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高的现状,在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政策的指导作用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提出了研究生培养“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分析了各方在该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运行机制。旨在全面整合优势资源,以政策为指导,企业及产业应用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结合科研院所的协作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研究生;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涂亚庆(1963-),男,重庆人,后勤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教授;毛育文(1982-),男,湖南邵阳人,后勤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博士研究生。(重庆 4013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重庆市教委重点教改研究项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09-2-0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6-0056-03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还不高。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在实践中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等。”[1]为贯彻落实该纲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改变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校情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之路。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要素组成与影响因素
对于创新能力的理解,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诠释。本文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组成要素包括知识结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等。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主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进行探讨。
1.研究生创新能力要素组成
(1)知识结构。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研究生作为面向信息时代的科技工作者,要想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需要的知识积累包括基础知识、工具知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2]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创造性活动,取得创新成果。
(2)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的百折不挠的追求精神。[3]创新意识是创造新知识、提出新见解、寻找新方法、探索新领域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进行创新的动力。
(3)创新思维。研究生要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应当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把握创新规律,这比单纯的特定的技能或知识更重要。[2]
(4)创新品格。创新品格主要包括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执着的爱、顽强的意志毅力、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等。创新品格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研究生应当将创新内化为精神品格,形成贯穿终身的能力。[3]
2.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度较低、国际学术榜论文数量偏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稀少等方面。[4]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指研究生对实际问题是否有创新的意愿反映,是研究生个人意识作用的结果。[5]
一是兴趣动力欠持久。有的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升职或职业转行,而未考虑到自身的兴趣,因而自主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在所学专业领域内有所创新和建树。
二是缺乏合作精神。有的研究生还没有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受个人功利主义影响,宁愿自己一个人做事也不愿与他人合作。这种不愿合作的心态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是知识结构欠合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部分研究生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面,缺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对新事物的敏锐洞察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不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得研究生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创新成果。
四是缺乏实践意识。实践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得到较大的提升和加强。部分研究生缺乏实践意识,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理论阶段,是影响其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2)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对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各种外部因素。
一是学科环境建设上的问题。目前,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学科环境中存在着学科单一、学科重复、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也存在着研究生专用实践与科研平台利用率不高、共享程度低、专门针对研究生的高质量学术报告数量不够等诸多问题。[5]另外,有的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上停留在以技能训练为主的阶段,研究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较弱。
二是硬件与师资匮乏。完备的硬件条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但目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生均可支配教育资源日趋紧张。导师队伍建设滞后,导师数量不足、质量欠佳、结构不合理、近亲繁殖等现象严重,不能满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6]
三是实践环境缺乏。怎样引导研究生去关注和研究所处行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机制。有些导师争取不到科研课题,无法给研究生提供更多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和条件;有些研究课题与应用需要、市场需求脱节。单纯学术环境中培养的研究生缺乏实践经历,制约了其创新潜力的激发。[7]
二、研究生培养的合作教育模式
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我国于1985年引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现有的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工学交替。[8]将研究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分为理论学期和实践学期。研究生理论学期在校内学习,实践学期到校外工作。具体实施的如“2+1”模式,即研究生前两学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学年到企业或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实践。
(2)“订单式”模式。在创设订单教学基础条件后,制定“订单式”教学内容、实施方法及考核方式。这些均围绕订单企业用工岗位的职业要求展开,以实现校企供需的零距离“无缝对接”。[8]
(3)共建实习基地,研究生顶岗锻炼。[9]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等方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研究生接触社会与生产实际的机会。
(4)分散式合作教育。[9]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由研究生自找门路,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
(5)校内合作教育。[9]构建以校办企业和校内实习基地为主的集成创新环境,引导研究生通过实习与实验教学环节、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及社团活动等,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加以深化和巩固提高。
(6)科技园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某一优势学科或学科群,通过创办科技产业园,融产学研于一体,实现产学研结合,让所在学科的研究生参与其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类科技园如北京的中关村、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9]
(7)校企合作研究与开发。[10]利用校内资源,与企业共建联合研究室或技术开发中心。研究生参与校企联合开发项目,或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深入生产实际或应用实践,实现校企双赢。
