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扩招的情况下出现了被媒体放大了的各种问题,不管是道德层面的还是学术层面的,显而易见会刺激到整个社会的心态。就像小瘪三阿刘发现方鸿渐与鲍小姐刚有一腿后,又马上和苏文纨亲亲热热时的情境,“(阿刘)在舱洞口瞥见方鸿渐在苏小姐后面,手傍着她腰走下扶梯,不禁又诧异,又佩服,又瞧不起,无法表示这种复杂的情绪,便‘啐’的一声向痰盂里射出一口浓浓的唾沫。”
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3月以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一度被认为是承载着国家未来命运的高校招生权被逐步从国家手中下放到了各省和各高校。中国的教育改革在招生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跟当代大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着莫大的关系。
曾几何时,大学生还被冠以天之骄子的名号,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但是现在信手拈来一本杂志、报纸或者浏览一个门户网站,充斥目中的绝对不乏高校的“抄袭门”、大学生考试作弊、赌博、同居甚至一夜情的报道以及对高校腐败和大学生“堕落”的口诛笔伐。似乎一夜之间,大学生就从天之骄子变成了问题群体!在社会上能看到的一切罪恶都在大学校园里出现,被誉为最后一片净土的大学俨然已经变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然而事实是,媒体上述所谓洪水猛兽一样的案例只是个别的现象。俗语说“三人成虎,人言可畏。”那为什么媒体要这样大肆渲染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这些极为个别的案例?而社会又为什么这么关注这些案例呢?这与大学生由少到多,由神圣到普通在整个社会造成的心理裂痕和老一辈的人对于传统大学生的认同以及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轻视有很大关系。简单的说,时代在以自己的语言来重新定位大学生。
天之骄子的荣耀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建国后基本上属于一个笼罩着光环的“天之骄子”群体。在建国后,百废待兴的中国社会急需各种人才为国家的复兴做贡献。而中国政府也认识到人才是中国百年复兴大业的基本所在。所以“为国造材”的精英教育的理念立刻成为了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也因此被看作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在当时特殊的体制下,大学生将来不管是进企业还是进机关,都是与国家直接发生关系的,在任何地方工作都被看作是为国家做贡献。大学生群体由此便获得了这样一种身份:他是未来中华复兴的储备力量,是与国家命运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同时,就家庭而言,大学生是光宗耀祖的家庭英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学生一直以来就是每个家庭摆脱贫穷和“卑下”地位的希望,就社会而言,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承载了提高整个社会素质的重任,是社会整体秩序和道德规范重建的生力军。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毫不吝啬的把社会上各种最好的资源统统优先配备给各个大学,大学生也由国家供养,除了读书之外,便无任何负担。而大学生本身更以这种生活为荣耀。历史上,汉朝的太学学生、唐朝以后的府县州的科举仕子们大抵也是如此。这样一种文化传统内化于社会之中就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大学生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和优待。在这个意义上,“天之骄子”的名号实至名归。
尤其是在当时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大学生”这三个字代表的是由农村或者低级阶层通向未来康庄大道的通行证,是与城市、财富、名誉、地位联系在一起的。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也使得上大学成为改变命运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因此,独木桥即使是再挤也要走。虽然那时的高考通过率仅仅是百分之五甚至更低,但是一旦考上大学,那就不仅仅是取得学业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考上大学就等于预定了未来,就意味着将来一定会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和有可能实现的在仕途飞黄腾达的资本,一如所有的古代仕子们和现代普通百姓所渴望的那样。这种渴望所催生的“仕子精神”弥漫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就形成了当时整个社会普遍的心态。
光环的暗淡
可以说,国家以举国之力加上整个社会的推波助澜造就了这种心态。然而,在历史的脚步即将走进21世纪的时候,事情终于起了一些变化。
1999年6月1 6日,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33.7万人,这样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总人数达到153万。1999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以后每一年高校基本上都扩招,至2008年时,招收的大学新生已经超过了600万。而今年全国在校的大学生总数估计将超过3000万。
在不断扩招的步伐中,精英教育的理念也逐步向大众教育的方向改变。以前少数人才能享受到的高等教育,在扩招的浪潮中被普及到了几乎所有想读书的高中生。以前,一个班中考上大学的学生很稀奇,而现在,情况正好倒过来了,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变得很稀奇。这样大学生就从难得的稀缺资源变成了普通的日常商品,随处可见。
在扩招后,国家也不再供养大学生,而由大学生自筹学费和日常生活所需费用。同时也不再负责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安排。这种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内在而深刻的。笼罩着大学生的“天”没有了,这就意味着,即使考上大学,也不再有对未来安稳的工作以及仕途的保障。另外,扩招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的扩招使城市学生因为在分数照顾和学费承受力以及就业上的优势成为特定的受益者,而农村学生则在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下变得更加贫穷。
