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76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需要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情况。高温作业专用服装是一种特制的热防护服,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温环境工作人员的体温,避免高温伤害。通过对热防护服各层参数的分析研究,建立了热力学偏微分方程模型,利用有限元差分法求解,求出热防护服各层的最优厚度,从而给出其最优设计方案。
  [关键字]热防护服;偏微分方程;温度分布图;有限元差分法
  中图分类号:TP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299-01
  1.问题重述
  热防护服通常由三层织物材料构成,分别记为I层、II层、III层,其中I层与外界环境接触,III层与皮肤之间还存在空隙,将此空隙记为IV层。对实验室环境温度为、II层厚度为、IV层厚度为、工作时间为90分钟的情形开展实验,数据来自于2018年国赛A题附件1。请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热防护服各层的温度分布。
  2.问题分析
  分析题目可知,高温工作防护服的原理是外界环境温度经过由织物材料组成第I层、第II层、第III层工作服以及工作服和假人皮肤之间的空隙构成的第IV层进行传递,达到降温及安全工作的目的。因此,建立“环境-服装-假人”系统如下图所示:
  已知外界环境温度即防护服I层左侧开始温度为75℃,首先对附件2中90分钟的测试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得到假人皮肤外侧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分析可知当时间在1645s后,假人皮肤外侧的温度就不再变化。利用MATLAB对数据进行指数拟合得到假人皮肤外侧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相应的热力学公式,建立热传导微分方程组模型,结合附件1中给出的热防护服I层、II层、III层及IV层空气层的密度、比热、热传导率和厚度范圍进行求解。但考虑到偏微分方程的求解有一定难度,因此使用有限元差分的方法将偏微分方程离散化,即可得到热防护服I层、II层、III层和IV层空气层温度分布的近似解,且能够通过图形直观的看出热防护服各层的温度分布情况。
  3.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目标是求解热防护服每层的温度分布,由附件2中给出了人体表面温度变化情况及外侧环境温度可算出温度差,因此选择从外层逐渐往里层计算,建立各层的微分方程模型进行求解。
  已知外界环境温度为75℃,假人皮肤外侧温度为37℃,首先利用MATLAB画出附件2给出的假人皮肤外侧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温度变化规律,可知在90分钟内整体温度变化趋势为:在一段时间后,温度趋于稳定,保持在48.08℃变化,查阅附件2可知稳态所对应时间的为1645s。因此,利用MATLAB对0s-1645s的温度数据处理温度与时间的指数拟合函数关系式为:
  (1)
  3.1建立热传导微分方程模型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1],根据热能守恒微分方程及傅里叶热流定律[2],建立热防护服的热传导微分方程组为:
  (2)
  其中φ为传导热流密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W/m2),k为导热系数(W/(m·K)), 为沿x方向的温度梯度。
  利用MATLAB画出热防护服第I层与第II层分界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如下:
  图3第I层与第II层分界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同理,热防护服II层与III层分界处、III层与空气层分界处、假人表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分析以上结果看到,可知温度随时间及距离的变化都在下降,根据傅里叶热流定律的解释,温差越来越小,导致热流量也逐渐减小,使温度总会在某一时刻达到一个稳态。可以明显看出人体表面的温度小于防护服各层的温度,这也说明了防护服在降低温度上的功效是非常明显的。
  4.模型检验
  在上述求解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进行误差分析是很重要的[7],分析如下:
  通过表中数据得到误差在0.5%以下,说明差分法求得的解还是很精确的。
  5.结束语
  本文建立热力学微分方程模型,运用有限元差分法求解,得到一定高温下,高温作业专用服装各层温度随时间的分布。此模型可应用于其他防高温设备的设计中,即对其他的防热装备设计给出了一种通用模型。
  参考文献
  [1]贾海峰.一维热传导方程的推导[J].科技信息,2013(02):159.
  [2]阙翔.便携式计算机散热系统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徐建锋,薄中阳,白剑,杨国光.大规模集成光波导时域有限元差分法仿真的子域合成法[J].光学学报,2007(01):5-9.