(8)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合作教育。[8]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直接承接政府部门的科研项目或企业及用人单位的研究课题,以项目为直接驱动,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1)至(5)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难以达到实际意义上的创新能力培养,同时推广起来亦存在一定的障碍。(6)要求学校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由于参与的学生有限,大多数地方院校不具备这种模式的培养条件。[9]相比之下,采用(7)和(8)并辅以必要的社会生产实践,则更易推行,效果也合更好。但是这两种模式参与部门较少,资源整合程度不够,没有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大利用。
2.“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
随着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发展,已有的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以满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探讨更为深入有效的合作教育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政产学研用”模式强调进一步整合多方优势教育资源,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结合更紧密的优化合作教育模式。[11]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与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应用单位和用人单位等进行紧密联合,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让研究生从项目研发、生产管理和行业应用的一线前沿了解最新的、最急需的工程技术、工艺方法及应用理论;从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获得政策与经费支持,从用人单位获得人才培养需求与培养目标,从企业获得设备、项目、技术,然后整合利用这些资源按照企业或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通过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来培养研究生,使研究生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在校期间先学习理论和技术,后参与到学校、企业的科研项目与实际工作,实现第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企业中及项目实践中积累管理和工程实践经验,然后又进行理论学习与总结,这样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第二次结合。通过以上“理论—实践—理论”的反复过程,强化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学校应当积极引进政府部门、企业及行业、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等其他部门的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对研究生进行共同培养,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全面合作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
此模式中,以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为中心目标,各环节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激发与培养服务。参与合作教育的各方是互惠互利、双向互动的。其主要作用与功能包括: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提供政策导向和经费支持;企业和产业应用单位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接纳研究生进行认识性实习、顶岗实习和承担部分毕业生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工作;学校为研究生提供实验平台和必要的师资及学术环境,科研院所以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等方式为研究生提供项目实践机会;用人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工作岗位,以及技术成果的使用意见反馈和人才创新能力评估反馈等,以便于完善科研成果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联合作用,发挥各方的优势,弥补学校硬件和师资的不足,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让研究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政产学研用”各方在研究生合作教育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
“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将研究生培养单位与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应用单位、用人单位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播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提升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和行业应用环境有机结合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之中,通过广泛深入的合作教育强化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1.政府的指导作用
国外实践经验证明,政府的政策对建立完善“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12]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官产学研合作”、英国的“三明治”和德国的“双元制培训”等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与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的大力支持有密切关系。[13]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法规对于指导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参与研究生合作培养发挥了推动的作用。随着“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应当积极转变观念,调整现有职能。作为“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服务机构和中介,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应做到“只掌舵,不划桨”,侧重于研究制定合作培养的战略规划、重大政策,为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立足于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而不过多干涉其他各方参与合作教育的管理运作和具体实施。
2.企业及产业应用的主导作用
“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机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企业和产业应用单位。参与合作教育的企业和产业应用单位可派员参加学校的专业咨询委员会,并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变化和产业应用单位人才需求等方面提供最新信息,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论证、课程内容调整等方面提供咨询。学校从合作企业或产业应用单位聘请专家到校介绍产业领域内的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和新技术,定期开展产业技术前沿和发展动态讲座等,为研究生提供行业最新资讯。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及产业应用的主导作用,使研究生的科研选题紧紧围绕企业和产业应用需要,立足于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3.学校的主体作用
学校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为研究生培养提供硬件平台、师资、学术环境等。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构建研究生思想创新环境,让创新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对学校而言,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涉及到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学风建设等诸多方面。学校主体创新环境的构建是研究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必备土壤,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具备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院所,也应发挥主体作用,不断营造更加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
4.科研院所的协作作用
对于不具备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院所,则应当发挥协作作用。科研院所主要职能是技术研发,同时又与市场和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科研院所与学校的合作培养主要建立在共同项目的研发上。以项目为依托,鼓励研究生参与到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中去,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5.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
2009年5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主持部署加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工作时提出“要加大改革力度,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在传统的“产学研”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用”字,产学研合作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用”具有“用户”、“应用”的含义,实际上是进一步突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重要意义。[14]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主要包括对研究生的创新科研成果应用情况反馈和对人才本身创新能力情况的反馈。研究生的创新科研成果作为新产品往往还有一个成熟期,这一过程需要应用单位来实现。应用单位是研究生创新科研成果的检验平台,对于创新科研成果的完善改进具有最直接的发言权。对于研究生本人,用人单位也可对其创新能力、知识结构与综合素质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反馈到学校,以便于学校修订和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
