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从教学中的感受、技法、思维、综合几个方面论述地域文化在陶艺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地域性 陶艺 教学
陶瓷文化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有着辉煌的陶瓷文化史,产生了陶瓷艺术的高峰,和众多优美的陶瓷艺术作品。对于陶瓷艺术的教育也是美育的重要部分,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悠久的陶瓷史,对陶瓷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所认识。现代陶艺这个概念从西方发展而来,已经作为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一部分,影响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艺术家采用这种材料来进行创作。现代陶艺最重要的是艺术家能够将自己的观念融入陶艺创作中,而非传统陶艺所注重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此时个性化已经成为现代陶艺创作的重要标准。
一、大学现阶段的地域性文化介入现代陶艺教育的四个方面
大学现阶段的地域性文化介入现代陶艺教育主要注重感受、技法、思维、综合四个方面。
(一)感受
感受即对陶瓷材料美与地域文化融合的感受。首先让学生认识到陶与瓷所呈现的多样性,地域、烧制温度、釉色、烧制气氛等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泥的特点、手感以及这种泥所能传达出的情感,学生可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为后面选取合适的创作材料做好准备。了解本地区的陶土和瓷土材料,以及古代是如何发现利用的,如何取土、如何制土并且能够利用这些就地取材的泥创造出美感,都要结合本地的窑口来讲解。例如湖北本地的马口窑,泥料为红土,黏性好,可直接拉坯成型或盘条成型,配上化妆土和灰釉可以创造出古朴浑厚的色泽。通过对本地窑口的分析,可研究出陶艺的本土特点在哪里,在今天可以借鉴的地方有哪些。
(二)技法
造型艺术的基础之一就是技法,现代陶艺的技法是多样的,但都基于能够使得艺术家进行自由的创作,因此技法上是根据自身创作特点不断改进的。教给学生基本的成型、装饰、烧制等技法,同时也应培养他们不断思考的创作方式,在创作中改进自己的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地域性的传统陶艺文化中有着大量的陶艺创作技法值得借鉴,对于学生认识陶艺之美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例如湖北地区产生了麻城刻花,在器型上涂化妆土后进行刻画。题材来自于生活与本土文化,这些刻绘方式的呈现是陶艺作品装饰的重要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进行创作刻画时,是对文化、审美的再思考。
(三)思維
思维主要指学会现代的创作方式和思维方法,运用当代的观念进行创作。学生要理解现代陶艺是艺术的一种创作方式,而不应脱离自身感受、一味追求形式或技法的超绝;要学会艺术创作的基本方式,从构思、草图、小稿、成品一步一步完成。地域文化创作时,先确认主题,再进行分析研究,对作品的文化意义、现代视角进行分析,如何用传统的方式呈现,再以小稿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究,最后进行制作。
(四)综合
应教育学生学会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不局限于一种材料之中,而应扩展自己的眼界,学会触类旁通,在学会现代陶艺思维的同时也能将这种思维应用于其他材料中,从而达到能够自主探索的目的,并且能够多种材料综合运用。对于本土材料的探索应多元,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思考陶土材料和其他材料的结合、呈现方式的探索、审美与文化的意义。
大学现代陶艺教育主要是一种思维及实践的训练,既让学生动脑思考,也会令其提高动手能力,在学习现代陶艺的过程中,也体会到我国陶瓷文化的博大。
二、陶艺课改革方法
陶艺课改革主要是改变以往的单一授课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由基本技能学习转向创意学习,朝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造型能力的方向进行。重视学生观念及个性的表达,改变以往传授技能为主的方式。主要锻炼学生的理解力,对于感受的表达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思维模式上,改变以往重基础轻观念的模式,而是从观念入手,深入理解陶瓷这种材料的创造力。使学生在创造过程中学习和运用基础知识,以便在今后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打开思路,扩展表达方式。
重视学生观念的表达,通过自身感受去进行创作。从开始收集素材到最终作品展现,学生始终自主思考,如何将观念、制作、展示融为一个整体。通过小组研讨、学生表达的方式完善方案;通过展示,锻炼学生对于空间的把握;通过制作,锻炼动手和解决问题。同时允许其他材料辅以表现,以强化其表达。改变传统的基本技能学习为创意学习的模式。
三、结语
地域性文化是陶艺教学可以介入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加直观地对于文化的内涵和地域特点去进行研究,从而让学生能够对于地域性有更深入的研究。对于教师来说,地域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宝库,地域文化能够提供众多题材进行教学实践,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思考创作的角度,使得陶艺的学习能够更深入地进行下去。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科研项目“高校陶艺课程建设中对接地域性民间美术资源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083)。