所以,在扩招以后,大学生也就失去了以前身上最重要的附加值——“由国家许诺的稳定的工作和未来”。这样一来,用俗气一点的话说就是“大学生不值钱了”。
纠结的情感
其中,从已经是社会中流砥柱的老一代大学生和新一代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中,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变化的时代在社会上造成的心理裂痕:老一辈的大学生们对于“大学生”这三个字蕴含的精英精神依然充满尊敬与骄傲,而新一代的大学生们则只是把它作为寻求某种工作的敲门砖。但是更多的人则纠结于如何在“精英与凡夫”之间找到平衡。
另外,虽然大学生在当代似乎真的有点不值钱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生活相对来说还是相当惬意的,碧草绿荫,书声琅琅,花前月下,入对出双。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被媒体放大了的各种问题,不管是道德层面的还是学术层面的,显而易见会刺激到整个社会的心态。就像小瘪三阿刘发现方鸿渐与鲍小姐刚有一腿后,又马上和苏文纨亲亲热热时的情境,“(阿刘)在舱洞口瞥见方鸿渐在苏小姐后面,手傍着她腰走下扶梯,不禁又诧异,又佩服,又瞧不起,无法表示这种复杂的情绪,便‘啐’的一声向痰盂里射出一口浓浓的唾沫。”
处于转变时期的社会思想是最复杂的,或许人们也真的无法表达对于现代大学生的这种心态,只能以“唾沫星子”代为表达,因为毕竟今天的大学生是21世纪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显著的物质化和个人主义特征,这是老一代人所无法理解的;也或许网络媒体真的把握到了大众的这种心态,以夸张的方式报道了出来:还可能或许是因为在社会整体世俗功利的背景下,在人们内心深处,人们是不希望还有象牙塔和理想主义存在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应该看到媒体热衷于报道大学生的负面话题是现代社会大众心理的反映,契合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理念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结果就是,过去笼罩在大学生身上的光环都要褪去,不管是什么方面的。光环褪去之后,大学生就从其所代表的“士大夫精神”笼罩下的“高人一等”的“天之骄子”变为了跟普通大众一样的“人”。所以人们是乐于看到媒体通过各种方式把大学生拉下“神坛”,践踏至死的。
然而,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在对大学生和大学的负面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是某种变相的发展和进步。因为媒体评价大学生的方式是以木板中最短的一块来否定整个木桶的价值,这恰恰可能从反面证明了,作为一个群体,大学生的大多数还是属于“长木板”的。
只是当代的人们无法准确地把握到蕴含在这种方式中的进步,或者是人们其实已经把握到了,但是要以某种方式庆祝这种进步,必然要对之进行献祭,大学生很不幸就成为了这样的献祭品。虽然充满了娱乐的味道。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把大学生踩在脚底之后,社会仍在以另一种方式来维系和制造精英。精英理念不是被消解了,而是教育本身承载的东西变了,精英的门槛提高了。
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3月以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一度被认为是承载着国家未来命运的高校招生权被逐步从国家手中下放到了各省和各高校。中国的教育改革在招生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跟当代大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着莫大的关系。
曾几何时,大学生还被冠以天之骄子的名号,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但是现在信手拈来一本杂志、报纸或者浏览一个门户网站,充斥目中的绝对不乏高校的“抄袭门”、大学生考试作弊、赌博、同居甚至一夜情的报道以及对高校腐败和大学生“堕落”的口诛笔伐。似乎一夜之间,大学生就从天之骄子变成了问题群体!在社会上能看到的一切罪恶都在大学校园里出现,被誉为最后一片净土的大学俨然已经变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然而事实是,媒体上述所谓洪水猛兽一样的案例只是个别的现象。俗语说“三人成虎,人言可畏。”那为什么媒体要这样大肆渲染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这些极为个别的案例?而社会又为什么这么关注这些案例呢?这与大学生由少到多,由神圣到普通在整个社会造成的心理裂痕和老一辈的人对于传统大学生的认同以及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轻视有很大关系。简单的说,时代在以自己的语言来重新定位大学生。
天之骄子的荣耀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建国后基本上属于一个笼罩着光环的“天之骄子”群体。在建国后,百废待兴的中国社会急需各种人才为国家的复兴做贡献。而中国政府也认识到人才是中国百年复兴大业的基本所在。所以“为国造材”的精英教育的理念立刻成为了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也因此被看作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在当时特殊的体制下,大学生将来不管是进企业还是进机关,都是与国家直接发生关系的,在任何地方工作都被看作是为国家做贡献。大学生群体由此便获得了这样一种身份:他是未来中华复兴的储备力量,是与国家命运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同时,就家庭而言,大学生是光宗耀祖的家庭英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学生一直以来就是每个家庭摆脱贫穷和“卑下”地位的希望,就社会而言,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承载了提高整个社会素质的重任,是社会整体秩序和道德规范重建的生力军。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毫不吝啬的把社会上各种最好的资源统统优先配备给各个大学,大学生也由国家供养,除了读书之外,便无任何负担。而大学生本身更以这种生活为荣耀。历史上,汉朝的太学学生、唐朝以后的府县州的科举仕子们大抵也是如此。这样一种文化传统内化于社会之中就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大学生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和优待。在这个意义上,“天之骄子”的名号实至名归。