四、“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与实践探索
1.秉承平等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原则
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等部门由于各自目标和任务不同,在研究生培养需求方面也不同。要想使合作长期进行下去,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应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寻求平等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基础,建立“多赢”运行机制,选择和创新合作形式,以保持“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长久不衰。[10]学校要结合区域经济和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合“政产学研用”结合要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变化适时调整课程体系,根据用户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制定柔性化、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企业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时向学校反馈人才需求信息,科研院所应当积极寻求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使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快捷、通畅的人才培养信息流。
2.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健全研究生创新制度
多方共同参与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可由政府教育部门或企业等出资为在校研究生设立专项创新基金,资助其学位论文创新和自发的创新性强、可行性大的小发明、小制作项目。学校可根据学科专业优势,制定有利于研究生成长的创新激励制度,为研究生创新提供场地时间、知识资源、导师选择等方面的支持,鼓励研究生风险选题、大胆科研,在制度上解决其应对风险的后顾之忧。
3.依托共建实体配置资源
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的逐渐深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已建立起一部分联合共建实体,这些实体包括共建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如研发中心、研发集团、中试基地、研究所等)、联合学院、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形式。在“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中,可充分发挥已有联合实体的作用,为研究生培养共享教育资源(包括信息、基金与技术等)和师资人才,使其拥有的资源配置最优化,效用最大化,并使参与的各方从中受益。
4.建立“双师”型导师队伍及“多师”指导制度
开展研究生“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应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科发展建设,培养和提高研究生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适应更多的实践性教学的需要。积极与用人单位联合,派出教师到用人单位代职学习,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10]也可根据有关条件和程序,由企业或用人单位推荐一些专家,经学校评审后确认为指导老师,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双师”制或导师组集体指导的“多师”制,[15]发挥不同学科导师的专业优势,强化研究生的学科交叉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5.加强创新型实践基地建设
多方参与共建研究生创新实践中心,在技术、经费和实验场地方面给予支持。为研究生提供设备、实验材料、场所等实验条件,由研究生自己提出课题设计进行创新实践。如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和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它们是创新型实践基地的成功尝试之一,勾勒出一条新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路:以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创新实验为基础带动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扩大研究生创新实践的参与范围,突出研究生参与实验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支持创新活动,加强创新氛围的营造,支持创新成果的生产力转化,在实践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6.后勤工程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2007年,为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学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院成立了“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工作室”(简称“研创工作室”)。研创工作室秉承“让青春与创新共舞”的理念,积极探索实践“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以学校的政策为指导,以信息技术、油气储运、营房管理等多个学科专业领域为实践切入点,以学校各部系现有学科资源、师资为主体依托,与渝高软件公司、耐得工业公司、商达信息技术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项目合作开发机制,与成都军区、华东物资局等用人单位进行了研究生学员实习、代职等实践探索。自成立以来,“研创工作室”坚持开展“头脑风暴式”学术研讨、对外交流、科技小项目开发等相关学研活动,承办的学研创新活动“名家访谈”受到《解放军报》、中国军网等相关媒体关注报导,在全院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组织成员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挑战杯竞赛获奖多项,有效强化了工作室成员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创新能力。在本年度的毕业生中,工作室成员突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亲睐。
五、结束语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日益突出的今天,研究生培养模式也要不断创新。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大力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的系统深入发展,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形成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链,需要政府、产业界、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企业及产业应用的主导作用、学校培养的主体作用、科研院所的协作作用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本文就“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还需要大家在现有经验基础上,齐心协力、不断丰富、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2]陈小前,罗文彩,王振国.略谈军校工科研究生创新素质的组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3):1-4.
[3]董会瑜.军校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4]吴宏翔,熊庆年,顾云深.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9):32-36.
[5]姜爱莉,等.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3):79-84.
[6]沈建新.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和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79-84.
[7]陈红,杨凌霄.高等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8):99-102.
[8]刘全胜,陈玉平,王怀宝.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1-2.
[9]林峰.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实践[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4):3-7.
[10]邱玉臣,陈绍英.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16(1):70-73.
[11]涂亚庆,毛育文.“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相结合培养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C].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暨研究生教育,2009,(8):171-175.
[12]吴岩.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J].北京教育,2010,(1):5-9.
[13]刘康华,张威.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成功经验对兵团的启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5):14-17.
[14]编辑部.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J].产学研合作,2009,(10):1-2.
[15]李焱,史美萍,吴涛,等.依托科研实践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47-49.
