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是指学生不受约束地去探索和研究一些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不能“放”,怎样“放”,既是一个教学观念的问题,也是艺术的问题。要达到“能放则放、收放自如”的境界,要重视“放”的意识,培养“放”的思维。
1.重视“放”的意识
1.1“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放”,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若教师引导得法,并能配以激励性语言,学生的思维就能处于亢奋状态,积极地投入思考。如教学“圆的认识”,让学生借助圆形物体画出一个与教师出示的一样大的圆。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会想方设法去画,主动性、积极性十分高涨。然后,引导学生验证所画圆与实际的大小是否一样。当学生发现借助圆形物体画圆有一定的局限性时,启发他们自学课本,学会一种常用的画圆的方法,从而对怎样画圆印象非常深刻。
1.2“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放”,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不受约束地去探索、思考。学生探究知识规律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由于方法的不唯一,学生会找到不同的方法,其求异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发展。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启发学生参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方法,自己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通过“剪、移、拼”,自己找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的学生发现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依据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也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二者关系也推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推导过程,其创新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展示,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了创新的欲望和信心。
2.考虑“放”的可能
教学中什么时候“放”,应该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2.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探究新知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具备,是探究新知是否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考虑是否“放”的重要依据。如教学第一册“8的组成”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7的组成,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摸索出8可以分成几和几是完全有可能的,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2.2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是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重要因素。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设计这样一道放给学生思考的题目:测量那些物体表面面积用面积单位平方分米较恰当?由于学生对一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已有较充分的感知,通过对平方分米的认识,就不难找到适应平方分米作单位的物体表面。
2.3现有的思维水平。
学生探究新问题都要通过一定的思维,需要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来支撑。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也是考虑是否放给学生自己去探究的重要依据。如教学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例2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综合法分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不必教学生怎么样想,而应该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
如果不考虑上述因素,学生探究成功的问题可能不大,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3.培养“放”的思维
3.1明确探究目标。
“放”要有的放矢,做到收放自如,如研究正方形特征,并非让学生漫无目的地研究,而是让学生参照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就会把目光放在正方形的边和角上。在研究四边关系时,学生凭直觉可推断四边形相等,可以通过量和折来验证。
3.1.1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和推断。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往往是发明创造的前奏。推断则是通向新发明创造的桥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和推断,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3.1.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敢于大胆猜想和进行探索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学生探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2)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
(3)启发学生对教师提出质疑。
(4)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协作。
学生通过互相协作讨论,能引起思维的碰撞,从而撞击出新的思维火花,而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方案就可能孕育而生。如学生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有一组学生,一个学生只想到参照平行四边形剪移拼的方法,由于旁边的同学想到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推导,这位同学就想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这两位同学又发现了当两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时,拼成的是一个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关系,也可以推导出计算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在学生思维互相碰撞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并不断撞击出创造的火花。
3.1.3追求“收”“放”自如。
有“放”就有“收”,而
要真正做到收放自如并非易事。“收”,重在组织交流、引导归纳和概括。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一半。学生有不同的折法,可以组织交流,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出不管怎样折都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使学生对“分数”和“平均分”之间的关系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1.重视“放”的意识
1.1“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放”,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若教师引导得法,并能配以激励性语言,学生的思维就能处于亢奋状态,积极地投入思考。如教学“圆的认识”,让学生借助圆形物体画出一个与教师出示的一样大的圆。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会想方设法去画,主动性、积极性十分高涨。然后,引导学生验证所画圆与实际的大小是否一样。当学生发现借助圆形物体画圆有一定的局限性时,启发他们自学课本,学会一种常用的画圆的方法,从而对怎样画圆印象非常深刻。
1.2“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放”,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不受约束地去探索、思考。学生探究知识规律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由于方法的不唯一,学生会找到不同的方法,其求异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发展。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启发学生参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方法,自己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通过“剪、移、拼”,自己找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的学生发现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依据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也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二者关系也推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推导过程,其创新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展示,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了创新的欲望和信心。
2.考虑“放”的可能
教学中什么时候“放”,应该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2.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探究新知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具备,是探究新知是否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考虑是否“放”的重要依据。如教学第一册“8的组成”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7的组成,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摸索出8可以分成几和几是完全有可能的,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2.2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是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重要因素。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设计这样一道放给学生思考的题目:测量那些物体表面面积用面积单位平方分米较恰当?由于学生对一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已有较充分的感知,通过对平方分米的认识,就不难找到适应平方分米作单位的物体表面。
2.3现有的思维水平。
学生探究新问题都要通过一定的思维,需要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来支撑。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也是考虑是否放给学生自己去探究的重要依据。如教学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例2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综合法分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不必教学生怎么样想,而应该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
如果不考虑上述因素,学生探究成功的问题可能不大,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3.培养“放”的思维
3.1明确探究目标。
“放”要有的放矢,做到收放自如,如研究正方形特征,并非让学生漫无目的地研究,而是让学生参照研究长方形特征的方法,就会把目光放在正方形的边和角上。在研究四边关系时,学生凭直觉可推断四边形相等,可以通过量和折来验证。
3.1.1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和推断。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往往是发明创造的前奏。推断则是通向新发明创造的桥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和推断,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3.1.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敢于大胆猜想和进行探索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学生探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2)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
(3)启发学生对教师提出质疑。
(4)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协作。
学生通过互相协作讨论,能引起思维的碰撞,从而撞击出新的思维火花,而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方案就可能孕育而生。如学生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有一组学生,一个学生只想到参照平行四边形剪移拼的方法,由于旁边的同学想到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推导,这位同学就想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这两位同学又发现了当两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时,拼成的是一个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关系,也可以推导出计算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在学生思维互相碰撞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并不断撞击出创造的火花。
3.1.3追求“收”“放”自如。
有“放”就有“收”,而
要真正做到收放自如并非易事。“收”,重在组织交流、引导归纳和概括。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一半。学生有不同的折法,可以组织交流,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出不管怎样折都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使学生对“分数”和“平均分”之间的关系就有了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