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办班通知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q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编号2012—04—12—070)定于2013年3月底在成都举行。培训对象:皮肤性病科临床医师、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综合医院检验科实验技术人员。主要内容:真菌的分类与命名;酵母菌的鉴定、分型、分子生物学及念珠菌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浅部真菌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镰刀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组织胞浆菌病、皮炎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曲霉病、接合菌病;马拉色菌和毛孢子菌研究进展,包括最新的命名、分类及鉴定方法;与马拉色菌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恶性黑素瘤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PCR及DNA直接测序法对新疆80例恶性黑素瘤及30例正常皮肤石蜡包埋组织BRAF基因11、15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 80例恶性黑素瘤19例发生BRAF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3.8%(19/80);有17例突变发生于15外显子,突变率为89.5%(17/19),其中V600E突变占BRAF基因15外显子突变的88.2%(15/17);2例突
目的 探讨HIV-1病毒包膜蛋白gp120的V2区突变对其他结构域的中和抗体识别的影响.方法 使用假病毒构建系统包装野生型和V2区突变型的HIV-1假病毒,分别测试抗CD4结合位点中和抗体和CD4诱导的中和抗体对两种病毒的中和作用.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试CD4结合位点中和抗体和CD4诱导的中和抗体对gp120野生型和突变型蛋白的亲合力.结果 CD4结合位点中和抗体和CD4诱导的中和抗体均无
患者男,30岁,已婚,育1女,与妻子分居2年,2年内有多次婚外性接触史.因面、躯干和上肢结节、斑块3个月于2012年2月21日来我院就诊.3个月前患者眶周和鼻尖出现紫红色斑块、结节,明显肿胀、不痛不痒.随后躯干和上肢出现类似结节和斑块.2周前类似皮损增多、增大,扩展至头皮、耳、颈部、腹股沟和肛周,颜色加深,呈紫黑色.右上臂结节表面溃疡、结痂.口腔上腭、舌、上唇黏膜出现紫红色斑块,肿胀,无进食疼痛.
期刊
为进一步推动儿童皮肤科的学科发展,经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研究决定,第五次全国儿童皮肤病学术会议定于2013年10月17—20日在重庆召开。本次会议属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会议,现将会议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期刊
为促进中国皮肤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发展,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设立“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一万马药业皮肤病学研究基金”。资助6~7项,共30万元人民币,研究期限: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研究方向:荨麻疹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学研究,重点为盐酸非索非那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申报条件:皮肤科临床医师与从事皮肤病学研究者,申请人须为医院在职人员。项目评审和资助:申请者请向上海瑞金医院皮肤科潘萌主
期刊
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疗效高、见效快、依从性好、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是皮肤科医生常见处方的药物之一.目前有几百种制剂应用于临床[1].中国湿疹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对于慢性或较肥厚的皮损外用时应选用较为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制剂,短期内控制病情后,改用弱效的制剂或非激素类药物[2].在颈部及皱褶部位应选用相对弱效的糖皮质激素,并应避免使用强效含氟制剂.强效和弱效糖皮质激素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对于皮肤
期刊
患儿女,3岁.于2010年8月以"双下肢无力4d"为主诉入住我院儿科.入院后检查: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四肢肌张力尚可,双膝腱反射减弱.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无异常,心肌酶谱生化检查:乳酸脱氢酶(LDH)270 U/L(正常值100 ~ 300 U/L,下同),羟丁酸脱氢酶(HBDH)272 U/L(70~200 U/L),肌酸激酶(CK)90 U/L(39 ~ 308 U/L),肌
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直属中央卫生部领导,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从事皮肤病、性病、麻风病,集医疗、科研、防治和教学为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机构,为世界卫生组织性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合作中心、国家重点学科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期刊
患者男,61岁.因阴茎头皮疹伴排尿困难10余年,会阴部尿液流出2个月就诊.患者自幼包皮过长,10余年前包皮、阴茎头出现点状白斑,不伴明显瘙痒及疼痛.白斑逐渐扩大、融合,并出现排尿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6年前行包皮环切术,辅以糖皮质激素外用,效果欠佳.2个月前用力排尿时发现会阴部有尿液流出.无明显腰痛,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双侧肾区无叩痛,阴茎头表面、尿道口及包皮内板可见白色增厚的扁平丘
期刊
例1女,39岁.2008年2月15日因反复腹痛2d拟诊为"胃肠炎、腹痛待查"收住深圳某医院.体检:体温38℃,心率82次,腹部轻微压痛,无反跳痛,未及肝、脾;血常规检查白细胞7.8×109/L,嗜酸粒细胞占0.23(参考值为0.005 ~0.05);肝肾功能正常;B超肝胆、脾、肾及子宫附件未见异常.给予输液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2月17日患者腹部脐下出现一个直径约1.5 cm大小红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