皆有显著成就。  “我这辈子最大的野心是成为一名文化人,这也是我安身立命的基点。”刘斯奋笑道,镜片后的双目炯炯有神。  如今,作家、书画家刘斯奋的身影仍旧经常出现在各种文化活动中,为发扬传统文化而奔走。  基于自身的
斯坦福大学有一只叫Koko的雌性大猩猩,它在弗朗辛·帕特森教授的教导下,学会了1000多个手语单词,基本上可以和人类无障碍沟通。一次,有人问它:“What is hard?”它回答:“Rock and work.”機智地利用英语中hard的一词多义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还有一回,它把帕特森教授的鞋带绑在一起,然后做了个“来追我啊”的动作。   虽然严谨的科学家并不完全信服这样的个例,但是“搞笑”这
这门名叫克林贡语的语言出自科幻电影《星际迷航》,而多邻国正在将其纳入“世界语”的行列,让全世界的宅男宅女们也能像谢耳朵那样用克林贡语甩一句“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上线不到2个月,这门课程已经吸引了5.87万名学习者。  对多邻国来说,上线克林贡语课程既是一次成功的营销,也是在提高用户活跃度方面的一次新尝试。  很多人宁愿忍受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忍受学习的苦。所以在线教育像是一种违背人性的存在,用户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