(责任编辑:麻剑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研究生;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涂亚庆(1963-),男,重庆人,后勤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教授;毛育文(1982-),男,湖南邵阳人,后勤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博士研究生。(重庆 4013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重庆市教委重点教改研究项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09-2-0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6-0056-03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还不高。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在实践中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等。”[1]为贯彻落实该纲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改变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校情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之路。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要素组成与影响因素
对于创新能力的理解,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诠释。本文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组成要素包括知识结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等。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主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进行探讨。
1.研究生创新能力要素组成
(1)知识结构。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研究生作为面向信息时代的科技工作者,要想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需要的知识积累包括基础知识、工具知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2]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创造性活动,取得创新成果。
(2)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的百折不挠的追求精神。[3]创新意识是创造新知识、提出新见解、寻找新方法、探索新领域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进行创新的动力。
(3)创新思维。研究生要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应当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把握创新规律,这比单纯的特定的技能或知识更重要。[2]
(4)创新品格。创新品格主要包括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执着的爱、顽强的意志毅力、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等。创新品格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研究生应当将创新内化为精神品格,形成贯穿终身的能力。[3]
2.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度较低、国际学术榜论文数量偏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稀少等方面。[4]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指研究生对实际问题是否有创新的意愿反映,是研究生个人意识作用的结果。[5]
一是兴趣动力欠持久。有的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升职或职业转行,而未考虑到自身的兴趣,因而自主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在所学专业领域内有所创新和建树。
二是缺乏合作精神。有的研究生还没有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受个人功利主义影响,宁愿自己一个人做事也不愿与他人合作。这种不愿合作的心态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是知识结构欠合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部分研究生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面,缺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对新事物的敏锐洞察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不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得研究生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创新成果。
四是缺乏实践意识。实践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得到较大的提升和加强。部分研究生缺乏实践意识,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理论阶段,是影响其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2)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对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各种外部因素。
一是学科环境建设上的问题。目前,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学科环境中存在着学科单一、学科重复、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也存在着研究生专用实践与科研平台利用率不高、共享程度低、专门针对研究生的高质量学术报告数量不够等诸多问题。[5]另外,有的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上停留在以技能训练为主的阶段,研究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较弱。
二是硬件与师资匮乏。完备的硬件条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但目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生均可支配教育资源日趋紧张。导师队伍建设滞后,导师数量不足、质量欠佳、结构不合理、近亲繁殖等现象严重,不能满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6]
三是实践环境缺乏。怎样引导研究生去关注和研究所处行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机制。有些导师争取不到科研课题,无法给研究生提供更多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和条件;有些研究课题与应用需要、市场需求脱节。单纯学术环境中培养的研究生缺乏实践经历,制约了其创新潜力的激发。[7]
二、研究生培养的合作教育模式
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我国于1985年引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现有的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工学交替。[8]将研究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分为理论学期和实践学期。研究生理论学期在校内学习,实践学期到校外工作。具体实施的如“2+1”模式,即研究生前两学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学年到企业或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实践。
(2)“订单式”模式。在创设订单教学基础条件后,制定“订单式”教学内容、实施方法及考核方式。这些均围绕订单企业用工岗位的职业要求展开,以实现校企供需的零距离“无缝对接”。[8]
(3)共建实习基地,研究生顶岗锻炼。[9]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等方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研究生接触社会与生产实际的机会。
(4)分散式合作教育。[9]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由研究生自找门路,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
(5)校内合作教育。[9]构建以校办企业和校内实习基地为主的集成创新环境,引导研究生通过实习与实验教学环节、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及社团活动等,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加以深化和巩固提高。
(6)科技园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某一优势学科或学科群,通过创办科技产业园,融产学研于一体,实现产学研结合,让所在学科的研究生参与其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类科技园如北京的中关村、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9]
(7)校企合作研究与开发。[10]利用校内资源,与企业共建联合研究室或技术开发中心。研究生参与校企联合开发项目,或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深入生产实际或应用实践,实现校企双赢。
(8)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合作教育。[8]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直接承接政府部门的科研项目或企业及用人单位的研究课题,以项目为直接驱动,有利于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1)至(5)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难以达到实际意义上的创新能力培养,同时推广起来亦存在一定的障碍。(6)要求学校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由于参与的学生有限,大多数地方院校不具备这种模式的培养条件。[9]相比之下,采用(7)和(8)并辅以必要的社会生产实践,则更易推行,效果也合更好。但是这两种模式参与部门较少,资源整合程度不够,没有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大利用。
