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新闻人到“三大傻”熊晓鸽谈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IDG也开始在创业投资市场上新一轮的发力,和有些风险投资公司“弹尽粮绝”不同,刚刚成立的三只15亿美元的新基金足以保证IDG在冬天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寻找合适的项目。
从新闻人到“三大傻”
曾经都是同行,而熊晓鸽却是个善于捕捉机遇的人,当年在美国《电子导报》当记者的时候,因为采访的机会认识了很多风险投资家,三年的记者经历也让他看到了做投行的职业前景,于是他给IDG集团总裁麦戈文写信,阐述了“电子杂志在中国大陆的未来”的想法。就是这封信改变了熊晓鸽的命运,从一个记者转变成了日后国内“风险投资第一人”。
1993年在中国还没有人知道风险投资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熊晓鸽就代表IDG集团投资2000万美元与上海科委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技术风险公司,成立了国内第一支风险投资基金。
熊晓鸽笑言当时自己和周全、阎焱被称为国内风险投资界的“三大傻”,“一些国内的创业者觉得我们好像是说话天花乱坠的骗子。我们愿意投入资金,不控股,也不那么看重赢利,还会适时退出。他们简直不能相信,天下还有这种掉馅饼的好事?”
此外,很多人也根本不理解IDG是做什么的公司。“那时我们在国内的合资公司叫太平洋创业投资公司,简称PTV,很多人还以为我们是‘太平洋电视台’,为了便于沟通,我都在自己的名片上写上‘《中国计算机世界》出
版服务公司美方董事’,甚至拿着这份报纸去见创业者。”熊晓鸽想起那时的经历就觉得很好笑。
做风险投资还需耐性
在熊晓鸽眼中,做风险投资是需要有足够的经历和经验的,16年中19个失败的投资案例是IDGVC最核心的资产,熊晓鸽和他的团队很看重这些失败的教训,但因为这些的教训属于公司的核心商业机密,熊晓鸽也不愿过多提及。
事实上,从熊晓鸽多次访谈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早期的时候,我们把产品看得太重要了,技术看得太重要了”。最终却因为忽视了团队而导致项目投资的失败,总结投资经验,熊晓鸽觉得“我们投的最成功的公司,最重要的一点是投资团队,如果团队很厉害,最后一定能成功。”
此外,做风险投资是需要有耐性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很难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功。熊晓鸽告诉记者,在IDG目前的7个高级合伙人中,和他共事最短的也有11年了,而周全跟他共事的时间超过16年,平均都超过14年了,他开玩笑说,7个高级合伙人在投资行业的职业时间加起来已经超过100年,看过那么多的项目,分享过那么多的失败教训,更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耐性应该是风险投资人的一种重要品质,除了对自己的职业要有耐性,还要对投资的项目有足够的耐心,例如早期投资的搜房网。1996年IDG投资100万美元,但是搜房的经营并不顺利,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些没有耐性的投资商中途选择了退出。2006年IDG卖出其10%股份,拿到现金大约4500万美元。一个项目竟然坚持了10年,IDG终于笑到最后。
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做风险投资,从业经历非常重要,和其他风险投资公司不同的是,IDG在中国做风险投资16年,市场的高低起伏基本都经历过了,经历过的失败也足够多,因此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往往会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很多近几年才涌现的投资机构,只看到中国当时的繁荣,盲目的乐观导致决策过快、出手过快,还没看清楚项目就投了,这样的投法注定是要遭遇挫折的。
过去几年,IDG相对于其他公司投资项目的速度并不快,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考察项目、考察团队、做调研,其中也遭遇过项目被别的公司抢走的尴尬局面,那时熊晓鸽已经预感到市场过热,投资不理性的问题。2007年到2008年间,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融资上,同时也在看一些项目。
与如今很多身陷僵局的风险投资人不同,熊晓鸽先人一步,早已准备好了“过冬粮草”。早在2007年次级债危机刚刚在美国爆发的时候,熊晓鸽就预料到即将面临的处境。从那时开始,为了融资,他和他的团队四处奔走。2007年12月到2008年3月,短短几个月间,他成功融得3支基金,总额高达15亿美元。所以熊晓鸽如今才有资本放言:冬季是VC播种的最好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