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关注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用心体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聆听作者的心声,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这样才能轻松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愉快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从作品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用心审视文章的内在情感,才能让学生情动于衷,发之于外,导之以行,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下,完美自己的人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里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大人文性的教育,情感生活宣泄,心理上的整合,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切实突出情感教学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真、善、美,使学生在知识上得以充实和延伸,在情感上得以熏陶和丰富,在人格上得以美化和完善的有效方法。
  一、突出人文性教育,是渗透情感教育的基础
  在以往的语文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语文课的工具性,政治性,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語文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工具感觉,使初中语文教学缺少了人情味,没了情感,知识就没有了生命,学生就没了对语文艺术魅力的认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也就是消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鲜活人文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使初中语文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二、突出主体情感生活,是渗透情感教育的保证
  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初中语文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语文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的生活化(例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景、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语文实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组织学习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情景来引导学生走入情感生活中:你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难,你是怎样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的?再联系到课文中的一句,“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这样,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到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情感生活中去。我们在教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就可以这样摄入情感生活。在诗中,诗人呼喊道:“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里诗人所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然后,作者笔锋一转,“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一种悲愤痛苦的情感久久的萦绕在“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时,其情之切怎能不引起我们中学生的强烈共鸣呢?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形式的诞生。在课改中我们推出了许多以人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歌舞晚会式、答记者问式、拔河式……因而,在教学中,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结果和规律,教师不再做现成饭喂学生,这样的话,学生的手指灵活了,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迸发出智慧的浪花,激荡出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渗透情感教育的关键
  初中生语文形成的过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应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设计和促成一种民主的、活泼的、适合于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氛围之内得到真正完善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把握和加强学生的情感功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渗透,运用师生情感的互动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整个教学活动趋于“和谐”,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黄雪梅.让课堂成为学生释放情感的场所[J].甘肃教育.2009年07期.
  [2] 李凤珍.初中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浅谈[J].现代语文.2010年0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也就是综合体现在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和表达上。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四要素——听、说、读、写进行了细化分解,以期能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搞好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预习的收效  1.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
期刊
摘 要:写字对于儿童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现行的教育考试制度对学生书写能力没有系统的考核要求,现代信息的发达,导致学校和教师对写字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本文对认清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如何抓住小学生发展特点,提高小学生的写字能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发展特点;写字能力  写字是儿童巩固识字的手段,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可是,由于现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说词语、说内容、说理解、说问题”等说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说词语;说内容;说理解;说问题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当。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际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
期刊
摘 要: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有效衔接的关键。但在目前,在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的过程中出现了课程设置与学生素质脱节与课程内容设置重复等问题,本文结合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的建设经验,提出了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块体系、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课程标准以及开发特色课程等有效衔接的策略,以期为中高职旅游管理在课程的衔接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课程衔接 
期刊
摘 要: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处于不被重视的尴尬地位。文章认为,可以通过将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相结合来解决这一问题,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能力;结合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现状与重新定位  教育部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生(7—9年级)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期刊
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学生成性及教学情境等环节,它们是相辅相承。要搞好初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初中教学的各种规律,并加以有机综合,形成适应自身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1。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只要带着耳朵来听足矣。其实不然,数学学习离不开书本,进行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
期刊
摘 要:传统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等为教学的基本形态。在这种“三中心”教学形态中,教师的作用只是牢牢地控制住学生,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随着新课程理念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正在步入一个变革的新时期,这种变革围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过程操作等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随
期刊
摘 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乃至今天的学子们获取和检验知识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书中也强调:“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阅读,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兴趣
期刊
摘 要: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知识和阅历以及语言词汇积累有限,思路较为单纯和狭隘,再加上实践训练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小学生作文中的弊病较多,突出表现为:1、内容比较空洞,普遍存在空话连篇的现象;2、在作文表达时不敢或者不想说真话,只是在单纯地模仿冠冕堂皇的篇章词句,所写素材与生活脱轨,无法表达出真实的情感;3、作文写作的布局过于模式化,作文的结构大多都是在套用,由简单的开篇、主体以及结尾三部分构成。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