(作者简介:李纯,男,硕士研究生,江汉大学,研究方向:雕塑、陶艺)(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地域性 陶艺 教学
陶瓷文化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有着辉煌的陶瓷文化史,产生了陶瓷艺术的高峰,和众多优美的陶瓷艺术作品。对于陶瓷艺术的教育也是美育的重要部分,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悠久的陶瓷史,对陶瓷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所认识。现代陶艺这个概念从西方发展而来,已经作为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一部分,影响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艺术家采用这种材料来进行创作。现代陶艺最重要的是艺术家能够将自己的观念融入陶艺创作中,而非传统陶艺所注重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此时个性化已经成为现代陶艺创作的重要标准。
一、大学现阶段的地域性文化介入现代陶艺教育的四个方面
大学现阶段的地域性文化介入现代陶艺教育主要注重感受、技法、思维、综合四个方面。
(一)感受
感受即对陶瓷材料美与地域文化融合的感受。首先让学生认识到陶与瓷所呈现的多样性,地域、烧制温度、釉色、烧制气氛等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泥的特点、手感以及这种泥所能传达出的情感,学生可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为后面选取合适的创作材料做好准备。了解本地区的陶土和瓷土材料,以及古代是如何发现利用的,如何取土、如何制土并且能够利用这些就地取材的泥创造出美感,都要结合本地的窑口来讲解。例如湖北本地的马口窑,泥料为红土,黏性好,可直接拉坯成型或盘条成型,配上化妆土和灰釉可以创造出古朴浑厚的色泽。通过对本地窑口的分析,可研究出陶艺的本土特点在哪里,在今天可以借鉴的地方有哪些。
(二)技法
造型艺术的基础之一就是技法,现代陶艺的技法是多样的,但都基于能够使得艺术家进行自由的创作,因此技法上是根据自身创作特点不断改进的。教给学生基本的成型、装饰、烧制等技法,同时也应培养他们不断思考的创作方式,在创作中改进自己的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地域性的传统陶艺文化中有着大量的陶艺创作技法值得借鉴,对于学生认识陶艺之美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例如湖北地区产生了麻城刻花,在器型上涂化妆土后进行刻画。题材来自于生活与本土文化,这些刻绘方式的呈现是陶艺作品装饰的重要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进行创作刻画时,是对文化、审美的再思考。
(三)思維
思维主要指学会现代的创作方式和思维方法,运用当代的观念进行创作。学生要理解现代陶艺是艺术的一种创作方式,而不应脱离自身感受、一味追求形式或技法的超绝;要学会艺术创作的基本方式,从构思、草图、小稿、成品一步一步完成。地域文化创作时,先确认主题,再进行分析研究,对作品的文化意义、现代视角进行分析,如何用传统的方式呈现,再以小稿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究,最后进行制作。
(四)综合
应教育学生学会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不局限于一种材料之中,而应扩展自己的眼界,学会触类旁通,在学会现代陶艺思维的同时也能将这种思维应用于其他材料中,从而达到能够自主探索的目的,并且能够多种材料综合运用。对于本土材料的探索应多元,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思考陶土材料和其他材料的结合、呈现方式的探索、审美与文化的意义。
大学现代陶艺教育主要是一种思维及实践的训练,既让学生动脑思考,也会令其提高动手能力,在学习现代陶艺的过程中,也体会到我国陶瓷文化的博大。
二、陶艺课改革方法
陶艺课改革主要是改变以往的单一授课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由基本技能学习转向创意学习,朝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造型能力的方向进行。重视学生观念及个性的表达,改变以往传授技能为主的方式。主要锻炼学生的理解力,对于感受的表达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思维模式上,改变以往重基础轻观念的模式,而是从观念入手,深入理解陶瓷这种材料的创造力。使学生在创造过程中学习和运用基础知识,以便在今后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打开思路,扩展表达方式。
重视学生观念的表达,通过自身感受去进行创作。从开始收集素材到最终作品展现,学生始终自主思考,如何将观念、制作、展示融为一个整体。通过小组研讨、学生表达的方式完善方案;通过展示,锻炼学生对于空间的把握;通过制作,锻炼动手和解决问题。同时允许其他材料辅以表现,以强化其表达。改变传统的基本技能学习为创意学习的模式。
三、结语
地域性文化是陶艺教学可以介入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加直观地对于文化的内涵和地域特点去进行研究,从而让学生能够对于地域性有更深入的研究。对于教师来说,地域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宝库,地域文化能够提供众多题材进行教学实践,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思考创作的角度,使得陶艺的学习能够更深入地进行下去。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市属高等学校教学科研项目“高校陶艺课程建设中对接地域性民间美术资源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083)。
(作者简介:李纯,男,硕士研究生,江汉大学,研究方向:雕塑、陶艺)(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