  [4]余跃.纺织材料热湿传递数学建模及其设计反问题[D].浙江理工大学,2016.
  [5]孙瑞岩,陈欲宵,化工原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
  [6]潘斌.热防护服装热传递数学建模及参数决定反问题[D].浙江理工大学,2017.
  [7]史策.热传导方程有限差分法的MATLAB实现[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4(04):27-29+3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TP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287-01  1:我国水资源状况和水权交易市场情况简介  1.1水资源状况  目前情况,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量的2.5%,在这些淡水资源中,有超过70%的淡水资源是被冰封在南极和北极,除了这些还有高山冰川,永存积雪。这些难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加起来大约有86%。人类能够利用上的淡水资源只有江河湖泊和部分
期刊
[摘 要]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斷层,断层的存在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由于断层带地质条件复杂,顶板岩石破碎,导水聚隙发育,断层严重影响了煤矿正常生产进度,威胁到矿井的安全生产。从综来工作面快速过断层工艺及实施策略谈起,重点分析综采工作面快进过断层的方法,并对综禾工作面快速过断层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可供类似构造煤层的开采进行参考。  [关键调]综来工作面;过断层;方法  中图分类号:TP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科技水平也在随之发展,众多新兴事物在此过程中油然而生。例如幕墙防水技术便是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悄然而生的新兴技术。幕墙防水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国内幕墙技术运用方法,并全面说明幕墙的防水处理办法。  [关键词]建筑业;幕墙防水;设计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TP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2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机械化采煤不断发展,煤泥含量也逐渐变大,传统旋流器应用范围较小,因此重介质旋流器应运而生。器件不断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有效选粒度也在不断上升,先进旋流器的使用使得精煤质量不断上升,同时可以获得质量合格的粗煤,浮选煤泥量也在不断减少。这样简化了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通过研究选煤时的流程来探讨重介质旋流器的应用。  [关键字]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厂、旋流器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
期刊
[摘 要]风能作为绿色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对增加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风电场包含几十台风电机组,每台风电机组的安装需要借助大型起重机吊装完成,其中,风机叶轮总成安装通常在80米以上高空,通过操作起重机上下、左右调整叶轮轮毂周圈60个螺栓穿入螺孔,难度大、风险高。本文研发了一种风机叶轮空中对接技术及其装置,能导向定位,并主动微调叶轮位置,引导叶轮与机舱位置对正,且完成定位后,通过简
期刊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各类机械设备的更新和发展如火如荼,电器工程自动化作为当前电气工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为了保证低压电器能够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实现其较强的使用价值,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有效应用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继电器的概述、作用、以及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究,旨在能够通过有效利用继电器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低压电器的工作效率,促进电气工程更好更快发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家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資源节约型”社会,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十分重视,航标主管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行业要求,从航标管理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方面入手,推进航标环保工作。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工作经验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航标管理中的环境保护工作,仅供参考。  [关键词]航标管理;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P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
期刊
[摘 要]以往生产现场对钢板进行圆切割时,通常采用等离子和气焊切割。操作人员在确定圆心用石笔画出圆后,蹲在侧面用焊枪进行切割。在切割操作过程中,由于手动圆度和焊枪垂直度偏差较大,所切割出来的毛坯圆度和割口弧面会参差补齐,非常粗糙;为了保证圆度加工,有时需要预留直径余量大于12mm,這样在带来更大加工量的同时,还会产生较多的材料浪费。为使切割直径更加精准,切割弧面更加细致,设计了精准圆切割专用工具,
期刊
[摘 要]何为低碳经济即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对于当前我国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我国煤是主要的能源,同时工业化进程也相对落后、低碳技术还没有足够的成熟等等使中国目前呈现出高碳经济的特征,并且还将持续一定时期。因此,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挑战;策略  中图分类号:TP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 要]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分析技术,中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的油品质量检测与分析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结合技术应用现状,文章首先分析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特征与原理,其次对红外光谱技术优势与设备选择进行了介绍,并在最后对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油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提升油品质量检测的整体稳定性。  [关键词]中红外光谱;油品;分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TP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