2.“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
随着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发展,已有的研究生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以满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探讨更为深入有效的合作教育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政产学研用”模式强调进一步整合多方优势教育资源,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结合更紧密的优化合作教育模式。[11]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与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应用单位和用人单位等进行紧密联合,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让研究生从项目研发、生产管理和行业应用的一线前沿了解最新的、最急需的工程技术、工艺方法及应用理论;从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获得政策与经费支持,从用人单位获得人才培养需求与培养目标,从企业获得设备、项目、技术,然后整合利用这些资源按照企业或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通过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来培养研究生,使研究生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在校期间先学习理论和技术,后参与到学校、企业的科研项目与实际工作,实现第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企业中及项目实践中积累管理和工程实践经验,然后又进行理论学习与总结,这样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第二次结合。通过以上“理论—实践—理论”的反复过程,强化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学校应当积极引进政府部门、企业及行业、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等其他部门的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对研究生进行共同培养,形成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全面合作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
此模式中,以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为中心目标,各环节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激发与培养服务。参与合作教育的各方是互惠互利、双向互动的。其主要作用与功能包括: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提供政策导向和经费支持;企业和产业应用单位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接纳研究生进行认识性实习、顶岗实习和承担部分毕业生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工作;学校为研究生提供实验平台和必要的师资及学术环境,科研院所以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等方式为研究生提供项目实践机会;用人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工作岗位,以及技术成果的使用意见反馈和人才创新能力评估反馈等,以便于完善科研成果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联合作用,发挥各方的优势,弥补学校硬件和师资的不足,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让研究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政产学研用”各方在研究生合作教育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
“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将研究生培养单位与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应用单位、用人单位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播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提升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和行业应用环境有机结合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之中,通过广泛深入的合作教育强化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1.政府的指导作用
国外实践经验证明,政府的政策对建立完善“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12]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官产学研合作”、英国的“三明治”和德国的“双元制培训”等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与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的大力支持有密切关系。[13]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法规对于指导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参与研究生合作培养发挥了推动的作用。随着“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应当积极转变观念,调整现有职能。作为“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服务机构和中介,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应做到“只掌舵,不划桨”,侧重于研究制定合作培养的战略规划、重大政策,为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立足于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而不过多干涉其他各方参与合作教育的管理运作和具体实施。
2.企业及产业应用的主导作用
“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机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企业和产业应用单位。参与合作教育的企业和产业应用单位可派员参加学校的专业咨询委员会,并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变化和产业应用单位人才需求等方面提供最新信息,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论证、课程内容调整等方面提供咨询。学校从合作企业或产业应用单位聘请专家到校介绍产业领域内的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和新技术,定期开展产业技术前沿和发展动态讲座等,为研究生提供行业最新资讯。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及产业应用的主导作用,使研究生的科研选题紧紧围绕企业和产业应用需要,立足于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3.学校的主体作用
学校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为研究生培养提供硬件平台、师资、学术环境等。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构建研究生思想创新环境,让创新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对学校而言,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涉及到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学风建设等诸多方面。学校主体创新环境的构建是研究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必备土壤,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具备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院所,也应发挥主体作用,不断营造更加富有活力的创新环境。
4.科研院所的协作作用
对于不具备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院所,则应当发挥协作作用。科研院所主要职能是技术研发,同时又与市场和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科研院所与学校的合作培养主要建立在共同项目的研发上。以项目为依托,鼓励研究生参与到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中去,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5.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
2009年5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主持部署加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工作时提出“要加大改革力度,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在传统的“产学研”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用”字,产学研合作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用”具有“用户”、“应用”的含义,实际上是进一步突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重要意义。[14]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主要包括对研究生的创新科研成果应用情况反馈和对人才本身创新能力情况的反馈。研究生的创新科研成果作为新产品往往还有一个成熟期,这一过程需要应用单位来实现。应用单位是研究生创新科研成果的检验平台,对于创新科研成果的完善改进具有最直接的发言权。对于研究生本人,用人单位也可对其创新能力、知识结构与综合素质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反馈到学校,以便于学校修订和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