尤其是在当时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大学生”这三个字代表的是由农村或者低级阶层通向未来康庄大道的通行证,是与城市、财富、名誉、地位联系在一起的。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也使得上大学成为改变命运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因此,独木桥即使是再挤也要走。虽然那时的高考通过率仅仅是百分之五甚至更低,但是一旦考上大学,那就不仅仅是取得学业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考上大学就等于预定了未来,就意味着将来一定会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和有可能实现的在仕途飞黄腾达的资本,一如所有的古代仕子们和现代普通百姓所渴望的那样。这种渴望所催生的“仕子精神”弥漫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就形成了当时整个社会普遍的心态。
光环的暗淡
可以说,国家以举国之力加上整个社会的推波助澜造就了这种心态。然而,在历史的脚步即将走进21世纪的时候,事情终于起了一些变化。
1999年6月1 6日,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33.7万人,这样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总人数达到153万。1999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以后每一年高校基本上都扩招,至2008年时,招收的大学新生已经超过了600万。而今年全国在校的大学生总数估计将超过3000万。
在不断扩招的步伐中,精英教育的理念也逐步向大众教育的方向改变。以前少数人才能享受到的高等教育,在扩招的浪潮中被普及到了几乎所有想读书的高中生。以前,一个班中考上大学的学生很稀奇,而现在,情况正好倒过来了,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变得很稀奇。这样大学生就从难得的稀缺资源变成了普通的日常商品,随处可见。
在扩招后,国家也不再供养大学生,而由大学生自筹学费和日常生活所需费用。同时也不再负责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安排。这种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内在而深刻的。笼罩着大学生的“天”没有了,这就意味着,即使考上大学,也不再有对未来安稳的工作以及仕途的保障。另外,扩招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的扩招使城市学生因为在分数照顾和学费承受力以及就业上的优势成为特定的受益者,而农村学生则在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下变得更加贫穷。
所以,在扩招以后,大学生也就失去了以前身上最重要的附加值——“由国家许诺的稳定的工作和未来”。这样一来,用俗气一点的话说就是“大学生不值钱了”。
纠结的情感
其中,从已经是社会中流砥柱的老一代大学生和新一代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中,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变化的时代在社会上造成的心理裂痕:老一辈的大学生们对于“大学生”这三个字蕴含的精英精神依然充满尊敬与骄傲,而新一代的大学生们则只是把它作为寻求某种工作的敲门砖。但是更多的人则纠结于如何在“精英与凡夫”之间找到平衡。
另外,虽然大学生在当代似乎真的有点不值钱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生活相对来说还是相当惬意的,碧草绿荫,书声琅琅,花前月下,入对出双。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被媒体放大了的各种问题,不管是道德层面的还是学术层面的,显而易见会刺激到整个社会的心态。就像小瘪三阿刘发现方鸿渐与鲍小姐刚有一腿后,又马上和苏文纨亲亲热热时的情境,“(阿刘)在舱洞口瞥见方鸿渐在苏小姐后面,手傍着她腰走下扶梯,不禁又诧异,又佩服,又瞧不起,无法表示这种复杂的情绪,便‘啐’的一声向痰盂里射出一口浓浓的唾沫。”
处于转变时期的社会思想是最复杂的,或许人们也真的无法表达对于现代大学生的这种心态,只能以“唾沫星子”代为表达,因为毕竟今天的大学生是21世纪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显著的物质化和个人主义特征,这是老一代人所无法理解的;也或许网络媒体真的把握到了大众的这种心态,以夸张的方式报道了出来:还可能或许是因为在社会整体世俗功利的背景下,在人们内心深处,人们是不希望还有象牙塔和理想主义存在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应该看到媒体热衷于报道大学生的负面话题是现代社会大众心理的反映,契合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理念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结果就是,过去笼罩在大学生身上的光环都要褪去,不管是什么方面的。光环褪去之后,大学生就从其所代表的“士大夫精神”笼罩下的“高人一等”的“天之骄子”变为了跟普通大众一样的“人”。所以人们是乐于看到媒体通过各种方式把大学生拉下“神坛”,践踏至死的。
然而,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在对大学生和大学的负面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是某种变相的发展和进步。因为媒体评价大学生的方式是以木板中最短的一块来否定整个木桶的价值,这恰恰可能从反面证明了,作为一个群体,大学生的大多数还是属于“长木板”的。
只是当代的人们无法准确地把握到蕴含在这种方式中的进步,或者是人们其实已经把握到了,但是要以某种方式庆祝这种进步,必然要对之进行献祭,大学生很不幸就成为了这样的献祭品。虽然充满了娱乐的味道。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把大学生踩在脚底之后,社会仍在以另一种方式来维系和制造精英。精英理念不是被消解了,而是教育本身承载的东西变了,精英的门槛提高了。