四、“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与实践探索
1.秉承平等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原则
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等部门由于各自目标和任务不同,在研究生培养需求方面也不同。要想使合作长期进行下去,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应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积极寻求平等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基础,建立“多赢”运行机制,选择和创新合作形式,以保持“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长久不衰。[10]学校要结合区域经济和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合“政产学研用”结合要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变化适时调整课程体系,根据用户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制定柔性化、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企业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时向学校反馈人才需求信息,科研院所应当积极寻求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使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快捷、通畅的人才培养信息流。
2.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健全研究生创新制度
多方共同参与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可由政府教育部门或企业等出资为在校研究生设立专项创新基金,资助其学位论文创新和自发的创新性强、可行性大的小发明、小制作项目。学校可根据学科专业优势,制定有利于研究生成长的创新激励制度,为研究生创新提供场地时间、知识资源、导师选择等方面的支持,鼓励研究生风险选题、大胆科研,在制度上解决其应对风险的后顾之忧。
3.依托共建实体配置资源
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的逐渐深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已建立起一部分联合共建实体,这些实体包括共建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如研发中心、研发集团、中试基地、研究所等)、联合学院、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形式。在“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中,可充分发挥已有联合实体的作用,为研究生培养共享教育资源(包括信息、基金与技术等)和师资人才,使其拥有的资源配置最优化,效用最大化,并使参与的各方从中受益。
4.建立“双师”型导师队伍及“多师”指导制度
开展研究生“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应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科发展建设,培养和提高研究生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适应更多的实践性教学的需要。积极与用人单位联合,派出教师到用人单位代职学习,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10]也可根据有关条件和程序,由企业或用人单位推荐一些专家,经学校评审后确认为指导老师,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双师”制或导师组集体指导的“多师”制,[15]发挥不同学科导师的专业优势,强化研究生的学科交叉思维能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5.加强创新型实践基地建设
多方参与共建研究生创新实践中心,在技术、经费和实验场地方面给予支持。为研究生提供设备、实验材料、场所等实验条件,由研究生自己提出课题设计进行创新实践。如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和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它们是创新型实践基地的成功尝试之一,勾勒出一条新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路:以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创新实验为基础带动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扩大研究生创新实践的参与范围,突出研究生参与实验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支持创新活动,加强创新氛围的营造,支持创新成果的生产力转化,在实践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6.后勤工程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2007年,为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学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院成立了“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工作室”(简称“研创工作室”)。研创工作室秉承“让青春与创新共舞”的理念,积极探索实践“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以学校的政策为指导,以信息技术、油气储运、营房管理等多个学科专业领域为实践切入点,以学校各部系现有学科资源、师资为主体依托,与渝高软件公司、耐得工业公司、商达信息技术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项目合作开发机制,与成都军区、华东物资局等用人单位进行了研究生学员实习、代职等实践探索。自成立以来,“研创工作室”坚持开展“头脑风暴式”学术研讨、对外交流、科技小项目开发等相关学研活动,承办的学研创新活动“名家访谈”受到《解放军报》、中国军网等相关媒体关注报导,在全院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组织成员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挑战杯竞赛获奖多项,有效强化了工作室成员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创新能力。在本年度的毕业生中,工作室成员突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亲睐。
五、结束语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日益突出的今天,研究生培养模式也要不断创新。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大力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的系统深入发展,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形成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链,需要政府、产业界、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企业及产业应用的主导作用、学校培养的主体作用、科研院所的协作作用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本文就“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模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还需要大家在现有经验基础上,齐心协力、不断丰富、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2]陈小前,罗文彩,王振国.略谈军校工科研究生创新素质的组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3):1-4.
[3]董会瑜.军校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4]吴宏翔,熊庆年,顾云深.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9):32-36.
[5]姜爱莉,等.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3):79-84.
[6]沈建新.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和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79-84.
[7]陈红,杨凌霄.高等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8):99-102.
[8]刘全胜,陈玉平,王怀宝.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1-2.
[9]林峰.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实践[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4):3-7.
[10]邱玉臣,陈绍英.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16(1):70-73.
[11]涂亚庆,毛育文.“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相结合培养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C].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暨研究生教育,2009,(8):171-175.
[12]吴岩.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J].北京教育,2010,(1):5-9.
[13]刘康华,张威.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成功经验对兵团的启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5):14-17.
[14]编辑部.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J].产学研合作,2009,(10):1-2.
[15]李焱,史美萍,吴涛,等.依托科研实践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47-49.
(责任编辑:麻剑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